幼兒園中班保護環境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保護環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保護環境教案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環境污染的原因以及危害。
2、幼兒通過活動具有環保意識,能保護周圍的環境。
3、幼兒通過活動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知道環境污染時不好的。
活動準備:
課件、圖畫紙、水彩筆和環保標語、讓幼兒有一定的環境保護知識并和家長討論過關于環保的還踢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
展示課件,讓幼兒通過觀察,并能夠提出問題。
通過觀看環境受到污染,導致莊稼死亡、動物逃離,了解并知道環境受到了污染
二、討論交流
1、讓幼兒初步了解污染
教師提出問題:在你知道的范圍內,哪些被污染了,并讓幼兒分組討論,然后幼兒將自己的想法畫在紙上。
2、幼兒互相展示并進行分享。
3、教師再次展示各種污染圖片,并討論其危害。
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河流污染、以及空氣污染等
三、共同討論保護環境的方法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共同討論我們保護環境的方法。最后教師進行總結:
1、爭當環保小達人
幼兒和家長一起到社區進行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則。
2、利用展板宣傳
帶領幼兒制作展板,并加上文字說明。
3、教師鼓勵幼兒利用周末和家長一起打掃小區周圍的環境。
五、設計思路闡述:
中班的孩子已經擺脫了小班時的幼稚,逐漸具備了主人翁的意識,在活動中積極性很強,所以采取本次活動讓幼兒觀察一些被污染的照片,讓幼兒知道我們周圍的環境正在被一點一點的污染,知道保護環境已經迫在眉睫。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培養從小就要愛護、保護環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通過自制小玩具活動,讓幼兒將廢舊的物品變廢為寶,合理的利用垃圾,讓幼兒明白循環再利用的道理,并讓幼兒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知道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環保活動,讓沒有經驗的幼兒積極的參與到環保中,通過活動讓幼兒發表自己對環境保護的想法以及保護環境的方法,讓幼兒切身體會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具有強烈的環保意識。
總之,保護環境,教師的教育作用很重要,作為教師我們應幫助幼兒從小就懂得保護環境,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注意點點滴滴,愛護環境、保衛我們的家園。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要扔到垃圾箱中,保護環境衛生。
2、樂意大膽使用材料與伙伴合作制作垃圾箱。
3、感受到共同制作的快樂。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5、遵守游戲規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剪刀、不同大小的紙盒、包裝紙、漿糊、雙面膠、抹布等。
經驗準備:有與伙伴合作的經驗。
重點和難點
1、此活動的制作教師考慮到紙盒有不同薄厚,孩子們在剪厚紙盒時會有困難。
2、制作的盲目性。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形式導入:
我們今天帶來這么多的材料想做什么樣的垃圾箱?怎么做?都需要什么材料?想與誰合作?
教師帶幼兒分別進行討論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2、幼兒意愿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進行制作。
在過程中教師做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盡量滿足幼兒的需求,給與適時的指導與幫助,使孩子們能獲得成功。
3、作品展覽與講評:
請孩子們說出制作的過程,將自己的成功與伙伴共同分享。教師尊重孩子們的意見將垃圾箱放在有用之處。
總結:
(1)教師會適時地進入給予指導與幫助。
(2)引導幼兒充分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與伙伴合作的想法,孩子們帶著想法,有目的的制作減少了盲目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讓班內每個孩子都明白不能亂丟垃圾,要愛護環境更要保護環境。
讓孩子們能夠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大膽說出自己對保護環境的理解。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們明白隨手亂丟垃圾是一個不好的壞習慣,需要改正應該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難點:孩子接受問題的能力,亂丟垃圾的壞習慣。
活動準備
1.一頂帶有機玻璃的遮陽帽。
2.幾張環境被嚴重污染的圖片。
3.生病帶著口罩的兒童。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我們大家一起做個小實驗看看會發現什么有趣的事。拿出帶有有機玻璃的遮陽帽放在陽光充足的窗前,在陽光照射到遮陽帽的有機玻璃上會在教室屋頂形成一道七彩虹,持續晃動遮陽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發問大家看到了什么?好看嗎?美麗嗎?孩子們回答后接著發問為什么會有這么美麗的七彩虹。
2.說出答案是因為天空晴朗空氣好如果空氣被污染了就看不到美麗的彩虹,繼續引導孩子們思考問題空氣不好有哪些危害性拿出圖片
3.著重說明空氣污染了就會讓人生病甚至吃藥打針,打針是很疼的。我們都不想生病,更不想打針。所以我們不能讓空氣產生污染。空氣為什么會污染,拿出圖片,那是因為有許多不愛護環境的人亂丟垃圾破壞環境引起的。從此以后我們不能再隨便亂丟垃圾要改掉這個壞習慣。要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如果大家人人都亂丟垃圾,那么久會破壞環境產生污染會引起生病也就看不到美麗的七彩虹。
延伸:
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教學反思
以往雖發現了亂丟垃圾不是一個好習慣,應該讓孩子們改正缺點,卻只是簡單的一句話提醒了事,沒有認識到方法過于武斷沒有認識到孩子們認知能力理解能力。通過本次培訓認識了直接灌輸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引導孩子們好奇的天性掌握兒童在游戲中生活的特性才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努力跟上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大方向,通過學習明白只有教育觀念的率先改變才能引起教育行為的逐漸改變,找到了方向明確了目的就一定會達到目標成為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幼兒園中班保護環境教案2
設計背景
針對幼兒,亂扔果皮紙屑等不良的行為,對環境保護意識差。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懂得環境衛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2.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難點重點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掛圖,光碟。
活動過程
1.播放一段環境優美的片段之后,向小朋友提問,想去這里玩嗎?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想!問:為什么呀?答:有鳥,有花,有樹,好,下面我們看一下這幅掛圖。
2.接著,展示一幅環境惡劣,垃圾滿天飛,動物餓死,樹木枯萎的掛圖,問:小朋友,小白兔怎么了?答:死了。問:它們為什么死了?答:沒有東西吃。
3.通過用片段和掛圖的對比,向孩子們講訴了良好的環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好處,污染的環境給人類和動物帶來的危害。(老師.)告訴幼兒良好的環境是靠每個人從生活的.點滴做起。
4.讓幼兒自由討論,如何讓我們的教室,我們的周圍變得更干凈?
教學反思
1.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基本意識到良好的環境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增強了保護環境的意識。
2.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發言的機會較少,片段播放的比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這些問題。
3.作為幼兒的啟蒙老師,我覺得很有必要從生活的點滴中教會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設計背景
針對幼兒,亂扔果皮紙屑等不良的行為,對環境保護意識差。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懂得環境衛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2、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難點重點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掛圖,光碟。
活動過程
1.播放一段環境優美的片段之后,向小朋友提問,想去這里玩嗎?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想!問:為什么呀?答:有鳥,有花,有樹,好,下面我們看一下這幅掛圖。
2.接著,展示一幅環境惡劣,垃圾滿天飛,動物餓死,樹木枯萎的掛圖,問:小朋友,小白兔怎么了?答:死了。問:它們為什么死了?答:沒有東西吃。
3.通過用片段和掛圖的對比,向孩子們講訴了良好的環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好處,污染的環境給人類和動物帶來的危害。告訴幼兒良好的環境是靠每個人從生活的點滴做起。
4.讓幼兒自由討論,如何讓我們的教室,我們的周圍變得更干凈?
教學反思
1.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基本意識到良好的環境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增強了保護環境的意識。
2.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發言的機會較少,片段播放的比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這些問題。
3.作為幼兒的啟蒙老師,我覺得很有必要從生活的點滴中教會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主題來源
在中班的語言活動中,幼兒學習了《講衛生,對對對》、《小河,對不起》等和環境衛生有關的課題,所以幼兒對環境有了一定的認識,另外通過科學活動《空氣寶寶》知道了現在人類的環境出現了危機,人類的環保意識應該增強,所以現在進行環保的主題符合了幼兒的需求,也恰到好處的進行了環保教育。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是祖國的棟梁,對于加深他們的環境保護的思想意識,意義重大而深遠。作為一名教師,從小培養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是我們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想通過豐富有趣的環保課堂,強化愛護、保護地球、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培養幼兒從小養成環保習慣、并以此帶動整個家庭環保,共同關愛我們的地球家園。所以我開展了此次活動《環保小達人》,希望幼兒能夠樹立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主題目標
1、認識到垃圾會影響地球環境,人類要減少垃圾,讓幼兒了解幾種廢舊物品的處理方法。
2、能說出環境受污染的來源,認識其危害,了解環境和人類生活的關系。
3、能大膽地和同伴進行交流:對環境污染和保護環境的感受。
4、引導幼兒多感官參與創新思維活動,激發幼兒發明創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知道廢物利用所帶來的社會價值,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5.讓幼兒通過對材料的動手操作真正能感受到廢舊物品再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主題網絡設計
教學活動方案
活動一:處理垃圾小妙招
活動目標:
讓幼兒簡單的知道如何處理一些簡單的廢舊物品,并了解這樣去做的好處,旨在增強幼兒變廢為寶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各種日常的廢舊物品(廢舊的玩具、易拉罐、紙盒子、果皮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自己的實地觀察,發現問題。
1、老師展示自己觀察垃圾的情況。
2、幼兒自己討論問題,并進行交流。
3、小結:原來可以通過創意改造再利用許多廢舊物品。
二、介紹幾種廢物利用的方法。
1、教師出示自己通過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的物品。
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物品分組進行探討、交流,并思考還有哪些用處。
教師針對幼兒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玩具、廢舊衣服等處理的方法:修理、制作玩具用品、作為肥料、贈送他人等。
2、教師根據以上經驗進行提問:我們要怎么樣處理這些垃圾呢?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討論并總結方法。
小結垃圾處理方法:創意制作、施肥、送人、循環利用。
三、教師采用語言和表演等形式總結方法
鼓勵孩子們和家長共同設計廣告語和宣傳語,并把這些好方法介紹給同伴的小朋友,讓大家共同分享。
活動二:自制小玩具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和家長采用簡單的繪畫方式設計簡單的玩具,如:沙灘玩具、存錢罐等。
2、根據各廢舊物品不同的特性,進行裁剪、粘貼等方式制作玩具。
活動準備:
1、各種廢舊物品,如:易拉罐、紙盒子、包裝紙等,以及剪刀、膠水;
2、請家長與幼兒觀察教師準備的玩具,增強幼兒制作玩具的興趣
3、教師展示自己變廢為寶制作的小玩具。
4、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談話:小朋友們,你們猜一猜,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什么樣的玩具呢?大家想不想一塊玩,并一起制作自己的玩具呢?
2、教師播放課件,幼兒觀看"制作屬于自己的玩具"
幼兒欣賞完畢后,教師進行提問:
(1)小朋友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感覺怎么樣啊?
幼兒自由回答,根據自己的感受發表意見。
(2)教師:小朋友,那你們自己都喜歡什么樣的玩具呢?想不想也通過自己制作出屬于自己的玩具呢?
3、幼兒參與:讓幼兒玩教師制作的玩具
(1)小朋友們,你們剛剛玩的玩具都是用什么制作的呢?
幼兒進行回答。
(2)教師:小朋友,我們自己家是不是也有很多廢舊的材料啊,那我們扔掉是不是很可惜,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特點進行再利用,這樣我們就不會浪費了。
(3)教師:老師今天也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廢舊材料,小朋友想不想也為自己制作一個專屬于自己的玩具呢?
(4)讓幼兒自行選擇自己需要的廢舊物品,教師從旁指導。
4、幼兒展示自己的玩具,并介紹自己的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5、幼兒互相參觀其他幼兒制作的玩具。
6、教師讓幼兒表述制作并玩專屬于自己的玩具的感受?
教師總結:
小朋友們,這些玩具都很棒,并且都是用廢舊材料制作成的,今后我們要保護環境,合理的利用垃圾,進行循環再利用。
【幼兒園中班保護環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閱讀教案01-15
幼兒園中班春天教案01-10
幼兒園中班閱讀教案01-15
幼兒園中班搓元宵教案01-15
幼兒園中班《春雨沙沙》教案01-10
幼兒園中班詩歌教案《梳子》08-23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鴨司令》01-20
幼兒園中班音樂《紡織歌》教案01-13
幼兒園中班詩歌教案15篇12-30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頂沙包》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