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秋葉教案

時間:2024-12-02 11:54:28 俊豪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音樂:秋葉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秋葉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音樂:秋葉教案(通用8篇)

  大班音樂:秋葉教案 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秋葉》,并能用各種肢體動作表現落葉飄及撿落葉的情景。

  2、感受歌曲舒緩優美的旋律,有一定的表現欲望。

  重難點:能用肢體動作表現落葉飄及撿落葉的情景。

  活動準備:

  音樂、黃色綠色落葉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一導入——回憶秋天樹葉飄落的情景

  1、導入語(播放風的聲音):聽,什么聲音?(風聲)

  關鍵性提問:秋天到了,樹上的.小樹葉發生了什么變化?

  小結:秋天到了,葉子紛紛從樹上飄落下來了。一片片小樹葉像在歡樂地跳舞。

  二、學唱歌曲《秋葉》——根據3/4拍的音樂節奏演唱歌曲

  過渡語:今天秋姑娘還為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秋葉》,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教師彈唱歌曲《秋葉》

  關鍵性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2、教師范唱:

  (1)葉子落在哪里?(2)葉子都已變得怎么樣了?

  3、幼兒隨著音樂節奏跟著教師念歌詞

  4、完整演唱歌曲、分組演唱

  要求:這是三拍子的歌曲,我們唱的時候一起跟著音樂朋友,有節奏的演唱,不快也不慢。(引導幼兒邊打節奏邊演唱歌曲。)

  小結:我們唱這首歌時要跟著音樂節奏,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唱起來。

  三、游戲:撿落葉——在游戲中感受秋風吹、落葉飄的情景

  1、用肢體動作表現小樹葉飄落的各種優美動作

  玩法:開始部分幼兒隨著音樂《秋葉》,學樹葉飄的動作。音樂停止后,教師反復彈奏5656│ 6666或者是5656│ 5555,幼兒若聽到“6666”,即去撿綠色的落葉,若聽到“5555”即去撿黃色的落葉。

  2、教師和部分幼兒示范游戲

  3、幼兒游戲若干遍

  大班音樂:秋葉教案 2

  教學目標:

  1、初步讓幼兒嘗試創編節奏和學唱歌曲的能力

  2、啟發幼兒根據自己對歌詞的理解,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歌曲

  教學準備

  樹葉、葉貼畫

  教學過程

  1、幼兒隨(秋葉兒)的旋律入教室安靜入座。

  2、導入: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的客人老師,我們可真高興,那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歡迎客人吧!(引出發聲練習)

  3、秋天來了,小樹葉聽見了小朋友好聽的聲音也來了,它來給我們表演舞蹈呢。(引導幼兒根據樹葉跳舞來創編節奏)

  4、小樹葉跳舞可真好看,那我們用我們的小手也來跳跳小樹葉的`舞蹈吧(引出節奏練習)

  5、哇!原來小樹葉的音樂連起來還是一首好聽的歌呢,來聽聽!

  A:示范唱歌曲

  B:學念歌詞,對歌詞大意的理解加深幼兒對歌曲的印象。

  C:學唱歌曲---以不同的形式教幼兒學唱歌曲

  6、可只有好聽的歌曲怎么行呀,對不對?。那誰來給歌曲伴舞呢。(引出為歌曲創編動作)

  7、全班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模仿小樹葉出教室。

  活動延伸:

  帶幼兒欣賞葉貼畫,引導幼兒收集落葉做各種漂亮的葉貼畫,讓幼兒隨音樂去戶外收集落葉(教育幼兒要注意安全)從而結束教學。

  大班音樂:秋葉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 感受歌曲《秋葉》優美、抒情的旋律,體會歌曲中蘊含的對秋天落葉的贊美之情,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與欣賞美、感受美的素養。

  2. 能用清晰、準確的發音演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節奏變化,如附點音符、切分音等,通過肢體動作、表情等方式詮釋歌曲意境,提升幼兒音樂表現力與演唱技巧。

  3. 鼓勵幼兒依據歌曲進行創意聯想與想象,激發其創造力,增強團隊協作意識,在分組表演中學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任務。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引導幼兒熟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秋葉》,把握歌曲節奏特點,精準表現出歌曲的韻律美;借助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所描繪的秋葉飄落畫面,感受歌曲情感。

  2. 難點:幼兒能夠運用恰當的肢體動作、表情及聲音強弱變化,細膩展現歌曲意境;在小組合作表演中,實現成員間默契配合、創意融合,高質量完成表演。

  三、教學準備

  1. 《秋葉》歌曲音頻、視頻,包含秋天落葉場景的高清視頻素材,用于導入與輔助教學。

  2. 彩色卡紙制作的各種樹葉道具若干,供幼兒在表演環節使用;繪制一幅大幅秋天樹林背景圖,布置在教室表演區域。

  3. 手鈴、沙錘等簡單打擊樂器,便于幼兒體驗節奏、為歌曲伴奏。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情境創設引入)

  教師身著帶有秋天元素(如楓葉圖案)的服裝,走進教室,播放一段秋天樹林落葉紛飛的高清視頻,視頻中伴有輕柔風聲、樹葉沙沙聲等自然音效。引導幼兒觀察視頻畫面,提問:“小朋友們,秋天到啦,樹林里發生了什么呀?”鼓勵幼兒分享自己對秋天落葉的`印象,如顏色、飄落樣子等,由此引出今天要學習的歌曲《秋葉》。

  (二)歌曲學習

  1. 初聽歌曲:播放《秋葉》音頻,讓幼兒安靜聆聽,感受歌曲整體旋律是歡快還是抒情,提問幼兒聽完后的心情怎樣,覺得歌曲像在講什么故事,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歌曲情感基調。

  2. 節奏感知:教師拿出手鈴和沙錘,分別敲打出歌曲中的主要節奏型,如“X. X | XX XX |”(模擬秋葉飄落時緩時急狀態),讓幼兒用拍手、跺腳方式模仿跟學,熟悉附點音符、常規音符組合節奏,反復練習幾遍后,播放歌曲,幼兒跟著節奏輕輕晃動身體,強化節奏感。

  3. 歌詞學習:教師逐句朗誦歌詞,同時配合簡單動作,比如唱到“秋葉飄飄”時,雙手緩慢從高處向下擺動,模擬樹葉飄落;唱到“像只蝴蝶”時,雙手在身體兩側扇動模仿蝴蝶飛舞。幼兒跟讀歌詞,理解每句含義,之后分組朗誦,互相傾聽糾正發音。

  4. 學唱歌曲:教師范唱歌曲,幼兒逐句跟唱,著重指導幼兒在長音處保持氣息穩定、聲音連貫,唱附點音符時稍作延長強調,多重復幾遍,直至幼兒能較流暢完整演唱,期間用鋼琴彈奏旋律輔助。

  (三)創意表現

  1. 個體表演:幼兒每人挑選一片樹葉道具,根據對歌曲理解,自由設計動作,在教室前方空地表演,可旋轉、跳躍表現樹葉隨風舞動,用輕柔、優美動作詮釋秋葉姿態,同時演唱歌曲,教師觀察并給予個性化指導,如動作幅度調整、表情引導等。

  2. 小組合作: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圍繞秋天樹林主題,利用樹葉道具、背景圖,構思集體表演形式,有的扮演大樹“抖落”樹葉,有的扮成秋風“吹送”樹葉,配合演唱,教師穿梭各小組協助編排動作銜接、聲部配合,鼓勵小組創新,如加入輕聲哼唱伴唱等。

  (四)展示評價

  各小組依次上臺表演,表演結束后,其他小組幼兒用鼓掌方式投票選出最喜歡的表演,教師從動作創意、團隊協作、演唱表現等維度點評,重點表揚獨特創意與默契配合點,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如聲音再整齊些、動作更同步等。

  (五)活動拓展

  鼓勵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收集秋天落葉,制作樹葉拼貼畫,并給拼貼畫配上自己哼唱《秋葉》的小視頻,分享在班級群里,增進親子互動,延續對秋天音樂與美景的熱愛。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導入環節利用視頻成功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興趣,但部分幼兒發言較膽怯,今后可多鼓勵引導。歌曲學習部分,節奏感知借助樂器效果佳,后續演唱中幼兒節奏感進步明顯;歌詞學習動作輔助有成效,可多融入互動提問加深理解。創意表現環節,幼兒想象力豐富,小組合作熱情高,但個別組存在分工不清問題,后續要強化團隊分工指導,優化教學細節,提升教學質量。

  大班音樂:秋葉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 情感與興趣

  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秋葉》優美、抒情的旋律,激發對秋天美好景色的喜愛之情,體驗用音樂表達情感的樂趣,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2. 認知與理解

  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知曉秋葉飄落的自然現象,熟悉歌曲節奏,認識并感受附點音符在歌曲中帶來的獨特韻律感。

  3. 能力與技能

  鼓勵幼兒能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掌握簡單的舞蹈動作或肢體表達來詮釋歌曲意境,提升節奏感、表現力與合作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清晰、準確教唱歌曲《秋葉》,讓幼兒熟悉旋律、記住歌詞,引導幼兒用恰當肢體動作配合演唱,展現秋葉飛舞姿態。

  2. 難點

  幫助幼兒把握附點音符時值,唱出歌曲節奏韻味;啟發幼兒共情,用富有感情、輕柔優美聲音演繹歌曲,精準詮釋秋葉“靜悄悄”飄落意境。

  三、教學準備

  1. 物質材料

  與秋葉相關的.高清圖片、視頻,制作成 PPT,展示五彩斑斕落葉、樹林秋景等;準備足量彩色落葉道具(紅、黃、橙等顏色)、若干紗巾;《秋葉》歌曲音頻及動畫 MV,音響設備。

  2. 場地布置

  在教室一角布置“秋日樹林”場景,張貼大幅秋天樹林海報,地面鋪綠色地墊象征草地,懸掛些彩色紙條當樹葉,營造沉浸式氛圍。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播放一段秋日森林視頻,視頻中有微風拂過,樹葉紛紛飄落的唯美畫面,同時播放輕柔風聲、樹葉沙沙聲作為背景音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提問:“小朋友們,看看這視頻里的樹發生了什么呀?對啦,樹葉都在飄落呢,這就是秋天的魔法,讓我們一起走進秋天的樹林吧!”

  2. 教師帶著幼兒來到布置好的“秋日樹林”場景區域,給每個幼兒發放一片彩色落葉,讓他們仔細觀察、觸摸,感受樹葉形狀、顏色與質地,分享自己對樹葉的印象,如“我的樹葉是紅色的,像小巴掌”。

  (二)歌曲學習

  1. 初聽歌曲

  播放《秋葉》歌曲動畫 MV,畫面呈現秋葉從枝頭緩緩飄落,在空中打著旋,落在草地、小溪等各處,幼兒安靜觀看聆聽,感受歌曲整體旋律、節奏與情緒基調,聽完后詢問幼兒覺得歌曲是歡快還是優美的,像在講什么故事。

  2. 歌詞理解

  教師結合 PPT 圖片,逐句講解歌詞,如展示大樹圖片,念“秋天來了,樹葉黃了”,拿著一片落葉道具,演示飄落動作,念“一片一片往下落”,同時提問幼兒:“樹葉落下來的時候是不是輕輕的呀?那我們唱‘靜悄悄’要很輕哦”,加深幼兒對歌詞理解記憶。

  3. 學唱歌曲

  教師清唱歌曲,配合簡單肢體動作,每句歌詞對應獨特動作,如唱“一片一片往下落”時,雙手交替向下擺動模仿樹葉飄落,引導幼兒跟隨哼唱,重復多遍;重點教唱附點音符部分,通過拍手、跺腳方式,先拍出附點音符節奏,讓幼兒模仿練習,再帶入歌詞唱,確保節奏準確;分組讓幼兒演唱,互相傾聽評價,給予鼓勵表揚,提升演唱自信與熟練度。

  (三)肢體表現

  1. 教師示范

  教師手持紗巾,伴隨歌曲旋律舞動,紗巾飄動代表樹葉,彎腰、旋轉、輕晃身體,展現秋葉隨風舞動、飄落姿態,示范過程講解動作設計意圖,如旋轉身體表示樹葉在空中打轉。

  2. 幼兒創作

  給幼兒發放紗巾,讓他們自由發揮,結合歌曲和之前示范,創編動作,可單人舞動,也可與小伙伴拉手,表現多片樹葉一起飄落情景,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創新表達。

  (四)綜合表演

  1. 將幼兒分組,布置任務,每組幼兒要在“秋日樹林”場景中,邊唱《秋葉》邊用肢體動作完整表演,有的當大樹,有的扮落葉,分工合作。

  2. 幼兒分組展示表演,其他小組當觀眾欣賞,表演結束互相鼓掌、分享感受,教師總結表揚幼兒精彩表現,強化幼兒對歌曲情感體驗與表達。

  (五)活動拓展

  1. 課后讓幼兒回家與家長收集不同樹葉,制作樹葉拼貼畫,將樹葉變成小動物、花朵等圖案,下次課分享展示。

  2. 鼓勵幼兒用自己理解方式,給《秋葉》歌曲重新編曲或填詞,唱出不一樣秋天故事,教師可在后續音樂活動中邀請幼兒展示成果。

  大班音樂:秋葉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 感受歌曲《秋葉》優美、抒情的旋律,體會秋天落葉飄舞的美好意境,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欣賞美的情感。

  2. 能夠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準確掌握歌曲中的節奏與音高,通過歌聲表達對秋天的喜愛。

  3. 鼓勵幼兒依據歌曲旋律與歌詞進行簡單的肢體動作創編,提升身體協調性與創造力,增強表演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引導幼兒熟悉歌曲《秋葉》的旋律與歌詞,流暢、自然地演唱歌曲。

  幫助幼兒體會歌曲中的意境,激發其對秋天自然景象的情感共鳴。

  2. 難點

  讓幼兒精準把握歌曲中的節奏變化,比如附點音符的時值把控,在演唱時準確表現。

  啟發幼兒自主創編契合歌曲的肢體動作,自信且富有表現力地進行表演。

  三、教學準備

  1. 《秋葉》歌曲音頻、視頻資料,包含秋天落葉紛飛場景的動畫視頻配合歌曲播放。

  2. 彩色落葉道具若干(紅、黃、橙等秋天常見葉色),用于營造氛圍、輔助教學互動。

  3. 簡單的打擊樂器,如沙錘、木魚等,便于幼兒感受節奏。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教師手持彩色落葉道具走進教室,輕輕拋灑落葉,同時說道:“小朋友們,秋天來啦,風婆婆輕輕一吹,樹葉寶寶就離開大樹媽媽的'懷抱,開始跳舞啦!”引導幼兒觀察飄落的“樹葉”,感受秋天氛圍。

  2. 播放一段秋天落葉紛飛的動畫視頻,視頻中有風吹樹葉、樹葉緩緩飄落的唯美畫面,同時搭配輕柔風聲、鳥鳴聲等自然音效,讓幼兒沉浸其中,提問:“小朋友們,看到這樣的秋天,心里覺得怎么樣呀?”鼓勵幼兒分享感受,引出主題歌曲《秋葉》。

  (二)歌曲學習

  1. 教師先播放歌曲《秋葉》音頻,自己跟隨旋律輕輕哼唱,同時用手臂模仿樹葉飄落動作,引導幼兒安靜傾聽,初步感受歌曲的節奏與旋律特點。

  2. 再次播放歌曲,逐句教幼兒歌詞,比如“秋葉跟著秋風,悄悄溜出家門”這句,用手指模仿樹葉、擺動身體表示“溜出家門”,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含義,并引導幼兒跟讀,糾正發音。

  3. 教唱歌曲時,遇到附點音符(如“秋葉跟著秋 風”中“秋”后的附點),教師通過拍手、跺腳的方式,先拍出附點音符的長時值與短時值組合,讓幼兒直觀感受節奏差異,再帶領幼兒邊唱邊用動作鞏固節奏,反復練習幾遍,直至幼兒能準確演唱全曲。

  (三)感受與表現

  1. 播放歌曲,為幼兒分發落葉道具,鼓勵幼兒拿著樹葉,跟隨旋律用手臂、身體擺動表現樹葉在空中飛舞、飄落姿態,如旋轉身體表示隨風打轉,緩緩下蹲象征落地,讓幼兒更深刻體會歌曲意境。

  2. 拿出打擊樂器,向幼兒介紹沙錘可模擬風聲、木魚能表現雨滴聲(契合秋天情境),引導幼兒依據歌曲節奏,自主選擇樂器為歌曲伴奏,比如在歌曲前奏用沙錘輕搖,在節奏稍強處敲木魚,增強節奏感與參與感。

  (四)創編與展示

  1. 引導幼兒思考:“樹葉除了飄下來,還能怎么跳舞呀?”鼓勵幼兒分組討論,依據歌曲創編新的肢體動作,比如幾個小朋友手拉手圍成圈,像樹葉抱團飛舞;或者單個幼兒跳躍、翻滾表示活潑的樹葉等。

  2. 請各小組幼兒上臺展示創編成果,一邊演唱《秋葉》,一邊表演動作,其他幼兒當小觀眾欣賞,表演結束后相互鼓掌鼓勵,分享對不同表演的喜愛之處。

  (五)總結

  1. 全體幼兒再次合唱歌曲《秋葉》,教師與幼兒一起拿著落葉道具,跟隨音樂自由舞動,回顧秋天樹葉飄落的美好畫面。

  2. 教師說道:“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和秋葉一起唱歌、跳舞,秋天的樹葉可真美呀!下次我們再去外面找找秋天更多好玩的東西哦!”結束本次教學活動。

  大班音樂:秋葉教案 6

  活動目標:

  1. 感受歌曲《秋葉》的旋律美,理解歌詞內容,體會秋天的意境。

  2. 通過歌唱、舞蹈等形式,表達對秋天的喜愛與贊美。

  3. 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音樂表現力,增強團隊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秋葉》歌曲音頻及伴奏。

  秋天景色圖片或視頻,用于營造氛圍。

  彩色秋葉道具,供幼兒表演使用。

  音樂教室或寬敞的活動空間。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1. 情境創設:播放秋天景色的圖片或視頻,引導幼兒進入秋天的情境,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秋天給你帶來了什么感覺?”

  2. 引入主題:教師簡述秋天的特點,引出歌曲《秋葉》的主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歌曲

  1. 初次聆聽:播放《秋葉》歌曲音頻,讓幼兒完整聆聽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圍。

  2. 歌詞理解:教師朗讀歌詞,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如“秋葉飄呀飄,飄到小河邊”,“秋風輕輕吹,秋葉輕輕舞”等,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復述歌詞大意。

  3. 分段學唱:將歌曲分為幾個部分,教師逐句教唱,幼兒跟唱,注意節奏和音準。

  4. 集體練習:全體幼兒一起練習,教師適時糾正發音和節奏問題,確保每位幼兒都能跟上。

  三、創意表現

  1. 舞蹈編排:根據歌詞內容,教師引導幼兒設計簡單的舞蹈動作,如模仿秋葉飄落、秋風輕拂等,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創造屬于自己的動作。

  2. 道具使用:分發彩色秋葉道具,讓幼兒在唱歌的同時,手持道具進行表演,增強視覺效果。

  3. 分組展示: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組輪流上臺表演,其他幼兒作為觀眾,給予掌聲和鼓勵。

  四、總結與延伸

  1. 活動總結:教師總結本次活動的亮點,表揚幼兒的積極參與和創意表現,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發現和欣賞美。

  2. 延伸活動:建議幼兒回家后與家人一起制作秋葉手工,或到戶外尋找真實的秋葉,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好。

  活動結束:播放《秋葉》伴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活動,帶著對秋天的美好記憶離開。

  大班音樂:秋葉教案 7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通過音樂感受秋天的氛圍,認識秋葉的美麗與變化。

  2.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學會跟隨音樂做簡單的肢體動作。

  3. 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欲。

  活動準備:

  1. 《秋葉》音樂曲目。

  2. 秋葉圖片或實物,用于展示和講解。

  3. 寬敞的活動空間,確保幼兒可以自由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教師展示秋葉圖片或實物,引導幼兒觀察秋葉的.顏色、形狀,并簡單講述秋葉從樹上飄落的故事,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音樂欣賞

  1. 教師播放《秋葉》音樂,讓幼兒閉眼聆聽,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

  2. 提問: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是不是像秋葉在風中輕輕飄落?

  三、動作學習

  1. 教師示范,根據音樂節奏,做簡單的肢體動作,如雙手模擬秋葉飄落、輕輕搖擺身體等。

  2. 邀請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一起隨著音樂動起來。

  3. 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創造屬于自己的秋葉舞動方式。

  四、集體表演

  1. 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們圍成一個大圈,一起表演秋葉飄落的情景。

  2. 教師適時引導,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表演中,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五、活動總結

  1. 請幼兒分享自己表演的感受,是否喜歡這首音樂和今天的活動。

  2. 教師總結,強調音樂與自然的聯系,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活動延伸:

  1. 在后續的活動中,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真實的秋葉,進一步加深對秋天的認識。

  2. 可以組織幼兒用畫筆或彩紙制作秋葉,作為活動的紀念品。

  通過《秋葉》音樂活動,不僅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之美,還能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探索欲和創造力。

  大班音樂:秋葉教案 8

  活動目標:

  1. 通過聆聽和感受《秋葉》這首音樂,讓幼兒體驗秋天的氛圍,感受音樂的節奏與旋律之美。

  2. 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3. 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 音樂《秋葉》的播放設備及備用音樂。

  2. 秋天的.圖片或視頻,用于營造氛圍。

  3. 彩色絲帶或布條,供幼兒舞動時使用。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1. 展示秋天的圖片或視頻,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秋天的景色,如飄落的秋葉、金黃的稻田等,激發幼兒對秋天的興趣。

  二、音樂欣賞

  1. 播放《秋葉》音樂,讓幼兒安靜聆聽,感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

  2. 提問幼兒聽完音樂的感受,如是否覺得音樂像秋葉在飄落,是否覺得音樂很歡快等。

  三、身體律動

  1. 教師示范如何隨著《秋葉》的音樂做簡單的身體律動,如模仿秋葉飄落、隨風搖曳等動作。

  2. 鼓勵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并自由發揮,創造屬于自己的身體律動。

  3. 幼兒分組進行表演,每組選擇一個代表,帶領大家表演自己組創造的身體律動。

  四、集體舞動

  1. 分發彩色絲帶或布條,讓幼兒手持絲帶或布條,隨著《秋葉》的音樂舞動。

  2. 引導幼兒在舞動中感受音樂的節奏,并嘗試與同伴的舞動協調一致。

  五、活動總結

  1. 請幼兒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如最喜歡哪個部分的表演,為什么喜歡等。

  2. 教師總結本次活動的亮點,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音樂,培養自己的音樂審美能力。

  活動延伸:

  1. 在后續的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嘗試用其他藝術形式(如繪畫、手工等)來表達對《秋葉》這首音樂的感受。

  2.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聽不同類型的音樂,拓寬自己的音樂視野。

【大班音樂:秋葉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秋葉》06-13

大班音樂《秋葉》教學設計08-04

大班語言教案:秋葉08-08

大班美術秋葉飄飄教案02-20

大班音樂教案05-01

大班音樂教案01-22

秋葉飄的教案08-10

秋葉飄的教案08-10

秋葉飄的教案08-10

秋葉飄的教案08-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性AV在线网站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 | 日本手机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色中文字幕先锋 | 日本特级黄免费网站 | 日韩国产传媒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