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綜合《我們去探險》
一、活動背景:
xx幼兒園中分班,開展讀本閱讀教學活動已經有一年時間。小班一年中,我用閱讀的讀本引領孩子們去愛上閱讀、學習閱讀,把“閱讀”的種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上中班了,我想邊引領孩子學習閱讀,邊收獲孩子對讀本的閱讀感受。于是本學期,我嘗試將閱讀的引入性活動小組形式用“傾聽孩子對讀本的解讀”的方式來組織。在活動中,我驚嘆孩子對讀本豐富多彩的理解,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感到高興,為孩子膽量的增長感到欣慰。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我運用“傾聽孩子對讀本的解讀”的教學方式來組織《我們去探險》的引入性活動。
本活動是先傾聽“孩子們天花亂墜、天馬行空的講述”,再通過聽讀本錄音朗讀來引入對讀本經典的解讀中。在以后的后續活動中,我將用四、五個課時,和孩子們共同閱讀讀本,引導孩子們觀察,理解,用語言表述讀本內容。最后還會進行體驗性活動。
二、活動設計理念:
《我們去探險》講杜里和莎里覺得自己長大了,決定去探險,好讓自己變得更強壯、更聰明。他們碰到黑熊的腳印迷宮與森林迷宮,被巨大的蜘蛛網和沙漠迷宮以及無比兇險的鱷魚迷宮困住了,他們用智慧和能力與勇氣渡過難關。通過故事,鼓勵孩子探險的熱情,鼓勵他們勇敢去嘗試,學習如何有智慧地解決困難。
問題是思維的核心,一切探究和創新都是圍繞問題展開的。在一日生活中,幼兒會產生很多疑問,提出很多問題,會抓住成人問個沒完沒了。而在課堂活動中,只是老師不斷地在提出問題,孩子卻沒有提出問題的機會,也沒有主動提出問題的習慣。于是在閱讀中我引導孩子從封面來學習提問,讓孩子們打開問題的翅膀,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我在努力做一名善于啟發和引導幼兒提出問題的老師。在引入性活動中,我首先解決的是讓孩子知道“這是一本講什么故事的書”,圍繞封面圖畫與書名來觀察,理解“什么是探險”,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然后是請孩子們自主閱讀,用流暢的語言講述讀本的圖畫內容。圖畫是豐富的寶庫,文字是圖畫的一個主窗口。圖畫是廣場,文字是廣場中心。我在引領孩子們閱讀讀本時,注重文字與圖畫的相輔相成,在首次閱讀時,以圖畫閱讀為主,讓孩子們感受讀本圖畫豐富的信息,感受圖畫中蘊含的無限的想象空間,感受一個讀本多個故事的喜悅。記得魯迅說過“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本讀本,如果我們有四十個孩子讀,就會有四十個版本,如果以我一個老師的一個版本先行導入,那我們就錯過了四十個版本,多可惜呀!
最后,我們回歸讀本,傾聽讀本的.錄音朗誦。一個讀本作者賦于它一個最經典的解讀。孩子在讀出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再聽聽作者的解讀,讓他們有一種惑然一解的開懷,“原來也可以這樣講呀”、“我怎么就沒觀察到呢”。
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的想象力、語言表達力、膽量、閱讀的興趣都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探險活動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對未知世界的科學考察或探索活動。同是知道探險和冒險的區別,理解探險不等于冒險。“探險”的定義為到從來沒有人去過或很少有人去過的艱險地方去考察、尋究自然界情況的活動。
三、教學目標:
1、喜歡閱讀這個讀本,能用流暢的語言、大膽講述讀本內容,。
2、了解什么是探險,知道探險需要智慧、勇氣和力量。
3、感受閱讀讀本的樂趣。
四、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小時候的照片,讀本《我們去探險》(人手一本)、蠟筆若干。
經驗準備:孩子們有許多想去的地方,談論過長大了的話題。
五、教學過程:
一、出示孩子小時候的照片,師生談話“你覺得自己現在長大了嗎?現在最想去做什么?”。
二、通過師生談話,引出新讀本《我們去探險》。老師出示書,引導孩子閱讀封面,觀察封面圖畫,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封面內容。
老師:“杜里和莎里他們也長大了,他們想去干什么呢?”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封面。
三、教師出示書名,引導孩子根據封面、書名提問關于讀本的問題。
老師:“原來他們要去探險”。“什么是探險呢?”(探險”的定義為到從來沒有人去過或很少有人去過的艱險地方去考察、尋究自然界情況的活動。)“對這本書你有什么問題想知道嗎?”
四、教師用問題激發孩子看書的興趣,請孩子們自主閱讀,鼓勵孩子走到老師面前,用完整的語言,有感情地講述讀本。
老師:“你們想知道的問題就在寶貝書里,你們想看嗎?”“請你們自己的看寶貝書,也可以走到老師面前,有感情地、完整地講寶貝書故事給老師聽喲!”
五、聽錄音朗讀,請孩子欣賞作者對讀本最經典的理解。
六、趣味游戲“我用智慧和力量來幫幫他們”出示書中第二十一頁的迷宮等,人手一份,請幼兒玩玩迷宮游戲。
七、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在閱讀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的洋溢。
它的成功首先在于教師對于本班孩子年齡特點和已有知識經驗的了解,能夠在閱讀讀本之前,先為孩子做好知識經驗的鋪墊,使孩子能夠準確地理解讀本。
第一,本次活動為孩子們展示語言講述能力和膽量創設了一個大平臺。在觀察了封面,了解了人物和書名后,請孩子們圍繞人物和書名提出關于讀本內容的問題,孩子們踴躍地發言,有的說:“杜里和莎里到底會去哪里呢?”有的問:“他們會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杜里離開爸爸媽媽會害怕嗎?”……孩子們的問題更激起了大家想看讀本的欲望。老師適時地發下小書,請孩子們自主閱讀起來,還可以跑到老師跟前,有聲有色地去講述讀本……老師認真地傾聽孩子們對讀本的理解,發現孩子們語言與思維的火花。這一環節,孩子們是主角,自信快樂了。
第二,本次活動,教師很好地把握了孩子知識經驗的提升。每個孩子們對讀本的理解都不同,他們的語言表述也各有特色。但每一本讀本都會所傳達它特有的知識內涵和內容情感,所以萬變也不離其中。于是,當孩子們盡情地講述后,教師通過錄音朗誦有聲有色地傳遞著讀本最理想的解讀。孩子們在傾聽中進一步理解了讀本,儲存著畫面與語言的完美信息,開拓了看讀本的視野。
第三,本次活動,最后的游戲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走起迷宮來,從書本到現實,從書本人物到自己,用智慧和耐心、細心和堅持體會走迷宮探險的樂趣,孩子們的快樂洋溢于臉上。
通過活動,可以看到“傾聽孩子對讀本的理解”和“中班孩子天花亂墜,大膽說”“引導孩子提問”的培養目標是可行而成效顯著的。
在后面的理解性活動中,引導孩子細致觀察,用好聽的詞句描述讀本圖畫,是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中班綜合《我們去探險》】相關文章:
我們去春游作文【推薦】12-15
【熱】我們去春游作文12-15
我們去植樹小學作文01-11
春天我們去踏青600字01-08
我們去旅游作文6篇12-14
我們去旅游作文五篇11-13
我們去旅游作文7篇01-01
我們去旅游作文三篇12-16
我們去旅游作文八篇12-03
植樹節,我們種樹去!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