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科學活動:《巧穿繩子》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活動:《巧穿繩子》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科學活動:《巧穿繩子》教案 1
活動目標
1.嘗試借助竹簽、發夾等小工具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穿繩問題。
2.積極動手操作,能與同伴分享探索結果,體驗穿繩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第一次操作材料:禮物袋、繩子。
2.第二次操作材料:禮物袋、繩子、竹簽、電線、發夾、回形針等工具若干。
3.第三次操作材料:吸管、袖套、珠子、發圈、各種繩子、發卡、竹簽、電線回形針等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動手實踐、獲取經驗
(一)出示禮物袋、繩子,提出任務:幫禮物袋穿繩子。
“今天我們要去參加生日宴會,老師準備了一個禮物袋,想請你們來幫我把禮物袋穿上繩子。”
(二)要求:每個袋子選用兩種繩子分別穿過兩個孔。一邊穿上紅色繩子,另一只穿上粉色繩子,看看哪種顏色的繩子容易穿過去?想一想為什么?
(三)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重點觀察啟發幼兒思考:哪種顏色的繩子最容易穿過去?為什么?
(四)集中交流:
1.提問:你發現哪種繩子容易穿過去?為什么?
2.教師小結:原來粉色的`繩子有硬硬的頭,容易穿過去。而紅色鞋帶沒有硬頭、軟軟的,不容易穿過去。
二、探究工具,獲取經驗
(一)介紹材料,引導幼兒猜想
師:那怎么樣幫助紅色的繩子穿過袋子,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工具:回形針、竹簽、電線、發夾,請你們去試一試,用這些工具幫忙把繩子穿過去。
(二)交代任務,提出操作要求
1.要多動腦筋、想辦法看誰方法多。
2.操作完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交流。
(三)操作活動,教師引導啟發
師:你用是哪幾種工具幫助繩子穿過去的?
(四)集中交流,分享提升經驗
1.幼兒交流:你是怎么幫助繩子穿過去的呢?
2.歸納小結:今天小朋友們都想了很多辦法,用竹簽、發夾、電線、回形針都能幫助繩子穿過去。
三、遷移經驗,解決問題
(一)介紹操作材料
材料:吸管、袖套、珠子、發圈、各種繩子。
工具:發卡、竹簽、電線、回形針。
師:現在我遇到了一個更難的問題,想請你們幫助我制作一些禮物。
(二)提出操作要求
1.選擇合適的工具幫助禮物穿上繩子。
2.跟同伴分享你的做法和發現。
(三)自選材料操作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如何借助工具穿繩子,并進行個別指導。
四、活動自然結束。
大班科學活動:《巧穿繩子》教案 2
活動目標:
激發幼兒對穿繩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精神。
通過嘗試和探究,使幼兒掌握使用不同工具幫助穿繩的方法。
培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各種顏色和材質的繩子、竹簽、發夾、回形針、電線等小工具。
環境準備:寬敞的活動室,便于幼兒操作和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繩子,激發幼兒興趣,提問:“你們知道怎么讓繩子穿過一個小孔嗎?”
幼兒自由表達想法,教師總結并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有趣的游戲,叫做《巧穿繩子》,看看誰能夠用最聰明的方法把繩子穿過小孔。”
二、探索活動
教師示范如何使用竹簽幫助穿繩,并請幼兒觀察。
分組操作: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提供不同材質的繩子和工具,讓幼兒嘗試使用工具幫助穿繩。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三、交流分享
集中幼兒,請每組派代表分享他們的穿繩方法和經驗。
教師根據幼兒的分享進行總結,強調使用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
四、延伸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如果我們要把繩子穿過更小的孔,或者繩子更粗更硬,我們應該怎么辦?”
提供更復雜的穿繩任務,如多層穿孔、曲線穿孔等,讓幼兒繼續探索和挑戰。
活動反思:
在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對本次活動進行反思,評估幼兒對穿繩活動的'興趣、參與度以及掌握程度。同時,思考如何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反饋,調整和優化教案,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其他主題活動,如動物、植物等,設計更具趣味性的穿繩任務,拓展幼兒的知識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注意事項: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安全,確保幼兒不會因操作不當而受傷。
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能力,適當調整活動的難度和要求,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
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大膽嘗試,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激發幼兒的自信心和探究欲望。
【大班科學活動:《巧穿繩子》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有趣的繩子教案06-12
有趣的繩子大班活動教案06-16
大班科學巧裝罐子教案01-16
大班科學教案繩子的用途(精選6篇)10-26
大班健康繩子樂教案03-25
活動教案:好玩的繩子07-08
《繩子的用處》活動教案06-16
大班主題多變的繩子教案07-11
小班科學教案:繩子的用途03-29
科學活動教案大班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