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通用11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篇1
教學目標:
1、感知坐標點的空間位置關系,促進空間知覺能力的發展。
2、學習用語言清楚、準確地表達坐標點的具體位置,并學習記錄坐標位置。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感興趣,喜歡使用數學語言。
活動準備:
房子圖一幅、動物圖片、分組操作材料若干份。
教學過程:
一、基本部分:
(一)用談話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教師:森林里新造了一幢動物公寓,小動物們要搬新家了都特別高興,我們也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示樓房,教師引導幼兒觀察。
1、鼓勵和支持幼兒的種種想法。
。1)師:嘩,好高的樓呀!這個樓房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來數數是幾層樓?你們是怎么知道?
。2)每一層樓里有幾間房?你們又是怎么知道的?
(3)教師小結。原來看旁邊豎著的數字從下往上數可以幫助我們知道有幾層樓;看橫著的數字從左到右可以幫助我們知道有幾間房。
2、練習坐標點位置的口頭表達。
。1)教師出示各種動物邊操作邊提問:"這座大樓里住著很多小動物,你們看小熊家住在第幾間?小雞呢?"
(2)幼兒回答后,教師與幼兒一同檢查。
。ㄈ⿲W習記錄坐標點位置的表達形式。
1、師:"剛才我們都知道小動物們住在哪里啦,那么有什么辦法讓我們永遠記住它們住在哪里呢?"
2、出示地址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東西?"
3、橫線表示什么?幫我們記錄什么?豎線呢?
師:橫線記錄第幾間?豎線記錄第幾層?
4、教師講解記錄坐標點的記錄方式。
師:小鴨住在第幾間第幾層?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猴呢?誰來記錄?
(四)配對游戲通過游戲幫助幼兒鞏固識記坐標。教師出示操作掛圖,隨機請個別幼兒根據提示進行操作。
1、師:剛才經過大樓時,發現有些小動物哭起來,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不過,沒關系,我們小朋友呀!把它們家的地址記下來啦!我們一起來幫幫忙,把動物們都送回家吧!
2、游戲后,教師與幼兒檢查,并引導幼兒說出每個動物家的坐標。如:"小狗家住在第一間第五層……"
。ㄎ澹┓纸M操作活動。
1、記錄地址。
2、送小動物回家。
教師巡回指導,發現有幼兒記錄錯誤的,要及時給予引導。
二、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對操作能力強的幼兒進行表揚,對操作能力弱的幼兒進行鼓勵。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并會根據顏色歸類。
2、在教師的提醒下,會將小動物圖片送回同色的房子里。
3、感受參與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布置三種顏色的小房子。
2、準備三種相應顏色的小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昨天,小兔給我打電話說,它在森林里蓋了三座漂亮的小房子,它想邀請我們托二班的小朋友去參觀它的小房子。走,我們一起去參觀它的小房子吧。
二、教師將房子放在所布置好的桌面上,帶領幼兒參觀小房子,并認識三種顏色。
1、教師:森林里有四座漂亮的小房子,它是什么顏色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教師引導幼兒說說每座房子的顏色。
三、請幼兒將小動物送回自己的家。教師:這三座漂亮的小房子里,住著許多小動物,可是他們太頑皮了,昨天偷偷的跑出去玩了,但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咱們小朋友們幫幫它們,找到他們的家。 1、出示各種小動物,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顏色。 教師:這有許多小動物,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呢?
2、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把他送回相同的房子里。 教師:小動物們想請你們來幫助它們找家,它們的房子和小動物的顏色是一樣的。誰愿意來試一試?(教師示范送小動物回家,說:小貓,我送你回紅色的房子,以后千萬不要亂跑了。)
3、幼兒自己操作,分別將不同 顏色的小動物送回各自的小房子里。 教師:這還有許多許多小動物,請你們來幫幫它們吧!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篇3
【活動意圖】
幼兒喜歡做游戲,邊唱兒歌邊做游戲更是孩子們樂意干的事。為了發展幼兒的跑、跳能力、培養運動的興趣、增強其看信號標志做動作的意識,我特設計了送小動物回家這一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運動的興趣。
2、發展跑、跳的能力。
3、練習看信號標志做動作。
【活動準備】
頭飾(小兔、小鴨、小狗)、 貼有圖片的房子(胡蘿卜、小魚、骨頭)、拱形門、墊子、《走路》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1)幼兒隨音樂一邊唱《走路》一邊模仿歌曲里的小動物,自由地走走、跑跑、跳跳。(2)玩猜猜猜、變變變游戲
先請幼兒猜猜小兔”、“小鴨”、“小狗”的家分別在哪兒,再引導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頭飾,變成“小兔”、“小鴨”、“小狗”,找找自己的家。(小兔的家貼有胡蘿卜圖片、小鴨的家貼有小魚的圖片、小狗的家貼有骨頭圖片)
2、玩送小動物回家的游戲
“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都到森林里玩,可是它們玩忘記了回家的路,我們把這些小動物送回他們的回家,好嗎?
。1)介紹游戲玩法及規則
在送小動物回家的路上有許多的標志,要按標志信息走,看到山洞(用拱形門代替)要鉆過去,看到紅色的墊子要像小兔子一樣地跳過去,黃色的墊子要跑過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把小動物送回他的家里。
。2)教師示范玩法
幼兒帶小動物到森林里玩,把小動物放在森林的地板上,然后跑回來(老師跟幼兒合作游戲1~2次),練習時注意提醒幼兒看標志做動作。
。3)男、女孩子各玩1次
教師對做得好的幼兒及時表揚,同時鼓勵認真做游戲的幼兒,增強其自信心,使之樂于參與游戲。
(4)全班幼兒一起玩1次
小結:剛才你們做得真棒,把小動物都送回了家,他們很高興,想和我們一起來跳舞,讓我們一起動起來好嗎?
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做放松運動。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和其他小朋友繼續玩送小動物回家的游戲。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方向性運動的空間概念。
2、學習用上、下、左、右的符號進行方位推理練習。
3、知道生活當中上、下、左、右的符號起到的作用。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2、表示方向的箭頭若干。
活動過程:
1、用身體的局部動作來表現上下、左右。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玩一個上下左右的游戲,小朋友們仔細聽老師的口令。
教師的口令要有相對穩定的節奏,如上、上上,下、下下,左、左左,右,右右
2、認識符號
剛才我們用肢體來表現上下、左右,在老師的口令下我們動作也很整齊,小朋友真棒!那王老師今天帶來了很多的符號寶寶要來和小朋友們認識,我們一起請它們出來吧!
出示符號
“ ↑ ”表示向上教師依次出示箭頭
3、說說生活當中還在哪里見過這些符號
小朋友們都認識了這些符號,那小朋友們在我們生活當中的什么地方見過這些符號呢?它都起什么作用呢?(比如在我們的超市、電梯、消防隊、公共側所、馬路上、醫院、火車站、車上)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了那么多的地方,原來這些符號在生活當中能給我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4、打開幼兒用書,完成練習
教師出示掛圖,幫助幼兒理解題意。
你們看這是一棟有四個單元五層的房子,里面住著很多小動物,梅花鹿住在這里(教師手指梅花鹿所在位置),別的小動物應該住在哪里呢?請看這邊的圖(教師指向掛圖左邊的圖標。)“→ ”表示是什么意思?(教師手指圖標的第一行))我們一起把它讀書來吧:梅花鹿的右邊是小狗。老師請一名幼兒示范擺一擺小狗的位置。
再示范一組。
教師小結:小朋友太棒了,都幫助這些小動們找到了自已的家了!你們給自已放個大大的鞭炮吧!
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按圖標完成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操作要求:
1、每小組坐4個小朋友操作。
2、如果有不會操作的小朋友輕輕的舉手。
3、小朋友用完書后把書放回托盤。
4、用完雙面膠的紙屑請小朋友先放在指定的位置。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篇5
活動目標:
1、能用5以內的序數詞從不同方向描述物體的順序和位置。
2、感受“序數”在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1.能用序數詞“第幾”表達物體排列的順序和位置,了解序數的含義。
2.理解序數的方向性。
活動準備:
小動物圖片15個,帶有箭頭和數字標記的動物圖案15個;課件;頒獎臺3個;
自制平房和樓房積木3套;
活動過程:
一、創設小動物運動會的游戲情境。初步感知學習5以內的序數。
1.小動物排隊入場,觀察有哪些動物?有幾個小動物?
2.出示向右的箭頭,提問:從左邊開始數,小老鼠排在第幾位?排在第三位的是誰?小狗排在第幾位?
3.引導幼兒觀察,主動思考,在討論中讓幼兒初步理解序數的方向性。
這個標志(向左的箭頭)告訴我們什么?從右向左數小狗排在第幾位?為什么會這樣?
小結:方向不同,小動物所處的順序就不同。
4.鞏固練習誰能完整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小馬排在第幾位?
二、通過觀察和描述跑步比賽的結果,進一步理解序數的意義。
1.出示跑道,數一數一共有幾條跑道?
2.借助課件,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小朋友做裁判,比賽開始。誰跑了第一名?第二名是誰?小老鼠跑了第幾名?誰能告訴大家跑在第4和第5名的分別是誰?小雞跑了第幾名?
三、頒獎儀式,鞏固對序數的認識。
四、送小動物回房間
1.通過觀察和比較,與小伙伴一起借助圖紙合作,完成搭建,為下一個環節做準備。
2.按照標志的指示,送小動物回房間,從不同方向找到動物排列的位置。
五、通過參與“開火車”的游戲,進一步感受序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反思:
在游戲“送小動物回家”的環節,孩子們的興趣點立刻又回來了,他們有一顆熱愛小動物的心,大部分寶貝輕松地把小動物送回了家里?茖W活動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學內容,不僅考驗著班級幼兒的能力發展水平,也對代課教師有著過高的要求。值得深入的鉆研與研磨。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使用剪、折、粘、貼多種技能,探究平面紙制品立體化的方法。
2、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的創想,大膽創造的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幼兒畫好的各種動物多個,各種材質的紙(皺紋紙、瓦楞紙、電光紙、彩色復印紙、軟泡沫紙、宣紙、紙盒紙、牛奶袋紙),大森林的立體背景,膠棒,剪刀,膠條等。
2、經驗準備:在教室環境中擺放幾種立體物,相框等。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啟發幼兒探究“動物”立起來的幾種方法。
活動難點:
找到使紙卡片平衡的支撐點。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讓小動物“站”起來。
教師:看黃老師帶了什么?(出示做好的大森林。)
幼兒:我們做的建筑區的大森林。
教師:在這個大森林里,小動物很想站起來看一看外面的景色,如果用托盤里的這些紙材料,你能有什么辦法讓動物站起來?
幼兒1:用紙在動物的后面做一根棍,就像相片似的做一個架子。
幼兒2:做一個圓的筒,動物粘在后面。
幼兒3:用奶袋紙卷一個棍。
幼兒4:做許多的支架,粘在動物身上。
幼兒5:把紙卷成一個桶,上面剪一個洞再把動物插上面。
教師:小朋友方法真多,一會兒你們可以用不同的紙來試一試,想辦法讓小動物們站起來,然后把站起來的動物擺在大森林中?纯凑l做的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用的方法最多。
2、探究讓小“動物”站起來的多種方法。
幼兒獨立操作,教師提供多種材質的紙張,觀察幼兒使用的方法,給予不同程度的幫助。
場景一:
幼兒1在一個已經做好的圓桶中間,剪了一個洞,然后把一朵小花插了進去,可是由于花的莖太細,總是立不直。
教師:“想想能用什么把它固定住呢?”幼兒1先用膠棒粘了粘發現效果不好,于是用膠條把花固定住了!澳苷酒饋砹,能站起來了”,她邊說邊笑著把作品放在了森林中。
場景二:
幼兒2把軟的泡沫紙卷起來,反復幾次,但都沒成功。
教師:“老師能幫你嗎?”
幼兒2:“我想讓小蛇橫著躺著!笨墒擒浀呐菽埗啻尉磉^后,打開時兩邊往上翹。
教師:“你試一試把蛇架在紙上會怎么樣?”
幼兒拿起了剪刀在兩邊上翹的地方一邊剪了一個小口子,這樣蛇正好能夠架在泡沫紙上。
場景三:
幼兒3選擇了牛奶袋紙做材料,把紙剪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卷成了一根一根的小棍。在小鴨子的兩邊分別用膠條粘上兩小棍,可是由于小鴨子身體長,站立的時候不穩,她皺著眉頭擺弄了半天。
教師:“看看,小鴨子總是往哪邊倒呢?”
幼兒3:“往后倒!
教師:“那你想一想怎么辦?”于是她很快又做了兩個小棍粘在了小鴨子的中間部分,這樣小鴨子就站穩了。
3、分享:讓小動物“站”起來的不同方法。
(1)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方法。
每個幼兒都用自己的方法使小動物立起來了。
教師:“大森林里站滿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幼兒快來介紹你是怎么讓這些小動物立起來的呀?”
幼兒1:我做了一個紙棍粘在小老虎的后面,小老虎就立起來了。
幼兒2:我和豆豆的方法一樣,粘在后面兩個棍,就像相框后面那樣。
幼兒3:我在紙筒上挖了一個洞,把小猴子插在里面了。我還做了一個支架,橫著豎著(比畫著)粘。
(2)引導幼兒討論“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方法是一樣的?”
教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多,而且也成功了,你們在做的時候,遇到什么困難了嗎?
幼兒1:我開始用的紙太軟了立不起來,后來換了硬紙就成功了。
幼兒2:我在后面粘了一個小紙棍但老是倒,后來又在旁邊粘了一個就不倒了。
教師拿起作品:趙吳,你告訴小朋友開始時你把小棍粘在哪里了?為什么會倒?
趙昊指著小老鼠的一側:我粘這邊了,就往這邊倒。我粘了另一邊,就不倒了。
教師:為什么在兩邊粘就不倒了呢?
幼兒說:因為平衡了。
延伸活動:
將幼兒制作好的“大森林”擺放到建構區,鼓勵幼兒繼續制作可以立起來的動植物。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其本達到預設目標,使幼兒想象得以實現。在活動中孩子們從始至終都很有興趣,尤其在操作中每一個孩子都興致勃勃,想了一個有一辦法當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功的站在了森林里時,更有了制作的興趣。在活動中老師是活動的引導者,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幼兒共成功制作了三十多件作品,有七種方法,其中有三種方法是我沒有想到的,比如直接將紙猴子的“腿”向兩邊撇,紙蛇直接插在向兩邊上翹的長條紙上,在一個紙筒上挖洞等方法,孩子的創造性得到了發展。
2、活動中的不足:最后小結時,缺少對幼兒獨特的制作方法給予展示與肯定。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送小動物回家,鍛煉幼兒跳躍能力。
2、通過游戲送小動物回家,讓幼兒體驗互相合作所帶來的樂趣。
3、體驗游戲送小動物回家,感受送小動物回家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園器材旺仔易拉罐
2、場地
游戲玩法;
1、講解游戲規則;
將幼兒分為紅、黃兩隊,每隊中的兩名幼兒為一個主體,兩名幼兒分別從起點的“岸邊”抱起“小動物”,兩人雙手舉起“小動物”,跳過“小水溝”,越過平行的易拉罐”,將“小動物”運到終點的“小動物家”,
2、次老師在旁觀察。
3、在進行討論,再次強調規則
4、在一次的進行游戲
5、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對幼兒來說總體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參與性也比較高。但是不足的是平時幼兒接觸這樣的操作機會比較少,在實際操作起來遇到了較多的困難。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篇8
活動目標
1、練習走跑動作,提高走跑動作的協調性。
2、學習在走、跑活動中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頭飾(小兔、貓、小狗)、貼有圖片的房子(貓、兔子、骨頭)、平衡木、墩子、輪胎、《動物模仿操》、《快快慢慢》、《雷聲》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幼兒隨音樂《動物模仿操》模仿歌曲里的小動物,自由地走走、跑跑、跳跳。
森林里的動物們正在舉行派對,我們也去加入它們的狂歡派對吧。Lte’go——音樂。跑——貓、快——狗、跑——兔子、大象、鴨子。
二、引導幼兒認識小動物的家,產生興趣。
狂歡派對真好玩,還想繼續嗎?那讓我們繼續嗨起來吧。走走走走走,我們一起去玩耍,走走走走走,一起去玩耍;跑跑跑跑跑,我們一起去玩耍,跑跑跑跑跑,一起去玩耍。喵喵,是誰發出的聲音?難道這里是小貓的家?我們去小貓家做客吧,敲敲門,我們應該怎么說?請問小貓你在家嗎?看來小貓從后門走了不在家。讓我們變成小貓的樣子靜悄悄的出發吧;出示貼有(肉骨頭)的家。咦,這是誰的家呀,你怎么知道的?(狗愛吃肉骨頭)原來這是小狗的家,小狗是怎么叫地?等有時間了我們來小狗家做客吧;哇,快看那邊還有一座漂亮的房子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是誰的,跑起來嘍!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蹦蹦跳跳。
三、送小動物回家
打開他們的'房門看一下,里面都有什么禮物,貼上你就會變成你喜歡的動物,你變成了什么?它是怎么走路的?
四、現在咱們一起做游戲吧!無障礙
1、播放《大雨小雨》的音樂,以動物的身份——小雨慢慢走回家,大雨快快跑回家。
2、天晴了,我們出去玩吧,出現三條路線你們覺得過獨木橋應該注意什么?(小結:過獨木橋時可以把胳膊平舉在身體的兩側,這樣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不要推,不要跑,不要擠)哎!小動物們回家的路上還要鉆過山洞,我們應該怎樣鉆山洞。浚ū頁P勇敢的小動物)(小結:鉆山洞時,要把雙手放在頭上,保護頭部不要碰傷,不要推不要擠),跑過山丘時,注意不要讓山丘絆倒哦!
3、轟隆隆,打雷了,要下雨了,咱們趕緊回家吧!注意事項:要跑回自己家,不要跑錯地方了。(注意提醒幼兒不推不擠,一個一個通過)師:小動物們都回家了,來看看有沒有走錯家的呀?帶幼兒一起說說看看。
五、放松活動
我的魔法要消失了,摘掉你的頭飾把它們放進它們的家里,我們也該回幼兒園嘍!——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敲敲腿、敲敲背、伸伸懶腰、轉轉頭,捏捏胳膊,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篇9
活動目標
1、能理解7以內序數的含義,會從左往右、從右往左、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的不同方向說出物體的排序結果。
2、積極參與排序活動,能大膽表述排序的結果。
活動準備
PPT課件等。
活動過程
1、導入:今天有幾個小動物要去公園玩,我們看看都有誰來了?他們排的隊伍整齊嗎?排在第一的是誰?排在第二的是誰?排在第七的是誰?
2、游戲——小動物回家,引導幼兒給小動物安排房間,初步認識7以內的序數。
。1)出示7只小動物的卡片,引導幼兒點數,并說一說:有幾只小動物?它們是誰?
。2)教師變換不同的方向,引導幼兒將小動物送回家,并說出小動物的排列次序。
3、讓孩子排小火車,從不同的方向說小朋友的次序。
4、鞏固:游戲——玩椅子。
游戲規則:7個小椅子擺成一排,請幼兒上前面閉上眼睛轉一圈。找到椅子坐下來,睜開眼睛看一看,自己做的是第幾把椅子?是從哪邊數的?
5、活動延伸。
在小朋友們排小火車的時候,數一數自己從右往左、從左往右、從前到后、從后到前排在第幾。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篇10
活動目標:
1、模仿不同的小動物,認識不同的家。
2、感受模仿活動的樂趣。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重點與難點:
區分小動物的家。
環境創設幼兒經驗:
各種小動物圖片,背景圖。
活動流程:
一、請小動物來做客
★(價值分析:學學小動物的動作,對小動物有親近感)
1、出示小動物,學學它們的動作,互相問好
2、幼兒和老師一起做做模仿動作。
★小結:天上飛的小鳥,水里游的小魚,草地上跑的小羊都來了,真熱鬧。
二、去小動物家做客
★(價值分析:知道不同的動物,家也在不同的地方)
出示背景:看看、認認小動物的家在哪里?小鳥的家在哪里?小魚的家在哪里?小雞的家在哪里?等。
幼兒自主交流
★小結:原來不同的動物他們的家也是不同的。
三、送小動物回家
★(價值分析:為迷路的小動物找家,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1、根據老師指示送小動物回家。
如:送小魚回家,幼兒就學小魚,一邊模仿小魚游一邊回到小河的家里去。
2、引導幼兒大膽的想象還有哪些動物,他們的家在哪里?
活動反思:
活動以游戲為主,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模仿動物的動作,幼兒的興趣十分高,但是幼兒的動作比較單一,在活動中應該引導幼兒多想出一些動作。活動中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場景,幼兒很快將動物與場景對應起來,為后面游戲做了鋪墊。小動物的住處對于小班孩子來說還不是很熟悉,但通過說一說,找一找的方式幫助孩子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家。由于小班幼兒年齡比較小,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模仿小動物的動作,所以采用動一動的教學形式能夠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 篇11
活動名稱:
1、在看一看、講一講、猜一猜小動物怎樣回家的過程中,喜歡聽故事。
2、幼兒能大膽想象,并愿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3、幼兒學說有”飛”、”游”、”走”的短句。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重、難點:
幼兒學說有”飛”、”游”、”走”的短句。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談話導入活動主題。
二、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激發幼兒的觀察興趣,引入故事,展開討論。
1、上面都有哪些小動物?
2、小動物們在一起發生了什么事情?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三、分段欣賞多媒體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看一看: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第二部分,邊放邊講故事,幼兒聽故事。
2、講一講:
幼兒說一說自己聽到了什么,小動物說了什么,讓幼兒學說故事里的短句。
3、討論:
幼兒猜一猜小熊到底是和誰一起回家,并說一說為什么和他一起回家,它會怎么問小動物?幼兒再次學說短句。
4、教師播放課件第三部分,幼兒觀看故事結尾部分。
四、教師出示課件,讓幼兒逐一猜測課件上的小動物都是怎樣回家的,并玩驗證游戲。
五、結束部分幼兒自選動物頭飾邀約小動物回家。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說一說,要這樣回家。
2、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出去找找看,還有那些小動物沒有回家,并邀約他們一起回家。
教學反思:
幼兒對扮演小動物的角色都很感興趣,大部他幼兒也都會用動詞說短句,但是在回家的過程中有些幼兒的動作做的不對,不夠協調。因此,我覺得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這樣調整:活動前的經驗準備要更充分,讓幼兒了解更多有關動物的活動方式。在平時的活動中要加強幼兒的體能煅煉,發展各肢體的平衡能力。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送小動物回家》】相關文章:
送小動物回家大班教案10-31
小班數學送小動物回家教案06-13
小班數學教案:送小動物回家07-28
送動物回家大班教案11-13
大班數學送小動物回家說課稿(通用7篇)04-07
小動物回家大班教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