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

時間:2024-11-26 09:32:5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通用10篇)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 1

  設計意圖:

  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活動蘊含著諸多方面的教育價值。在體育游戲活動中,幼兒不僅可以發展各種動作,而且可以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愉悅以及活動規則的意識,從中發展社會性。《捕魚》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一個游戲,有著美好的童年回憶,并且需要合作游戲。

  活動目標:

  1、學會行進鉆的動作。

  2、培養游戲的規則意識。

  3、培養手眼協調的能力。

  4、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對鍛煉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布置成大海情境。

  2、魚媽媽頭飾一個,斗笠兩個,

  3、音樂《碧波搖籃曲》、《撈魚》配樂、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以“扮演角色,活動身體”的形式,引導幼兒進行熱身運動。

  教師扮演魚媽媽,幼兒扮演小魚,引導幼兒學小魚游,做上肢、下肢,體側、體轉、下蹲、跳躍、放松等活動身體。

  二、以和“水草”玩游戲的口吻,引導幼兒學習鉆的動作。

  1、引導幼兒鉆“水草”。

  2、請鉆的好的幼兒示范,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彎腰屈膝、低頭、身體全部鉆過去再站起來。

  3、幼兒練習鉆。

  三、介紹“捉小魚”游戲,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1、引導語:海上來了兩個捕魚人,他們手拉手做漁網來捉小魚了!噓!讓我們聽聽他們在說什么?

  提問:什么時候網落下來撈魚呢?

  2、一起學撈魚的兒歌。

  3、介紹游戲規則:

  (1)小魚排好隊,一個接著一個快快地從漁網地下鉆過去,游完一遍的小魚回到隊伍最后面排隊。

  (2)邊游邊和著音樂念兒歌。

  (3)被捕到的小魚就要接受新任務,搭成兩人一組的新漁網,幫助捕魚人捕魚。

  4、進行游戲

  (1)幼兒游戲第一遍。幼兒熟悉游戲玩法,引導幼兒邊行進鉆邊念兒歌。

  (2)幼兒游戲第二遍。被捕到的幼兒搭成兩人一組的新漁網,引導幼兒連續鉆過多個漁網進行游戲。

  (3)幼兒游戲第三遍。被捕的幼兒手拉手搭成一個大漁網,引導幼兒從不同的出口鉆漁網,

  四、放松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總體上的還是比較順利,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學會行進鉆,培養協調團結的'精神。小魚是幼兒所熟知和喜愛的,以扮演小魚導入,符合小班孩子愛模仿的天性。請兩位教師扮演捕魚人,第一次游戲時設計讓漁網不撈到魚。大大給孩子樹立游戲的信心,鼓勵了孩子,為接下來能順利進行游戲做好鋪墊。

  在活動中我發現一位幼兒在鉆的時候膝蓋彎的不夠低,所以總是把拱門弄倒,我及時的走過去給予幫助指導。但是在游戲中幼兒會不記得念童謠或者念得很小聲。通過這次經驗下次在游戲前我應該在多花一些時間在引導幼兒念童謠兒歌,在掌握童謠的基礎在進行游戲,活動的氛圍會更好。目標中培養幼兒協調、團結的精神上達成上還不夠深入。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 2

  一、教學目的

  1、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的堅強品質。

  3、訓練幼兒雙腳并攏,動作輕松自然地從高處25---30CM高處往下跳。

  二、教學準備

  錄音機、音樂磁帶、粘貼小星、小鴨頭飾、小魚若干、場地布置。

  三、教學過程

  1、小鴨表演(準備活動)

  (1)聽音樂走圓、變隊走。(音樂:我愛北京天安門)

  (2)聽口令排隊。

  (3)做徒手操。(音樂:海鷗)

  2、小鴨跳水(基本技能訓練)每個幼兒搬一把椅子擺成跳臺

  (1)鴨媽媽示范從25---30CM高處往下跳,并講解動作要領。(用兒歌的形式解說)

  (2)小鴨模仿跳,邊念兒歌邊自由練習從25---30CM高處往下跳。

  3、小鴨捕魚(體育游戲)

  (1)鴨媽媽告訴小鴨游戲的玩法。(剛才我們掌握了一

  個本領——跳水,現在媽媽帶你們去池塘捕魚了。小魚在水里游,你們跳水的時候可要輕輕的`,不然,嚇走了小魚,就捕不到魚了。)

  (2)鴨媽媽告訴小鴨游戲規則。(捕魚之前,媽媽告訴你們一個規則,小鴨們一定要記住:每個站臺只能站一只小鴨,跳下水時,動作要輕。我們比比看哪只小鴨最守規則,捕魚最多。)

  (3)鴨媽媽和小鴨一起游戲。

  4、小鴨的舞(音樂:數小鴨,整理動作)。(小鴨們跳的舞好美呀!我們要回家啦!與老師們打個招呼吧“再見啦!”)

  說明:此次活動在中(二)班進行。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 3

  活動目標:

  1、能跟隨音樂的節拍做魚游的動作,感受音樂游戲帶來的愉悅。

  2、愿意和老師同伴一起做游戲。

  3、初步發展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力。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重點:

  能跟隨音樂的節拍做魚游的動作,感受音樂游戲帶來的愉悅。

  活動難點:

  根據對音樂的了解,能隨音樂的節奏來發展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力。

  活動過程:

  1、引入:今天老師要帶寶寶們去海里捕魚,現在我們一起去捕魚,好不好?

  2、教師示范魚游的動作,幼兒跟學。

  3、教師邀請一位小朋友一起把手拉好,作漁網,請部分小朋友做小魚,邊唱邊游戲,突出快快捉牢的時候把手放下,捉住魚,捉住的小朋友回到位置上。

  4、請兩名幼兒作漁網,其余的小朋友作小魚,進行游戲。

  5、游戲反復進行。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以游戲的形式展開的'幼兒歌曲,歌曲朗朗上口,容易被幼兒所接受和記憶。所以幼兒的參與性較高,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在傾聽音樂的同時感受了音樂節奏的快慢,從中激發了幼兒演唱歌曲的欲望,同時也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在學會歌唱后,就可以讓幼兒進行音樂游戲,讓幼兒跟著音樂一起做相應的動作,讓幼兒在歡樂愉悅的氣氛中參與游戲。

  游戲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在鉆漁網的時候,幼兒們沒有按一定的順序來游戲,出現擠對現象比較嚴重,導致了部分幼兒玩游戲的次數不夠多。沒有兼顧到每個幼兒。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 4

  教學目標:

  1、學會畫簡單的魚,表現出魚的基本特征(魚鱗、魚頭、魚鰭、魚尾)。

  2、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所喜愛的魚。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魚的構成、形狀和色彩

  難點:能夠畫出各種形狀的魚,裝飾并涂上顏色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與學生互動

  一、導入新課

  講故事導入課題,我們要幫助老爺爺——捕魚(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你們知道魚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嗎?(魚頭,魚身,魚鰭,尾巴)

  2、你們見過哪些形狀的魚?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同樣形狀的白紙,并添貼尾 (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四邊形)

  3、用學過的線條來裝飾魚,在白紙上添畫(直線,斜線,波浪線,折線,螺旋線)

  4、你見過什么顏色的魚。

  白紙翻面,展示已經畫好的魚(紅色,黃色,藍色,彩色,五顏六色)

  三、學生作業

  看,老師拿來了老爺爺的網,現在請每位同學畫一條你最喜歡的魚,當成是你幫老爺爺捕到的,看誰動作最快

  1、先畫鉛筆稿

  2、裝飾鉤線

  3、涂色

  四、展示作業

  1、今天捕到的魚可真多,我們來唱首歌慶祝一下吧

  集體唱兒歌《捉魚》

  2、作業評比

  形狀,色彩

  教學反思:

  捕魚這一堂課,我通過運用多媒體、掛圖、歌曲等,激發了學生對魚的了解和表現興趣。

  本課教學重點明確,課前我與學生進行一些互動,為課堂創作營造了輕松活潑的氛圍,又為捕魚奠定了基礎。

  我采用小故事帶問題的方法引入新課,讓學生一下就集中了注意力,導出課題。

  講授新課是這堂課最精彩的部分,我沒有直接用粉筆板書,而是準備好畫好的.魚身魚尾,學生一邊回答魚形我一邊往黑板上貼相對應的形狀魚的背面,接著讓學生用學過的線條來裝飾魚,起到了復習的作用,在學生說出魚顏色的同時,我將魚黑板上的白紙翻面,當有顏色的魚展現在大家面前時,學生發出了整齊的驚嘆聲和掌聲。

  作業展示,為了首尾呼應,我讓學生把畫好的魚作業手撕和剪下來貼在魚網上,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我本著面向全體幼兒,與學生為主的宗旨,在教學環節上都是圍繞目的進行的,比較圓滿的完成了這堂美工課的教學任務。

  本節課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上公開課時還會比較緊張,臨場應變能力尚不足夠。如果在學生作畫時加點音樂就更加錦上添花了。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努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爭取在以后的每一堂課有更大進步。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 5

  活動目標

  1.能從20厘米~30厘米高處往下跳,輕輕落地,保持平衡。

  2.發展跑、跳等基本動作及手眼協調性,鍛煉反應能力。

  3.具有積極參與競爭的意識,并能遵守游戲規則。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幼兒會玩音樂游戲“網小魚”。

  2.自制各種魚類圖片,在活動場地上畫一個大圓圈當池塘,擺放20厘米~30厘米高的平衡凳四條做池塘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玩音樂游戲“網小魚”,幼兒扮小魚,教師扮魚媽媽,請一個幼兒扮漁翁。

  1.第一段:小魚唱“河里小魚游游游,搖搖尾巴點點頭,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好像快樂的小朋友”。

  2.第二段:聽音樂,小魚找好朋友一起游。

  3.第三段:聽音樂,小魚和媽媽一起找食物吃。

  4.第四段:聽音樂,漁翁來了,小魚逃走。

  5.數數一共捕了幾條魚。

  二、大家一起練本領1.幼兒自由練習跳,教師指導。

  2.總結分享,引出雙腳立定從池塘邊跳下。

  3.個別幼兒演示。教師講解動作要領:跳的時候要并攏腳,彎彎腿,用力擺臂向前跳。

  4.集體練習雙腳立定跳下池塘邊,教師指導。

  三、游戲“捕魚比賽”

  1.講解游戲規則及玩法:幼兒分別站在20厘米~30厘米高的池塘邊,聽到“捕魚噦”的口令,便從池塘邊跳人池塘內捕魚。引導幼兒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體驗敲印圖案帶來的快樂。在規定的時間內誰捕的魚最多誰就是捕魚冠軍。

  2.幼兒游戲。游戲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要相互推搡。

  3.評出捕魚冠軍。

  4.請個別幼兒喊口令,其余幼兒再次游戲。

  四、整理放松活動師:今天我們捕到了這么多魚,大家都累了,我們跳到河里洗個澡吧!

  游戲反思:

  今天我帶了早操和游戲活動。我是第一次帶早操,雖然在之前我練習了很多次,但是由于緊張,我一聽到音樂就開始做,而那時早操還沒有真正開始,小朋友還大聲提醒我“還沒開始呢”。中途我又不小心將動作做錯了,然后又聽到小朋友們的提醒“老師做錯啦!應該是這樣!”然后小朋友給我做了個示范,當時很尷尬啊,不過還是謝謝小朋友們。下次有了經驗我就不會這么倉促了。

  或是因為早操有點失敗的緣故,我后來帶游戲活動的時候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一開始就信心不足,亂了手腳。將小朋友帶到場地上后,忘了熱身活動這個環節,直接進行游戲解說環節。最糟糕的是解說環節,我吸取上次的經驗,注重游戲兒歌的教授,但是卻忽略了更為重要的游戲規則解說。到后來要玩的時候,我才意識?這個問題,馬上補上了“游戲規則”。還好,小朋友以前玩過類似的游戲,不用說也會玩。由于人數太多,我將他們分為兩組,也帶來了新問題,兩方面顧及不過來,這個時候很感謝學姐們的幫助。

  這次游戲我帶的比上次糟糕,沒有步驟和條理,導致我的游戲的失敗。老師自身的信心和狀態在教學過程中很重要,小朋友們需要老師的帶領和引導,若是老師自身因素不好,對班級組織活動有很大的?良影響。在以后的實踐中我會吸取之前經驗,將游戲活動組織好。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 6

  游戲目標: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鍛煉動作迅速、機智、靈敏,發展耐久力。培養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游戲準備:

  在一塊平坦的場地上,畫一定范圍做"網"。

  游戲方法:

  在游戲者中間選出2--4人做"魚網"(手拉手),其他游戲者做"魚群"。

  教師發令后,魚群和魚網自由活動,魚網把魚圍在中間算網住,被網住的魚就加入網的行列再去網其他的魚,直到將魚捕完為止。

  游戲規則:

  (一)魚群和魚網只能在網中自由活動。

  (二)魚可以沖破網逃跑。(從臂下逃過)生成的新方法:選出2人做魚網,把手挽著舉起來,其余小朋友做魚(手拉手站成縱隊),念著兒歌從兩個小朋友手下過。兒歌是:"一天不打魚,兩天曬魚網,三天打條小金魚"。當說到三天的時候開始打魚,被打著的小朋友,由當魚網的小朋友問他們問題:"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在哪上幼兒園?你喜歡誰?"等回答對了放了他,若回答錯了,退出游戲休息。游戲繼續進行。

  游戲規則:

  (一)當魚網的小朋友把手一定舉過頭。

  (二)當魚的小朋友,手必須拉好,不許放開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訓練了他們的協作能力和身體的`平衡能力。但在捉活魚的環節當中,好多小朋友都不能準確的捉住夾子,更別說不碰到扮演小魚的幼兒,有的小朋友更是一條魚都沒抓上。我想可能是平時對孩子們身體的協調性訓練的太少了,一直與他們在玩捉魚游戲的時候沒那么順利。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要對孩子們多做這方面的練習,以提高他們身體運動的各種能力。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 7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學習合拍優美的做動作。

  2、初步發展有爾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力。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活動準備:

  小魚游水的音樂;

  將活動室布置成“小河”;

  幼兒熟悉歌曲《小金魚》。

  活動過程:

  1、隨著《小魚游》的音樂,幼兒模仿小魚的動作來到小河;

  指導語:“小魚們我們一起游到小河去做游戲吧!”

  2、發生練習《問候歌》,幼兒練習親切自然的演唱。

  指導語:“我們一起向小河問好吧!”

  3、復習歌曲《小金魚》,鼓勵幼兒邊唱邊自由表演;

  指導語:“小河輕輕的問:‘誰這么有禮貌呀?’小金魚門邊唱邊跳的告訴小河,好嗎?”

  4、演唱歌曲,練習魚游水、吃食、游戲的動作。

  指導語:“小金魚的舞蹈跳得真好看,你們是怎樣吃蟲子的?”“怎樣在一起做游戲的?”“表演的時候動作要優美,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

  5、聽音樂做不同的動作。

  (1)區分魚游水、吃食與捉魚人的音樂。

  指導語:“魚游水的音樂十分優美,就好像小金魚自由的擺動尾巴游來游去”。“小魚吃食是一口一口的吃的,音樂的節拍也長一些,是一下一下的。”“聽到很急的音樂史,好像發生了什么事?”“對了,捉魚人要來捉魚了。”

  (2)根據不同的音樂變換動作。

  指導語:“小魚們要好好聽音樂,聽到魚游的音樂,做小魚游的`動作;聽到節拍長的音樂吃食;聽到很急的音樂表示捕魚人來了,立即回到‘家’。”

  6、開展音樂游戲,調動幼兒的情緒,快樂的玩游戲。

  指導語:“小魚們個個機靈敏捷,我們和捕魚人比一比,看看誰的本領大?”

  7、結束游戲,演唱《再見歌》,自由模仿小魚游水回家。

  指導語:“天黑了,小魚玩了一天該回家了,我們和小河再見吧!”

  活動反思:

  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興趣地進行學習。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活動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做到真正的有效互動。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 8

  活動目標:

  1.練習集體躲、追、捉、跑,發展靈敏素質和奔跑能力。

  2.培養孩子協調一致,團結戰斗

  游戲過程:

  1. 介紹游戲規則

  “小朋友們好,今天呢,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一個好玩的捕魚游戲。這個游戲呢,首先要請兩個小朋友手拉手變成一張網,剩下的小朋友呢都當小魚。從這里到這里(邊講邊指出范圍,兩條黃線加兩條白線圍成的長方形),在這個范圍內,小魚們可以隨便走或跑。這個時候,變成網的小朋友就可以張開大網去抓小魚了,被抓到的小魚就變成漁網,跟他們一起去捕其他小魚。一直到把小魚都捕完為止。還有一點要注意的事,當網的.小朋友小手要拉好了不能松掉,不然網破了可就捕不到小魚了。小朋友都聽清楚了嗎?”

  2. 開始游戲

  “好,那現在有沒有小朋友愿意當漁網的?”

  “那其他小朋友就當小魚,讓我們看看哪條小魚最棒,最后才被抓到!小魚們可以逃了,漁網要來抓了!”

  開始捕魚,小魚越抓越多,漁網越來越大,直到抓到最后一個。中間休息過一次。(她們玩不動了,所以休息過一次)

  3. 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都很棒,當漁網小朋友真能干,最后漁網越變越大,所有的小魚都被抓到了,小朋友們都給自己鼓鼓掌吧。老師還要表揚那位小朋友,她是最后一條被抓到的小魚,真棒!”

  “雖然小朋友們都很棒,但是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老師發現了一些問題,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小朋友都跑出了老師規定的范圍,重新提醒過之后,小朋友們都注意多了。還有一點就是,當漁網越變越大的時候,小朋友都管自己抓,管自己跑了,所以都斷了,漁網也就破了,這樣是抓不到小魚,小朋友們要想好一起往一個地方跑去抓小魚,這樣才能抓到更多的小魚。下次玩游戲一定要注意哦。”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 9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體驗捕捉到魚的快樂。

  2、練習快跑、快躲閃,提高幼兒動作敏捷性。

  3、又互相協作的意識。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手拉手圍成"池塘"(圓圈)、漁網一張(用尼龍紗巾代替)

  活動過程:

  1、做活動前熱身準備。

  2、觀察"池塘",說一說,你們有沒有見過捕魚的場景沒?你們是怎么樣捕魚的?你們想怎么玩游戲?

  3、了解游戲規則,玩游戲?

  讓三分之二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圓圈做"池塘",兩名幼兒各拿紗巾一端,做"漁夫",其他幼兒充當"大魚"在池塘內四散站立。

  游戲開始,大魚在池塘內四處游動,當老師發出"捕大魚哦"的`信號時,"漁夫"立即向池塘跑,用網去"捕魚"。"漁網"碰到"魚兒"就算被捕住,就要離開池塘到岸上去,被捕到的"魚兒"替換圍成圓圈做"池塘"的幼兒。可根據時間替換"漁夫",調換角色,讓每一名幼兒都能進入到"池塘"里來。

  游戲規則:

  (1)"漁網"碰到"魚兒"身體任何部位"魚兒"就算被捕住。"漁夫"要行動一致、配合得好,要用漁網捕魚,不能用手抓。

  (2)扮演"大魚"的小朋友要在池塘里面躲閃,不能跑出圈外,若跑出圈外就算被捕到。

  4、游戲反復進行。教師注意讓幼兒輪換做"漁夫"、"小魚兒"鼓勵幼兒遵守規則。

  5、放松小結,結束游戲。

  活動反思:

  本節體育游戲分準備活動、開展游戲、放松運動三個階段進行。教師營造出充滿趣味的“漁夫拉網捕魚”游戲氛圍,引導幼兒由探索“基本動作要領”“合作動作要領”逐步過渡到“合作開展游戲”。教師較好地控制了運動、游戲和教育指導三方面要素的比例和節奏,使幼兒既得到了鍛煉,又體驗到游戲的樂趣和探索合作方法成功后的滿足。活動環節清晰、目標性強,層層遞進,較好地體現了螺旋上升逐步提高難度的原則。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 10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相互合作及靈活閃躲跑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條繩子(約2米)。

  2、幼兒學會兒歌《魚兒游呀游》。形式和人數:集體游戲,10-20人。

  玩法:

  在場地上先指定"海面"的范圍,超出部分則為"沙灘"。游戲開始時,先指定一幼兒為漁夫,教師帶幼兒念兒歌《魚兒游呀游》,當教師回答到"x人來變幼兒游"時,幼兒根據回答中的人數迅速合作,即興由一幼兒當魚頭,后面的幼兒一一用繩子套住前面一幼兒的腰,兩手拿住繩子的末端跟著"魚頭"游。待幼兒隨機組合完畢,此時漁夫可去抓任意一條魚的"魚頭",當"魚頭"被抓住或"魚身"散掉就算被捕住,當魚被逼離出海面,即到沙灘也算被捕住。以最后剩下的一隊為優勝隊,可由優勝隊的.幼兒推選出一幼兒當"漁夫",游戲重新開始。

  建議:

  1、幼兒人數與游戲進行中實際所需的人數有差距時,教師應適當調節,也可多請1-2個漁夫。

  2、游戲也可讓幼兒自由選擇同伴,不限制每條魚的組成人數,將兒歌后部分改為"誰來變成魚兒游?我來變成魚兒游。

  3、教師應注意幼兒用繩子所套的身體部位,以腰部為最適宜處。附兒歌《魚兒游呀游》:師:小小魚兒游呀游,在那游?幼:在這游。幾人來變魚兒游?

  師:x(一般為2-5人)人來變魚兒游。

  活動反思

  我設計的活動比較適合本小班幼兒,因為我設計的是游戲活動,游戲是幼兒賴以生存的基本活動,目標難易適中,游戲場景布置的比較到位。

【中班民間游戲《捕魚》教案】相關文章:

捕魚游戲教案10-03

音樂游戲《捕魚》教案05-31

中班民間游戲活動教案(精選15篇)11-20

幼兒園中班游戲捕魚教案(通用13篇)01-29

中班民間游戲編花籃教案(精選10篇)05-27

小班民間游戲教案06-29

大班民間游戲教案07-11

小班音樂游戲《捕魚》教案設計09-08

民間游戲編花籃教案12-23

中班民間布藝教案01-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 一级特黄爽大片刺激在线 | 在线欧美网站免费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 | 亚洲欧美动漫少妇自拍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