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做條項鏈送老師
活動目標:
1、嘗試用ABB和AAB的模式給老師做項鏈。
2、體驗師生間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區域活動中投放材料媽媽的項鏈等
2、材料準備:PPT、老師圖片、排序圖片若干、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價值分析:引起幼兒的興趣,感受師生間的美好情感。
你最喜歡哪位老師?為什么?
小結:大家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你們都很愛自己的老師。
二、為老師做項鏈
價值分析:在發現卡卡項鏈上規律的基礎上嘗試用ABB和AAB的模式給老師做項鏈。
1、女孩做的.項鏈
(1)你覺得她的項鏈美嗎?美在哪里?
小結:原來小女孩卡卡的項鏈是兩個一組,一個紅,一個綠,從頭到尾每一組都是一樣的,真漂亮啊。
(2)這次你們覺得美在哪里?
小結:原來項鏈上的這些豆子三個一組,一個紅、一個黃、一個綠,從頭到尾每一組都是一樣的,真漂亮。
2、我們做的項鏈
(1)給xx老師做項鏈(ABB模式接著穿)
仔細看看,這條項鏈有什么秘密?還沒有完成,誰來幫幫忙?
小結:原來xx老師的項鏈是用一個花生和兩個胡蘿卜,一個兩個、一個兩個、三個一組,從頭到尾每一組都一模一樣穿成的,相信xx老師一定很喜歡。
(2)給xx老師做項鏈(AAB模式)
看看這次我們準備了些什么材料?xx老師說我也想要三個一組從頭到尾每一組都一樣的與眾不同的項鏈,誰來試試看。
小結:你真棒,給xx老師穿的項鏈兩個一個兩個一個,三個一組,真漂亮,xx老師一定最喜歡了。
(2)給其他老師做項鏈
做項鏈要求:
●請你用三個一組從頭到尾每一組都一樣的方法來穿項鏈。
●請你把材料全部用完,不能多也不能少。
●短頭發的老師想請頭上有五角星的寶寶來幫他們的忙,一起穿項鏈。長頭發的老師想請其他的寶寶來幫忙,你們愿意嗎?
幼兒做項鏈,老師觀察指導
活動反思:
1、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游戲化是綱要中提出的目的,也是幼兒掌握數學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可以理解為兩層含義:一是“從生活中來”,教學內容來源于幼兒生活,與幼兒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二是“到生活中去”,即讓幼兒在生活中感受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結合中班《幼兒園里朋友多》中的二級主題《我和老師做朋友》中素材點,我設計此次活動,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ABBAAB)模式排序,并嘗試將排列的模式用語言進行交流,同時,在此過程中充分感受體驗師生間的美好情感。
2、材料的投放比較有層次性,第一層次是按照模式接著往下排,第二個層次是幼兒創造性排。每個層次里又分三個小層次:一種是同種材料,有大小之分;一種是不同材料同種大小;另外一種是不同材料,有大小之分。
3、環節設計上充分設計和幫助孩子理解模式排序,先從小班的AB模式的兩個一組,到ABC三個一組,幫助孩子充分理解什么是排序,如何尋找規律,逐步延伸到中班的模式ABB和AAB,孩子們學的自然、有趣。
【中班數學:做條項鏈送老師】相關文章:
做老師“用心”01-25
中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送圖形寶寶回家》09-22
項鏈閱讀理解題答案 項鏈閱讀理解12-13
我做老師的日子01-15
《一條項鏈》的閱讀答案11-24
項鏈優秀教案01-15
貝殼項鏈作文07-28
中班老師對幼兒評語01-20
讀《我這樣做老師》有感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