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落下來》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落下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現象,才會引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特別強。一次區域活動中,班上的孩子正在美工區制作“我的面具”,“看,我的紙在空中跳舞了”、“我的紙也能向雪花一樣飄呀飄”……安靜的區角突然傳來孩子們的陣陣喧鬧聲,原來他們在制作過程中,不經意間對紙的下落現象產生了關注。看到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我適時抓住了教育契機,依托孩子的興趣點,生成了這一活動,旨在通過活動讓幼兒親身探索和操作紙下落的不同現象以及改變紙的形狀后“自由落下”的特點與速度,讓幼兒感受科學發現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紙落下的不同現象,發現同樣大小的紙改變形狀后下落的速度不一樣。
2、能大膽表述自己觀察的現象,體驗探索與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紙條若干(如:報紙,蠟光紙,卡紙,鉛畫紙,宣紙,廣告紙等)
2、大小材質相同顏色不同的兩張卡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感知并了解紙下落的不同樣子
1、幼兒自由選一張紙玩一玩。
出示各種各樣的紙。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紙,你自己選一張紙,拿在手里舉高再放手,看看它落下來時是怎么樣的。
2、幼兒自由玩紙操作。
3、集中交流:說說你的紙是怎么落下來的,請幼兒表達并演示。
甲:我的紙是慢慢飄下來的,那你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乙:我的紙是翻滾著落下來,你也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丙:我的`紙是很快“嗖”的落下來的。
3、小結:原來不同的紙落下來有很多不同的樣子,有的是慢慢地飄下來的,有的是翻滾著落下來的,有的是很快的“嗖”的一下落下來的。
二、感知不同材質的紙下落的不同速度
1、剛才是自己拿紙玩一玩的,現在老師請你去找一個與你不同的這張紙的小朋友一起玩玩,看看你們這兩張紙它們落下來時,要求跟同伴要相同高度同時放手,你又會發現什么。
2、幼兒找一個手持不同材質紙張的同伴共同玩紙。
3、集中交流紙落下來的速度,你和好朋友玩紙時發現它們落下來有什么不一樣?(它們誰先落地,誰后落地?)
4、小結:原來不同的紙落下來速度不一樣,像卡紙、鉛畫紙厚一點的紙下落的時候速度快,像蠟光紙、宣紙這些薄一點的紙下落的速度就會慢一點。
三、感知紙改變形狀后下落的不同速度
(教師提供顏色不同大小材質一樣的兩張紙)
1、教師交代材料:
這里老師幫小朋友準備了兩張相同材料的紙,一張是紅色的,一張是紫色的。請小朋友拿著紅色的紙想辦法變一變它的樣子,再跟紫色的紙比一比它們落下的速度會不會一樣呢?要求兩張紙同樣的高度同時放手落下,觀察它們的速度。
2、幼兒操作探索:
幼兒取紅色的紙進行操作,再跟紫色的紙進行比較。
3、集中交流:
(1)你把紅色的紙變成了什么?它是怎么落下來的?
甲:我把紅色紙變了紙球,它是直直的很快落下來了,而紫色的紙是慢慢的落下來的。
乙:我把紅色紙變了飛機,它也是很快落下來的,而紫色的紙是慢慢落下來的。
(2)現在兩張紙下落的速度一樣嗎?
小結:原來我們動動手,把相同材料的兩張紙變變形狀,它們下落的速度也會不一樣。
四、延伸活動
教師出示“丫”字形的紙片,幼兒猜測它又會怎么落下來的,老師在區角里給你們也準備很多“丫”字形的紙片,你們也去試一試,看看會有新的發現嗎?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落下來》】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01-04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01-15
《病毒》大班科學教案01-20
大班科學教案:溶解01-21
大班藝術活動教案01-08
大班科學豐收的季節教案01-19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7篇01-18
大班科學教案(15篇)01-20
大班科學手機教案4篇01-25
大班科學教案(1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