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呼嚕呼嚕清潔歌》含反思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呼嚕呼嚕清潔歌》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通過游戲感應樂曲ABABA的曲式。
2、大膽創編洗澡動作,并按音樂節奏變換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洗澡時需要的一些用品及洗澡的'流程。
2、材料準備:故事圖片、音樂《呼嚕呼嚕洗澡歌》、鈴鼓、積木、毛巾人手一份。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感應樂曲ABABA曲式結構,根據不同樂段大膽創編洗澡的動作。
2、活動難點:按節奏變換部位做洗澡動作。
3、指導要點: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運用“洗澡”游戲,引導幼兒通過肢體動作、道具表演等方式,循序漸進地感應全曲曲式。
活動過程
1、入場律動。
幼兒隨“洗澡歌”的音樂和教師一起做律動入場。
2、故事引入。
提問:你們喜歡洗澡嗎?不洗澡會變成什么樣呢?(教師引導幼兒邊觀察圖片邊講述故事。)
故事講述:這是一只既貪玩又懶惰的小貓。整天在草地上踢球、打滾、捉蝴蝶,回到家還懶得洗澡。看看它現在的樣子,小動物都不喜歡它,它走在大街上大伙都捂著鼻子離它遠遠的,都沒有人愿意跟它玩,小貓這下子可著急了,趕緊跑回家洗澡,小貓洗澡有個習慣,就是邊聽音樂邊洗澡,洗澡后的小貓真漂亮,走在大街上大家都贊美它。
3、用肢體感應曲式。
(1)完整欣賞樂曲。(教師隨音樂做拍手、洗澡等動作引導幼兒感應)
師:聽了這首《呼嚕呼呼清潔歌》,你有什么感覺?
(2)創編洗澡動作。
師:小朋友,你們在家是怎樣洗澡的?(引導幼兒相互模仿并創編洗澡動作)
(3)梳理洗澡順序。
師:洗澡的時候,我們先洗哪里,再洗哪里?(引導幼兒說出洗澡的順序)
(4)隨音樂做洗澡動作。
A段:帶領幼兒用肢體各部位做各種洗澡動作。(教師注意用語言動作引導幼兒換部位做洗澡的動作)
B段:肢體不同部位抖動,做沖水動作。
4、樂器感應曲式。
師:洗澡的時候我們需要用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洗澡的用品,并自主選擇樂器,想象代替洗澡工具進行律動游戲。)
(1)鈴鼓(臉盆)
A段舀水:拍子的感應/鈴鼓當臉盆舀水,可有前、旁、后各個方位。
B段抖動:顫音感應/身體抖動做沖水的動作。
(2)積木(香皂)
A段香皂輕搓:四拍的感應/積木當香皂,輕擦身體洗澡。
B段抖動:顫音感應/砂蛋當痱子粉撒痱子粉動作。
(2)毛巾
A段:拍子的感應/用毛巾在身上大面積刷洗。(注意洗澡的順序)
B段:抖動:顫音感應/抓住毛巾兩端,搓洗背部。
5、合作表演洗澡。
(1)請兩位幼兒示范表演雙人洗澡。
(2)自主選擇伙伴,嘗試練習雙人合作洗澡。
(3)隨音樂雙人合作表演洗澡的律動。
6、小結評價。
提問:小朋友洗澡好了,感覺怎么樣?
小結:洗澡有利于身體健康,小朋友們要做勤洗澡、講衛生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通過今天的活動,讓我更加了解了音樂教育活動,提高了自身音樂教育技能素養,了解到了自身教學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努力,把今天的收獲實踐開來,使音樂活動更好的促進孩子的快樂發展。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呼嚕呼嚕清潔歌》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說課稿節奏聚會含反思11-05
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音符歌》09-22
小呼嚕仙_600字01-24
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歡樂頌》09-23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反義詞》含反思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