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教案

時間:2021-08-26 14:21:5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四年級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教案四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教案四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四年級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教案四篇

小學四年級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教案四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的認識,而本單元則是在以前學習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的讀寫并了解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這一單元是在小學階段對整數學習的最后一課。對以后學生在學習中接觸大數,并計算大數奠定了知識基礎,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數目。

  (二)教材的編排特點

  a.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感受大數,產生學習需要。b.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自主探索。

  本節課的學習,不僅是學生對數認識的一次擴展,也進一步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學習,能加強學生對數據實際意義的理解,會用數學的眼光分析身邊一些數據的意義,這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的理念!

  (三)學情分析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一般具有接觸面廣、獨立性增強、善于觀察和發現、樂于動手操作等特點,而且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系統的學習過了萬以內的整數。

  (四)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和內容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使學生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使學生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熟記數位順序表和有關計數單位的知識,知道每個數位上數字的含義。

  難點:比較正確熟練地說出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和知道“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方法方面,我會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趣的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可以培養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給學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間,對于數位、數級,十進關系等知識,應該讓學生牢固掌握,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去發現,去體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達到對這些知識的理解。這樣密切了大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收集大數的習慣和能力,數的產生與發展都是生活實踐的需要,認識數是為了用它來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數學意識。

  學法:學生主體參與;動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學游戲

  三、教學準備

  結合學生的學情特點,我會做一些準備,一是《億以內數的認識》的教學課件;二是準備計數器、游戲卡片等教具。

  四、教學理念

  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打基礎。遵循兒童心理規律和認知規律。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學生必須獲得有價值的數學,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師精心組織下充分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億以內數的規律,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成功的體驗。

  數學教學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應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得新知識能力,培養學生敢于自主學習、嘗試新知的研究學習。小學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為其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可能。為此,在教學“延伸性、遷移性知識”時,我直接讓學生自己自主嘗試、積極探索,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推理、發現和總結,給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間、時間,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發展。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準備按照以下四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二)、探究交流,獲取新知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四)、小結強化,增強自信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首先用PPT課件出示復習題,讓學生自主完成。

  1、讀出下面各數:

  685330870602007103910000

  2、填空:

 、僖粋四位數,千位上是8,百位上是4,十位上是0,個位上是9,這個數是()。

  ②6725百位上的數是(),表示()個()。

  3、用PPT課件演示教材中的主題圖:先展示我國行政區劃分圖,讓學生認真觀察,提問:你得到了那些數學信息?(六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口數)再出示全國人口總數,問:你發現什么?(數很大,很大。)老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這些大數怎樣讀?他們的計數單位是什么?揭示課題,并板書“億以內數的認識”。

  第二環節探究交流,獲取新知

  1.以北京市13819000人口數為例,讓學生試讀。

  2.全班共同回顧原來學過的數位名稱。

  3.讓學生拿出計數器,按照PPT課件演示,邊撥邊數邊想:一千一千地數,一直數到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認識10個一千是一萬;再一萬一萬地數,一直數到九萬,再加上一萬是多少?認識10個一萬是十萬;(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的智慧在學生的手指尖上”讓學生通過動手撥一撥,學生對十進制的認識肯定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桌或前后桌相互交流,同理得出:

  10個十萬是一百萬。(板書)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板書)

  10個一千萬是一億。(板書)

  (給足時間撥、想、說,然后全班交流)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以前我們學習了那些計數單位?今天我們學習了那些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4.小組討論學習計數單位間的關系。問題:大家知道萬、十萬、百萬、千萬、億是什么嗎?你發現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根據學生的討論,教師小結:同學們真有數學頭腦,通過撥珠、數數、觀察發現了它們的規律是: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

  5.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表。

  (1)學習“數位”、“數級”。

  請同學們整理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億位。介紹我國計數的四位分級法。(在數位表上增加欄,并標明數級)從右向左四位分一級,第一級是個級,第二級是萬級,第三級是億級。同時告訴學生分級線。(PPT課件動畫演示)

  6.學習數的組成。

  (1)撥數,將13819000人在自己的計數器上撥出來。

  (2)按數位順序寫出13819000,并說出每個數字所占的數位名稱,計數單位,表示多少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3)全班交流,抽查:十萬位上的8表示什么?百萬位上是幾,表示什么?千萬位上是幾,計數單位又是什么?

  7.鞏固練習,讓學生數一數,自主完成第4頁“做一做”。

  (1)讓學生通過數數,理解并掌握計數規律。

  (2)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哪些地方常用到萬以上的數,體會大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8.通過閱讀第4頁你知道嗎?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大數。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首先完成練習一的第1題。并讓學生填空:

 、僭跀滴豁樞虮碇校瑥挠移鸬()位是萬位,它的計數單位(),這個數位上的6表示();第()位是億位,它的計數單位是(),這個數位上的8表示()。

 、谑f位右邊一位是()位,左邊一位是()位。

  鞏固學生對數位順序表的理解記憶。

  接著通過判斷、填空進一步鞏固對億以內數的.認識。

  2.⑴判斷

 、賰蓚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②在一個數里,每一個數字所占的位置叫數位。()。

  ③一個六位數,它的計數單位是十萬位。()。

  ④整數數位順序表,從左起第三位是百位。()

  ⑵①一百萬里有()個十萬。

 、()個一千萬是十億。

 、10個()是一千萬。

 、芤磺|里面有10個()。

 、輳挠疫吰,第()位是千億位。

 、抟粋數從右邊起,第()位是百萬位。

  ⑦一個十一位數,它的最高位是()位。

  3.北京的人口數為13819000,

  13819000是一個()位數,分為()級和()級,最高位在()上,由()個萬和()個一組成。

  最后利用猜數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

  游戲規則:按照一定的規律填出該數的前兩個數和后兩個數。

  ___________、_________、三百七十九萬————、————。

  第四環節小結強化,增強自信

  小結學習內容,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運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和同學交流你課前收集的這些更大數的實際意義。

  板書設計:億以內數的認識

  10個一萬是十萬,

  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

  我的板書設計雖然比較簡單,卻體現了本節課教學目標,突出了知識重點,學生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記憶。

  整節課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動手操作,多向交流學習掌握新知。

小學四年級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教案四篇2

  一.教學內容:

  p2---4及相應的練習。

  二.教學目標:

  1.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使學生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幫助學生建立有關數的概念,掌握-系列的計數知識,從而培養

  3.突出我國四位一級的計數規律,鼓勵學生在科學領域中研究與創新。

  三.重點難點

  1.計數單位以及各計數單位間的關系。

  2.數級,數位,計數單位的區別以及“位值”的理解。

  四.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儀。

  創新點:注重以舊知帶新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答

  (1)一千里面有()個百,一萬里面有()個千。

  (2)()個一百是一千,()個一千是一萬。

  2.口述萬以內的數位順序

  5.自由讀一讀下面的話。

  P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

  6.我們已經學會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常用到比

  萬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認識。并進行板書

  (二)講授新課

  1.教學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1)觀察板書:個、十、百、千、萬,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規律?

  四人小組計論,再匯報。

  你能按這樣的規律繼續往下讀呢?

  (2)教師撥算珠,讓學生觀察,思考能得出的規律是什么。

  根據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的規律自己數出:10個

  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lO個一百萬是一千萬,lO個-千萬是一億。

  (3)結合板書指出:個、十、百、千......等都是計數單位。

  (4)億以內的計數單位有哪些呢?

  (5)從剛才數數的過程中,你發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6)引導學生明確: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足10,即:十進關系。

  2.教學數位和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1)引導學生觀察計數單位之間是怎樣排列的?

  (2)師生共同完成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重點提示億位前面要加“...

  (3)分清數位與計數單位的聯系和區別。

  引導學生明確個位上的計數單位是一,十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十,......

  千萬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千萬;幾個一寫在個位上,幾個十寫在十位上......

  幾個千萬寫在千萬位上。同一個數字,把它寫在不同的數位上,它表示的計數單位就不同。

  (4)認識數位分級。

  為了便于讀億以內的數,我國沿用了四位一級的計數規律,即:從右

  起每四位為一級。個、十、百、干是個級,表示多少”個“;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表示多少個”萬“。

  看書質疑。

  問:本節課你學習了什么?

  (三)利用新知,解決問題。

  1.回答下面的問題。

  (1)萬級的數位有哪些?

  (2)每相鄰的兩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

  (3)說說萬級中各個數位的計數單位。

  (4)有34560783中,各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2.課本p4頁的做一做。

  3.判斷題:

  (1)十個一千是一萬。()

  (2)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3)5050中這兩個5表示的數值是一樣的。()

  (四)課后延伸

  看書:p2---4

小學四年級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教案四篇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的內容,練習一第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是個大數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掌握數位順序,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數。

  3.通過情境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使學生獲得正確讀數的成功體驗;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教學重點:教學讀萬級的數。

  教學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系。

  教學方法與手段: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

  二、出示目標: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是個大數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三、自學指導:1、掌握數位順序,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數。

  多媒體課件演示主題圖中的中國6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理、文化的圖片,伴音介紹我國國情,然后通過特寫鏡頭推出6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口數。由學生提出問題,得到了那些信息?發現了什么?

  2、探究交流,獲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數為例,先讓學生嘗試讀一讀13819000這個數。

  2.計數器操作,認識計數單位。

  問題:在這個計數器上,你發現了什么?

  用計數器數數:撥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數,一直數到九千,再撥上一千。

  問題: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滿十要怎樣?

  認識十個一千就是一萬。(板書“萬”。)

  讓學生在計數器上一萬一萬地數,一直數到九萬,再加一萬,是多少?認識十個一萬是十萬,板書“十萬”。用同樣方法,完成一百萬、一千萬、一億的認識,分別板書:百萬、千萬、億。

  3.小組討論學習計數單位間的關系。

  問題:大家知道萬、十萬、百萬、千萬、億是什么嗎?你們發現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4.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表

  (1)學習數位。將13819000按數位順序寫出。說出每個數字所占的數位名稱、計數單位,表示有多少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2)同桌學生互相說一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3)學習“數級”。介紹我國計數的四位分級法。

  四.達標檢測:完成第4頁“做一做”。

  五、.討論:

  (1)投影出示含兩級的數位表,并在相應的數位下面分別呈現教材上的4個數,讓學生讀一讀,并寫出讀作多少。

  (2)小組討論:

  A.含兩級的數怎么讀?

  B.萬級的數和個級的數在讀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數位上出現0又該怎么讀?

  (3)反饋交流討論信息,由學生總結,并訂正例題呈現的數的讀法。

  六、鞏固練習,完成第5頁“做一做”。

  七、本課小結

  學生談談學習體會、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一的第1~5題。

  課后反思:

  億以內數的認識(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億以內數的寫法例3

  教學目標:

  1、根據數位順序的數級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會進行簡單的概括、推理。

  教學重點: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

  教學難點:每級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

  二、出示目標:根據數位順序的數級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數。

  三自學指導:(一)、教學例3:

  1、板書:據統計,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萬少先隊員參加了“手拉手”活動,三千零八十萬人參加了“保護母親河”行動。

  問:這些數怎樣寫?

  2、問:這些數的位在哪位上?萬位上是幾?其它數位分別是幾?怎樣寫?板書:

  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六千八百五十萬:68500000

  三千零八十萬:

  一千五百六十九萬三千:

  六百七十二萬三千一百一十三:

  3、想一想:整萬的數怎樣寫?

  學生歸納:有多少萬,就在萬級上寫多少,再寫個級的4個0。

  四、達標檢測:完成練習第6題

  五、先學后教:

  1、誰能說出數位順序表。請同學上來板書

  2、二千零五萬四千五百四十萬六千四百二萬零五

  問:這些數既有萬級又有個級,應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3、檢驗。

  4、含有兩級數應怎樣寫?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數位沒有單位,怎么辦?

  學生歸納: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六、練習:做一做中的練習。

  知識拓展:“你知道嗎?”閱讀材料介紹了有關阿拉伯數字的發明、發展歷史。

  七、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說說嗎?

  億以內數的認識(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比較數的大小,書第13、14頁的例4、5,練習二的第1~3題

  教學目標:學會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

  會將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教學重點:億以內為數的比較,及會將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教學難點:會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小黑板、圖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比較數的大小,

  二、出示目標:學會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

  會將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三、自學指導:

  1、投影出示:在○里填上“>”、“<”或“=”。

  999○1010601○564687○678

  說一說各是怎樣比較的并說出四位數與三位數比較,四位數比三位數大;兩個三位數比較,百位上數大的那個數就大;百位上的數相同,十位上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2、學生根據以前所學知識先試做后看書檢驗。

  3、學生小結: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如果位數不同,那么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左起第二位上的數……

  四、學習例4。1、板書例4

  讓學生任意選兩個數來進行比較,

  歸納方法:(要求從不同數位和相同數位兩種情況說明)

  2、練習:完成相應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完成,全班進行訂正。

  五、先學后教:例5:

  (一)、學生自學。

  (1)、提出自學要求:整萬的數,為了讀、寫簡便,我們常常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怎能樣改寫,請大家自學課本。

  (2)、問:怎樣改寫的?

  小結:萬位在右起第五位,整萬的數萬位后面有4個0。把4個0去掉,加上一個“萬”字就行了。

  六、鞏固應用,強化提高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

  課后作業:練習二1、2

  七、課堂小結

  教師: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都學了哪些知識?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我們在比較數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學生小結后教師做概括性的總結和評價。)

小學四年級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教案四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類推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知道數級、數位。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揭示各計數單位間的關系的過程,掌握數位順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大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

  難點:掌握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具:圖片和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我們以前都認識過哪些數?

  2、數數:1)從689一個一個的數到712。2)從420一十一十的數到5403)從91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4)從20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比較大的數?

  4、出示圖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請學生試著讀一讀。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更大的數,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請學生拿出計數器,一千一千地數,當數到10個一千時問: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多少?

  強調:千位上的10個珠子怎么辦?

  2、請學生10個10個地數,當數到10個一萬時問:是多少?利用計數器問:怎么表示10個一萬?

  3、照這樣繼續數下去。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10個一千萬是多少?。

  師: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都是計數單位。

  想一想: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什么關系?

  4、把所學數位按數位順序表排列起來

  億級萬級個級

  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

  表示8個十萬

  每個計數單位都要占一個位置,按照我國計數的習慣,每4個數位是一級。

  說一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三、鞏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題數數

  2、“做一做”的2題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

【小學四年級數學《億以內數的認識》教案四篇】相關文章:

大數的認識——億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11-11

萬以內數的認識教案01-14

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11-13

1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11-13

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11-13

千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11-02

再見高一作文100以內數的認識教案08-31

小學課件《100以內數的認識》課標解讀05-09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01-14

認識10以內的序數教案01-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日本免费久综合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品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a |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400部 | 性网站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