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1
教學內容:
課本第88頁、89頁例1,練習二十一中的1-2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通過對一位和兩位小數的初步認識,使學生認識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類推能力以及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小數含義的理解及小數的讀寫法
把幾元幾分、幾米幾厘米表示成元、米作單位的小數
教學準備:課件(或小黑板)
教 學 過 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談話:同學們,有個小朋友遇到了困難,你們愿意幫忙嗎?小紅和媽媽逛超市,但她不認識價格表(小黑板或課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與價格)
2.觀察物品價格,指名說一說。(結合學生回答板書:5.98.0.85和2.60)
3.比較:超市里的這些標價有什么共同特點?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認識小數。
1.學生匯報比較結果:數的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明確:這“.”叫做小數點,讀的時候就讀做“點”。
2.小結:5.98、0.85和2.60這樣的數叫做小數。(教師板書:小數)
3.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小數(板書完整:認識小數)
4.說一說:在生活中你見過小數嗎?你在哪見過?給大家說一說你見過的小數。
學生列舉小數,如:一包方便面的價格是:1.50元,發高燒時量出來的溫度:38.5度,
自動鉛筆的筆芯是:0.5毫米,我的身高是:1.38米……
5.讀商標上的價格(強調單位)
(1)你們會讀這些小數嗎?誰來試著讀一下? (學生讀錯的話教師直接給出,再讓讀錯的學生試著讀)
(2)討論:小數左邊的部分與右邊的部分讀法有區別嗎?
(3)小結:我們以小數點為界,小數點前面的數還是按照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讀法讀,小數后面的數只要依次讀出每一位上的數字就可以了。
(4)依次讀出小數并完成板書:5.98 五點九八 0.85 零點八五 2.60 二點六零
(5)再讀小數,同桌互讀互聽。
(二)了解表示價格的小數的意義
1.探究生活中的這些小數表示的意思。(出示書中的表格)
(1)問:5.98元是多少?明確:5.98元就是5元9角8分。……
(2)探究表示價格的小數的特點。在看價格的時候有什么訣竅嗎?
明確:小數點前面都是幾元,小數點后面第一位表示幾角,再后面一位就表示幾分。
(3)學生試讀:書包價格58.95元;鉛筆價格12.00元,學習桌價格128.09元。
(三)表示長度的小數的意義
1.猜一猜:0.1米有多長?
2.提問:表示長度的小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本P89頁,思考這兩個問題,看誰學到的知識最多。
想一想:(課件或小黑板出示)
(1)分米.厘米怎樣寫成用米作單位的小數?
(2)小數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分數有什么關系呢?
3.生自學課本.交流反饋。
(1)分米怎樣寫成用米做單位的小數?
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就是 米,還可以寫成0.1米。
(2)板書:1分米= 米=0.1米
說明:這三個都可以用來表示同一段線段的長度,所以我們用等號來連接。
(3)同樣得出:3分米= 米=0.3米
(4)學生列舉。( )分米= 米=( )米
(5)學生探究厘米又是怎樣寫成用米作單位的小數。
教師結合學生自學.反饋幫助學生進行梳理,完成:
1厘米= 米=0.01米 5厘米= 米=0.05米
18厘米= 米=0.18米 ( )厘米= 米=( )米
5.觀察比較:請仔細觀察以上兩組等式,你發現了什么?(給學生一些時間)
(引導學生觀察得到:十分之幾米的可以改寫成一位小數,百分之幾米可以改寫成兩位小數)
(四)用小數來表示身高。
1.談話:我們的身高也是用長度單位來表示的,出示: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是( )米。你是怎樣想的?(板書:1米30厘米=1.30米)
2.那誰來說一說自己的身高是多少?你會用小數表示嗎?
(生說自己的身高,并表示成小數,同桌交流。)
3.提問:用小數表示身高,小數點左邊的1表示什么?右邊的數表示什么?
4.說明:其實小數除了在表示價格.長度時用到外,你還在哪些地方看到呢?(指名回答)老師也找了一些!出示并讀一讀。(課件或小黑板出示)
橡皮擦長0.03米,寬0.02米;講桌長1.5米,寬0.85米;鉛筆芯粗0.5毫米。
5.總結:通過同學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十分之幾的可以轉化成一位小數,百分之幾的可以轉化成兩位小數,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呢,現在我們來做一下練習,看誰能把這個發現運用起來。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尋找小數并讀小數。
講述:最近小數王國里要舉行舞會了,但是國王發現混進了一些整數,請我們班的火眼金睛把他們區分開來。
18 20.1 9 0.56 106 8.05
2.做一做:P89第1.2題,讓學生獨立填寫,集體反饋。
3.P91練習二十一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填空,同桌互查,集體反饋。
4.讀出小數。P91練習二十一第2題,集體讀出小數。
5.想一想,說一說。
老師這個月的手機費是85.50元,就是( )元( )角。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就是( )米。
小明買了一盒牛奶,用了兩個1元和一個5分,這盒牛奶( )元。
(此處注意讓學生比較2.05和2.5)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又學到了什么本領?
板書設計: 認識小數
1分米= 米=0.1米 1厘米= 米=0.01米
3分米= 米=0.3米 5厘米= 米=0.05米
1米30厘米=1.30米 18厘米= 米=0.18米
作業設計
基礎:
1.填空。
(1)小華身高是一點四五米,寫作( )米,體重二十五點五千克,寫作( )千克。
(2)8分米是 米,寫成小數是( )米。2分是 元,寫成小數是( )元。
2.讀出小數。
15.50元 20.00元 8.80元 5.30元
讀作:( ) ( ) ( ) ( )
綜合:
3.選一選,填一填。
(1) 6分米=( )米 (6 0.6 60 )
(2) 2元7角=( )元 (27 7 2.7 )
(3) 5分=( )元 (0.5 0.05 5)
拓展提升:
4.“換名”游戲。
(1)鉛筆 2角=( )元
(2)漢堡 10.5元=( )元( )角
(3)冰淇淋 2元5角=( )元
(4)杯子的高 9厘米=( )米
(5)長頸鹿的身高 6米9厘米=( )米
教學反思: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2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三年 數學 張曉華
(一) 激趣導課,以舊引新。
1. 談話: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見到這樣的數:如小明身高1.5米,體重為
36.5公斤……像1.5米、36.5公斤這些是什么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學習,先復習一些有關的知識。
2.復習。
① P117的復習題。
②1米=( )分米 1元=( )角
③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米的 ,就是 米;3份是1米的
就是 米。
這一步通過設置懸念,激發興趣,巧妙地引入舊知識的復習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為學習新知做充分的準備。
(二) 加強直觀,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先投影1米長的尺,并標出各個分米的點。引導學生識圖并回答:把1米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長幾分米?1分米以米作單位是幾分之幾米?(板書1分米是 米)。然向學生說明:1分米作單位時,除用 米表示外,還可寫成0.1米(板書)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教師的寫法,讀作零點一米。
(2)啟發引導學生看圖說出3分米是 米,還可寫成0.3米,并依次說出6分米和9分米用分數怎樣表示,還可以怎樣表示?
(3)引導小結:米可以寫與0.1米,米可以寫成0.3米,米可以寫成0.6米, 米可以寫成0.9米。十分之幾都不夠1米,都可以寫成零點幾米。
(4)出示“小青身高1米4分米,用米作單位如何表示?”全班討論,反饋,教師小結:4分米寫成0.4米,1米是整米數,先成1,然后在1的右下角點個圓點,最后寫4,合起來就是1.4米,讀作一點四米。
這部分練習,目的是通過運用所學知識,加強認識十分之幾的分數與一位小數的聯系,使學生寫與的小數有“根基”,進一步準確理解一位小數的含義。
3.教學例2。
(1)提出1元是幾角?(板書1元有10角)
(2)由學生嘗試完成:
1角是 元,還可以寫成( )元
2角是 元,還可以寫成( )元
5角是 元,還可以寫成( )元
全班反饋、訂證。
引導學生觀察總結出:十分幾元,不夠1元,也可以寫成零點幾元。
(3)提出:小強有1元3角錢,以元作單位,可以寫成( )元。
由學生自己找出答案,并說明理由。
這一部分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已有例1學習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用遷移法類推出 元, 元,元還可以寫成0.1元,0.2元,0.5元,深化理解了任何十進分數,都可用一位小數表示的認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類推出遷移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4.抽象概括并揭示課題。
①教師說: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像0,1,2,3,……,都是整數。像 ,, ……都是什么數?(分數)
我們現在學的一種新數,像0.1,0.2,1.3,1.4,……都是小數(分行板書),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小數的初步認識”(并板書課題)。
②提問:我們今天是把什么樣的分數寫成小數的?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
把十分之幾的分數寫成零點幾的小數,反過來零點幾的小數都表示十分之幾。
教學意圖是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概括,進一步加深對小數的認識,理解小數與分數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表達能力。
5.小數的讀寫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小數與整數的區別,指出小數中的小圓點“.”叫小數點,讀作“點”。
(2)由學生自學P118小數的讀寫法。
啟發提問:a.寫小數時,整米、整元的數寫在哪里?十分之幾米、十分之幾元的數寫
在哪里?
b.讀小數時,小數點左邊和右邊的數各怎樣讀?
(3)形成性練習:P118“做一做”2、3。
這部分教學是在學生獲取一定知識的基礎上,初步概括出小數的讀寫法。
6.看書質疑。
(三) 強化練習、鞏固新知。
根據教材的安排和本課程的教學目的,設計課堂練習,及時鞏固新知,并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使知識與能力和諧提高。為此,本課設計以下練習內容:
1. 對應性練習: P118 “做一做”1。
2. 綜合性練習:
(1)在( )里填上適當的小數。
7分米=( )米 1米4分米=( )米 6厘米=( )分米
6角=( )米 7元6角=( )元 7分=( )角
(2)在0.1,0.7,0.4,4,10.1,7.4,16中:
整數的是:___________;小數的有:___________。
(3)找出下面各數的正確讀寫法,并連上線。
0.6 三點七 八點九 0.3
3.7 十點五 零點三 12.4
10.5 零點六 十二點四 8.9
3.提高性練習:
(1)表示十分之四的數可以寫成( ),也可以寫成( )。
(2)0.3里面有( )個十分之一,10個0.1是多少?
以上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由直觀到抽象,力求做到有坡度,有深度,多種形式的練習,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加深學生對小數含義的理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練習效率。
(四) 課堂總結:
1. 我們今天學習了一種新的數,叫什么?(小數)知道十分之幾的分數可以寫成零
點的小數。
2. 還學習了小數的讀寫方法是怎樣的?
(五) 布置作業: P119 第3題,P120 第7題。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3
教學內容: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p88---p8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的分數都可以改寫成零點幾的形式。
2、使學生正確掌握小數的讀、寫法。
3、使學生了解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重點:使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與幾元幾角幾分的相互改寫;以米為單位的小數與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二、新課:
1、創設情景認識小數
出示主題圖
問題:
(1)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2)知道了什么?與同桌的小伙伴說一說它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略)
歸納概括像5.98、2.03、0.65、4.82、2.8、6.7………這樣的數叫小數。“.”叫做小數點。
動手填一填(p88中間表格)
2、探究小數的讀法
你們會讀這些小數嗎?試讀一讀。
教師加以引導小數的正確讀法。
你們還在哪里見過小數?
探究小數的寫法(教學p89例一)
小結歸總:
(1)這節課你們認識了什么?
(2)今天認識的小數與整數比較有什么不同?同桌同學互相說。
三、鞏固
1、出示數字卡片(整數、分數、小數)
2、把卡片上的小數打上鉤。
3、讀出小數
4、說一說你是怎么讀小數的?
5、老師口述小數,學生聽寫。
6、完成p89做一做1、2、題。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在測一測、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認識小數,會讀、寫小數,了解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小數的產生過程,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及用小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確區分整數和小數,滲透知識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感受小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米尺、準備一些有單價的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數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超市嗎?張老師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帶來了這些商品,請看。學生仔細觀察。
出示各種商品的價格,學生試讀。
師:這些數你們見過嗎?是什么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小數(揭示課題認識小數)
設計意圖:創設與學生生活和學習內容相適應的情境,引領學生輕松走進生活,走近小數,初步感受小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喚醒學生的經驗。
二、主動探究,理解小數
(一)動手實踐,借助長度單位初步認識小數
1、師:現在我們來找一找身邊的小數,好嗎?你認為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課桌面的長與寬比較合適?請同學們兩人一組,拿出米尺,測量一下。
學生先分組測量,記錄數據。
2、師: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可以怎樣表示。(引導學生用分數表示5/10米、4/10米)
3、師說明5/10米還可以寫成0.5米,讀作零點五米。0.5讀作零點五。(師適時板書)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指導小數點的寫法。
師:4/10米也可以怎樣寫呢?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觀察圖意,學生獨立思考填寫,再集體校對。
提問:觀察第一組數,這三個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圖意,獨立完成。從這題的填寫中,你又發現了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數、小數表示的既可以是陰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創設情境。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動手測量教室里課桌的長與寬,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從整數、分數自然過渡到小數,重視知識之間的聯系,初步認識小數和理解小數,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價格理解一位小數
1、出示一些商品價格(鉛筆5角,學生尺8角,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讓學生讀一讀它們的價格。
2、師:你能將商品的價格改寫成用元作單位數嗎?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問: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為什么0.8元的小圓點左邊要寫0呢?那1.2元和3.5元為什么就不寫0呢?
3、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題。
獨立填寫,集體交流,選擇1~2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學生的生活經驗中最常見的小數是商品價格。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比較多的使用人民幣的經歷。因此,這個例題的教學采用了自主探索與交流討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把幾角或者幾元幾角改寫成用元做單位的小數。由于學生大多具有實際體驗,因此都能順利完成換算。
(三)自學課本,在討論交流中進一步認識小數
1、關于小數,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呢?請同學們請教課本,尋找答案吧。(學生自學課本)
組織討論: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板書)
2、練習
下面一組數據,說說哪些是整數,哪些是小數?并指出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
(1)一枝自動鉛筆的長度是1.6分米。
(2)媽媽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價錢是92.5元。
(4)小名家離學校有3.8千米。
(5)買2塊橡皮要花0.8元。
設計意圖:小數的認識是學生認數領域上的一次飛躍。關于小數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方法、整數與自然數的描述性定義等數學事實和規定的學習,其實是屬于知識領域中的所謂“陳述性知識”無法也無必要進行探究式學習。因此,適時地采用有意義接受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看書自學、互相問答,再配以教師的適度講解,符合知識的類型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鞏固練習,拓展小數
1、配鑰匙。(分數和小數對應練習)
2、想想做做第5題。(數軸上的小數)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聯系實際,應用小數
1、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小數?
2、師:古代數學家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使用小數了,你想了解有關小數使用的歷史嗎?(介紹)
3、游戲:每位同學準備一套0到9及小數點的數字卡片,同桌開展擺小數游戲。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內容,利用配鑰匙和擺小數游戲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積極情感。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5
1、題目:小數的初步認識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時間約10分鐘;
(2)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3)設計數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小數的讀寫法;
(4)體現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合理板書。
4、考核目標:活動設計,教學評價,教學實施。
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
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年級:小學三年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究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讀、寫小數,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談話:開學的時候小明的媽媽為小明準備了許多文具。書包48元圓珠筆3.50元日記本3元鉛筆0.20元文具盒15元橡皮0.15元小刀1.5元
談話:大家仔細看看,你能把這些標價中的數分成兩類么?誰愿意來分分?這組數不是整數,它們也有自己的名稱,叫做小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些關于小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認識小數)
二、探究新知
(一)讀小數
師:小數點在小數中就讀作“點”,你會讀小刀的標價么?(指名學生讀,多叫幾個)
師:這個小數與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樣么?
生:這個小數小數點的后面只有一個數字,而其他的都有兩個。
師:觀察得真仔細,像這樣小數部分只有一個數字的叫一位小數,有兩個數字的叫兩位小數。
師:剛才我們念了一位小數,那么大家會念這些兩位小數么?
(先讓學生自己試試,再有老師總結讀小數的方法:小數的整數部分可按照整數的讀法讀,而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
師:再請幾個同學試著讀讀。(如有讀錯的加以糾正)
(二)寫小數。
師:小數我們已經會讀了,那么它該怎么寫呢?寫小數與讀小數的順序是一樣的,先寫整數部分,再寫小數點,最后寫小數部分。(以書的價格為例老師一邊說寫法一邊在黑板上示范)
師:學會了么?好請同學們在自己的練習紙上寫一寫其他幾樣文具的價格。(生自由練寫,師巡視)
(三)鞏固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師:剛剛的轉化學會了么?我們在來練練怎么樣?請把書翻到88頁,中間有張表格,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表中食品的標價,然后完成這張表格,填寫它們分別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填完后指名同學回答。)
(四)尋找生活中的小數。
師:你還在哪里找到過小數呢?
生1:自動鉛筆上標有0.5毫米的字樣。
生2:飲料上也有。
生3:書的背面有標價,也是小數。
師:同學們都觀察得好仔細呀。老師也找了幾個,大家瞧瞧:人體正常體溫可達37.5攝氏度,籃球運動員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鞏固練習
8.64元=8( )6( )4( )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么?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6
(1)、學生獨立完成
2、下面是4位同學在學校運動會上的50米跑步成績統計表,你能從中找
第4課時 小數的加減法 74節
學生小組討論,再回答。(教材第97頁例4)
第5課時 小數的認識單元復習 75節
(1)、學生小組討論。
檢測內容:第七單元過關沖刺。
2、—只雞重1.8千克,比一只鴨輕1.1千克,一只鴨重多少千克?
3、食堂有65.4千克大米,后來又買28.2千克,現在—一共
4、棉紡廠1月份產棉布21.92萬米,比2月份少.36萬米,
探究拓展能力強化訓練與應用綜合能力的養成:
1、(圖形題)把圖中的陰影部分先用分數表示,再用小數表示。
2、(信息題)看圖回答問題。
(1)、從小明家去商場怎樣走最近?是多少千米?
(2)、從小明家到火車站怎樣走最近?要走多遠?
(3)、請你設計一條走遍所有的地點的方案,(不能重復走某條路)并算一并,這條路一共有多少千米?怎樣走可以最近?(最后回郵局)
3、(競賽題)一桶油,連桶共重138.4千克,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油連桶重75.5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2、通過對比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的相同點以加深學生對小數減法的理解。
重點:掌握小數的減法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復習小數加法。
0.37 + 0.58 10.9 + 7.8
2、重點復習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二、新課:
1、組織學生自學P96頁例4。從例4中你學到了什么?從1.2-0.6=0.6的豎式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秘密?它與小數加法比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說一說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嗎?(留時間讓學生議論。)
2、結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略)
3、設計情景,提出問題,鞏固小數減法的計算。
出數據信息:
尺子 鉛筆 作文本 圖畫本 筆盒 彩色筆
0.80元 0.50元 1.20元 0.60元 9.67元 12.40元
師:根據以上的商品價格,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決它。
4、回顧對比:
小數減法計算與整數減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小數減法計算與小數加法計算有什么相同點和什么不同點?
三、小組活動,鞏固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說明:1、兩人一組。每人說出一個小數。兩人同時寫豎式計算,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在規定的時間內,計算題目多者為勝。
四、練習作業。
1、完成課本P97頁第1、2題
2、課后實踐作業:P97頁第3題。
第五課時 小數加、減法混合練習
教學內容:課本P97~~P98第4~~6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會計算比較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2、使學生能形成比較 正確、熟練的計算技能。
教學重點:熟練小數加、減法混合計算的技能技巧。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4.6 + 5.4 0.6 + 0.8 0.36 + 0.4 0.9 – 0.7 0.8 – 0.4 1 – 0.6
老師小結口算情況。
二、練習筆算小數加、減法。
1、完成P97 第4題 和 P98 第6題。
2、評講時突出兩個帶小數相減,且小數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整數部分的個位退一的計算方法,作為重點評講。(學生如出現錯誤,結合評講)
三、練習有關小數加減法的文字題。
1、討論:以下兩題應該怎樣列式計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數是7.4,它比乙數多1.3,乙數是幾?
學生列式計算后,老師進行簡單小結:第(1)小題是比較兩數大小,相差多少?可用減法計算,列式計算 0.95 - 0.58 = 0.37 ; 第(2)小題已知甲數是7.4,它比乙數多1.3,乙數是多少?(也就是乙數比甲數少1.3,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是多少?)用減法計算:即7.4 – 1.3 = 6.1,做這類文字題一定要弄清楚誰與誰比,誰大誰小,求大數還是求小數,要分析題中兩數關系,然后選擇正確的算法進行解答。
四、練習有關小數加減法的應用題。(根據學生情況適當加深練習,補充題略)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8
教學目的:
1、知道一、兩位小數的含義,能初步應用,會讀,會寫一位小數。
2、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獨立探究與發現意識。
3、讓學生認識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理解一位小數的含義。
教學關鍵:
一位小數與十分之幾的關系,兩位小數與百分之幾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物品,彩條。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這兒有一個小朋友,他要到文具店去買東西,不一會兒就買了一大袋東西。每件物品上都有價格標簽,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每一件物品的標價,按照物品標價的特點分類。
(目的:通過分類讓學生把整數分為一類,小數分為一類)
師:那一小組起來匯報,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要這樣分?
(一類是整元的,另一類物品不是整元的)
第二組數是小數。(用課件分物品)
師:通過同學們的匯報可以看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小數有一定了解,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小數王國,去認識小數。(板書:(小數的初步認識)
二、探究發現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小數,通過自己觀察,討論行到小數的含義。)
1、認識零點幾,發現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出示課件
師:一支鉛筆的價錢是0.1元,你們去買這支鉛筆需要多少錢?(一角錢)
我們可以發現什么(1角可以用力0.1元來表示)
出示一角錢,這是多少錢,幫我數一數有幾個一角(10個),也就是多少錢(1元),那么1角是一元的幾分之幾,1角就是幾分之幾元( 元),我們就可以得到1角就是 元。
元與0.1元有什么關系呢?(意思一樣,寫法不同)
師:1 角可以用 元表示,1角還可以用0.1元表示,那么 元還可以怎樣表示( 元還可以寫成0.1元)板書
2、出示2角錢
2角錢用元做單位可以怎樣表示(0.2元),我們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的(小數)還可以用分數怎樣表示( 元)
3角呢、6角呢?
觀察: 元還可以寫成0.1元。 元還可以寫成0.2元,從中可以發現什么(零點幾的數就是十分之幾的數)
三、通過米尺量,發現一米幾分米
1、(學生動手操作,鞏固零點幾的數就是十分之幾的數,然后給整數、分數、小數分類)
師:同捉兩位同學合作,用米尺量一量,每一根彩色的長度是多少分米?
綠色彩條長1分米,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 米)
還可以用小數怎么表示(0.1米)
紅色彩條長3分米,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 米)
還可以用小數怎樣表示(0.2米)
課件出示:1角就是 元,也可以寫成0.1元
2角就是 元,還可以寫成0.2元
1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寫成0.1米
3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寫成0.3米
師:上邊這些數,你們能不能分類
1,2,3是整數, 是分數,0.1 、0.2 、0.3叫做小數。
出示小數,觀察他們 的共同點
(都是小數,都有一個點,小數前一位都是零點幾,它們都是一位小數,小數點后面是一位小數)
師: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十分之幾就可以寫成一位小數。
對口令(說分數對小數,說小數對分數)
2、在認識一位小數的基礎上認識兩位小數。
(引導學生學習1厘米= 米=0.01米)
出示厘米尺
師:米尺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1小格,1小格的長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說,1厘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一百分之一)寫成:1厘米= 米
討論:用小數這樣表示?
3厘米呢?
觀察
從中我們又發現了什么(小數點后邊有兩位數的叫兩位小數,用百分之幾來表示)
3、認識幾點幾
用課件讓學生認識幾點幾
師:象幾角不夠1元,幾分米不夠1米,如果用元、米來做單位,可以用小數零點幾來表示,但生活中呀我們常常遇到超過1元,1米的事,用小數該怎樣表示呢?接著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出示課件
1、這兒有一個小朋友它叫小明,他每年都要量身高,上學前班的時候量的身高是7分米,用小數該怎樣表示(0.7米)
現在他長高了,一年級時身高正好是1米,現在他已經是三年級了超過了1米,他的身高是1米幾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用小數怎樣表示?(1.4米)
2、怎么想的?
(先想4分米是0.4米,再想0.4米和1米和起來就是1.4米)
3、出示錢幣圖樣
師:這道題在大家又會做又會想,我們來觀察這些錢幣。
1元3角=( )元,怎樣想
(3角就是0.3元,1元和0.3元合在一起就是1.3元)
5元3角=( )元
50元3角=( )元
100元3角=( )元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9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
教學重點:
1、能識別小數,正確得讀寫小數。
2、知道十分之幾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用兩位小數表示;
教學難點:
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談話導入
2、看學習用品價格并調整價格
(1) 課件出示:書包4500元 油筆320元 鉛筆40元 橡皮25元師:你覺得這些商品的價格合適嗎?不改變原有數字,你能試著調整價格嗎?
(2)匯報:
板書:45.00、3.20 、0.40、 0.25
(3)整數與小數的比較
師:這些數與以前學過的.整數有什么不同呢?你發現了嗎?
3、揭示小數并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小數的讀寫
1、認識小數點
師:分數中間的那條線我們叫它分數線,那么小數中間的小數點你知道叫什么嗎?
板書:小數點
2、小數的讀法
(1)同學試讀上面的小數
(2)讀小數時你有什么發現?
揭示讀法
舉例:18.18讀作:十八點一八
(3)練習開火車讀小數
3、小數的寫法
(1) 生試著說說如何寫小數
舉例:十二點七五寫作:12.75(強調小數點的書寫位置)
(2) 練習寫小數
(二)理解小數的實際含義
1、 以元為單位的小數意義
(1)出示主題圖價格表
(2)試填價格表
(3)揭示小數在價格中的意義(小數點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4)找找書上文具盒里的小數
2、以米為單位的小數意義
(1) 認識一位小數
師:你知道哪些長度單位?
師:一米有多長?一分米呢?它們有怎樣的關系?
課件出示:一米長的線段
師: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米?
師:寫成小數是0.1米.小數點右邊第一位表示什么?(板書:分米)
師:3分米表示幾分之幾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
練習:0.8米是( )分米. 0.7米是( )分米 5分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
同學互說
(2) 認識兩位小數
師:一厘米有多長?米和厘米有怎樣的關系?
師: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米?
師:寫成小數是多少呢?(0.01米)小數點右邊第二位表示什么?(厘米)
師:3厘米呢?18厘米呢?
練習:33厘米是( )米?0.72米是( )厘米?
(3) 比較這兩組小數有什么區別?
(4 )說自身的身高如何用小數表示.
(5) 揭示小數在長度單位中的意義
舉例:1米31厘米=1.31米
(三)質疑
三、鞏固練習
1、 想一想,說一說
(1) 老師這個月的手機費是85.50元,就是( )元( )角.
(2)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寫成小數是( )米.
(3) 小明買了一盒牛奶,用了兩個一元和一個5分,這盒牛奶( )元.
2、猜謎語
(1)長頸鹿高度可達5.8米.
(2) 丹頂鶴體長1米20厘米寫成小數是多少/
(3) 大象高度可達3.5米,.重可達5.25噸.
師;看到這些可愛的動物你想說些什么?
3、游戲:蜜蜂采蜜
4、拓展:用2、6、8加小數點能組成多少個小數?
四、課堂小結,淺談收獲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10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理解小數的含義。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會正確的讀、寫小數。
4、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歸的能力。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難點:
初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認、讀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教法學法:
教師指導點播、精講。
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多練習。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開展教學
1、引入小數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禮物,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禮物(出示課件)文具。
2、區別整數與小數
師:好的,請同學們把這些文具按價格分成兩類
展示學生的分類,并說明分類標準。
教師出示自己的分類。
書包:45元。
鋼筆:3.50元
剪刀:12元
橡皮:0.20元
彩筆:3元
曲別針:0.15元
3、引入課題
象3.50、0.20、0.15這樣的數就叫做小數,這個小點叫做小數點,(板書3.50、0.20、0.15)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重點認識……小數(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認識小數
1、試讀小數
師:生活中處處有小數,這些小數你會讀嗎?請大家讀一讀屏幕上的商品價格
教師提問:小數點左邊整數部分表示什么?(元)小數點右邊第一位表示什么?(角)第二位表示什么?(分)
讓學生完成屏幕上填括號。
總結:小數的讀法。(結合板書的小數學生再讀)
2、你還在那里見過小數?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給予肯定。
3、老師這里有一些關于小數知識,大家想了解嗎?請同學們來讀一讀(出示搜集的小數知識圖)
4、小結:看來咱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可以用小數表示價格,還可以表示質量和長度等。
三、探究新知,教學例題
1、匯報自己的身高
學生匯報后教師說,剛才同學們都是用米和分米或者是米和厘米作單位,如果我們只想讓自己的身高用米做單位,又會遇到什么困難呢?現在同學們可以自己自學來解決這個問題。
2、自學提示
(1)仔細閱讀課本89頁上的例1,想一想,用你學過的知識寫出用分數和小數表示的數。
(2)你發現什么問題,在小組說說,并想辦法解決。
(3)利用手中的學具動手做一做,填一填,完成課本中的括號內容。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4、師生交流
板書: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1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1米
3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3米
7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7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1厘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3厘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03米
18厘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18米
5、小組討論
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是( )米
全班交流,寫成1.30米和1.3米都是對的(因為30厘米也是3分米)
6、出示89頁做一做,讓學生填在書上,全班交流。
四、深化新知,鞏固練習。
1、做一做練習二十一第一題。
做完后師生交流
2、試一試我能行
學生口答,師生肯定
五、總結評價
今天我們認識了小數,并且會讀小數,知道了小數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我相信同學們會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掌握更多的小數知識。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11
教材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91—92頁內容。
教材分析
小數的初步認識在小學教材中分兩段進行,第一學段讓學生結合具體生活情境,初步認識小數。第二學段要求學生是從“量”抽象到“數”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概念,即小數的意義。本節課是第一學段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分數和整數十進位值制和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借助具體的量(元、角、分)和米尺幾何直觀圖,直觀感受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系,初步認識小數。學習本課內容是為今后學習小數加、減法、小數的意義等學習內容打基礎的。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在“學段目標”的“第一學段”提出: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小數,在數的認識等內容中體現發展數感。本節課,我力求聯系生活實際,準備豐富素材,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中常見的小數,展開學習歷程,激發興趣,喚起已有認知。引導學生充分觀察、發現、體驗、感悟的基礎上,遷移類推,利用長度單位多角度地完善對小數的認知。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初步滲透遷移、歸納、推理、數形結合等數學,培養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幾何直觀圖認識小數,會讀、寫簡單的小數。
2.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觀察推理的過程,了解小數的具體含義,初步感知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來表示。
3.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積累一定的數學活動經驗,體驗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認識具體情境中小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通過數形結合、遷移類推,認識0.1米、1分米與米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米尺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課件播放視頻,談話導入新課。
師:那除了整數,分數,在生活中我們還常見過哪種數?
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小數。(揭示板書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
小數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通過豐富的生活素材,激活興趣,點燃學習熱情。)
二、探索新知、自主構建
1.激活經驗,喚起認知。
(1)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舉例說明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2)素材、初讀小數、觀察、發現并介紹小數點。
(3)引導認、讀小數。
2.借助“元”、初識小數。
(1)結合商品價格標簽,運用生活經驗,說一說每一張價格標簽表示多少元。
(2)在自主思考與語言表述中,初步體會具體情境中小數每位數字的含義。
(3)引導觀察,對比發現,小數點前后的數字表示的不同含義,初步感知小數點的價值。
設計意圖
通過大量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獲得對小數的感性認識。讀數中,對兩位小數的讀法,予以指導。不專門強調讀小數,將讀數任務穿插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
3.數形結合、探索推理。
(1)根據經驗知道0.1元=1角。
(2)借助多種直觀圖形,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觀演示,再現分數學習的數學活動經驗,理解并發現1角= 元。
(3)推理思考并初步感悟1角=0.1元= 元。
設計意圖
人民幣的運用,是學生熟知的內容,學生有著非常豐富的購物經驗,對商品的價格標簽上的小數含義都比較了解。因此,從尊重學生學習數學的現實角度出發,學生的經驗中以“元”作單位的小數,學生更為熟悉,易于接受,因此,借助生活經驗再現0.1元=1角,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觀演示來呈現思考過程,喚起分數學習時積累的數學活動經驗,推理出1角= 元,感悟1角= 元=0.1元。
4.利用長度單位完善對小數的認識。
(1)根據學習經驗,遷移類推出,1分米= 米=0.1米。
(2)生獨立探究,寫出合適的小數表示出相應長度。
(3)結合直觀圖,認識1.3米與1.6米,深入理解小數的意義,發展學生的數感。
設計意圖
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基礎上,借助“米尺”模型,通過遷移類推的方式,再一次深入鉆研1分米= 米=0.1米,再一次的強化十分之幾的分數與一位小數的關系。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寫一寫:涂色部分用分數和小數表示。
2.在數軸上找到每一個小數對應的位置。
設計意圖
設計練習,學以致用,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有效的教學目標。
四、暢談收獲,升華認識
通過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你覺得自己本節課表現如何?同學表現如何?老師表現如何?
五、了解小數發展史,滲透數學文化
課件播放小數發展史,學生感受數學文化。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12
一、總體印象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在數的認識上的一次飛越,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之后來認識了,我們將在第八冊全面系統的來認識小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初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認、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
3.使學生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二、教學思考:
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關于《小數的初步認識》
(1)充分利用孩子知識的遷移來學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許多關于小數的感性認識,在超市中、商品的標簽上等等地方都能找到小數的影子。我們在學習小數時都是在具體的情境中,結合常用的計量單位進行學習的。
(2)把握好要求。P89的例題教學是通過語言的直接描述借助分數讓學生認識0.1、0.01。而到了第八冊教材在認識小數時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因此,在教學時我們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學生會認、會讀、會寫就可以了,至于一些練習的編排超常,我想可能是沒有看到后面教材的原故吧。
教學中的幾點溫馨提醒:
1、發現斷層,適當填補。
在學習小數時學生的知識支撐是先得學習分數的分母是十、是一百的分數,而這樣的知識在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卻沒有學習到,這就造成了學生認識時的一個空白區,老師在教學時先可以對這塊知識進行適當的復習。
2、P92,在確定每種比賽的前三名時要結合現實意義的大小進行編排。跳遠是要看跳的距離的遠近,距離越遠,成績也就越好,而50米跑看卻是看誰的用時最少,用時最少成績是最好。這一點在教學時我們教師要注意引導。
3、94頁10題、97頁4題。在學生觀察之后提出“你提出什么問題?”我們發現學生在回答時提出的都是:“平壤和華盛頓的人均綠地面積一共有多少平方米?”、“天津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和上海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積一共是多少平方米”像類似于這樣的求和、求差的問題是沒有現實意義的。在教學時我們可以把它改為:從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能把這些國家人均面積排排序。通過排序你想說些什么?這樣做即鞏固了小數的讀法、大小比較、排序,同時也讓學生看到我國的人均面積與國際水平的差異。
4、98頁第5頁,搞清楚間隔與站數的關系。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13
一、課標要求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在“學段目標”的“第一學段”中提出了“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小數”“發展數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了解數學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聯系”。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在“課程內容”的“第一學段”中提出“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小數,能讀、寫小數”“能結合具體情境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會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能運用數及數的運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實際意義作出解釋”。
二、課標解讀
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整數十進制和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借助具體的量(米、分米、厘米;元、角、分)和幾何直觀圖,直觀感受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系,初步認識小數。單元內容呈現的方式與分數初步認識相似,仍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人民幣、米制系統、面積等直觀、半直觀的模型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小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關注生活,引導學生了解小數的含義
1.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認識小數都要基于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一般有兩條基本途徑:一個是人民幣使用,另一個是米制系統的使用。教學時,要充分
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具體的“量”中展開認識小數的學習歷程。
2.緊密結合生活情境。
在初步認識小數的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具體情境下的表述,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和已有的認知,激活相關的經驗和相關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悟小數的含義。小數大小的比較和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也應在具體情境的支持下進行,促進學習的正遷移。
(二)給足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時空,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在教學例1~例2時,在問題提出后,要給足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給足學生與同學分享交流策略的時空。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或提出質疑,對學生的各種策略的評價要有助于提高學生選擇策略的能力,并有助于學生合理優化的意識。
(三)正確把握小數初步認識的教學要求
作為小數的初步認識,本單元教學應把握以下兩點要求:
一是本單元是“小數的初步認識”,不要把小數作為一個抽象的“數”來研究,不要出現數位、計數單位等概念,應結合具體的“量”和面積等直觀模型來認識;
二是小數的大小比較和小數加、減法,僅限于一位小數。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小數的含義,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2、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讀出小數(自主練習第68頁1題)
2、指名說說0.3和0.07的意義。
談話: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書房中的一些小數,知道了白熾燈與桌面的適宜距離是:1米(60瓦)、0.5米(40瓦)、0.3米(25瓦),從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二、提出問題,學習新課
談話:剛才,大家提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真不錯!今天我們只解決“0.5米和0.3米比,那個長?”
1、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組代表匯報各組的比較方法。
可能出現的比較方法:①通過意義比較 ②利用數軸比較 ③利用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類推 ④利用感性經驗:亮燈泡應離桌面遠,暗燈泡應離桌面近……
3、說出理由。
談話:選出你最喜歡的比較方法,并說一說為什么?
4、請你比較0.25和0.3的大小,并說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三、鞏固新知,解決問題
1、涂一涂,比一比(課本第69頁7題)
2、數一數,比一比(課本第69頁8題)
3、哪輛車能從橋下通過?(課本第69頁9題)
四、總結新知,回顧整理
談話:這節課大家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究,學到了不少知識,請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總結,培養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有利于學生自主的建構知識,同時獲得學習方法。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15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的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構建過程,《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學生每天學習的內容對他們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識,因為有些數學知識是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作基礎的。
人教版三年級(下)數學,安排了《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節。我從讀教參和教材的理解中,感知到這部分內容是通過借助“元、米”為單位的小數作平臺,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認識小數。對第一次接觸小數的學生,相對來講就會有一定的難度和學習的負擔。為了能緩解降低難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心理為基礎,營造和諧課堂,活化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過程,較好的完成了這一節的教學活動。課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個人認為在以下幾方面把握的比較好。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促進知識經驗的遷移。
小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就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創設較為豐富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數的含義,體會數學回歸生活,讓每一個知識點都充滿生活的氣息。又如找身邊的小數,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導入下一環節的教學,教學反思《《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2.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認知、感知小數
在本課教學中,有意識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使學生在實踐體驗中獲得直接的感觀,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以米作單位的小數對學生來說是較抽象的知識,在教學用米作單位表示幾分米的小數,我設計有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用1米長的白紙條測量兩條彩帶,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更深入感知分數與小數的聯系。讓生用小數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整節課我努力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設計試讀小數、量彩帶、找身邊的小數、猜謎語等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
其次,整個教學中我感到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足:
1.整合教材,促進有效教學
整節課容量較大,大致分為三個知識點:小數的讀法、以元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以米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在教學中我總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有點“趕”教學的感覺,特別在教學學生較難理解以米作單位的小數表示幾厘米的含義環節中,學生沒有經過充分的思考內化知識過程,便匆忙收場。
2.調整板書,運用多種感官,彌補教學不足
板書的目的是為促進更有效的教學,在板書上再進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學時注重教師語言與板書同步進行,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的板書,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
3.巧用生成資源,促進有效教學
這節課的第一個知識點是小數的讀法,。我原先想通過學生試讀把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的讀法區別開來,使這兩部分的讀法有了不同,但教學時有兩個學生有錯誤的讀法,因沒有及時的利用生成資源來糾正讀法,所以干擾一部分沒有深刻了解小數讀法的學生,在后面的課堂中經常出現錯誤的讀法。
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仍會努力建構和諧氛圍,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創設合理情景,巧妙設計問題進行引導,把重點、難點運用合理的方法有效處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獲得新知。真正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小數的初步認識評課稿(3篇)01-17
小數的初步認識評課稿3篇01-17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01-27
分數的初步認識01-13
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8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4
三年級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17
數學日記:分數的初步認識01-22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3篇11-11
乘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2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