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優秀社會教案《我一起去旅行》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優秀社會教案《我一起去旅行》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優秀社會教案《我一起去旅行》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感受四川和海南有不同的好玩、好看和好吃的特點,進一步激發旅游的愿望。
2、幼兒在與同伴的模擬游戲中,嘗試協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體驗友好所帶來的快樂。
3、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重點:感受四川和海南都有好玩、好看和好吃的特點。
難點:幼兒閱讀視頻素材,有主題的講述。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地圖---發現新旅游景點主要提問:
1、旅游開心嗎?
2、你還想到哪里去旅游?
教師小結:你們看,單單一個中國,就有那么多的景點可以去玩,有些是大多數孩子沒去過的,有些是特別值得我們去的地方。今天我就來向你們推薦兩個許多孩子都沒去過,又是最近特別熱門的.旅游景點。一個是四川、一個是海南。待會兒,我們先看旅游廣告,再做決定你想到哪個地方去。
(二)觀看視頻---了解景點特點(推薦兩條旅游線路)
1.分小組觀看介紹海南、四川的旅游景點宣傳片,了解這些地方的特點。
教師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仔細閱讀景點宣傳片、并選擇和確定自己喜歡的旅游景點。
(2)鼓勵幼兒與同伴協作學習,參與商量討論。
2.幼兒分隊討論(幼兒根據意愿選擇不同旅游方隊--海南隊、四川隊):
(1)你最想去哪里?
(2)這個景點有什么特別吸引你的地方?
教師指導要點:
(1)為幼兒創設比一比和說服對方的游戲氛圍。
(2)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同伴的交流,并幫助幼兒梳理線索,嘗試有目的討論(如比比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
3.教師適時推薦幾個旅游特色:
(1)關注汶川新變化主要提問:
●還記得2008年5月在四川的汶川發生了什么事情?
●這么大的事情發生后,還記得你們為他們做了什么?
●兩年多過去了,在大家的幫助下,現在的那里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想去嗎?
教師小結:看來你們已經很想去四川旅游。不僅去當地看好看的,玩好玩的,吃好吃的,還要去關心發現四川的新變化。
(2)關注海南海底游樂項目,學習海底交流手勢。
主要提問:
●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到海底去玩?(介紹小孩也能玩的海底漫步)
●如果要在海底與別人說話,交流怎么辦?
●好,那我們就來看幾個手勢,猜猜看是什么意思?(準備好了、停、上去)
●幼兒手勢體驗。
教師小結:看來每個地方都很不相同,都有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不相上下。那今天我們就組成一個"四川-海南"的聯合旅行團,兩個地方都去。準備出發!
(三)模擬游戲---體驗"旅游"的快樂
1.教師擔任導游帶領幼兒模擬機艙飛行,模擬行程。集中感受旅游景點好看、好吃、好玩的特點。
教師指導要點:盡量為幼兒創設生動、飽滿、立體的情緒體驗氛圍。注意旁白的情緒渲染,以及模擬行程中的動靜交替。例如模擬飛行、關注汶川新變化、學習海南竹竿舞、海底漫步等。
2.模擬旅游,模擬行程(錄像片)的內容有:
(1)四川:九寨溝、五彩池、樂山大佛、汶川新變化
(2)海南:天涯海角,沙灘游樂、海底慢步、竹竿舞等。
(四)延伸活動:景點模擬導游教室里還有許多小朋友帶來的景點照片和特產,你愿意去哪個景點擔任小導游?
活動反思:
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幼兒園大班優秀社會教案《我一起去旅行》含反思 2
設計意圖:
《大家一起去旅行》這個音樂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了解樂曲《庫乞乞》的旋律變化,并從一段音樂中分出不同的幾個樂句,并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于是我根據我們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將音樂表現與旅行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幼兒感受音樂并在游戲中學習,供給幼兒主體活動的空間,讓幼兒在音樂下產生表現的激情,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用肢體語言表現樂曲《庫乞乞》旋律的變化。
2、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旅行舞音樂:《庫乞乞》mp3、導游旗,大黑板、粉筆一支。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以開火車入場)。
二、說說快樂的旅行。
三、初步感受音樂,大家一起快樂地"庫乞乞"。
1、聽音樂,說一說庫乞乞。
2、聊一聊旅行中最開心的事,喊出你的高興。
師:最開心的時候我們就一起說︱庫0︱庫0︱庫乞︱乞-︱"。(具體的事情從孩子們的交流中來,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大膽、快樂地表現。)
四、通過圖譜和律動進一步感受音樂。
1、感受音樂旋律的變化。
師:看一下,老師帶你們到哪里去旅行?(播放音樂,教師隨著音樂繪圖譜。)教師:"發現了嗎?一共要爬幾次才到山頂?"誰上來指指看。音樂到哪里我們開始上山?"(反復播放音樂,教師指圖譜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結構)。
2、跟著音樂做游戲。
引導幼兒坐著,用自己的兩只手指當兩條腿,平放的膝蓋想象成海邊的平地,身體想象成高山,并找找山腳、山腰、山頂等位置。
層次1:教師和幼兒一起聽著音樂律動--A段"海邊走走"、B段"登山"、C段"庫乞乞"。
層次2:教師指圖譜,幼兒律動。
層次3:個別幼兒指圖譜,教師和幼兒律動。
層次4:請幼兒站起身大膽創編A、B兩段的動作,教師幫助幼兒配合音樂優化動作。
五、音樂旅行團出發旅游。
教師出示"導游旗",師當導游領著孩子們一齊手拉手游戲。
六、延伸活動內容,幼兒聽音樂往外走。
教師:"除了海邊和高山,你們還想到哪里玩呀?"
課后反思:
本活動主要運用形象生動的樂曲、通過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在本次活動中,我把音樂融入旅行游戲中,讓幼兒體驗到大家一起旅行的快樂。引導幼兒探索、思考的表達方式及讓幼兒感受不同音樂旋律在旅行游戲中的表現。利用身體和小手來模擬海邊走、爬高山及帶團旅游等讓幼兒感受音樂,同時又培養了幼兒的動作協調性,還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因此本活動是運用形象生動的樂曲、通過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幼兒園大班優秀社會教案《我一起去旅行》含反思 3
活動目標:
1.利用桌子練習攀爬、跨跳等動作,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2.主動探索桌子的不同玩法。
3.主動參與鍛煉,并在活動中積極動腦。
活動重點:利用桌子練習攀爬、跨跳等動作,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活動難點:主動探索桌子的不同玩法。
活動準備:
1.桌子 5 張、墊子 4 個,熱身音樂、活動音樂、放松音樂四段。
2.幼兒穿著寬松舒適的衣服。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1)運用身體各個部位與幼兒打招呼,調動幼兒的運動思維。
提問:“除了用嘴巴打招呼,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還可以打招呼?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么?”
小結:揮手、鞠躬等很多動作都可以表示打招呼。
(2)幼兒在去旅行的情景中了解活動規則。
教師:“今天,我要和你們一起去旅行,我們去兒童樂園吧?跟老師一起旅行沒有太多要求,就是答應我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可以么?”
2.熱身運動
(1)幼兒自主尋找合適的位置進行熱身活動。
教師提出要求:第一、與同伴之間間隔距離。
第二、尋找的位置要在老師能看見的地方。
(2)跟隨音樂與幼兒進行熱身活動。
3.游戲活動
(1)帶領幼兒進入兒童樂園的第一個游戲,準備四張桌子。
第一次:幼兒圍著桌子進行換方向的運動,腳在地上、手在桌子上,快速做出反應,提高反應的靈敏性。
第二次:幼兒手腳換位置,手在地上、腳在桌子上進行運動,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第三次:幼兒的手腳同時不能在桌子上和地上,積極思考,運用身體的其他部位協助運動。
教師小結: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以幫助我們運動起來。
(2)進入第二個游戲,幼兒探索過桌橋的多種方法,積極動腦思考,主動參與鍛煉。
第一次:幼兒熟悉路線和要求。
教師:這是一座橋,這座橋上最多只能有兩個小朋友,不然橋會塌。
第二次:幼兒主動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過橋。
教師:請問人的移動只能用腳么?下面試試用你自己的方式過橋,記住橋上最多不能超過兩個小朋友。
在提醒幼兒規則的同時,引導幼兒關注其他小朋友的做法。
教師小結:為孩子們點贊,第一,每一個小朋友都在認真觀察,向他人學習,第二,從眼神里發現小朋友都在認真的思考。請繼續保持這種狀態。
(3)進入第三個游戲,過斜拉橋,幼兒練習攀爬動作。
第一次:將桌子布置成斜面,幼兒運用自己的方式過橋,鍛煉攀爬能力。
第二次:難度提升,將桌子豎起橋面更陡,幼兒手臂力量要求更高。
教師小結:運動的.過程中要學會動腦筋。
(4)進入第四個游戲,幼兒練習跨跳,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跨跳方式,探索游戲的規則。
第一次:提出要求,橋面上只能有一個小朋友,幼兒進行試跳,主動尋找游戲的要點。
第二次:加大難度,鼓勵幼兒繼續挑戰。
教師小結:跑的速度快,沒有停頓,單腳跨出,跨跳的距離會更遠。4.放松活動
教師:“老師帶你們出來玩也要帶你們回去,跟我來,我們跟著音樂放松一下。”
活動延伸:
教師:“讓自己更強壯、更健康,是這個世界上誰都拿不走的寶藏,
我們繼續去旅行吧。”
課后反思
活動過程一環扣一環,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體現《指南》中:即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戰性的原則。激發幼兒學習和鍛煉的興趣。活躍幼兒的思維,發展其能力。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鞏固了自己的平衡、攀爬、跳躍能力,體現了幼兒勇敢、克服困難的品質,幼兒主動探索游戲的多種玩法,感受到了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活動材料的選定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滿足了幼兒好奇、好動、好玩、喜歡探索的心理特點。
活動中對幼兒的表現給與適時的回應,及時給與肯定和鼓勵。課前的準備比較充分,所以活動中出現的小狀況比如:第一個游戲設計孩子坐在桌子上動,孩子們先跪在了桌子上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在談話時引導孩子坐在桌子上聽,給與提示,活動得以按計劃進行,備教材、備孩子等都是很重要的。
活動開展后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基本環節內容太多,四個運動游戲,整個過程盡管孩子興趣很高漲,但孩子的活動量有些大。
以上是我對這節活動的反思。
【幼兒園大班優秀社會教案《我一起去旅行》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旅行》含反思09-30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勇氣》含反思10-09
幼兒園小班優秀社會教案《去海邊》含反思03-21
幼兒園大班教案《去郊游》含反思07-19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說廣告》含反思07-11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垃圾分類》含反思09-30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感恩母親》含反思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