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中秋節教案

時間:2024-12-12 14:59:32 林惜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歡度中秋節教案范文(通用13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度中秋節教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歡度中秋節教案范文(通用13篇)

  歡度中秋節教案 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2、能力目標

  了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盼望合家團圓的日子,激發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學安排

  1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知道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是個團圓的日子。

  二、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1、說說自己家的中秋節是怎樣度過的。

  2、聽一聽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三、過中秋節的風俗

  1、欣賞圖片了解中秋節。(與課本圖片結合)

  2、朗讀兒歌知道中秋節。

  八月十五賞月節,擺上果餅來拜月。

  八月十五團圓節,親人團聚像過年。

  八月十五豐收節,敲鑼打鼓慶豐年。

  八月十五中秋節,傳統節日記心間。

  (兩個環節穿插、進行)

  四、向八月十五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致敬

  1、欣賞圖片,了解有許多人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團圓,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用自己與親人的分離贏得了更多人的快樂和幸福。

  2、激發學生對這些勞動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課堂小結(機動)

  1、復習課堂上學習的兒歌,加深對中秋節的印象。

  2、欣賞歌曲《中秋大團圓》。

  教學反思

  教學中的成功之處

  1、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持續短,認識事物時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制作了視頻、圖片、歌曲等多媒體課件,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形象直觀地讓學生在無意中獲得了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受到尊重、熱愛勞動者的教育。

  2、課堂充分體現了《品德與生活》生活化的特點,時時處處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學生上課時有話說,新知識的接受和內化也迅速。一上課,我就播放了一首大家可能在嬰兒時期坐搖搖車就到處能聽到的旋律《爺爺為我打月餅》,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我讓學生回憶剛過完的中秋節自己家里是怎樣過的,自然過渡到中秋節的習俗;我讓中秋節自己的爸爸媽媽沒有休息的學生說說為什么、自己的心情,進而讓小朋友們知道許多勞動者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放棄了休息,他們是值得尊敬的,要感謝他們

  3、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又不會寫字,為了讓課堂內容在學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教學內容編寫成兩句兩句朗朗上口的童謠,先教師領讀,再讓學生讀,這樣的內容反復出現;出示節日勞動者堅守崗位的圖片以后,也是每出示一個圖片就讓學生跟著老師道聲感謝,這樣,整節課回環往復,課堂既有詩的節奏和韻律美,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4、上課時,兼顧了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品德的'形成。一年級學生正是對課堂紀律初步認識感知、初步形成習慣的時期,我在課堂上很注意這方面的引導,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示意舉手回答時,有的學生總是爭先恐后亂回答,這時,我總是要指出“你看xx同學真守紀律、舉手發言,讓他來說吧”,這樣,整整一節課秩序井然,學生的良好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

  5、對教學內容、文本內容的處理做到了詳略得當。對學生一看就懂的內容,看看就可以,對學生看了說了也不懂的內容,就重點講解重點突破。比如,學生對課本圖片上出現的“糧倉”就比較陌生,我就找了一些特寫圖,加上老師的講解,學生就明白了。

  教學的不足之處及改進辦法

  1、課堂上注重了嚴謹、有序,但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嚴謹有余而活潑不足。雖說學生整節課秩序都很好,但如果再加上一些活潑有趣的活動,學生學的會更輕松,例如,課中就可以加個活動,讓學生站起來,拍手讀兒歌,既活動身體,又活躍氣氛。

  2、由于是一年級學生,我感覺他們的認識水平、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要差一些,所以課堂上預設的環節要多一些,留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的空間不夠多,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以后要盡量相信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學生的探究、學習、交流討論創造更廣闊的空間,營造寬松的氛圍。

  3、教師上課時的激情不夠充沛,不能很好地感染學生。以后要在上課時要融入更多的熱情,打造精彩課堂。

  歡度中秋節教案 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學習與同伴友好協商,提高與同伴交往的能力,引起吃中秋月餅的興趣,并對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感到親切。

  2、初步學會念兒歌,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兒歌內容,各種月餅的圖片

  【活動過程】

  指導語:8月15是什么節日?中秋節大家都要吃什么?今天我們幼兒園過中秋節,大家一起吃月餅,好嗎?

  1、相互介紹月餅的名稱。

  2、欣賞兒歌《味道好極了》

  老師朗讀并提問:什么樣的月亮空中掛月亮下坐著幾個胖娃娃?四個娃娃叫什么名字?

  3、幼兒討論:他們是怎樣吃的?

  指導語:每人都把自己的月餅切成四份,大家就都能嘗到各種說服月餅的味道了。這個辦法最好。

  4、交代任務。

  指導語:兒歌里的四個小朋友想出了好辦法,吃到了各種味道的月餅,你們想一想,可以請誰和我們一起吃月餅?

  5、吃月餅

  大家分享吃吃月餅。

  歡度中秋節教案 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發動幼兒自帶水果和月餅

  活動形式:班級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介紹節日——欣賞故事——親子游戲——談話品嘗

  活動內容:

  一、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

  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三、親子游戲

  游戲一:手指游戲:《變變變》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戲。

  游戲二:韻律游戲《拍手點頭》

  玩法:根據音樂的節奏與歌詞來進行拍手和點頭動作。

  游戲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長和幼兒一起問教師:“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教師回答:“兩個兩個粘”后面的'主持人可隨機說。

  游戲四:擊鼓傳花

  玩法:一人在敲鼓,一人用傳花的方式進行,當音樂停止時,物品在誰的手上,就由誰來進行表演。

  四、談話品嘗:

  1、中秋節吃什么?

  2、分享: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歡度中秋節教案 4

  【活動目標】

  1、了解月餅是中秋節最主要的食品,知道月餅的特征

  2、會對月餅進行分類數數,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月餅實物、圖片

  【活動過程】

  1、看月餅

  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我拿來的月餅是怎么樣的,要求幼兒能依照形狀、大小和里面包的餡來說。

  2、數月餅

  分組看一看、數一數大的月餅有幾個?小的有幾個?分形狀的.有幾個?不同類型的各有幾個?

  3、放月餅

  (1)分組放月餅,我是按什么規律來放月餅的?

  (2)我可以和哪個組一起放月餅,是怎么放的?

  (3)自由組合放月餅。

  歡度中秋節教案 5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中秋節也是水果豐收的節日。

  通過家庭小組式競賽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組號牌 自帶水果 一次性塑料 刀具 盤子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介紹活動的意義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坐在月下不光賞月還要品嘗月餅和各式豐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二、介紹游戲規則:

  今天我們的家長也帶來了豐富的水果,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個別家庭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名稱,基本特性)現在我們將舉行一個制作水果拼盤的大賽,活動規則如下:

  1、以三個家庭為一小組,發放號牌。

  2、在規定時間內,不但要比造型還要比桌面整理。

  3、幼兒參與性將作為優先評獎標準。

  4、獎項有:配合默契大獎和造型獎。

  三、水果拼盤比賽教師注意進行部分協作,其他班教師記錄并進行評獎。

  四、評選與品嘗活動頒發獎狀,互相交換品嘗水果拼盤。

  五、教師進行今天活動的小結

  你們今天這個中秋節過的怎么樣?(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覺)你還知道哪些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呢?你喜歡過這些節么?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對中秋節的活動產生興趣。

  2、在集體前大膽表述、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

  3、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4、了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5、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活動難點難點:

  難點:

  中秋節的傳說和民俗

  難點:

  中班第一學期幼兒、剛剛擺脫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對于社會傳統節日關注不多、缺乏相關經驗、對于中秋節的傳說和民俗認知少。

  幼兒預期表現:

  1、活動前先由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中秋節相關的信息、幼兒有了經驗鋪墊、活動就更有參與性。

  2、自主閱讀、提供閱讀空間。

  活動過程:

  一、關于中秋傳說的交流和分享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節相關信息。

  二、教師講述《嫦娥奔月》

  提問:

  1、嫦娥怎么會飛到月亮上去的?這是哪一天?

  2、后羿聽到這個消息后、做了什么?

  3、從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對嫦娥的思念的?

  4、中秋節是怎么來的?

  三、幼兒閱讀小圖書第17—22頁

  四、邊聽故事錄音、邊閱讀完整故事。

  歡度中秋節教案 6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愿意積極參加教學,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教學。

  教學準備:制作材料的.準備表演節目的準備。

  教學形式:全園集體教學。

  教學流程:介紹節日―園長致辭―欣賞故事―制作月餅―師生節目表演(分享石榴)―親子分享月餅。

  教學過程:

  (一)介紹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園長致辭。

  (三)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餅。

  2、老師示范做月餅。

  師生表演。

  學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親子分享。

  人員安排:根據情況自行擬定。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歡度中秋節教案 7

  活動名稱:

  快樂過中秋節(重點領域:社會)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請點擊)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你們有誰了解的,請小朋友講一講、那你們接下來聽一聽老師講述有關中秋的故事3、欣賞:老師講中秋故事故事一:嫦娥奔月相傳,遠古有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個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離開自己的妻子,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有一個心術不正,名叫逢蒙的人聽說后,就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羿,嫦娥便飛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廣寒宮、

  羿聽說嫦娥奔月之后,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后花園中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

  故事二《中秋節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以種田為生、他們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時翻松泥土,有時灌溉農作物,有時要除蟲、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他們才能回家、

  他們每年在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便是收獲的好日子,大家都高興極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園摘水果,小孩子也會幫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樹下收拾大人摘下來的果子、

  到了農歷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氣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家家戶戶會在一起慶祝豐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晚飯,飯后就在屋前擺放大桌子,上面放滿水果,聚在一起談天賞月,品嘗美食、后來,農歷八月十五日成為了中國人的'重要節日,相傳這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至于吃月餅的習俗,傳說和蒙古人當了中國皇帝有關、那時蒙古人非常野蠻和殘暴,常常欺負老百姓,有時會強搶人們在路邊擺攤要賣的東西,不肯付錢,又隨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計劃在中秋節那天趕走蒙古人、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動,他們想出用餅來傳遞消息這個好方法、他們先在紙條上寫上"中秋節晚上趕走蒙古人",然后把紙條放在餅里,送到家家戶戶去、結果,大家在吃餅時都發現了紙條,于是便在中秋節這天合力趕走了蒙古人、從此以后,人們互相贈送月餅,便成為中秋節的習俗、

  小結:現在你們聽了故事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吧!接下來請你們說一說

  4、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相應資料:人們過中秋(請點擊5、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請點擊)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6、延伸活動:

  設計自制賀卡、

  活動反思:

  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了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現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如果課前我能準備月球儀或課件、這時就可以出示月球儀或課件,向幼兒展示并介紹有關月球表面的狀況以及宇航員登上月球的情況、激發幼兒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歡度中秋節教案 8

  活動總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和爸爸媽媽、小朋友、老師一起品嘗月餅,欣賞月景,感受集體過節的快樂。

  3.在父母的幫助下,利用瀏覽器瀏覽中秋節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節的信息,進一步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4.學習用鍵盤左右鍵控制游戲,喜歡電腦這種學習工具。

  5.使父母認識到電腦不僅是孩子游戲的伙伴,也是孩子學習的伙伴,并可以通過因特幫助孩子拓展獲得信息的渠道。

  活動一:節日的由來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2.知道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在家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圖片。

  2、教師收集的有關中秋節的電子圖片及絡資料。

  活動過程: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傳說。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小結。

  2.了解各地過中秋的習俗。教師利用液晶投影儀向幼兒介紹各地過中秋的風俗習慣。中秋的由來中秋的由來2各地風俗各地風俗2各地風俗3各地風俗4各地風俗5各地風俗6

  活動二:各種各樣的月餅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

  2.了解制作月餅的工藝。活動準備:幼兒收集家里各式各樣的月餅盒子教師收集有關制作月餅的電子圖片、絡資料。

  活動過程:

  1.布置中秋月餅展。

  2.了解月餅的制作工藝。

  活動三: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目標:

  1、學會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歌唱自然。

  2、產生對中國傳統工藝的興趣。

  活動準備:月餅制作過程的圖片和歌曲活動過程:

  1、出示月餅制作過程圖片活資料。

  2、播放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引導幼兒欣賞。

  3、組織幼兒學唱歌曲,重點指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活動四:親子活動歡度中秋節活動目標:

  1.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和爸爸媽媽一起品嘗月餅,感受集體過節的快樂。

  2.在父母的幫助下,利用瀏覽器瀏覽中秋節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節的信息,進一步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3.學習用左右鍵控制游戲,喜歡電腦這種學習工具。

  4.使父母認識到電腦不僅是孩子游戲的伙伴,也是孩子學習的伙伴,并可以通過因特幫助孩子拓展獲得信息的渠道。活動準備:月餅、水果若干絡教室。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家長參與)

  教師:各位家長大家好,感謝各位家長的參與。我們今天的活動共有兩塊內容,首先我們邀請您和您的孩子一起到上查找有關中秋節的資料,第二個活動是慶祝活動"歡度中秋"。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班目前開展的主題活動是"歡度中秋",就孩子們收集到信息來看,大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口說的,也有一些有關中秋的圖片,內容不是很豐富。我們覺得絡是一個資源豐富的信息庫,所以邀請大家陪同我們的孩子一起到上去看看各個地方是怎樣過中秋節的,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向親戚朋友發送電子賀卡以示慶賀。讓我們的孩子感受中國傳統佳節的樂趣。家長們可以用幫助孩子們打字、讀資料的方法想孩子們介紹,也可以根據孩子們想知道的信息有目的的去查找。

  二、"歡度中秋"資料搜索(以下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小朋友們,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今天的月亮最最圓,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爸爸媽媽今天會幫助我們了解許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小朋友想知道中秋節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都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到上去查,還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向親戚、朋友送上中秋節的電子賀卡。

  三、資料展示教師利用液晶投影儀展示家長們搜索到的資料。教師展示老師搜索到的資料。以下都有鏈接:中秋節的來歷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賞月風景1 2 3 4 5 6中秋郵票1 2 3

  四、慶祝活動"歡度中秋"

  1.下面我們先一起來唱一首歌《爺爺為我打月餅》。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團團圓圓過中秋,品嘗月餅和水果,欣賞月景吧。播放名曲《二泉映月》欣賞活動中活動中請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神秘的月亮。"啟發幼兒講述節前、節后月亮的大小變化。

  3.絡游戲:嫦娥奔月(用左右鍵控制嫦娥的移動去接住樹上掉下來的月餅,每接到10個月餅嫦娥就往上升一階,直到爬上月亮。如果不小心接到炸彈,嫦娥就要掉到地上,重新開始。)射日賞月:傳說中月亮里有一只小兔子,它在干什么呢?森林里的小兔子想模仿月亮里的小兔子,它想的對不對呢?小兔子活動五:繪畫《歡度中秋》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金山畫王繪畫工具中的鉛筆、油漆桶等表現過中秋節的活動場景。

  2、喜歡電腦繪畫,喜歡中國的傳統節日。

  活動準備:幼兒園、教室

  活動過程:

  1、回憶過中秋節的事情。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使用鉛筆工具勾畫輪廓線,使用油漆桶涂色。

  3、將幼兒作品保存在幼兒園站的班級主頁中,引導幼兒和家長共同欣賞評價自己的作品。

  教學反思:

  "一切為了孩子的和諧發展"是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認為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起來,有利于擴充孩子的知識經驗,同時信息技術也能解決許多傳統媒介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如認識微小的物體形狀,了解物體的變化過程等。本活動擬通過各種逼真的電子圖片向幼兒介紹各種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和信息。它通過有趣的絡游戲鍛煉幼兒的信息技術技能,通過中秋電子賀卡傳輸祝福。在游戲孩子也認識到電腦是我們游戲的伙伴,更是我們學習的伙伴。今天我為孩子們準備的這些多媒體、絡資源就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數字化的學習環境。

  歡度中秋節教案 9

  一、主要涉及領域:

  綜合。

  二、教學目標:

  1、在觀看做月餅的過程中,知道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用途及方法。

  2、積極參與教學,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發現。

  3、體驗和嘉賓一起參與教學及品嘗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二、教學準備:

  邀請制作月餅的嘉賓來園(攜帶材料和工具)和幼兒共同做月餅。

  三、教學過程:

  1、向做月餅的嘉賓問好,激發參與教學的興趣。

  2、認識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了解其用途。

  3、根據材料和工具,猜測制作月餅的方法。

  4、觀看嘉賓制作月餅,了解制作的方法。(在教學中,可以請部分幼兒嘗試參與制作,獲得親身感受。)。

  5、烘烤和品嘗月餅,體驗快樂。

  四、教學反思:

  教師可將制作月餅的過程拍成照片資料布置在環境中,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和熟悉。

  歡度中秋節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在嘗試后能發現中秋節節慶食品的食用方式。

  2、體驗教學的快樂,進一步感知中秋節熱鬧的氣氛。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教學。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教學。

  教學準備:

  實物或圖片:紅菱、藕、毛豆、芋艿。

  教學過程:

  1、認識提供的實物。

  回憶在中秋節中食用過,還食用過哪些東西。

  2、討論講述:

  (1)這些食品是怎么吃的?

  (2)還有哪些食用這些食品的方式?

  3、嘗試食用。

  幼兒用各種方式吃這些食品。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關于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歡度中秋節教案 1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風俗。

  2.引導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通過給月亮設計衣服,體驗節日的快樂。

  3.體驗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一幅中秋節夜景圖 四張月亮逐漸變圓的圖片 蠟筆 35張月亮圖樣的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中秋節夜景圖,讓幼兒觀察。

  提問:圖上有什么?你知道明天是什么節日嗎?

  二、向幼兒介紹中秋節。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晚上月亮特別圓、特別亮。我們中國人有個習慣,中秋節這一天,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一家人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也可以玩花燈、放焰火,一家人團團圓圓,真快樂,所以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又香又甜的月餅也被人們做成圓圓的,像月亮一樣,"月餅"古代也被人們叫做"團圓餅",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秋天也是收獲的季節,糧食豐收了,水果豐收了,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

  三、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你愿意為月亮姑娘設計一套合適的.衣裳嗎?教師講解要領。

  五、幼兒為月亮姑娘設計漂亮的衣服。(在已畫好的月亮上,通過點、圓、線等形式進行裝飾,并涂色)

  六、教師巡回指導。

  月亮姑娘做衣裳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像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像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像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教學反思: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中秋很感興趣,了解了中秋要團圓,并能夠教育幼兒在節日時獻給爸爸媽媽自己制作的禮物。

  歡度中秋節教案 12

  教學內容:

  中班綜合活動《月餅圓圓》

  教學目標: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使用的中國傳統食品。

  2.嘗試在油泥上用壓、刻、纏繞、團的方法制作月餅。

  3.了解中秋節的文化內涵。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5.參與節日游戲。

  教學準備:

  1.PPT。

  2.各色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片。

  教學重點與難點:

  嘗試在橡皮泥上用壓、刻、纏繞、團的方法制作月餅。

  教學方法與手段:欣賞法、練習法、討論法、多媒體課件法等。

  教學反思:今天我很是開心,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創造,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強制性的左右他們的想法,這樣更能促進兒童的'身心的全面發展,增添學習的興趣,激發創作的欲望,享受其中的樂趣。不足之處是我應該給孩子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讓孩子信手涂鴉、制作,無意中會充實孩子的學習經驗,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從容自信的心態促進他們良好的發展。

  歡度中秋節教案 13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一年四季中最具有感情色彩、文化特征和民間傳說的節日之一。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刻地了解和感受這個傳統節日,我們特別為幼兒園的中秋節活動制定了一套教案,以期能夠豐富孩子們的文化知識、增強他們的中華民族情感和凝聚力。

  一、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含義及由來,培養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興趣;

  2.加深孩子們對家庭、親情、友情的感受,讓孩子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朋友;

  3.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合作精神、團結意識。

  二、活動內容

  1.主題活動:“圓月灣里過中秋”

  活動時間:9月中旬

  活動地點:幼兒園或戶外活動場所

  活動人數:全園師生及家長

  活動流程:

  時間節點

  活動安排

  15:00-15:30 組織幼兒園所有班級集合,主持人介紹活動主題和活動流程,簡短介紹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播放相關動畫片或視頻。

  15:30-16:00 孩子們帶有家長、老師的帶領,各班按小組分別展示節目,如舞蹈、歌曲、小品等。

  16:00-16:30 進行月餅品嘗活動,每個班級準備不同口味的'月餅,讓孩子們嘗嘗自家班和其他班級的區別。

  16:30-17:00 小游戲環節,如猜燈謎、折紙月亮、猜猜游戲等,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

  17:00-17:30 集體賞月,帶孩子們到戶外空地,賞月、吃月餅、歌唱,共同度過快樂的時光。

  17:30-18:00 活動結束,家長帶孩子回家。

  2.課堂教學:中秋節的故事和傳統文化

  活動時間:在活動之前或之后,每班根據課表進行教學安排。

  活動地點:教室或多媒體教室

  活動人數:班級全體幼兒

  教學內容:

  1.講解中秋節的起源和含義。

  2.介紹中秋節的傳統文化內容,如賞月、吃月餅、猜燈謎、打掃房間、貼窗花、賞桂花、斗雞、踩高蹺、放行燃燒物等。

  3.講述中秋節的有趣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兔子與蟾蜍的故事等。

  4.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愛好進行游戲、繪畫、手工等教學活動,如畫月亮、做月餅、剪窗花、編辮子等,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和感受中秋節文化。

  三、活動效果

  1.通過集體活動的形式,讓孩子們跟家長、老師、同伴一起度過了歡樂的中秋節,增強了他們的親子關系和班級凝聚力。

  2.通過教學內容的引導和啟發,讓孩子們了解和認知了更多中華傳統文化的知識,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和認同感。

  3.通過活動過程中的游戲和互動,讓孩子們更好地鍛煉了他們的合作能力、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

  總之,每個孩子都應該有機會了解和參與到中秋節文化傳承中,通過這份“中秋節活動教案”的設計,我們相信能夠讓幼兒園的孩子們收獲更多,了解更多,感受更多,共同把中秋節這個美好的傳統節日傳承和弘揚下去。

【歡度中秋節教案】相關文章:

歡度中秋節作文07-03

歡度中秋節的作文05-08

歡度中秋節小學作文10-28

關于歡度中秋節的作文07-24

歡度中秋節的活動方案02-16

歡度中秋節日記08-15

[熱門]歡度中秋節作文10-07

歡度中秋節作文(精選27篇)11-11

歡度中秋節作文精選15篇01-19

歡度中秋節作文15篇12-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色另类图片综合小说 | 色老99在线精品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不卡 | 午夜一区二区免费福利麻豆 | 午夜福利视频-92 | 在线观看每日更新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