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亮的教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月亮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內容的有趣,體驗動物們齊心協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樂心情。
2.喜歡欣賞文學作品,能對故事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與表達。
活動準備:
《月亮的味道》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引發想象
師:每年中秋節晚上的月亮是怎樣的呢?是的,月亮很圓,也很亮。
今天我帶來了一本書叫《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讓我們來看看故事里的動物們是怎么想的吧。
二、聽講故事,理解作品
1.請大家數一數畫面上有幾雙眼睛?能說說有幾只小動物嗎?
2.小動物們都很著急,請你們幫幫它們,怎樣才能夠夠到月亮?
3.小動物們擠在一起睡著了,讓你感覺怎么樣?
4.小魚在想什么?你們認為它說得對嗎?為什么?
5.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哪個部分最有趣?
6.小動物們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呢?他們是怎樣“疊羅漢”的?
7.小動物們想摘月亮,但月亮為什么要輕輕地往上一跳呢?(月亮和動物們在做游戲)我們也來玩一玩。
(教師可請幼兒邊復述邊體驗故事主要情節。)
三、完整欣賞,想象遷移
讓我們一起再來完整地聽一遍這個故事。
(播放配樂故事,引導幼兒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如果,讓你們也來摘月亮,你們會想什么辦法?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味道?
(教師示范句式:我希望月亮是甜甜的,就像美味的巧克力……)
月亮的教案2
教學目標:
一、教養方面
激發學生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教育方面
啟發學生大膽想象,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形、色知識進行自由的、無拘束的表現。
三、發展方面
激勵學生成為探索太空的有志者。
教學重點:
體會天空的月亮。
教學難點:
激活學生的想象力,畫出人和月亮之間的關系、有趣的故事,創作生動活潑的畫面。
教學準備:
錄像,教學課件。
作業要求:
發揮想象,大膽表現《月亮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啟動主體
1、看錄像,聽音樂,創設情境觀月亮。
2、講故事,念童謠,激情涌動想月亮。
二、發揮主體
1、讀一讀: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地球的衛星。
2、月兒在云朵里穿行,她有很多美麗的故事,我們也來說說,好嗎?
3、調動學生的記憶、想象,分小組議論、交流關于月亮的故事、傳說、兒歌、人類登月等。還可讓學生上臺講講人類與月亮之間的關系等。
三、發展主體
1、借助教材中的圖片及學生作品,開闊學生的創作思路。同時教師滲透構圖、形、色知識教育。
2、可以個人盡情宣泄情感,表現出人和月亮之間的美好關系。也可以幾人合作畫一幅《月亮的故事》。可采用擬人手法進行表現。
3、表現方法:可繪畫,可剪貼,可手工制作等。
4、發揮想象,大膽表現《月亮的故事》。
月亮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基本的文化習俗。
2、通過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知道節日與月亮的關系,引起幼兒對天文現象的興趣。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晚上觀察月亮的變化
活動過程:
1、從陰歷的.八月初一開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長一起觀察記錄月亮,孩子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講述自己的發現,家長用文字記錄下來。第二天早上來園后,互相講述自己的觀察發現。
2、十五過后,將自己的記錄帶到幼兒園,掛到指定的地方,互相看,尋找月亮變化的規律。
3、從十六開始,晚上觀察后,早上來園后將自己的觀察記錄下來,互相講述。
4、堅持記錄一個月后,引導幼兒總結、表述月亮的變化規律,激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反思:
家長的配合意識有待提高,只有唐沁等幾個孩子記錄的很完整,很仔細,其他孩子的記錄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講述,參與的感官太少;還有一部分家長可能覺得這件事對孩子的發展無關緊要,所以孩子要求后,并不主動配合,沒有和孩子一起觀察月亮,所以當老師讓他講述發現的時候,孩子無可奈何。家長的教育觀念有待改變。
月亮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3.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速讀課文,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教學設計
一.導入
用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
二.速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學生速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并提出思考題,把握文章大意。
1.自主學習
A.快速默讀課文,并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B.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C.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D.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并簡要說明。
2.合作探究
以上問題可以由小組討論完成,然后由小組代表發言。
三.研讀欣賞,激發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1.宇航員從登月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登月全過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2.宇航員登月后做了哪幾件事?
3.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請舉例說明。
四.拓展延伸,聯想和想象
1.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2.科學家為什么要收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呢?
3.想象一下在登月過程中,宇航員會有什么感覺?
五.總結
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愿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月亮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月亮是不斷變化的,時圓時缺,了解新月至滿月的變化過程。
2、學習簡單的用表格記錄的方法。
3、萌發對月相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月亮圖片一幅。《月亮姑娘做衣裳》故事課件。
2、提前發放“月亮觀察表”,在家長的帶領下,觀察月亮形態、記錄。
3、月亮觀察記錄表一張,請家長帶著孩子每天認真觀察并記錄。10月11日帶到幼兒園。
活動過程:
1、回憶表達月亮的特征。說說見過什么樣子的月亮,并觀察月亮圖片,了解圓月、彎月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2、播放故事課件,講述故事,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月亮的變化過程。
3、引導幼兒交流月亮變化記錄結果,進一步了解月相變化規律。
(1)幼兒自由交流記錄結果。
(2)教師出示月相記錄表展板,幼兒對照簡述。
活動延伸:
請家長帶幼兒觀察中秋節的月亮。
【月亮的教案(通用5篇)】相關文章:
語文《月亮灣》教案12-29
月亮的味道教案八篇01-16
太陽和月亮教案15篇01-07
關于月亮的作文(通用12篇)12-16
有關月亮的詩歌(通用5首)09-16
描寫月亮的詩句通用15篇12-25
有關月亮的詩歌(通用5首)09-17
關于月亮的詩歌(通用5首)09-16
觀察月亮的作文通用15篇12-15
月亮的想象作文(通用15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