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快樂的沉與浮》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快樂的沉與浮》,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表示物體的沉浮。
2、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盤子,內有木塊、玻璃球、石子、泡沫板、鑰匙、棗子、葡萄、硬幣、樹葉等物體。
2、每組一只盛滿水的大盆子。
3、每組一張記錄表、一支記錄筆。
4、大記錄表一張,大玻璃缸一只。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材料(樹葉和鑰匙),激發幼兒操作的欲望。
二、基本部分
(一)初步感知,認識沉與浮
1、師做示范,介紹沉浮
2、小結:樹葉浮在了水面上,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一一浮,鑰匙沉到了水底,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一一沉。
(二)幼兒探究、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1、認識實驗的各種物品。
2、教師和幼兒合作,示范做玻璃球沉浮的實驗,并示范做記錄。
3、提出實驗要求:幼兒四人友好協商,一人猜測,一人嘗試,一人記錄,一人觀察。將沉與浮的物體進行分類,動手時要挽衣袖,以免打濕衣袖,有水灑出來了,要用小毛巾擦干凈。
4、幼兒分組操作。
師巡視指導幼兒的實驗。
5、交流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6、小結。
師:在操作中,我們發現玻璃球、石子、鑰匙、沉到了水底,這樣的現象叫"沉",木塊、泡沫板、空飲料瓶、飲料蓋、樹葉、浮在了水面上,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浮"。
(三)幼兒嘗試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1、怎樣使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
a、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浮在水面上,可是它想到水底去看一看,讓我們來幫幫瓶子寶寶,想辦法讓它沉下去,好不好。
b、幼兒嘗試。(如果幼兒一下子想不到辦法,可以給幼兒1-2分鐘的時間去嘗試、討論,如果還是沒有小朋友想出辦法再加以引導。)
c、師:小朋友們,同一個瓶子寶寶,不裝水時浮在水面上,裝滿水后,就沉到水里了。為什么呢?
d、教師總結:不裝水時,瓶子寶寶很輕,所以浮在上面;裝滿水后,瓶子寶寶變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2、怎么樣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a、師:小朋友們,我們剛剛讓瓶子到水底去旅游了一趟,它玩得好開心啊。可是,還有一個物品寶寶也需要你們的'幫助,看,橡皮泥寶寶它好想浮在水面上來玩一玩,讓我們來幫幫他們!
b、幼兒嘗試。(如果幼兒一下子想不到辦法,可以給幼兒1-2分鐘的時間去嘗試、討論,如果還是沒有小朋友想出辦法再加以引導。)
c、師:現在橡皮泥寶寶能和樹葉寶寶一起玩了,他好開心。可他有一個問題想問小朋友們"我的體重沒變,當我團成球狀時,我沉在底下;當把我做成船的形狀時,我就會浮上來,為什么?
(三)結束部分
1、教師提出嘗試題:沉與浮在我們的生產、生活有哪些應用?
幼兒嘗試回答:救生圈的應用、淘米做飯時的應用以及在輪船、潛水艇上的應用等。
2、教師總結(演示課件):
沉浮現象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它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國防等領域,能為人類做許多事情。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還有哪些物體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快樂的沉與浮》】相關文章:
浮歌沉筱散文10-05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單數與雙數》09-23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白天與黑夜》09-22
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說課稿11-02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7篇01-18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教案公開課教學設計04-20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0-27
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說課稿3篇11-14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2-25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站立的盒子》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