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沉浮》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沉浮》,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意圖
孩子們對玩水有著濃厚的興趣,經常會看到他們把一粒石子、一片樹葉等投進水里,百玩不厭。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我結合大班《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一書設計了此活動――《沉浮》。
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大膽探索、嘗試便物體沉或浮的不同方法,發展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活動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藥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記錄表(見附圖)、鉛筆;盛水的水盆若干個,積木塊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材料,激發幼兒操作的欲望。
二、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出嘗試問題:如果把這些材料放進水中,會發現什么現象?
1.幼兒嘗試。
2.幼兒介紹嘗試結果。
教師總結:石子、牙膏皮、橡皮泥這些物體沉到了水底,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一一沉;空藥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這些物體浮在了水面上,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一一浮。
(二)教師提出嘗試性問題:“怎樣讓沉在水底的物體浮在水面上?”
1.幼兒嘗試。
要求:幼兒兩人友好協商,一人嘗試,一人記錄。
2.嘗試結論:改變橡皮泥的形狀(捏成帶邊的薄片狀),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
(三)教師提出嘗試問題:怎樣讓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沉到水底?
1.幼兒嘗試。要求:幼兒兩人互換嘗試。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嘗試。
2.嘗試結論: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裝在空藥丸盒里可使空藥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
(四)教師提出嘗試問題:
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時,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積木塊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辦法幫他們把積木很快分出來?幼兒嘗試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積木塊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積木塊,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
教師實驗演示,驗證答案。
活動延伸
老師把這些材料放在科學區,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可以來繼續進行嘗試。
活動反思
本節課是幼兒園大班的科學常識課,主要通過實踐來了解,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找到答案,用玩的方式讓他們更好的感覺到學科的樂趣,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使他們樂于觀察、樂于嘗試,發現問題再去解決問題。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沉浮》】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沉浮》09-23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0-27
中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蔬果的沉浮》09-22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樹葉找家》09-23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動物過冬》09-23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01-21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男女有別》及教學反思12-06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有變化嗎》09-23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站立的盒子》09-23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月亮和太陽》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