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家長學校授課教案設計——家長放手,孩子動手

時間:2025-01-15 16:24:55 曉麗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家長學校授課教案設計——家長放手,孩子動手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家長學校授課教案設計——家長放手,孩子動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家長學校授課教案設計——家長放手,孩子動手

  小學家長學校授課教案設計——家長放手,孩子動手 1

  教學目標:

  1、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從中能認識到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通過交流、討論和互動,讓家長明確責任,逐漸掌握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要求,引導孩子從生活和學習做起,成為生活學習的主人。

  3、通過收看相關視頻和案例分析數據顯示,讓家長提高認識并掌握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具體做法。

  教學重點:

  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明確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掌握具體的方法。

  教學方法:

  講授與互動

  教學時間:

  6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出示視頻

  請各位家長朋友看一段視頻(內容:清早孩子起床,媽媽代勞為孩子疊被、準備洗臉水,擠好牙膏;孩子上學,家長給背書包。家長給孩子送學具,幫孩子系鞋帶的情景。)

  看完這段視頻,請談一談您的感受?

  2、教師小結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教育,都視孩子為家庭的希望,為了孩子的將來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的培養,有些小學生連最基本的生活處理能力也沒有,成為家庭中所謂的“小皇帝”。常此下去,孩子的將來又會怎樣呢?

  二、現狀剖析,指導認識

  1、出示調查數據

  “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與教育”調查中的顯示數據。

  2、展示生動案例

  案例:文文是個聰明的孩子,每天總是樂呵呵的,非常招人喜歡。可與他接觸時間一長,他的可愛就打了折扣,只見他的課桌從早到晚總是亂糟糟的,桌面上攤滿了東西,要想從桌子里拿出一件學習用品,就會帶出一堆書、本掉在地上;每天收家庭作業的時候,別人都交了,只有他在書包里翻來翻去,找不出來,急得抓耳撓腮;每天放學是他最狼狽的時候,書包半天都收拾不完,原因是所有的東西都一股腦地塞進書包里,有的時候東西多,怎么塞都塞不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書包是收拾完了,好不容易排到隊伍里可手里卻拉著長長的圍巾,問他為什么不系到脖子上,他的回答會讓人瞠目結舌:“不會系。”

  師:家長朋友們,看了以上的數據和案例,相信您一定有很多感慨,此時此刻,您想說些什么呢?

  3、教師小結

  現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把孩子看得過重,過于溺愛,舍不得讓她們分擔任何家務,孩子分內的事情也全包攬。讓孩子成為了“小公主”、“小皇帝”。很多家長,只知道想方設法讓孩子過得舒服快樂,而忽視了對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養。試想,一個連圍巾都不會系的孩子,一個連自己的物品都不能認真整理的孩子,他的人生會是什么樣呢?

  三、討論交流分析原因

  1、各抒己見展開討論

  現在請大家想一想,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請家長們各抒己見,說說自己的看法。根據家長發言,教師板書:

  (1)過度溺愛,過度保護。

  (2)包辦代替,不放心。

  (3)不能鼓勵肯定,簡單粗暴,缺乏耐心。

  (4)教育缺乏示范性,一致性,一貫性。

  (5)教育觀念錯誤,忽視孩子自理能力培養。

  2、觀看視頻啟發思考

  (1)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作為家長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讓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

  視頻內容:放學回家后孩子寫作業,遇到不會的知識家長直接告訴答案,然后家長代勞整理學具發現水性筆和格尺丟失,不停地訓斥孩子。作業寫完后孩子自顧看電視去了,又由家長收拾書本文具、看課程表整理書包等。

  您認為這位家長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2)一個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是很難生存的,更談不上很好的發展。所以我們還應從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教會他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

  視頻內容:孩子自己洗桌布、紅領巾、襪子等簡單物品;在家里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掃地、洗碗、擦桌子飯前擺碗筷等;去超市買醬油、自己擦鞋。

  3、教師小結

  當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一個普遍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失誤。這種失誤給小學生帶來的心理傷害是長遠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會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他的其他心理素質,如獨立性、操作能力、自控能力等的發展。生活自理能力強的孩子一般來說,他的獨立性比較強,依賴性比較弱,動手能力較強;而生活處理能力差的孩子獨立性差,依賴性大,動手操作能力較差,并且將來走向社會,會遭受理多的挫折,體驗到更多的失敗情緒,對工作和事業產生負面影響。

  四、尋求方法體驗嘗試

  1、師: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家長為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在不斷地嘗試。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以下幾個家庭的不同做法。

  第一個家庭:(如果孩子做到了畫一張笑臉,沒做到畫一張哭臉)

  第二個家庭: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個家庭:

  2、師:您看了以上這三個家庭的做法,說說您的看法。

  3、師: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好的`做法,請您談一談。

  五、歸納總結指導建議

  不管我們多么愿意為我們的孩子做一切,孩子最終都會走向社會,都要離開家,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因此,作為家長,我們必須要教孩子學會自理,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孩子才能真正自立。以下是我給大家的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家長一定要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

  當今,獨生子女的家長在培養孩子自理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下面兩種心態。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讓孩子“受苦”,怕孩子累著,不小心磕著或碰著。另一方面是家長怕麻煩,有些家長認為: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早就替他做好了。有的家長看到孩子跟在身后忙活,心里就煩。“去去去,一邊玩去吧!”便把孩子支開了。而如果在這時家長因勢得導,并對孩子進行具體的指導,告訴他笤帚怎么拿,碗怎樣洗,孩子會很高興的。如果相反,家長沒有對孩子給予適當的教育和訓練,那么孩子不但會喪失做人的一種能力,更無法懂得,應體諒父母,為父母分憂。

  2、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要從讓孩子學做家務開始

  家長在訓練孩子自理能力的時候,除了訓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管理自己以外,還要特別注意訓練孩子學做家務。如讓孩子自已洗襪子,整理衣物,打掃房間等。孩子主動幫助做家務時應得到鼓勵。家長在吩咐孩子做家務時要有耐心,當孩子不愿意去做家長吩咐的事情時,家長要講明道理,把具體要求說明白,態度堅決地要求孩子完成。千萬不能嘮嘮叨叨說個不停,而且最后還讓步了,孩子會認為自己“勝利”了,以后,再遇到這種情況,孩子仍可能采用這種辦法來對付父母。這會給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效果和家長的教育權威還來威協。

  3、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應以鼓勵、肯定為主

  由于孩子年齡小,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大人不應因此指責孩子,更不能懲罰孩子,而應首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于孩子有失誤的地方,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幫助孩子逐步走向成熟。

  家庭教育要講究方法,用一種歸適合孩子的方法,正確地引導孩子,即使是已經形成的壞習慣,也會逐漸被改正的。指導孩子安排好日常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要從嚴要求,從小做起。

  六、結束語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家長就要放手,給孩子創造鍛煉的機會,只有這樣,培養孩子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最后送給大家幾條家教箴言。

  家教箴言:

  1、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美]珍妮·艾里姆

  2、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3、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小學家長學校授課教案設計——家長放手,孩子動手 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家長理解培養孩子自主能力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放手策略。

  技能目標:指導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施放手教育,促進孩子動手能力的發展。

  態度目標:增強家長對孩子自主成長的信心,鼓勵家長調整心態,從“幫助者”轉變為“引導者”。

  教學對象:小學學生家長

  教學時間:90分鐘

  教學材料:

  PPT演示文稿

  案例分析材料

  互動討論問題卡

  自主能力培養小貼士手冊

  教學流程:

  一、引入(10分鐘)

  開場白:簡短介紹本次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強調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對于其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視頻/故事引入:播放或講述一個關于孩子通過自主嘗試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小故事,激發家長共鳴。

  二、理論講解(20分鐘)

  自主能力的定義與重要性:解釋自主能力的含義,強調它對孩子自信心、責任感、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的積極影響。

  成長階段與自主能力培養: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特點,簡述不同年齡段孩子自主能力培養的重點。

  家長角色轉變:探討家長如何從過度保護轉變為適度放手,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和支持者。

  三、案例分析(20分鐘)

  正面案例分享:展示幾個成功放手、孩子自主成長的具體案例,分析家長的做法和孩子的`變化。

  反面案例反思:討論一些因家長過度干預導致孩子缺乏自主性的情況,引導家長思考其中的教訓。

  四、互動討論(25分鐘)

  分組討論:將家長分為小組,每組發放討論問題卡,如“您認為最難放手的是哪些方面?”“您有哪些成功的放手經驗可以分享?”等。

  角色扮演:選取一兩個典型場景進行角色扮演,如孩子做作業遇到困難請求幫助時,家長應如何回應,以實踐放手策略。

  五、實踐指導(10分鐘)

  制定放手計劃:引導家長根據所學內容,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具體的放手教育計劃,包括短期目標和長期愿景。

  發放小貼士手冊:提供自主能力培養的小貼士手冊,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放手技巧、鼓勵話語示例等,供家長參考和實踐。

  六、總結與反饋(5分鐘)

  總結要點:回顧本次課程的核心內容,強調家長放手、孩子動手的重要性。

  收集反饋:邀請家長分享學習心得,收集對課程的建議,以便后續改進。

  結束語:鼓勵家長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持續關注和支持孩子的自主成長,并歡迎家長隨時交流心得與困惑。

  課后作業:

  家長實施放手計劃一周,記錄孩子的變化和自己的感受,下次課程時分享。

  通過這樣的教案設計,旨在幫助家長認識到放手讓孩子動手的重要性,并掌握實際操作方法,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自主發展。

【小學家長學校授課教案設計——家長放手,孩子動手】相關文章:

家長學校授課教案05-21

高中家長學校授課教案01-27

家長學校授課教案12篇03-30

小學家長學校家長培訓授課教案(精選10篇)03-29

中學家長學校授課教案01-27

家長學校授課教案(精選17篇)05-13

家長學校授課教案范文(精選12篇)06-09

家長學校授課總結(通用7篇)09-18

家長學校授課教案15篇(推薦)07-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 婷婷色五月另类综合 | 中文字幕一本精品在线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