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育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體育教育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體育教育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使幼兒體驗到相互合作的快樂,感受到齊心協力的力量大于一切;
2.讓幼兒能了解到布袋的多種用法;鞏固合跳、跨跳、四散跑的能力;
3.幼兒能夠聽懂音樂,發揮想象感受到不同的情節性音樂,并通過游戲充分的表現音樂。
二、教學準備:
1.每人布袋各一個,老狼頭飾一個,小兔頭飾與幼兒人數一致;
2.完整情節的錄音音樂磁帶一盤;
三、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小兔子們跟兔媽媽做起床操。(教師帶領幼兒做準備教學)
(二)基本部分:(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聽音樂做情境游戲)
1、“尋找食物”:幼兒一個接著一個套著布袋蹦腳前進跳;
2、“吃完東西回家”:在草地上吃東西,吃后扛著袋子回家。
(1)教師帶領幼兒一個接一個并腳跳,不套布袋;
(2)聽到了河流聲,小兔們過獨木橋:幼兒把袋子撲成一條木橋,然后小兔過橋;(教師引導作用)
a一個跟著一個并攏雙腳跳一次
b一個跟著一個跨跳一次
(3)收拾布袋,套著布袋跳回家
3、“大灰狼捉小白兔”:
a大灰狼來了,幼兒躲避大灰狼四散跑(恐怖的音樂響起,另一老師扮演大灰狼進場);
b小白兔藏進布袋里,大灰狼在周圍巡視;
c發現一小兔被抓,所有小兔拿起布袋當棍子打狼,最后勝利了,高高興興地 回家了。
教學結束:
小白兔們高高興興隨著勝利的音樂走出場.
體育教育教案2
教學背景
小班幼兒非常活潑可愛,喜歡蹦蹦跳跳,但是他們的動作還不是協調,我根據幼兒思維形象,對扮演小動物非常感興趣的特點,設計了小班體育教學"小白兔采蘑菇",以小白兔跳小溝、爬山坡、鉆山洞的故事情節貫穿整個教學,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使身體機能得到鍛煉,動作變得協調。
教學目標:
1、練習雙腳立定向前蹦跳,提高動作協調性。
2、喜歡參加體育教學,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教學準備:
1、幼兒人手一塊彩色熟料板,錄音機,磁帶,蘑菇。
2、場地布置如圖。
教學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扮演小白兔以各種姿態睡在菜板上,老師扮演兔媽媽也作睡覺姿勢,然后以故事形式帶領幼兒聽著音樂做韻律教學)"寶寶們,天亮了,讓我們來刷牙,洗臉,梳頭,照鏡子"。
2、基本部分:
(1)繼續以故事形式讓幼兒在教學中探索雙腳并攏立定向前跳的方法。
兔媽媽:今天天氣真正好,媽媽帶小兔一起去采蘑菇,但是蘑菇地四周都是小溝,怎么辦呢?(跳過去)對,我們可以跳過去,現在你們每人有以一塊塑料彩板,大家找一個好朋友搭成一條小溝跳一跳。
小白兔結伴分散練習。(在練習過程匯中,教師注意指導幼兒雙腳并攏,兩手可以前后擺動,用力向前跳起,這樣就能跳過小溝。)
幼兒集中,請跳的好的小兔示范給大家看。(教師強調動作的要領)
幼兒再次分散練習。(教師注意個別指導)
(2)以游戲"小白兔采蘑菇"的形式復習跳、鉆、爬等動作
師:讓我們一起搭一條小溝,媽媽要帶你們去采蘑菇了。
提出游戲要求。
兔媽媽:現在我們都學會跳過小溝,媽媽可以帶小兔去采蘑菇了,路上要跳過小溝,爬過山坡,鉆過山洞,才能采到蘑菇,我們跳的時候雙腳并攏向前用力跳起,爬山坡時要手、膝蓋著地爬鉆山洞到頭,身體不能碰到山洞。
幼兒集體游戲。(游戲反復進行兩次)
第一次:小白兔采完蘑菇再次鉆山洞,爬過山坡,跳過小溝回到家。兔媽媽:"天黑了,我們睡覺吧。"(大家蹲下做睡覺樣子)
第二次:兔媽媽:"天亮了,我們再去采蘑菇吧。"小兔們再次跳過小溝,爬過山坡,鉆過山洞,再次游戲。
3.結束教學
兔媽媽:蘑菇采完了,我們高興不高興?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跳舞吧!小白兔聽著音樂跟著媽媽跳著舞離開場地。
體育教育教案3
認知目標:
通過學習走的正確方法,培養學生走的正確姿勢,提高學生走的正確能力,促進下肢和內臟器官的發展。
技能目標:
學會簡單的韻律教學,發展學生工作的協調性、節奏感,提高審美能力。情感目標:通過教學教學,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不怕困難、敢于創新的優良品質。教學重點和難點:走時上下肢的協調,放松、抬頭、挺胸、自然大方。
學習內容:
種姿勢的走
學習步驟:
一、愉悅身心階段:
1、小干部整隊,師生問好。
2、布置本課學習內容。
3、小游戲:快馬加鞭。
二、走姿訓練階段:
1、模仿各種不同動作的走。
師生以對話的形式邊說邊有節奏地模仿動作走,如:
①師:拍起手來?生:啪!啪!啪!
②師:吹起喇叭?生:噠!噠!噠!
③師:敲起鼓來?生:咚!咚!咚!
④師:打起槍來?生:叭!叭!叭!等??
2、體驗各種不同方位的走。
在老師帶領下隨音樂節拍做各種不同的走,如:高重心的走、低重心的走、曲線走等。
3、討論在日常生活中走的正確姿勢。
①啟發學生大膽地思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哪幾種常用的行走姿勢?”的問題,如:向前走、后退走、側步走等。②讓學生回答:在什么情景中用后退走?什么場合用側步走?怎樣才能表現出“行如風”的姿勢?
③從“人們的行走姿勢是否一致?”等問題入手,老師做示范動作,讓學生懂得不正確的走姿會給人流下不好的印象,會給自己的身體健康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
④在老師的指導下集體練習向前走、后退走、側步走等動作。⑤分組由小組長帶領練習。
4、滲透《道路交安全法》
第一條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教學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
三、放松整理階段:
1、放松舞步:
2、小結本課優缺點。
課的設計思路:通過各種形式的行走練習,可以糾正錯誤的行走姿勢,養成行走的正確姿勢和習慣,從而在練習中提高學生的體能。
體育教育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懂得青春期是生命必經階段,知道第二個生長發育高峰期的身心特點。
2、能力目標:能依據青春期的特點,在參加體育教學時能正確運用揚長避短的具體方法與要求。
3、情感目標:正確認識調節好自己心理、情緒的重要性。
教學步驟:
一、青春期的概念及其分段
青春期是指人體生長發育成熟前一個迅速發育的階段,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1、青春發育前期:女生從11~12歲開始,男生從13—14歲開始,一般持續2~3年。
2、青春發育中期:女生從12~15歲開始,男生從14~16歲開始,主要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發育為主。
3、青春發育后期:女生從16~17歲開始,男生從17~18歲開始,主要表現為身體各系統繼續緩慢發育,逐漸成熟。
青春期發育的開始年齡、持續時間、發育狀況既有種族、環境、社會條件的差異,也有明顯的個體差異。
青春期是人體各系統、各組織器官迅速變化,趨于完善定型的關鍵時期,對我們的心理、情緒、行為都有很大的影響。如何平穩度過青春期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青春期體育鍛煉應注意的問題
體育鍛煉可以使青少年在青春期發育得更好。但是青春期身體的發育、身體素質和機能的發展,在不同時期、不同性別和不同個體之間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體育鍛煉必須從實際出發,承認差別,因人而宜。
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前兩個階段,這一時期骨骼的發育、身高的增長都較快,骨組織中軟骨成分較多,富于彈性,不易骨折,但是抗壓、抗扭曲能力差。所以在進行力量練習時,負荷重量不能太大,尤其要注意保護脊柱。
青春期肌肉生長速度落后于骨骼,肌纖維細而長,肌肉力量較差。所以要選用適當的刺激肌肉發展的力量練習,促進身體各部位均衡發展,避免長成“豆芽菜”的體形。
青春期的體育鍛煉尤其要重視對加強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功能有良好作用的有氧耐力訓練,如經常進行較慢的或中等速度的跑步等。
處在青春期的初中學生神經系統的可塑性、靈活性都比較好,所以要抓緊這個有利的時機,多學一些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術和生活中必需的教學技能,為以后學習各種體育、生產勞動技能和軍事技能打好基礎。
初中女生要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和生理上的困難,積極參加體育教學。月經期間可參加適當的體育教學,但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和引起腹內壓升高的運動(如仰臥起坐等),同時
應注意個人衛生。在青春期階段要經常進行有氧耐力跑步,可以消除體內多余脂肪。經常進行韻律體操、舞蹈練習和加強腹部肌肉、骨盆底肌、腰背肌肉的鍛煉,可以使身體更加健美,動作更為協調,姿態更加優美,還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
另外,要安全、平穩地度過青春期,除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注意營養衛生外,還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暢;要熱愛生活,與他人友好相處,養成寬廣的胸懷和樂觀的性格;要培養多種愛好,努力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相輔相成的,有了“雙健”,才能把自己培養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材。
三、體育課常規要求
四、布置作業<我心目中的體育課>
課后小結:從學生的作業反應出今后的體育課應充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體育教育教案5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趣,培養幼兒遵守規則的習慣。
2.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平衡力和動作的靈活性。
3.指導幼兒練習雙腳在有間隔的物體上移動踏板交替前進。
教學準備
1.音樂:《在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畔》
2.每人2塊塑膠墊。
教學進程
一、導入
以郊游形式引入課題,激發教學興趣。
做準備教學,教學幼兒身體各個部位。
二、展開
1.引發幼兒探索過小河的方法。
(1)幼兒討論過小河的方法。
根據生活經驗討論講述。
(2)提出條件,嘗試探索在現有條件下過河的方法。
只有兩塊磚的時候,你怎樣過河才不會把鞋踩濕呢?
幼兒嘗試,教師觀察。
(3)請個別幼兒示范過河方法,比較多種方法的優缺點。
2.練習過小河的方法,掌握雙腳在有間隔的物體上交替前進的方法。
(1)幼兒自由練習。
怎樣才會有快又穩?(側身移磚)
(2)請過河快的幼兒進行示范,引導幼兒發現奧秘:
側身、間隔適合自己邁步的最大距離。
(3)集體比賽的形式練習交替移動。
3.游戲過小河
介紹游戲名稱
講解游戲玩法和規則
幼兒在音樂聲中,有趣的進行游戲。
三、結束
1.席地而坐做放松教學,拍肩、捶腿。
2.教師講評教學。
【體育教育教案(通用5篇)】相關文章:
體育情境教育教學反思(通用6篇)12-28
小學體育教案12-20
體育課件教案篇一:體育課教案05-14
小學體育《投擲》教案11-26
小學體育優秀教案12-28
體育教育培訓營銷方案08-23
大班寒假健康教育教案(通用5篇)12-21
寒假的健康教育教案(通用7篇)12-21
校園安全知識教育教案(通用5篇)12-16
小學體育教學教案課件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