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優秀教案《信封玩偶》含反思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優秀教案《信封玩偶》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材分析
1、設計背景:本次活動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而且中班幼兒較熟悉和喜愛的就是各種動物的形態,信封的收集也較為方便,所以我特設計了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欣賞廢舊物變寶創造出來的美后,自己動手利用平常經常丟棄的廢舊物也來創造一種美,從中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單純的學習一樣技能,缺乏幼兒學習的主體性,而且會讓幼兒的創造性也的不到提高。我設計的活動一方面教給幼兒簡單的新技能,有讓幼兒避開簡單的模仿,運用新的技能來進行創新活動(就是運用到后面的裝飾上)。這樣的活動符合幼兒園特色活動的要求“讓幼兒勤思考,有創造”。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為依據,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
1、了解制作玩偶的方法,掌握用對折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圖形,并通過貼、畫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人物的形象。
2、在活動中提高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掌握用對折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圖形,
活動的難點是:運用對折剪出的圖形進行創造性的運用。
在教學程序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觀察探索→技能學習→動手制作→交流分享
總之,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動之中。
二、幼兒發展情況
我們班是剛剛進入中班的孩子們,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動手操作技巧,能剪、會粘、會畫,并且對于動物、人物也是非常的喜歡,并對他們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一些五官及對稱的知識,這給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扎實的基礎。我們班級里幼兒也比較喜歡動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簡單又好玩的小制作,比如制作的車子、沙發都是有模有樣。特別是對于一些做完后可以玩的小制作更是興趣濃厚。
三、教師的組織策略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美工活動離不開感知、模仿、練習、創作這幾個基本環節。在這節活動中,我也是通過先激發興趣,再感知觀察作品的.形狀、材料,然后讓幼兒去思考探索制作的步驟,接著傳授新的技能,最后去嘗試操作,教師起到啟發、引領的作用,把幼兒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采用的教法有:啟發提問法、直觀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啟發提問法:本次活動最經常使用這種方法,引起幼兒的思考,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讓他們在老師的提問幫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觀法:本次活動的開頭,老師就采取了這個方法,讓幼兒通過欣賞紙偶表演,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初步感受藝術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讓幼兒在掌握技能的基礎上,有創造地運用這一技能。比如活動中教師重點介紹對稱剪的方法,再讓幼兒把這種對稱運用到自己的裝飾中去,并且可以把所學的技能發散到制作其他的動物、人物上,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和創新性。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動的結尾部分,我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來進行展示和表演,與同伴間的交流分享,讓小朋友學會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
此外,我們還適時采用了賞識激勵法、審美熏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變廢為寶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幼兒園中班美術優秀教案《信封玩偶》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美術說課稿有趣的陀螺含反思12-16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夢境》09-23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蝸牛》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圓形》09-22
幼兒園中班語言詩歌教案《吹泡泡》含反思08-0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媽媽和我》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蠟筆小黑》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報紙魚》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太陽娃娃》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畫房子》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