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過新年》含反思(精選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過新年》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過新年》含反思 1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了解新年的傳統習俗,如貼春聯、吃年夜飯、拜年等,感受新年的歡樂氛圍。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新年的期待與想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通過參與新年相關活動,體驗傳統節日的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深入了解新年的各種習俗及其寓意。
積極參與新年主題的手工制作與角色扮演活動。
難點
理解不同地區新年習俗的差異,感受多元文化。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操作體驗法、討論法
四、教學準備
有關新年習俗的`圖片、視頻資料,如喜慶的春聯、豐盛的年夜飯場景、熱鬧的舞龍舞獅畫面等。
制作春聯、鞭炮、紅包等手工材料,包括彩紙、剪刀、膠水、畫筆等。
新年相關的音樂,如《恭喜發財》《新年好》。
五、教學過程
。ㄒ唬⿲氩糠郑5分鐘)
播放歡快的新年音樂《恭喜發財》,教師穿著喜慶的紅色衣服,手持一個大紅燈籠走進教室,向幼兒們熱情打招呼:“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呀?對啦,新年要到啦,老師今天帶大家一起走進新年的歡樂世界!币l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20分鐘)
觀看新年習俗圖片與視頻(8分鐘)
教師依次展示貼春聯、吃年夜飯、拜年等圖片,邊展示邊講解:“看,這紅紅的紙上寫著漂亮的字,貼在大門兩邊,這就是春聯,它能給我們家帶來好運哦;到了除夕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豐盛的飯菜,這叫年夜飯,可熱鬧啦;過完年,小朋友們還會跟著爸爸媽媽去親戚家,說吉祥話,這是拜年。”播放一段舞龍舞獅的視頻,讓幼兒直觀感受新年的熱鬧非凡。
討論與分享(6分鐘)
組織幼兒分組討論:“你們家是怎么過新年的呀?有沒有貼春聯?年夜飯都吃了什么好吃的?去拜年的時候說了哪些吉祥話?”每組推選一名代表發言,教師認真傾聽并給予鼓勵與回應,如:“哇,你家的年夜飯好豐盛,有那么多好吃的,肯定特別幸福。”
手工制作——制作春聯(6分鐘)
教師示范用彩紙、畫筆制作簡易春聯:“現在,老師教大家做春聯,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新年愿望寫上去哦。”給幼兒分發材料,指導他們動手制作,提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膠水。
(三)游戲與角色扮演部分(15分鐘)
放鞭炮游戲(7分鐘)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我們來玩放鞭炮游戲,小朋友們分成兩組,輪流把‘鞭炮’(紅色紙條)扔向空中,同時大聲說‘噼里啪啦,新年到’,看哪組放得又高又響。”幼兒分組玩游戲,教師在旁引導,確保安全。
拜年角色扮演(8分鐘)
設置幾個“家”的場景,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有的扮演長輩,有的扮演晚輩!巴磔叀蹦弥灾萍t包、帶著笑容走向“長輩”,鞠躬說吉祥話:“爺爺奶奶新年好,祝你們身體健康!”“長輩”回應并給“晚輩”發紅包,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拜年的樂趣。
(四)結束部分(5分鐘)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好多新年的習俗,還做了好玩的游戲,過新年是不是特別有意思呀?希望大家都能度過一個快樂、幸福的新年!”播放輕柔的《新年好》音樂,幼兒在音樂聲中有序離開教室。
六、教學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制作一張新年賀卡,送給親朋好友。
在班級美工區投放更多新年主題材料,供幼兒自由創作。
七、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們的參與熱情極高,大部分幼兒都能積極投入到各個環節。通過直觀的圖片、視頻展示,幼兒對新年習俗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在討論與分享環節,他們能夠大膽講述自己家過新年的情景,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手工制作和游戲環節更是將氣氛推向高潮,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力以及合作能力都有所展現。然而,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介紹不同地區新年習俗差異時,講解稍顯倉促,部分幼兒可能理解不夠深入;個別幼兒在手工制作時過于依賴教師幫助,自主探索精神有待加強。后續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個體差異,給予每個幼兒充分的引導,同時拓展多元文化內容,讓幼兒對新年習俗有更全面的了解。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過新年》含反思 2
一、教學目標
引導幼兒知曉新年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了解其起源與發展的簡單知識,增進民族自豪感。
幫助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新年禮儀,如問候長輩、接受禮物要說謝謝等,培養良好的社交習慣。
激發幼兒對新年活動的創意與想象,能夠設計自己心中的新年慶祝場景,發揮創造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熟悉新年的主要慶祝方式與常見習俗,能準確描述。
學會并運用簡單的新年禮儀進行互動。
難點
從文化內涵角度理解新年習俗承載的意義,感悟傳統節日魅力。
三、教學方法
情境創設法、故事講述法、實踐操作法、小組合作法
四、教學準備
關于新年起源的動畫視頻,時長約3-5分鐘,畫面生動形象,配有簡單易懂的解說。
收集不同風格的新年服飾、配飾若干套,如唐裝、紅色圍巾、帶有“!弊值.帽子等,用于幼兒角色扮演。
大型白色畫紙、水彩顏料、畫筆、彩泥等美術創作材料,準備一些新年主題的貼紙,如鞭炮、生肖動物等。
五、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耄6分鐘)
教師提前將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新年集市”,有掛滿紅燈籠的“街道”、擺放著“年貨”(如假水果、塑料鞭炮等)的“攤位”。幼兒進入教室,教師扮演“集市攤主”熱情招呼:“歡迎來到新年集市,小朋友們,新年馬上就到啦,今天咱們先逛逛,看看都有啥好玩的。”播放輕松的新年背景音樂,營造氛圍。
。ǘ┲R講解與探索(18分鐘)
新年起源故事(6分鐘)
教師帶領幼兒圍坐,播放新年起源動畫視頻,看完后提問:“小朋友們,從視頻里你們知道新年是怎么來的嗎?”引導幼兒回憶關鍵信息,并用簡單語言講述,如“很久以前有個怪獸,人們用鞭炮嚇跑它,就有了新年”,教師給予補充和糾正,讓幼兒初步了解起源。
習俗探究(8分鐘)
展示貼春聯、守歲、逛廟會等習俗圖片,每展示一張,教師就問:“這張圖片上的人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然后詳細講解,如“守歲就是除夕夜不睡覺,一家人在一起等待新年到來,寓意著把壞運氣趕走”。讓幼兒分組觀察圖片,互相交流討論,加深理解。
新年禮儀學習(4分鐘)
教師示范正確的新年問候禮儀,雙手抱拳作揖,微微彎腰說:“新年好!”邀請幼兒兩兩一組練習,互相問候,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姿勢,強調聲音要響亮、有禮貌。
。ㄈ﹦撘鈱嵺`(12分鐘)
新年慶祝場景設計(6分鐘)
教師提出任務:“現在,咱們要一起設計一個超級棒的新年慶祝場景,你們可以用畫紙、彩泥、貼紙,想怎么創作都行!庇變悍纸M領取材料,開始創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如“能不能在畫上添個會飛的紅包”,引導小組內成員分工合作,有的畫畫,有的捏彩泥。
新年時裝秀(6分鐘)
幼兒完成創作后,教師拿出準備好的新年服飾、配飾,說:“接下來,我們要舉辦一場新年時裝秀,大家穿上漂亮衣服,拿著自己設計的場景作品,走一走,展示一下!庇變鹤杂商暨x服裝穿戴,輪流走上“T臺”,展示作品,其他幼兒鼓掌加油,教師拍照留念。
。ㄋ模┛偨Y與延伸(4分鐘)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在新年集市玩得開心嗎?學到了好多新年知識,還做了漂亮的作品;丶液,把這些分享給爸爸媽媽,一起準備過新年吧!”布置課后作業,讓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打掃房間,布置出一個有年味的角落。
六、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情境創設和多種教學方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情境導入時,幼兒被“新年集市”吸引,迅速融入教學氛圍。通過動畫、圖片展示及互動討論,幼兒對新年起源和習俗有了較好掌握,尤其在創意實踐環節,幼兒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令人驚喜,他們設計出豐富多彩的新年慶祝場景,時裝秀更是將歡樂推向頂點。但活動也有可改進之處,如在講解新年習俗內涵時,部分幼兒理解困難,教師可結合更多生活實例或小故事輔助理解;在小組合作創作時,個別小組出現分工不均現象,后續需加強引導幼兒如何合理分工,提高合作效率。總體而言,活動達到了預期教學目標,為幼兒感受新年氛圍、傳承傳統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過新年》含反思 3
活動設計背景
新年快到了,大街小巷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快樂氣氛,為了增進孩子們對我國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組織了這次談話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大膽的創新精神。
2、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要求幼兒能夠用較為流利的語言描述情景,并能夠使用豐富的詞匯來形容新年的快樂和自己愉悅的心情。
3、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大膽的創新精神。
難點:引導幼兒用較為流利的語言描述,表達自己的心情。
活動準備
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或者物品
活動過程
談話導題:“新年就要來到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們來想一想,怎樣過新年才快樂呢?”幼兒自由討論,請想好了的小朋友來講一講,他準備怎樣過新年?去年的時候是什么過的?心情怎么樣?
1、出示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么,人們在做什么?他們的表情看起來怎么樣?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為什么?
2、憶去年小朋友給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請幼兒想一想當時的情景是怎么樣的?我們在拜年的時候說了些什么?引導幼兒回憶《拜年》這首兒歌,全班一起來背誦,激發幼兒對新年的向往。
3、告訴小朋友,新年是一年的新開始,小朋友又大了一歲了。提問:你在新的一年里有些什么打算,有什么愿望,應該怎樣做?
4、教師小結:我們不僅自己要快樂的過新年,而且還有給身邊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們已經學會了很多拜年的話,還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畫出來,做成賀年卡,送給自己最喜歡的人,好嗎?
5、孩子們畫畫,動手做賀卡。
教學反思
新課程實施,明確提出了“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優化教與學的過程”要求。要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關鍵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學方式應由以直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以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自主活動為主,凸現幼兒的體驗、探索與發現、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兒學習的過程,豐富幼兒活動的經歷和體驗,為幼兒提供多種活動與表現能力的機會、條件;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的、支持性的環境,讓每個幼兒在與環境、材料的有效互動中,大膽地探索,充分地表達,獲得各種有益的經驗。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們看一看,想一想,將孩子們們引入過新年的氣氛中,孩子們在回憶拜年,發壓歲錢,看煙花爆竹中感受到了我國傳統的節日的豐富和有趣,讓孩子們說祝福的話,做賀卡,表達對親人朋友的祝福和愛,孩子們在活動中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暢所欲言,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愿望,凸現幼兒的體驗、探索與發現。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過新年》含反思 4
一、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中國正逐步與國際接軌孩子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他們的未來是面向世界的,國家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
在我園結合國際節慶文化的課題下,在新年來臨之際,我選擇浙江省《幼兒園課程指導》中的一個教材《外國人怎樣過新年》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針對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把此教學活動進行修改。
它可以讓幼兒了解到很多關于外國人過新年的趣事,并帶領幼兒身臨其境于外國人濃濃的新年氛圍中感受快樂,培養幼兒與同伴的合作、交流的本領。
二、活動預設的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圖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了解外國人過新年的趣事。
2、在活動中,幼兒參與虛擬的小組游戲,滿足肢體活動的樂趣,并學會與人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
三、活動準備:
1、幼兒的經驗準備:對幾個外國國家的國旗的識別。
2、物質準備:音樂《新年好》、多媒體圖片、情景游戲中的道具等。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過新年》引題。
1、今天,朱老師帶來了一首歌,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úシ乓魳,幼兒欣賞歌曲)
2、師提問:這首歌里說了一件什么事呢
有什么特別的聲音
小朋友,新年到了,你們聽了這首歌,心情是怎么樣
為什么
3、師小結:小朋友,我們中國人過新年穿漂亮的新衣,一家人團團圓圓吃飯,還要放鞭炮,熱鬧又開心,那么,你們知道外國人是怎樣過新年的嗎
二)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
1、整體播放課件一邊:師重點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這些國家的人是怎樣過新年的
你能看得懂嗎
有沒有不明白的
2、根據幼兒的問題,觀察、討論、逐一了解這些國家過新年的趣事。
德國人怎樣過新年。
1)你知道德國小朋友在干什么嗎
2)為什么這個小朋友要從椅子上跳下跑到椅子背后呢
3)在德國的農村為什么他們要爬樹呢
巴西人怎樣過新年。
1)巴西人過新年時,他們手里拿著什么東西,登山找什么呢
2)在巴西的鄉村里,新年時還有一個特殊的風俗習慣是什么呢
他們相互揪耳朵,請你們猜一猜:又表示什么呢
西班牙人怎樣過新年。
1)西班牙人他們在過新年時吃的是什么
2)你能猜猜西班牙人要吃多少顆葡萄呢
菲律賓人怎樣過新年。
菲律賓人過新年有什么樣的趣事
他們吹得什么
戴得是什么呢
加拿大人怎樣過新年。
加拿大人過新年有什么有趣的活動
三)幼兒根據自己喜歡的國家,自由選擇,分組體驗外國人過新年的方式。
1、教師講解游戲要求: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國家,感受過新年的快樂。
2、教師逐一巡視、引導幼兒游戲。
四)啞劇表演“外國人過新年”,鞏固知識點。
1、師:你喜歡那個國家的過年方式,請你來表演給小朋友看,讓大家來猜你是什么國家的人,是怎樣過新年的'
2、是引導幼兒對表演的“外國人”送出祝福的話:祝什么國家的人新年好
五)延伸活動:
師以舉例印度人是怎樣過新年的話題,激發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查找其他各國家的過新年的方式后,與老師和小朋友分享,拓展幼兒的知識。
活動反思:
新年,是全世界國家都要過的節日,但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只是經歷過我們自己國家的新年,而對于我們幼兒園與國際文化接軌的理念來講,我們也應該了解其他國家的新年時的習俗文化,不僅是我們的孩子聽的井井有味,對于我來說也了解了幾個國家的過節趣事,整個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
首先,我對幼兒經驗準備和教學物質準備非常充分。
其次,我的活動環節是有條理的,首先是引入部分,我用了熱鬧的歌曲來讓幼兒很快的進入到了過年的氣氛,讓幼兒的心情歡快起來,接著我又讓幼兒回憶了自己過新年的場景,讓幼兒了解到了我們自己國家的過年的習俗,然后我運用了一個承上啟下的教學手法,激發幼兒的求知欲,讓幼兒有了渴望了解外國人是怎樣過新年的,整個引入部分可謂是環環相扣,也是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法。
在了解外國人是怎樣過新年的過程中,我也是作為幼兒的引導者,讓幼兒先自己觀看圖片然后回答問題,讓幼兒自己來觀察圖片中的人和事,不明白的可以和身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這就是一個幼兒的合作交流的教育方式的展示,在各個國家的過節文化介紹中,我也是每介紹一個國家都會讓幼兒自己模仿下,這樣既可以增加課堂的氣氛也可以給那些走神的幼兒集中注意力,特別是介紹巴西時幼兒都積極的和自己的同伴做揪耳朵祝福,課堂氣氛很好,幼兒也感覺到很有趣,很輕松。
在體驗各個國家的過年方式時,我也是運用了比較活潑情境教學,讓幼兒真正的體驗了外國人過年的方式整個過程也是非常的活潑風趣,適合幼兒動靜交替的個性特征。
最后一個鞏固復習是運用了表演啞劇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說說演演中結束了本節活動。
在這一活動中美中不足的就是課件可以制作得優美清晰一點,可讓幼兒觀察的更清楚些。
在幼兒游戲:旅游國外過節時對幼兒的要求可以講得更具體些,幼兒操作時能有較好的目的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過新年》含反思 5
一、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新年的傳統習俗,感受新年的歡樂氛圍。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新年的期望與計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通過與同伴分享新年趣事,增進同伴間的情誼。
二、活動準備
有關新年的圖片、視頻資料,如舞龍舞獅、放鞭炮、貼春聯等場景。
制作新年賀卡的材料,包括彩色卡紙、水彩筆、貼紙、剪刀等。
新年相關的小道具,如紅包、中國結等。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播放歡快的新年音樂,如《恭喜發財》,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律動,營造新年氛圍。
律動結束后,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聽的音樂是不是很喜慶呀?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放這樣的音樂嗎?因為新年要到啦!那誰能說一說新年是什么時候呀?”引導幼兒回憶新年的時間。
(二)新年習俗知多少
教師展示準備好的新年圖片、視頻資料,依次向幼兒介紹新年的傳統習俗,如:
貼春聯:“看,這紅紅的紙上寫著漂亮的字,這就是春聯,人們把它貼在大門兩邊,寓意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趕走壞運氣!
放鞭炮:“聽,這噼里啪啦的聲音,是放鞭炮啦!放鞭炮可以嚇走年獸,讓我們平平安安過新年。不過現在很多地方都不能放鞭炮了,小朋友們要記得遵守規定哦!
舞龍舞獅:“瞧,這條長長的龍和威風的獅子在歡快地舞動,它們會到各個地方表演,給大家帶來歡樂和好運!
吃年夜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豐盛的飯菜,這就是年夜飯,大家互相祝福,特別溫馨。”
每介紹完一個習俗,教師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家里有沒有做這些,感受習俗的普遍性。
(三)我心中的新年
教師組織幼兒分組討論:“新年到了,你們最想做什么呢?是穿新衣、收紅包,還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讓幼兒在小組內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新年愿望。
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到前面向全班小朋友分享自己小組的討論結果,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如:“你們的想法真棒,去游樂場玩一定很開心!”
。ㄋ模┲谱餍履曩R卡
教師向幼兒展示制作新年賀卡的材料,說:“新年到了,我們可以做一張漂亮的賀卡送給家人或朋友,表達我們的祝福!
教師示范制作賀卡的步驟:先選一張彩色卡紙對折,然后在封面上用水彩筆畫上喜歡的圖案,如煙花、生肖動物等,再用貼紙裝飾,最后在里面寫上祝福的話,如“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幼兒動手制作賀卡,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解決遇到的問題,如不會寫的字可以用圖畫代替。
(五)結束部分
幼兒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賀卡,分享送給誰以及寫了什么祝福,教師引導幼兒用禮貌用語交流,如“這是我送給媽媽的,祝你喜歡”。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新年的習俗,還制作了賀卡,新年是個歡樂又溫馨的節日,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度過一個美好的新年!”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按照傳統習俗過新年,年后回園分享新年趣事。
在班級美工區投放更多材料,鼓勵幼兒制作與新年有關的手工藝品。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們的參與熱情極高,對新年的話題表現出濃厚興趣。通過圖片、視頻展示,幼兒直觀地了解了新年習俗,在分享環節,很多幼兒能主動說出家里過年的情景,如和爺爺奶奶一起包餃子、看春晚等,表明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積累,且較好地達到了了解習俗的目標。
在“我心中的新年”討論環節,幼兒們思維活躍,想法豐富多樣,有的想去滑雪,有的想和小伙伴聚會,不僅鍛煉了語言表達,還展現了他們對新年的美好憧憬。制作賀卡時,幼兒們專注認真,大部分幼兒能發揮創意,用各種材料裝飾賀卡,雖然書寫能力有限,但能用簡單圖畫和符號傳遞心意,社交能力在互相展示交流中也得到提升。
然而,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時間把控不夠精準,“制作賀卡”環節耗時較長,導致后面的互相展示有些倉促,部分幼兒沒來得及充分分享。二是在介紹習俗時,個別幼兒對一些抽象習俗理解困難,如舞龍舞獅的寓意,下次可準備更形象的比喻或小故事幫助幼兒理解。三是活動材料準備上,賀卡制作材料的多樣性可以再提升,例如增加一些亮片、彩帶等,讓幼兒有更多創意發揮空間。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過新年》含反思 6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深入了解家鄉新年的特色習俗,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通過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活動體驗新年氛圍。
幫助幼兒學會感恩,明白新年是家人團聚、感恩祝福的時刻。
二、活動準備
收集家鄉新年習俗的圖片、實物,如家鄉特有的年饃模具、手工刺繡的鞋墊(作為新年禮物)等。
準備制作年饃的材料:面粉、酵母、紅棗、紅豆餡等,以及烹飪工具(需在安全可控環境下使用,如教師操作,幼兒輔助觀察)。
角色扮演的服裝道具,如唐裝、財神爺頭飾、福字掛件等。
三、活動過程
(一)家鄉新年初印象
教師穿著唐裝走進教室,向幼兒展示并提問:“小朋友們,看老師今天的衣服漂亮嗎?這是我們家鄉過年時大家喜歡穿的衣服,你們知道為什么過年要穿這樣的衣服嗎?”引導幼兒思考家鄉新年服飾的意義。
教師拿出家鄉新年習俗的圖片,如農村集市上熱鬧的年貨攤、家門口掛的大紅燈籠等,講述家鄉新年的獨特景象,引發幼兒對家鄉新年的好奇。
(二)探尋家鄉年俗
展示年饃模具,向幼兒介紹:“在我們家鄉,過年要做年饃,這是用特別的模具做出來的,每個圖案都有好寓意,像這個魚形狀的,就代表年年有余。”讓幼兒觀察模具圖案,猜測寓意。
教師現場演示(或邀請廚房師傅協助)制作年饃的步驟:先將面粉、酵母加水揉成面團,等待發酵后,分成小塊,包上餡料,用模具壓出形狀,再放上紅棗裝飾,最后蒸熟。幼兒圍坐觀看,觀察面團的變化,感受制作過程的`神奇。
。ㄈ┬履旮卸髋c祝福
教師拿出手工刺繡鞋墊,說:“這是家里長輩過年時可能會送給我們的禮物,他們一針一線繡出來,特別辛苦,這是長輩對我們的愛。新年到了,我們也要學會感恩,感謝家人的照顧!币龑в變夯貞浖胰藢ψ约旱年P愛,說說怎么感謝家人。
組織幼兒分組,用彩紙制作感恩卡片,畫上家人的畫像和感謝的話,如“謝謝爸爸媽媽給我買玩具,我愛你們”。
。ㄋ模g樂新年角色扮演
教師拿出財神爺頭飾、福字掛件等道具,介紹:“過年還有好多好玩的角色,像財神爺會給大家送財氣,我們來玩角色扮演吧!”
幼兒自由選擇角色,穿上服裝,模仿新年場景,如拜年、送祝福等,教師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自由對話,營造歡樂的新年氛圍。
。ㄎ澹┙Y束活動
幼兒圍坐一起,品嘗剛蒸好的年饃(確保安全衛生),分享制作感恩卡片的心情,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體驗了家鄉的新年,知道了好多有趣習俗,還學會感恩,希望大家都能把這份快樂帶回家,過個幸福年!”
請幼兒回家后給家人表演新年角色扮演,分享年饃制作過程。
四、活動延伸
在班級圖書區投放家鄉新年故事繪本,供幼兒自主閱讀。
邀請家長進課堂,分享更多家鄉新年記憶。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充分挖掘了家鄉新年元素,讓幼兒感受到家鄉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了熱愛家鄉的情感。從年饃制作到感恩卡片制作,幼兒全程參與,觀察力、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在看到面團神奇發酵、變成美味年饃時,眼中滿是驚喜,制作卡片時也認真投入,用稚嫩筆觸表達感恩之心。
角色扮演環節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幼兒們穿上服裝,興高采烈地模仿拜年場景,語言表達和社交互動頻繁,想象力自由馳騁,教室里充滿歡聲笑語,有效營造了新年氛圍。
不過,活動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首先,年饃制作環節由于涉及烹飪工具和食材,安全管理壓力較大,雖然教師全程把控,但仍需更加謹慎,可提前錄制制作視頻供幼兒觀看,現場以演示為主。其次,在引導幼兒理解家鄉習俗寓意時,部分幼兒理解較慢,需要更多時間和方式引導,比如編簡單童謠輔助記憶。最后,活動與家長的互動可以更緊密,提前讓家長在家和幼兒聊聊家鄉年俗,活動后分享幼兒在家表現,形成家園共育合力。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過新年》含反思 7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讓幼兒了解新年的來歷、傳統習俗及不同地區過新年的特色活動,豐富幼兒知識儲備。
認識新年相關的物品,如春聯、年畫、鞭炮(仿真或圖片)、紅包等,知道它們的寓意。
技能目標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新年的期待與想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手工制作、繪畫等活動,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與創造力,學會用作品展示新年氛圍。
情感目標
感受新年歡樂、喜慶的氛圍,激發幼兒對傳統節日的喜愛之情。
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精神,在集體活動中與同伴分享快樂、互相幫助。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新年的主要習俗,如拜年、吃年夜飯、守歲等,理解其背后蘊含的文化意義。
積極參與各項教學活動,用多種形式展現對新年的認知與感受。
難點
體會不同地區新年習俗的差異,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將對新年的理解轉化為創意作品,且能清晰闡述作品內涵。
三、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已有過新年的生活經歷,對新年有初步印象。
在日;顒又校佑|過一些簡單的節日裝飾物品。
物質準備
收集各種新年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包括不同地區人們過新年的熱鬧場景、傳統習俗的動畫演示等。
準備充足的手工材料,如紅色彩紙、剪刀、膠水、畫筆、顏料、一次性筷子等,用于制作春聯、鞭炮、年畫等;準備新年主題的`繪本,如《團圓》《過年啦》等;還有仿真紅包、福字、年畫等實物,供幼兒直觀觀察。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5分鐘)
播放歡快的新年音樂《恭喜發財》,教師身穿紅色喜慶服裝,手持一個大紅燈籠走進教室,吸引幼兒注意力。
提問:“小朋友們,聽到這首音樂,看到老師手里的燈籠,你們想到了什么節日呀?”引導幼兒回答“新年”,從而引出活動主題——怎樣過新年。
。ǘ┗静糠郑20分鐘)
新年知識講解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新年的來歷動畫,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幼兒講述:“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到冬天就會出來傷害人們。后來人們發現‘年’害怕紅色、亮光和響聲,于是就用貼春聯、掛紅燈籠、放鞭炮的方法把它嚇跑了,慢慢地就形成了過新年的習俗。”
依次展示春聯、年畫、鞭炮、紅包等物品圖片,講解它們的寓意。如春聯是人們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年畫可以驅邪祈福,鞭炮象征熱鬧喜慶,紅包寓意長輩對晚輩的祝福與關愛。
各地新年習俗展示
播放不同地區過新年的視頻片段,有北方的冰雕燈會、南方的花市、少數民族的歌舞慶祝等,邊播放邊講解:“看,在北方,過年的時候大家會一起去看漂亮的冰雕,還有五顏六色的燈會;南方的叔叔阿姨們會逛花市,買好多鮮花回家裝扮屋子;少數民族的朋友們穿著漂亮的衣服,唱歌跳舞迎接新年,是不是很有趣呀?”
提問幼兒:“你們家鄉過新年有什么特別的活動嗎?”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經歷,教師給予肯定與補充。
小組討論與分享
將幼兒分成小組,每組5-6人,討論:“如果讓你來安排新年活動,你想做些什么?”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發言,傾聽他人想法。
每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臺分享小組討論結果,如“我們想一家人一起包餃子,吃完餃子去放煙花”“我想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去給爺爺奶奶拜年,拿大紅包”等。
(三)創作部分(20分鐘)
手工制作
為幼兒提供手工材料,布置任務:“現在我們一起動手,把我們心中的新年做出來吧!可以制作春聯、鞭炮、年畫,或者設計自己喜歡的新年賀卡送給家人!
教師示范制作春聯的步驟:先將紅色彩紙對折,用黃色顏料或彩紙剪出“!弊,粘貼在彩紙中間,再用黑色記號筆寫上吉祥話,如“年年有余”“吉祥如意”等;制作鞭炮時,指導幼兒用紅色彩紙卷成小筒,用繩子串起來,添上彩色紙條作裝飾。
幼兒動手制作,教師觀察,及時給予幫助與鼓勵,提醒幼兒注意使用剪刀等工具的安全。
繪畫創作
部分幼兒選擇繪畫,教師啟發:“你可以畫一畫一家人圍坐吃年夜飯的場景,或者新年熱鬧的街頭,畫里要有你喜歡的新年元素哦!
鼓勵幼兒大膽用色,發揮想象,畫出自己心中的新年畫面。
(四)結束部分(5分鐘)
作品展示
幼兒將制作好的手工作品和繪畫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展示墻上,布置成“新年歡樂展”。
邀請幼兒依次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作品表達的新年愿望或場景,其他幼兒認真傾聽,給予掌聲鼓勵。
總結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好多關于新年的知識,還動手制作了漂亮的作品,大家都很棒!新年是一個歡樂團圓的節日,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樂成長,和家人一起度過更多美好的時光!
五、活動延伸
在班級語言區投放新年相關的繪本、故事書,鼓勵幼兒自主閱讀,進一步了解新年文化。
請幼兒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按照自己設計的新年活動方案過新年,并拍照記錄,回園后分享給小伙伴。
六、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的參與熱情高漲,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從活動亮點來看:
教學準備充分,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以及豐富的手工材料,為幼兒提供了直觀、多元的學習體驗,能夠迅速將幼兒帶入新年的氛圍中,激發學習興趣。
活動環節設計緊湊且富有層次,從知識講解到小組討論,再到創作展示,讓幼兒在認知、思考、動手等多方面得到鍛煉,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
注重幼兒的生活經驗與本土文化結合,引導幼兒分享家鄉新年習俗,增強了幼兒對家鄉的熱愛與認同感。
然而,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在小組討論環節,個別幼兒過于活躍,主導討論方向,導致部分性格內向的幼兒發言機會較少,今后應更加關注小組討論的引導,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充分表達。
對于一些手工制作較困難的幼兒,教師在指導時雖然給予了幫助,但由于幼兒數量較多,個別指導的深度不夠,部分幼兒作品完成度不太高,后續可考慮增加小老師輔助或延長手工時間。
針對這些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關注每一位幼兒的發展,讓教學活動更加精彩,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過新年》含反思 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深入了解新年的時間、傳統習俗以及相關的民間傳說,拓寬幼兒知識面。
能夠準確說出幾種常見新年習俗用品的名稱及用途,如中國結、燈籠、窗花等,并嘗試動手制作簡單的新年裝飾。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等方式,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引導幼兒在參與新年活動籌備的過程中,學會團隊協作,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新年歡樂、祥和的氛圍,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培養幼兒對家人、朋友的關愛之情,懂得在新年送上祝福,分享快樂。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熟悉新年的主要傳統習俗,包括掃塵、貼春聯、祭祖、走親訪友等,理解習俗背后的文化內涵。
積極參與新年慶;顒拥牟邉澟c準備,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新年的祝福。
難點
領悟傳統習俗所承載的文化意義,如為什么要在新年祭祖,掃塵有什么寓意等。
創造性地設計并組織一場小型的新年慶;顒樱瑢⑺鶎W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三、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已在生活中多次感受過新年的氣氛,對新年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幼兒具備基本的手工制作和繪畫技能,如剪紙、折紙、簡單繪畫等。
物質準備
關于新年的紀錄片、動畫片,如《中國新年:全球最大慶典》的片段,以及介紹新年習俗的圖片、故事書等資料,制作成PPT。
各類新年習俗用品實物,如大紅燈籠、中國結、春聯、窗花、鞭炮模型、紅包等,供幼兒觀察、觸摸。
豐富的手工制作材料,包括彩色卡紙、皺紋紙、剪刀、膠水、彩帶、鐵絲等,用于制作新年裝飾;準備音響設備,播放新年音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3分鐘)
教師提前在教室布置一些簡單的新年裝飾,如掛起紅燈籠、貼上窗花、拉上彩帶等,營造新年氛圍。
幼兒入園時,播放歡快的新年歌曲《新年好》,教師站在門口迎接幼兒,給每個幼兒發一個小紅包(里面裝著小糖果或貼紙),并說:“小朋友們,新年快到了,祝你們新年快樂!”引導幼兒觀察教室環境,提問:“看看我們的教室,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你們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布置嗎?”從而引出活動主題。
。ǘ└兄c認知環節(12分鐘)
觀看視頻與圖片
組織幼兒圍坐成半圓,播放關于新年的紀錄片片段,展示全國各地人們熱熱鬧鬧過新年的場景,包括北京的廟會、上海的外灘燈光秀、農村的社火表演等。播放過程中,教師適時講解:“這是北京的廟會,人們在這里品嘗各種美食,玩有趣的游戲;看,上海的外灘燈光璀璨,大家一起慶祝新年;農村里還有熱鬧的社火,舞龍舞獅可精彩啦!”
接著播放介紹新年習俗的PPT,詳細講解掃塵、貼春聯、祭祖、走親訪友等習俗,結合圖片問幼兒:“小朋友們,這張圖片里的人在做什么?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掃塵嗎?”引導幼兒思考并回答問題,幫助他們理解習俗含義。
實物觀察與講解
拿出準備好的各類新年習俗用品實物,讓幼兒傳看,邊傳邊介紹:“這是中國結,它代表著團結、幸福,人們把它掛在家里,希望新的一年一家人團團圓圓;這個大紅燈籠,一掛起來就特別喜慶,寓意紅紅火火;這是春聯,上面寫著吉祥的話,為新年增添福氣。”
。ㄈ┯懻撆c分享環節(10分鐘)
小組討論
將幼兒分成4-5人一組,討論:“你們家是怎么過新年的?新年里你最喜歡做什么?”教師參與到小組討論中,鼓勵幼兒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新年記憶,如“我家會一起包餃子,我還會幫忙搟面皮”“我最喜歡新年放煙花,五顏六色的可漂亮了”。
集體分享
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到前面來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其他幼兒認真傾聽,教師給予肯定與補充。之后,教師提問:“除了我們自己家的過法,你們還知道別的有趣的新年過法嗎?”引導幼兒回憶剛才看到的視頻中各地的新年習俗,進一步拓展思維。
。ㄋ模﹦撟髋c實踐環節(15分鐘)
新年裝飾制作
教師:“新年快到了,我們也來為教室做一些漂亮的新年裝飾吧!”展示一些簡單的.新年裝飾制作范例,如用彩色卡紙制作的立體燈籠、用皺紋紙剪的窗花、用彩帶編的中國結等,講解制作方法。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制作出有創意的作品。
策劃新年慶祝活動
在幼兒制作裝飾的同時,教師引導:“我們做好裝飾后,還可以在教室里舉辦一場小小的新年慶祝活動,你們想怎么慶祝呢?”組織幼兒一起討論活動內容,如表演節目、分享美食、互送祝福等,然后讓幼兒分組負責不同的項目,進行簡單的策劃與準備。
(五)展示與總結環節(5分鐘)
裝飾展示
幼兒將制作好的新年裝飾布置在教室的各個角落,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欣賞,夸贊幼兒的創意與巧手:“哇,小朋友們做的裝飾太漂亮了!把我們的教室裝扮得格外喜慶,大家都太棒了!”
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好多關于新年的知識,還動手制作了裝飾,策劃了慶祝活動。新年是一個充滿愛與歡樂的節日,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樂,學會關愛家人和朋友,把這份快樂一直傳遞下去。”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份新年美食,如餃子、湯圓等,并拍照帶到幼兒園分享。
在班級的表演區投放一些民族服裝、樂器等道具,鼓勵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表演新年節目,延續新年的歡樂氛圍。
六、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順利完成,幼兒在活動中收獲頗豐,同時也給我帶來了一些反思。
從優點方面來看:
情境創設生動,通過提前布置教室、發放紅包等方式,讓幼兒一入園就沉浸在新年氛圍中,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
教學資源豐富多樣,紀錄片、圖片、實物等多形式的資料呈現,滿足了幼兒不同的學習需求,有助于幼兒深入理解新年習俗。
注重幼兒的實踐參與,無論是制作新年裝飾還是策劃慶;顒樱甲層變涸趧邮植僮髦畜w驗到新年的樂趣,培養了團隊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而,活動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講解習俗內涵時,部分幼兒理解起來有困難,如祭祖的意義,雖然教師進行了講解,但由于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難以完全領會,今后可以尋找更貼近幼兒生活的方式進行解釋。
在策劃新年慶祝活動環節,由于時間有限,幼兒的想法較多,部分小組的策劃不夠完善,后續可以適當延長這一環節的時間,讓幼兒充分討論,細化方案。
總之,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認識到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關注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不斷優化教學方法,讓幼兒在社會領域的學習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怎樣過新年》含反思】相關文章:
怎樣過新年教案08-17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火災逃生》含反思03-05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認識郵局》含反思06-22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認識新年》含反思10-16
大班社會教案《走進小學》含反思08-23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動物怎樣過冬含反思11-28
大班美術教案:過新年教案及教學反思10-05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認識植物的美》含反思09-02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的本領》含反思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