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教案

時間:2022-06-01 16:02:37 教案 我要投稿

朋友的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朋友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朋友的教案(精選20篇)

  朋友的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讓幼兒學會關心同學,跟同學和睦相處,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活動目標

  1.喜歡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對好朋友的情感。

  2.知道好朋友的優點,體驗有好朋友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好朋友的優點。

  難點:通過討論,激發幼兒對好朋友的情感。

  活動準備

  活動前進行談話,請幼兒說說,自己有哪些好朋友?朋友都幫自己做了什么事?

  活動過程

  導入部分:

  以‘‘我的好朋友’’為主題進行談話活動,引出活動內容。

  啟發幼兒說出具體事例,如:我的好朋友故事講得最好。我的好朋友最愛笑。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好朋友的優點。

  展開部分:

  1. 在觀察,回憶好朋友特點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動手繪畫。

  2. 提示幼兒先畫好朋友頭的輪,再畫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頭發等。

  3. 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好朋友的表情,嘗試表現好朋友的表情。

  4. 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鼓勵他們畫出身體、服飾,添畫背景。

  結束部分:

  幼兒相互講述自己的作品。教師要鼓勵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說說畫中的好朋友是誰。教師可以簡單做的記錄。

  延伸部分:

  鼓勵幼兒為朋友設計服裝,做小禮物,增進朋友間的情感。

  教學反思

  幼兒特感興趣找到一個好朋友,并為朋友設計服裝,做小禮物很積極。

  朋友的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交往,會以碰碰頭、親親臉等各種動作表示友好。

  2、學習短句: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

  3、體驗與好朋友一起做游戲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以及了解相關與人相處的方法。

  5、激發幼兒喜歡與他人交往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動物、娃娃等玩偶、幼兒生活照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以游戲引起幼兒興趣,學說: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今天,我們班請來了許多的小客人,可是他們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才肯出來。

  2、教師示范:聽老師是怎么說的?(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l出來了?老師剛才是怎么說的?找到朋友我們可以和他碰碰頭,親親臉。ń處熌妹q玩具與自己做親密動作)3、還有許多小客人都躲起來了,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小客人請出來吧。(一起學說短句)(教師拿毛絨玩具與幼兒做親密動作)4、請個別幼兒請小客人。

 。ǘ┯押檬疽

  1、教師:我們班來了那么多好朋友,小朋友會用一些友好動作來歡迎好朋友嗎?

  2、若小朋友不理解,老師可以示范和好朋友握握手等動作。

  3、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動作來表示對好朋友的友好。

  4、請幼兒之間相互學一學友好的動作。

  (三)音樂游戲

  1、音樂游戲:碰一碰

  2、教師:現在我們要將這些友好的動作放到游戲中去,和好朋友們一起玩一玩好嗎?現在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我們聽著音樂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戲吧。

  3、游戲2-3次。

 。ㄋ模┛偨Y活動

  1、教師:和好朋友在一起玩開心嗎?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還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師播放幼兒在幼兒生活的照片,有一起滑滑梯的,有打架的...(幼兒判斷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情)

  3、教師總結: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游戲,玩積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間要和睦相處,不能為小事吵架,更不能打架。因為我們都是好朋友。

  朋友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通過歌曲《拉勾勾》的學習,讓同學理解團結友愛重要性,團結同學,拉近師生之間情感。

  看圖與聽唱結合,指導同學看圖形譜直觀地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

  通過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開發同學自由想象,培養同學對音樂的感受,并鼓勵同學通過扮演方式,用動做表示自身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看圖與聽唱結合,指導同學看圖形譜直觀地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

  過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開發同學自由想象,培養同學對音樂的感受,并鼓勵同學通過扮演方式,用動做表示自身的感受。

  課前準備:

  同學課前自身設計并制做小狗頭飾,并準備畫筆。

  教學器材:

  鋼琴、錄音機、投影等。

  教學課件:

  人音版教參配套課件。

  優秀教案:

  學習內容

  組織律動教學

  師生問好

  學唱新課

  《拉勾勾》

  讓同學感受并理解音高概念

  仔細聆聽范唱并即興扮演

  歌詞學習

  再次聆聽范唱

  歌扮演

  總結并發獎

  聆聽樂曲《口哨與小狗》

  引入樂曲 同學活動

  聽《玩具兵進行曲》

  按節奏踏步進教室

  同學唱教師自編《問好歌》

  做游戲拉勾勾并和老師一起讀:“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同學認真并有表情地聆聽

  和教師一起用動作表示音高、高音手指指的高低音手指指的低

  仔細聆聽并自身加入即興扮演

  輕聲高位置朗誦歌詞

  同學加入動作、表情輕聲跟唱根據老師糾正的地方改進

  分組站成圓圈并拍手做動作演唱歌曲

  總結哪一組扮演好哪一組演唱好并評獎

  聆聽樂曲

  聽過后回答:有口哨聲還有小狗叫聲,心情愉快。 教師活動

  隨音樂拍手

  彈奏并領唱

  用游戲引入新課指導同學做游戲:“拉勾勾”引入新課: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歌曲《拉勾勾》并有表情地范唱(注:教師在范唱時要和同學有交流,例如:和同學互相拉勾勾,從而調動同學積極性)

  邊范唱邊用手指指在黑板上畫的金勾勾、銀勾勾圖形譜

  和同學一起做拉勾勾游戲和扮演

  帶同學輕聲高位置朗誦歌詞并隨時指導同學加入感情

  教師和同學一起演唱并扮演,唱過之后糾正同學唱錯地方

  組織游戲,不要求動作統一,提倡同學自編自演

  教師發獎總結同學們應團結友愛和每個人成為朋友

  引言:我們不只和同學之間要成為朋友和小動物之間也應成為好朋友,你們聽有一個小朋友帶著他的小伙伴向我們走來了。(放音樂)并提問你聽見樂曲中有什么奇怪的聲音?聽后心情是愉快還是悲傷?

  提示樂曲名稱《口哨與小狗》

  學習內容 同學活動 教師活動

  復聽樂曲

  再聽樂曲分組扮演 看大屏幕書上圖

  準備畫筆在書上聽到小狗叫聲畫上顏色同學可大膽添畫

  分組分別扮演男孩、小狗并戴上事先準備好的頭飾扮演

  扮演后自身評出扮演獎并總結 介紹樂曲作家

  總結都填入了哪些顏色

  參與到各組活動當中去

  發獎并總結小男孩和小狗也是好朋友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對同學滲透友愛教育

  教學點評:

  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游戲《拉勾勾、找朋友》緊密結合了本課教學內容,將音樂教學巧妙地溶合進游戲中,讓同學在游戲中學習感覺理解音樂,激發同學團結友愛的情感,調動了同學裝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課堂效果很好!通過創設情境和讓同學畫頭飾等教學手段將同學融入音樂內容之中,從而更好地理解感受樂曲所表示的內容,通過本課教學,今后更應重視對同學能力的培養,如表示音樂、即興發明等能力。讓同學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對音樂有自身的感受和評判,不限制同學對音樂的想象,充沛維護同學的想象空間,使同學充沛發揮想象力提高理解、感受音樂能力。

  朋友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白天和黑夜,感知白天和黑夜的明顯不同。

  2、發現物體與影子的對應,感知黑夜不可怕。

  活動準備:

  課件(白天黑夜);音樂(快樂的一天、搖籃曲、去郊游);各種圖片和剪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c擊ppt出現太陽,播放歡快的音樂)寶寶們,太陽出來了,新的一天開始了,我們一起來跳跳舞吧!(師幼一起聽著音樂做動作)

  二、觀察討論

  1、天黑了

 。1)(出示月亮的ppt,播放恬靜優美的搖籃曲)說說:這是什么時候,誰睡覺了?

  小結:晚上,天黑了,屋內和屋外都是黑乎乎的,大家都睡覺了。

 。2)觀察 "黑夜"的ppt圖片,圖片上有月亮、動物、家具、花草等剪影。說說,還有誰睡覺了?黑黑的影子是什么?

  小結:天黑了,太陽下山了,月亮出來了,只留下黑黑的影子。

  2、天亮了

  (1)太陽出來了,想像:太陽出來了,照亮了誰?

 。2)尋找與影子相對應的物體,然后把相應的圖片覆蓋在影子上面,變成明亮的物體。

  小結:天亮了,太陽出來了,照亮了屋內和屋外的所有東西。

  三、太陽找朋友

  1、觀察黑夜的各種影子,猜猜這是什么?

  2、每人拿一張圖片,去找對應的影子。

  3、朋友們都找到了,天又亮了,我們一起到外面做游戲吧。

  朋友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領會本文生動形象描繪外祖母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的寫作特色。

  2.過程與方法:朗讀并仔細品味文中對外祖母眼神的描寫及本文細膩而飽含深情的語言。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外祖母對高爾基的深遠影響。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篩選、歸納信息,理解外祖母是他的“朋友”的意蘊。

  2.教學難點:文中對祖母眼神的描寫,學習本文細膩又飽含深情的語言。

  【課時安排】二課時

  【預習導學】

  1.先標出小節序號,然后自讀課文一遍,遇到生字詞要借助工具書或注解理解(音形義)。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咕噥()噗噗()發綹()顫動()胸脯()兜起來()

  兩頰()馬鬃()詛咒()兩頰()鑲銀()嗅煙草()

  豐潤( )

  3.用下列形似字分別組詞。

  綹( )鬃( )詛( ) 鑲( )

  咎( )鬢( )沮( ) 攘( )

  4.文學常識:本文作者,作家,其自傳體三部曲是 、、。

  5.理解文章結構(分為四個部分,請分別概括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6.思考:再朗讀一遍課文;如果有什么感想或疑問可用鉛筆在書上圈點與批注。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品讀著這意蘊雋永的詩句,朋友之情讓人回味;“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吟唱著耳熟能詳的歌詞,朋友之情促人奮發。翻開人生的字典,朋友,多么令人心馳神往。有些人的朋友是同齡人,有些人的朋友是忘年交。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童年的朋友卻是他的外祖母,正是在外祖母那朋友般的關懷下,作者一步步走向光明,F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高爾基的《童年的朋友》。

  二、看幻燈片,了解高爾基的童年生活,了解其成長土壤

  1.走近作者。

  高爾基(1868—1936),無產階級作家,蘇聯文學的創始人。早年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為貧困生活所迫,他只受過兩年小學教育,之后便輟學作童工和學徒謀生,后自學成才。主要作品有《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列寧稱高爾基為“無產階級藝術的最杰出的代表”。

  2.了解背景。

  高爾基童年寄居在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家里,彌漫著人與人之間的仇恨之霧;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連小孩也熱烈地參加一份”。這是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家庭。在這樣的家庭生活里,生活像“鉛樣沉重”,高爾基的童年充滿苦難。所幸的是,他的周圍也有許多善良正直的人,他們給了高爾基良好的影響,給了高爾基力量和支持。其中首推外祖母。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羅斯乃至世界文學中最光輝、最有人性、最有詩意、最有藝術魅力的形象之一。

  三、交流反饋

 。ㄓ赏瑢W根據預習情況進行交流)

  1.文章題目所說“童年的朋友”在文中指誰?為什么把她稱為“童年的朋友”?

  明確:童年的朋友指外祖母。外祖母關心“我”、理解“我”。

  2.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課文,試用自己的話把外祖母的形象描述出來。

  這是一個的外祖母(健康、慈愛、樂觀、堅毅)。

  3.請問課文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具體描寫了外祖母的哪些方面?

  運用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描寫了她的頭發、眼睛、臉、嘴唇、鼻子、身材等。

  4.初步梳理文章結構層次。

  全文七小節,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描寫外祖母的外貌。

  第二部分(2-6):通過語言和外貌描寫,突出她溫和的性格特點。

  第三部分(7):寫外祖母是“我”童年最好的朋友,給“我”愛和堅強的力量。

  四、探究思考

  1.品讀課文,具體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篩選信息。請從課文中篩選相關信息,并作出評價。(師生通過討論、探究共同完成)

  閱讀信息卡

  作者對人物的描寫(人物的外貌——“形”)你的評價(人物的性格——“神”)

  外貌描寫

  頭發——多、密、長、黑、厚

  眼睛——光芒(氣憤、愉快、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溫暖的)小

  臉——皺紋(但年輕、明朗)嘴唇——歪扭

  鼻子——松軟、大、紅牙齒——堅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語言描寫:

  溫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鮮花一樣溫柔、鮮艷、豐潤。

  健康慈愛樂觀堅毅

  對話的內容有關頭發、睡覺、打碎牛奶瓶的事情。生活并不令人滿意,但只要和“我”說話就顯出輕松,平等,和藹,關愛(朋友)。

  動作描寫

  梳頭、編辮子、嗅煙草

  神態描寫

  快活反襯她眼睛的明亮。

  體現“我”的外祖母是一個飽經生活的艱難卻永遠年輕、樂觀、慈愛的老人。

  2.外祖母和“我”的關系已經超越了一般的血緣關系,那么是什么關系呢?用文中的話來概括。

  明確:“我”終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貴的人。

  3.如何理解“朋友”關系?

  閱讀信息卡

  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這種“朋友”關系(同學小組討論)(羅列)

  “我”昨天把牛奶瓶子打破了,外祖母要“我”講清原因時卻要求“我”“小聲點說”,表現外祖母對“我”的慈愛。

  外祖母心情不好的時候對“我”說話還是那樣溫暖和柔和——外祖母愛“我”,她不想使生活的不幸的外在表現在“我”幼小的心里烙下印記。

  外祖母的“語言”:好似唱歌,溫暖而柔和!把劬Α保荷涑鲆环N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溫暖的光芒這些描寫給人總的感覺是對“我”慈愛。

  “太陽睡了一夜剛起來……”這本來就是孩子的語言,用孩子的語言和“我”說話,可見的確是“我”的朋友。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聲點說!”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外祖母理解孩子犯錯后害怕責備的心理,從不以長輩的身份和口氣訓斥孩子,體現了外祖母對“我”的關心,顯出了她對“我”朋友般的關懷。

  第一自然段中最后一句:外祖母嘴唇歪扭著,又小又可愛的臉,這些都是孩子在遇到不順心事時的表現,而外祖母并沒有因為自己是長輩而隱藏這些,她把這些孩子的童真全部都展現出來,體現她充滿童心,像作者童年的朋友,因此她與作者的心靈沒有隔閡,便會有許多共同的語言。從第六自然段第二句中可看出外祖母有一種樂觀的精神,雖然她是一個長輩,但她卻沒有想到這么多,她很樂觀,她有一種特有的天真,無憂無慮,可以看出她有一顆純真的童心。

  文中一些語句,如“你睡吧!還早著呢——太陽睡了一夜剛起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體現了外祖母對“我”的朋友般的關心和體貼?

  把外祖母比做動物,把外祖母說成貓,正是因為外祖母在孩子的眼中是親切可愛的,讓孩子樂意親近,這也體現了外祖母和“我”的朋友關系。

  對此我們應該從哪幾個角度來理解“朋友”關系?(歸納)

  外祖母是“我”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貴”的“終身的朋友”,對此我們應該從哪幾個角度來理解?(同學小組討論)

  明確:

 。1)因為外祖母不僅像一般的長輩那樣愛自己,而且和“我”之間有著一種特殊的友情。

  (2)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樣尊重自己,平等地對待自己。

 。3)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內心的話都能和外祖母交流。

 。4)說外祖母是“終身的朋友”,是因為外祖母的愛,把“我”的心靈從黑暗中帶到了“光明的地方”,外祖母“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外祖母的樂觀、堅毅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

  總之,溫柔慈愛的朋友般的外祖母,她對“我”充滿了愛,對生活充滿了愛,她樂觀的精神和堅毅的性格深深地影響了“我”,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使“我”有了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高爾基苦難的童年因為有了外祖母的陪伴,就有了驅散黑暗的陽光,滋潤心田的雨露。

  4.通讀全文,你認為外祖母給了“我”哪些有益的影響?

  明確:

 。1)把“我”從黑暗中喚醒,領“我”到光明的地方。

 。2)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反復朗讀,體會作者飽含深情的語言表述。)

  5.作業。

 。1)抄寫有關生字。

  (2)背誦課文最后一小節。

  (3)對課文進一步質疑探究。

  第二課時

  一、深入探究

  1.復習上節課主要內容。

  2.對課文進行深入探究。

  (1)課文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神請找出原句,并體會它所體現的內容?

  第一次,“她的嘴唇歪扭著,黑眼珠兒閃耀著氣憤的光芒”體現了外祖母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幸憤憤不平。

  第二次,“那黑得像黑櫻桃的眼珠兒睜得圓圓的,閃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體現出外祖母的寬容和快樂。

  第三次,“從她內心卻射出一種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溫暖的光芒”體現出外祖母的堅強和樂觀。

 。2)作者善于通過生動細膩又飽含感情的語言把外祖母的形象寫得獨具魅力、光彩照人,列舉一二說說你的體會。(以此為基點,進行思維發散,學生只要能說出一兩點就可以了。)

  明確:例如,“她今天樣子很兇,但當我問起她的頭發為什么這樣長的時候,她還是用昨天那樣溫暖而柔和的腔調說!彼龢幼雍軆词且驗殚L而厚的頭發使她生氣,而“溫暖而柔和的腔調”則說明她十分喜歡“我”,對“我”充滿著愛。

  例如,外祖母說話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鮮花那樣溫柔、鮮艷和豐潤,一下子就牢牢地打進“我”的記憶里。把說話形容為“唱歌”,傳達了聽的人的一種感受!俺琛笨偸呛汀坝淇臁薄ⅰ皠勇牎敝愖盅勐撓翟谝黄鸬。所以這句話還告訴我們“外祖母說話很好聽”、“外祖母顯得很快樂”、“我喜歡聽外祖母講話”等信息!跋聃r花那樣”調動了我們美好的感覺去觸摸、去嗅聞、去感受。

  例如,“她腰彎得幾乎成為駝背,肥肥胖胖,可是舉動卻像一只大貓似的輕快而敏捷,并且柔軟得也像這個可愛的動物。”這一比喻句,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外祖母可親可敬的個性,也表達出了“我”對外祖母的愛戴之情。

  例如,文章在描寫外祖母全貌時,所用的詞語幾乎全是褒義,如“愉快”、“快活”、“年輕”、“明朗”、“快樂”、“溫暖”、“輕快”、“敏捷”、“可愛”,這樣的外貌描寫是對外祖母人性的贊美,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高爾基在外祖母身邊那種溫馨的感覺。

  3.對有關句子的理解:

  (1)“在她沒來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結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

  明確:這句話告訴我們,外祖母的到來,使“我”從渾渾噩噩中清醒過來了,她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活力,“我”的生活也因此而豐富多彩起來。

 。2)文中說“外祖母說話好似在用心地歌唱,字字都像鮮花那樣溫柔鮮艷和豐潤”,說話的聲音本是聽覺感受的,但這里卻用只有視覺才能感受到的比喻來形容,修辭學上把這種手法稱之為“通感”,你能揣摩出這段文字對表現人物精神風貌的好處嗎?

  明確:把聲音比做鮮花,這種比喻又新鮮又奇妙,非常富有美感,外祖母的形象也就顯得格外美好。語音訴諸聽覺,鮮花訴諸視覺,聽覺和視覺可以溝通,聯想的途徑就多了。

  (3)你能用這種“通感”手法造一個比喻句嗎?

  例:母親慈愛的笑容像春風拂過我的心田,我不由得感到一陣暖意。

  二、延伸拓展

  以下是可供選題(選題超市,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任選一至兩題,讓學生的思維體操進一步活動起來,若能全選,則被評為思維體操冠軍)。

 。保谀愕拈喿x世界里,你還認識哪些和外祖母一樣的人?要求寫出兩位人物和相應的書名。

  提示:祁老人 老舍《四世同堂》冉阿讓 雨果《悲慘世界》

 。玻撓胛覀儗W過的《社戲》中的外祖母的形象,說說這兩個外祖母的形象有什么共同點?描寫方法有什么不同?

  提示:兩個外祖母的共同點是慈愛!渡鐟颉分械耐庾婺甘锹詫懀锻甑呐笥选分械耐庾婺甘俏恼碌闹行娜宋,主要是通過她的外貌和語言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品質的。

  3.在你的生活中有像高爾基外祖母這樣的忘年交朋友嗎?如有,請說出一兩件感人的事,注意借鑒本文的寫作特色。

 。矗7抡n文寫法,展開想象,把“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點聲說!”拓展成一段具體的祖孫對話。

 。ǹ陬^表述)要求:

 。1)對話符合人物性格。

  (2)說明你這樣設計的理由。

  (3)對話內容在100字以內。

  例一: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點聲說!”外祖母問。

  “好祖母,什么都瞞不過你,千萬別告訴母親,不然她又要罵我!”我央求道。

  “你呀!真像一個野猴子,下次再這樣,我就把你一個人關進黑屋子里!”外祖母瞪了我一眼。

  “我知道了,下次再也不敢了!蔽彝峦律囝^。

  例二:

  外祖母: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點聲說!

  我:外祖母,我,我,我……昨天在屋里悶極了,想出去但夠不到銅把手,所以用牛奶瓶子砸了銅把手。

  外祖母:你有沒有受傷?

  我:沒有,只是牛奶浸到了靴子里。

  外祖母:那你換一雙,外祖母幫你洗干凈。

  三、鞏固所學(課外作業)

  1.文章的第1段是外貌描寫,其中著筆最多的是外祖母的頭發,這里寫出了她頭發的什么特點?文章中第1—6段文字通過對外祖母的________、________描寫,著力刻畫出外祖母的______的特點。

  2.第2段中的“樣子很兇”是和上文相呼應,是和下文“還是有昨天那樣溫暖而柔和的腔調說”進行,表現外祖母。外祖母“她今天的樣子很兇”,可是卻又為什么說話“還是用昨天那樣溫暖而柔和的腔調?”__________

  3.文中寫祖孫倆一段對話,這段對話主要有哪三層意思?

  4.文中外祖母對“我”所說的那句“你小點聲說”極有表現力。結合全文想一想:外祖母為什么要這樣關照“我”?這對表現全文主題有什么作用?

  5.“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怎么”一詞外祖母在說的時候應該________。

  A.生硬B.重讀C.輕柔D.急促

  6.外祖母叮囑要“你小點聲說”,你認為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下子就牢牢地打進我的記憶里”中的“打”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請你模仿“外祖母說話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鮮花那樣溫柔、鮮艷和豐潤,一下子就牢牢地打進我的記憶里!边@句話,運用比喻的方式把下面的話補充完整。

  ________說的話好似___________,字字句句都像________________,一下子就___________________。

  9.外婆在孩子的眼里是長輩,可為什么“我”卻稱呼她是“我”終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這個“光明的地方”該怎樣理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結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方法?結合句意,說說這種修辭方法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說外祖母的愛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的!锻辍愤@部書是高爾基的童年苦難歷史的真實記錄,這部書也是教育部推薦給中學生必讀的,請你結合小說中的一些具體情節,說說經歷了哪些困苦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你的閱讀世界里,你還認識哪些和外祖母一樣的人?要求寫出兩位人物和以及相應的書名。

  答案:

  1.寫出了多、密、長、黑、厚等特點。外貌語言慈愛

  2.“皺著眉頭”“黑眼珠兒閃耀著氣憤的光芒”對比對“我”深厚的愛雖然生活中的磨難使她憤憤不平,但面對一再遭遇不幸的剛剛醒來的孩子,外祖母希望能用自己溫暖而柔情的腔調給孩子一些安慰與慈愛。

  3.一是關于外祖母的頭發,二是關于“我”睡覺的事,三是關于“我”打破牛奶瓶的事。

  4.原因是怕被“我”母親知道“我”打破牛奶瓶這件事。這樣就寫出了外祖母和“我”之間的朋友關系。

  5.C

  6.母親正在睡覺,不要打擾她;不想使孩子過于緊張、擔心。

  7.“打”用得好。因為突出了外祖母的話語所表達出的那份關愛深深震撼著“我”的心,給“我”留下非常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8.略。

  9.在“我”幼小的心靈里,外祖母勤勞、善良、樂觀、智慧,體現著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她把勞動看作是自己的本分。她以自己仁慈的胸懷保護窮人和弱者,給了“我”無限的溫暖,用無私的愛豐富了“我”的生活,使“我”終身難忘。

  10.指沒有歧視,感受到了溫暖和慈愛。

  11.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外祖母的關愛給“我”幼小的心靈帶來的濃濃暖意和“我”的美好感受。

  12.略。

  13.略。

  四、小練筆

  外祖母的形象和性格使我們難忘,那么在人物的塑造中,有哪些寫作方面的技巧值得我們學習,試借鑒一點來進行一段描寫人物的小練筆(題目自擬,字數200字右)。

  提示:

  1.生動傳神的外貌描寫:文章大篇幅地對外祖母進行外貌描寫,而且寫得相當地生動形象,通過外貌描寫我們可以看出她鮮明的性格特征。

  2.對人物主要特征的描寫: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通過對外祖母三次眼神描寫,我們可以看到她豐富的內心世界。

  3.個性化的語言:外祖母的語言不同于一般的長輩,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這是通過從外祖母個性化的語言表現的。

  4.對人物形神兼備的塑造:作者在描寫外祖母時,既通過她的外形來表現,更重要的是通過人物的性格特征來體現人物的“神采”,寫人就要形神兼備才能豐滿。

  五、結束語

  山?梢宰韪舯舜,卻阻隔不了我的思念;距離可以拉開你我,卻拉不開真摯的情誼;時間可以淡忘過去,卻忘不了永遠的朋友!生命若是一片海,友情就是那海上帆,有了帆,海才不寂寞。愿我們的青春和生命煥發出絢麗的光輝,愿我們永遠擁有最純潔、最高尚、最樸素、最平凡的友情!

  六、板書設計

  童年的朋友

  【資料寶藏】

  1.與課文相關的解讀。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面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并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實的途徑。1892年發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登上文壇,他的早期作品,雜存著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這是他無產階級世界觀形成前必然經歷的階段。浪漫主義作品如《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1895)、《鷹之歌》(1895)等,贊美了熱愛自由、向往光明與英雄業績的堅強個性,表現了渴望戰斗的激情;現實主義作品如《契爾卡什》、《淪落的人們》、《柯諾瓦洛夫》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表達了他們的激憤與抗爭。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義并充滿激烈內心沖突的人物。

  1901年他創作了著名的散文詩《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風擊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預告革命風暴即將到來,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斗,這是一篇無產階級革命戰斗的檄文與頌歌,受到列寧的熱情稱贊。

  1905年革命前夕,高爾基的創作轉向了戲劇,1901—1905年,他先后寫出了《小市民》、《底層》、《避暑客》、《太陽的孩子們》和《野蠻人》等劇本。特別是《小市民》、《底層》展現了現實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與新的精神面貌,表現了他們為自己權利而斗爭的決心與樂觀情緒,它們的上演,在當時俄國的劇壇上引起了轟動。

  1906年高爾基寫成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敵人》兩部最重要的作品——標志著其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峰!赌赣H》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批自覺為社會主義而斗爭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列寧肯定了它的現實意義。

  1905年革命失敗后,高爾基赴美國及意大利寫了一系列政論文章,抨擊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學界的形形色色反動思潮。1908年創作的中篇小說《懺悔》流露出唯心主義的造神論思想,受到列寧的嚴肅批評,并得到他的熱情幫助。盡管如此,高爾基的主導傾向仍然是積極的,富于革命的戰斗精神。對新的無產階級文學創作方法的特征從理論上進行了許多探索,提出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觀點。他在兩次革命之間的創作成果頗豐,如《奧古洛夫鎮》(1909)、《夏天》(1909)、《馬特維柯熱米亞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話》(1911—1913)、《俄羅斯童話》(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前兩部《童年》和《人間》(1913—1916)。

  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間,高爾基因健康欠佳,僅寫了關于列寧及一些作家的獨具藝術風格與重要文獻價值的回憶錄及自傳體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學》(1922—1923)、《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1924—1925)等幾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寧忠告,到國外養病。1931年回國,可惜從1925年起著手創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詩氣魄的長篇巨著《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一直沒有完成,成了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還寫了《蘇聯游記》(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劇作《耶戈爾布雷喬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瓦薩日烈茲諾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藝理論、文學批評和政論文章,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高爾基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會活動家。他組織成立了蘇聯作家協會,并主持召開了全蘇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培養文學新人,積極參加保衛世界和平的事業。

  高爾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開始介紹到中國。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

  《童年》與其續篇《在人間》、《我的大學》共同構成了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童年》是首篇。在這部小說中,描寫的是作者10歲以前的童年時代的生活。記敘了主人公成長、生活的歷程,描寫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景象的狹小天地。阿廖沙4歲時,父親就死了,于是跟著外祖父、外祖母過著貧寒、艱苦的生活。外祖父有著矛盾復雜的性格,他的內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貪婪金錢腐蝕了他的靈魂。在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護、關心著他,給予他無限的溫情和鐘愛,并對他進行了有益的教導。

  2.學法指導。

  外貌描寫,也叫肖像描寫,是指對人物的容貌、服飾、姿態神情特征的刻畫。外貌描寫的目的不僅要使讀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且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果戈理說:“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比宋锏耐饷部偸桥c他的社會地位、生活環境、性格愛好等有密切的關系的。閱讀寫人的記敘文,我們要通過人物的外貌描寫,來分析其性格特點和內在品質。

  如本文對外祖母的外貌進行了細致的刻畫,她的笑容、她的眼睛、她可愛又可笑的舉動,讓我們感到外祖母是一位飽經生活艱難卻又永遠年輕的老人。

  3.拓展閱讀的推薦。

  高爾基的《童年》。

  4.與本課有關的小故事。

  在高爾基的童年,曾是織花邊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親近的人”。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在這所老木屋里,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爐沿上,望著被小洋燈的亮光照耀著的小外孫,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勇士伊凡和悲哀的強盜母親等許多童話。外祖母的疼愛和那些如現實生活中一般不幸又閃爍著善良和理想光芒的童話,使過早就飽嘗底層生活艱辛的高爾基獲得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同時,這些童話正如高爾基后來回憶的,“我的頭腦里充滿了外祖母的童話,就像蜂房里充滿甜蜜一樣”。正是這些回憶給了作家以最初的豐富的滋養。

  《童年的朋友》教學反思

  這節課,通過上課和評點,我覺得最值得反思的是,文本還要好好讀,反復推敲,求正確,求形成自己的感悟。由于要聽課,在前兩天,更多地去考慮這節課的整體思路和過渡性的語句,而把文本放了一邊,前一天晚上才再去讀了一下,這樣就沒能很好地應和學生,以后一定要以本為本,深入研讀,這樣才能游刃有余。再有,要反思的是時間的控制上,有時上課我會追求盡情,特別是讓學生說得盡情,所以在讓學生提問時,沒有適時收住,影響了教學計劃。

  這節課學生們提的問題很有價值,說得也精彩,這一點我很欣慰,我覺得這是我和學生們一學期努力的成果。應該說正是我把課堂當做交流的課堂,主要是把自己擺在讀者的位置,與同樣作為讀者的學生平等進行交流探討,激發了學生閱讀交流的興趣;也是新的課堂模式,讓學生有了參與的激情,參與了,就進步提高了

  朋友的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正確認識9以內的數量,能按數量將實物卡歸類。

  2.認識數字8、9,并知道數字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3.愿意傾聽教師和同伴的講述。

  活動準備:

  1.課前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帶領幼兒觀察春天的景象,了解春天里有什么。

  2.教具:5_9的數字卡片、小動物。

  3.學具:幼兒用書第三頁,第16頁、第17頁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耄鹩變旱呐d趣。

  教師:春姑娘睡了一個冬天,終于醒來了。她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她許久沒見面的好朋友,她每見到一個朋友就給它拍張照片。你知道春姑娘都給誰拍了照片?

  1.幼兒相互交流:春姑娘可能會碰到誰?會給誰拍照片?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季節的特點進行思考。

  2.教師出示動物片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這是春姑娘給朋友拍的照片,你們看看,上面都有誰?

  (二)引導幼兒正確判斷9以內的數量。

  1.教師:每張照片上的朋友各有多少呢?

  2.幼兒每說一樣物品的數量,教師就引導全體幼兒進行檢查。

  3.教師哪些卡片上的物體的數量是一樣多的?把一樣多的物品放在一起。

  4.請個別幼兒進行操作。

 。ㄈ┮龑в變河脭底直硎疚矬w的數量。

  1.教師:春姑娘不了拍了這么多照片,想請小朋友幫忙整理一下。哪張照片上的朋友的數量最少,哪張照片就排在第一;哪張照片上的朋友最多哪張照片就排在最后。你們覺得這些照片應該怎樣排隊呢?

  教師請個別幼兒操作,并給卡片匹配數字。

  2.教師引導幼兒關注操作后的結果,并集體按順序讀一讀。

  3.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教師:8除了可以表示8朵花、8只蜜蜂,還能表示什么?9還能表示什么?

 。ㄋ模┯變翰僮。

  1.按序插點子卡片,匹配數字。、教師:按順序將點子卡片插在分類盒上。然后送玩具給點子卡片,讓點子和玩具的數量一樣多。

  2.小貓釣魚。

  老師:小貓要沿著1_9的順序走才能吃到魚,請小朋友也來試一試。

  3.給小動物喂食。

  老師:看看圖中每一格有幾外小動物,從不粘膠材料上選出合適的食物喂給他們,讓每只小動物都能吃到食物。

 。ㄎ澹┗顒釉u價。

  1.針對操作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引導幼兒共同思考。

  2.表揚活動中能認真聽講、傾聽同伴發言的幼兒。

  朋友的教案 篇7

  學習目的:

  1、認識領域:鞏固色相、色彩、明度三要素等色彩知識,了解明度、純度的概 念和明度漸變的調配方法。

  2、操作領域:通過明度漸變的練習,體會漸變的技術的要領,掌握制作的方法。 3、情感領域:體驗明度漸變的藝術風格,提高表現能力,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能力和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

  學習重點:

  了解明度漸變的概念,感受漸變的藝術特點。練習、掌握繪制方法。草稿圖的設計。 教學難點:

  1、草稿圖的設計,色條、色塊的布局,設想添色后的有序排列。

  2、漸變的技法要點和添色時的均勻有致與靈活運用。

  教具學具: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視頻導入 1、師:“同學們,先來欣賞一組圖片,看看你能從圖片中發現什么?”

  (多媒體來展示多種風格的漸變形式。人物個子高矮的漸變,人物體型胖瘦的漸變,罐子的粗細的漸變,紙盒的體積大小的漸變……把色塊的明暗漸變夾在其中,讓學生在不經意間找出漸變的物體的特征。)

  2、趣味發現漸變物體間的反義詞現象和漸變順序的雙向性。

  二.介紹知識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種有色物體由于它們的反射光量的區別而產生顏色的明暗強弱。色彩的明度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顏色在強光照射下顯得明亮,弱光照射下顯得較灰暗模糊;同一顏色加黑或加白摻和以后也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二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種純色都有與其相應的明度。黃色明度最高,

  藍紫色明度最低,青、綠色為中間明度。色彩的明度變化往往會影響到純度,如紅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時純度也降低了;如果紅色加白則明度提高了,純度卻降低了。

  是亮的;是明度對比強烈的,還是對比柔和的,這種明暗關系的特征,將成為這個設計的色彩效果的基礎。

  高短調、全長調。

  強高調色的色彩力度。 低調色(暗色調):有一種重量感和物質感,在處現低色調時,加強冷暖對比可以增強低色調的生動感。

  三、先出示幾例打亂了色彩明暗順序的物體。 如房子、鞋子、樹、人物等自然形,各題材均涉及,讓學生重新排列,作拼色游戲。再打亂了漸變順序的純粹的色塊或色條,讓學生自由搭配、配合。這兩、次拼擺練習,就是兩次練習不同范圍:一種是自然形,一種是線條幾何形。

  四、欣賞范圖:

  如果用色彩的明度漸變來創作一幅畫,會是什么效果?

  1.欣賞老師準備的范圖

  2.欣賞美術書中的圖片

  3.欣賞優秀學生作品

  交流、發表意見,了解、熟練概念。

  朋友的教案 篇8

  一、說教材內容

  這篇課文,生動記敘了戰爭時期,孤兒院的孤兒阮恒為緊急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自己的鮮血,表現了阮恒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在寫作方法上,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具體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針對以上內容,我提出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理解阮恒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品質;

  2、熟讀課文利用以前的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3、體會動作、神態、語言是怎樣展現人物的心理活動的。

  二、說教學步驟

  為完成以上三個教學目標,具體過程這樣安排。

  1、激興導入。

  導語:我們生活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有朋友。有人說過“朋友是一種財富!庇械母柚幸渤^“朋友多了路好走!崩蠋熛雴枺銈冇信笥褑?(生:有。┠銈冎g互相幫助嗎?給老師講一下怎樣?(生:講自己的故事)在同學們答完后,教師總結,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然后教師說,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1課《她是我的朋友》(板書)看看文中小阮恒是怎樣關心自己的伙伴的?好不好?

  2、升華興趣

  在同學們很愿意去讀課文的基礎上,師問:“請同學們回憶學習課文的方法都有什么?”(生思考后回答)教師接著問“這一課怎樣學?”教師引導學生去自己學習,然后提出要求:第一步,讀課文,利用字、詞典掃清閱讀中的攔路虎。第二步,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并做記錄。(小組能解決的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留下,等待向教師提問。)第三步,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注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

  為完成以上三步,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A、要和學生一起討論,廣泛的聽取他們的意見;B、要和學生交流看法,指導學生抓住重點;C、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

  3、延續興趣

  完成以上學習任務后,我計劃這樣做:

  A、要求把你遺留下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在黑板上記錄。針對提出的問題由師生共同解決。

  B、如學生沒有提出寫作方法上的問題,教師要提出。(找出有關小阮恒動作描寫的句子。提問他當時為什么要這樣做?他是怎樣想的?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了解:語言、動作描寫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動)

  C、教師總結全文。(多媒體課件)

  她是我的朋友/失獻

  小姑娘------》血《---------阮恒(奉獻)

 。ㄆ仍诿冀蓿

  三、說學法

  新的教學理念強調,要重視學習的過程,本節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要有自主性;合作學習得到了加強,使學生養成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以上過程,反映的是這樣的教學理念:

  1、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在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以及尊重學生的意見上)

  3、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教師的主導地位。

  四、時間安排

  課時------------------一課時

  導入------------------05分鐘

  自學------------------20分鐘

  師生探討------------------15分鐘

  總結------------------05分鐘

  共計45分鐘

  最后,我就用本節課的結束語來結束這次說課吧!“朋友是一種財富,愿你我成為朋友,相互幫助,相互提醒,共同進步!”

  朋友的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嘗試認識顏色:紅、黃、綠。

  2、幼兒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

  3、在游戲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森林爺爺頭飾

  2、蘋果、香蕉、葡萄、物各一小袋,裝于大口袋,紅、黃、綠、寶寶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三、活動過程:

  1、歡迎森林爺爺(有一位配班老師扮演):

  ①師:小朋友們看誰來啦?

 、谂c森林爺爺互相問好

  2、學習紅、黃、綠

  師:今天,森里爺爺給小朋友們帶來好多的禮物,你們想不想要呀?

  ①圣誕老公公派發禮物(水果),引導幼兒學習的顏色;紅、黃、綠。

  師:你們喜歡森林爺爺給你們發的水果嗎?(喜歡)

  師:那你們應該對森林爺爺說什么呀?(謝謝)

  師:你們看一看森林爺爺給你們帶的水果都是什么顏色的呀?

  ②森里爺爺再次送禮物,引導幼兒認識紅、黃、綠。

  3、游戲:顏色寶寶找朋友

  ①介紹游戲玩法:

  a、教師給幼兒帶上頭飾。

  b、讓幼兒找找與自己顏色一樣的朋友:小朋友們,你們現在可以自己找一找和自己是一樣顏色的朋友,看誰能第一個找到。

  c、你找到自己的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好朋友,就和他一起說:我們是ⅩⅩ色寶寶,我們是好朋友。②幼兒游戲,師重點指導綠寶寶的對話。

  4、活動結束:

 、偎皖伾珜殞毣丶。

 、谂c森林爺爺道別。

  四、活動總結:

  教師針對幼兒具體的表現,及時給予評價,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使其獲得成功感和愉悅感。同時考慮到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增強其自信心。

  五、活動延伸:

  教師讓幼兒把森林爺爺發的水果,拿回家里去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并問一問爸爸媽媽知不知道這些水果是什么顏色。

  朋友的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體會沒有朋友的寂寞和有朋友的快樂。

  2、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能結合實際講述自己的交友經歷。

  教學準備:圖片、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小朋友們好,看這是誰(出示大象的圖片)?大象和小朋友們一樣也喜歡交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交朋友的?下面請小朋友們聽故事《大象的朋友》。

  二、講故事《大象的朋友》:

  教師完整地講述一遍故事《大象的朋友》。

  三、分析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提問:(1)、小朋友們,老師剛才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故事里都有誰?

 。2)、大象為什么要交朋友?大象交朋友時小鳥為什么要躲開它?松鼠和小狗為什么也要躲開它呢?

 。3)、后來大象是怎么做的?這時候大象的心理感覺怎么樣?

  2、小結:大象在交朋友時可能還會遇到許多動物,它們第一 次看到大象都會害怕而不愿意和大象做朋友,后來又和它成了好朋友。大象在交朋友時經歷了這樣的周折,所以小朋友在交朋友時要講一些方法,如果方法不對,你可能就交不到朋友,沒有朋友你會感到非常的孤獨。

  四、結束活動:

  好了,下面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去找朋友吧。(播放音樂《找朋友》),小朋友們再見。

  朋友的教案 篇11

  一、教學目標:

 、胖R與技能:學習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七^程與方法: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朋友真摯的友情,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大意,體會阮恒獻血過程中的神情、動作的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心情。

  難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來體會阮恒對小女孩真摯的友情,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三、教學過程:

  一、以“朋友”導入

  1、以朋友的篆書入題

  2、師:你覺得怎樣的人,才算得上是朋友?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

  要求:努力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習生字詞

  3、通過剛才讀課文,誰來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3.4自然段:

  1、師配樂范讀1、2自然段,創設故事情景。

  2、生自由讀3、4自然段,找出體現小姑娘急需輸血的句子。

  學生交流:1、抓關鍵詞“迫在眉睫”,聯系上下文猜猜“迫在眉睫”的意思了。

  3、指導朗讀句子,讀出情況危急。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

  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交流,關注動作:舉——放——舉

  學生學會質疑句子:為什么小手舉起來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學習方法指導:通過人物動作走進人物內心世界。

  想像說話:出示:一陣沉默之后,阮恒顫抖動舉起手來,他想:()。忽然把手放下去,他想:()。然后又舉起來,他又想到:()。

  指導朗讀。

 。ㄈ⿲W習8-10自然段。

  生接讀8—10自然段,劃出從文中找出表示“哭”的詞。

  引導學生比較“啜泣”、“嗚咽”、“哭泣”“抽泣”這幾個詞的意思。

  讀四個詞語所在的句子,生談感受,體會阮恒獻血時害怕、痛苦的心情。

  看圖寫話:此時阮恒在想什么呢?

  討論:內心如此痛苦的阮恒,為什么還要竭力掩飾,堅持獻血?

  指導朗讀:男女生合作讀句子。師生合作讀9—10段。

  四、升華情感

  看著這感人的.一幕,此時你有什么話想對阮恒說。(我想對阮恒說……)

  創設情景說話:小女孩康復了,她來到阮恒身邊,對阮恒說……

  師結:以朋友結束。

  朋友的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有朋友是很快樂的事情。

  2、引導幼兒發現,怎樣做是好朋友。

  3、學習初步的交往技能及與同伴友好和睦相處的方法。

  4、體驗與老師、同伴互相關心和互相幫助帶來的快樂。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老師和家長用拍照的方式,收集幼兒一日生活中與朋友合作做事、友好游戲的情況。

  將幼兒一日生活中友好游戲、合作做事、相互幫助的情景抓拍下來,辦成展覽,對幼兒進行教育。體現了大班幼兒的社會性教育是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之中的教育思想。

  2、"我們來做好朋友"添畫圖片。

  3、套圈、翻繩、棋類"層層疊"等游戲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受環節:

  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到各游戲區域游戲。

  游戲一:套圈(三人一起拉手套玩)。

  游戲二:翻繩(二人翻繩)。

  游戲三:跳棋、圍棋、飛行棋、軍棋等類玩具。

  游戲四:玩"層層疊"玩具(二人競賽玩具)。

  (二)發現環節:

  1、老師提問:你和誰在一起玩了什么游戲?你們一起玩時的心情怎么樣?

  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剛才自己玩的情況。

  2、你還和誰在一起時,有過什么開心的事情?

  請幼兒講講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時開心的經歷。

  3、出示展板:教師和家長一起收集的有關幼兒一日生活中友好交往、相互幫助的照片展。

  請幼兒介紹自己在和誰在一起,做什么事情。

  由于是抓拍幼兒生活中的事情、幼兒看到的是自己的照片,先請幼兒自由看說,在小組中介紹,再請6、7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照片。

  (三)小結教師與幼兒一起結:小朋友在一起游戲、做事很快樂。

  (四)教師提問:

  如果沒有朋友會怎么樣?

  我們怎樣做才能和別人成為好朋友?

  先請幼兒小組討論,再請小組代表發表看法。

  (五)出示"我們來做好朋友"的添畫畫板畫板中結合本班幼兒最近一段時間幼兒間缺乏友好的現象和有待解決的問題,及家長提供的問題畫成的畫,請幼兒添畫上好朋友應當怎樣做的情景,也可以幼兒自己畫,自己發現。

  如:幼兒衣服背后的拉鏈自己拉不好一個人下棋一個小朋友摔倒了有小朋友忘記喝水了班里來了一位新小朋友有的小朋友的毛巾掉了看見小朋友鞋帶開了幼兒自己發現的成為好朋友的事情。

  (六)自然結束將幼兒的添畫作品當天展覽出來,請家長觀看,并建議家長回家后繼續延續幼兒園的教育。

  活動延伸

  幼兒自愿結成小組(5-6組)并選出一名組長,每組一個繪畫本,制成"朋友書"。請小朋友記錄自己發現的好朋友之間發生的事情,每周總結一次中,看一看哪個小朋友與別人做好朋友的事情最多。并將"朋友書"掛在走廊,便于幼兒、家長、教師隨時翻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認識新朋友――和新朋友游戲――成為好朋友為主要線索,層層展開,給于幼兒充分的討論和表達自己想法的空間。整個活動,動靜交替,處理得非常妥當,幼兒興趣盎然。重點突出,操作性強。特別在情感方面,幼兒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朋友的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學習畫出自己的臉型和五官的基本特征,畫出五官的正確位置。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幼兒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征。

  (2)每人一張紙、馬克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謎語、看臉譜,了解五官的基本位置。

  (1)用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請你猜猜這是什么!(眼睛)

  (2)出示臉譜提問,讓幼兒回憶五官的位置、名稱。

  “小朋友,你們看!臉上有眼睛,還有什么呢?”(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頭發)“現在請你想一想,他們都在你臉上的什么地方呢?”教師總結:“鼻子長在臉的中間,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兩只眼睛,在兩只眼睛的旁邊以便畫一只耳朵,最后在頭上畫頭發!

  二、師生共同探討五官的正確畫法,引導幼兒以鼻子為中心畫出五官,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1)教師提問:“我們的臉上有那么多的器官,應該先畫什么?”(鼻子)

  “畫完鼻子再畫什么呢?”(嘴巴、眼睛)

  “然后呢?”(耳朵)“最后畫什么?”(頭發)

  (2)教師再次總結“鼻子長在臉的中間,鼻子的下面是嘴巴,鼻子的上面是兩只眼睛,在兩只眼睛的旁邊以便畫一只耳朵,最后在頭上畫頭發。”

  三、欣賞作品,體驗成功。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畫像:“你的臉是什么樣子的?你畫了什么?”

  朋友的教案 篇14

  活動反思

  在解讀小松鼠的信時,可以再大膽一點讓幼兒猜測,不要馬上限制他們的思維,等他們將感興趣的東西說完以后,再研究什么是“信”, “信”的意義,從而將整封信連起來解讀。接下來,老師還可以設置懸念,如誰看到了信?會怎么做呢?等等,幫助孩子理解整個故事的內容,體會故事濃濃的朋友之情。

  對于找朋友的方法,幼兒不是很了解,教師應進一步啟發,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讓孩子感受朋友間的關懷。

  領域

  語言

  活動類型

  故事

  活動內容

  朋友的信

  活動來源

  實施時間

  教育價值分析

  現在的小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過多的保護使的許多孩子交往能力較弱。為培養幼兒與他人交往能力,感受到與朋友之間交往的快樂,為此我們開展了這一活動《朋友的信》。

  活動目標

  1、 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有朋友的快樂。

  2、愿意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找朋友的辦法。

  活動難點

  介紹自己找朋友的辦法

  難點剖析

  許多孩子交往能力較弱,在家與他為伴的都是大人,即使去外面與其他小朋活動,那也是在大人的陪同下,很少主動去找朋友。

  活動過程

  幼兒預期效果

  一、引題

  朋友的信,朋友是誰?是一封怎樣的信?一起來聽故事。

  二、分段將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圖片一,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問:故事里的小松鼠想要干什么?他是怎樣做的?猜猜誰會看見蘑菇信?他會怎樣做?

  2、出示圖二、三,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提問:誰看到了信,他是怎樣做的?最后,小松鼠找到朋友了嗎?

  3、思考:故事的題目是《朋友的信》,這“信”有什么特別?

  三、討論找朋友的方法

  通過圖片,教師生動的分段講述提問,幫助幼兒很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并從故事中感受到找朋友的快樂。

  朋友的教案 篇15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三、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第一課時

  基本教法:指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方法讀懂重點語句,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1、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注意正音)

  2、教學生字

  這一課共有11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它記住(重點指導讀準“輸”、“試”的讀音)。

  3、再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點: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為小女孩輸血。)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問題:小男孩在獻血時,心里怎么想?)

  四、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內心活動

  1、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動作入手。(板:神態、動作)預習時,同學們已經把有關描寫小男孩動作、神態的句子畫了出來,現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

  2、我們要從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的內心,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先指名讀重點句,再問課文提了什么問題。

  2、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他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聯系《爬天都峰》理解猶豫的心情。

  3、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1)指名讀。

  (2)老師范讀。

  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

  (3)再指名讀。

  (4)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三)重點句2、3、4

  1、終于有個孩子愿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阮恒,輸血前,他害怕過、猶豫過,但是仍然數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為小女孩獻血。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個重點句,先提問題,再想答案。等會兒,每組一個同學在班上匯報。

  2、小組討論。

  3、重點句2

  (1)課件2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疤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

  (2)哪個小組匯報一下,剛才你們提了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

  (問題:阮恒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發抖?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啜泣、捂)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抖;他想掩飾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害怕、掩飾)

  (3)小結。血就從阮恒的身上抽出來了,此時,他心里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點句3

  (1)出示課件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

  (2)哪個小組來說一說?

  (問題:阮恒過了一會兒,為什么又哭了?為什么又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給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5、重點句4

  (1)出示課件4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個組要匯報?

  (問題:他那不時的啜泣為什么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為什么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總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飾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飾)

  6、小結。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么?

  7、感情朗讀。

  (1)出示課件5

  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這幾個重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2)誰來讀給大家聽,把自己認為讀得地方讀出來。

  五、人物評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

  六、布置作業

  回去把課文讀熟,也可以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

  對于這節課的教學,我主要有如下感想。

  一、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中,較好的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教育思想,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圈畫、思考、討論、匯報……加上足夠的時間保證,民主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自由、廣闊的空間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展。

  二、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要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還得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我們常說的要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也是這個道理。在教學中我比較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如,在引導學生抓住阮恒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他當時的內心活動時,我以課后思考題3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學會通過抓住關鍵詞提出問題、尋找答案的方法來體會阮恒的心理活動。然后引導學生學法遷移,運用這種方法學習其他重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有了較好的學習方法,再加上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學習起來興趣盎然,匯報交流時,他們爭先恐后,一個個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上閃光。

  三、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激發創新欲望。一節閱讀課教學是否成功,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自已的感悟和體驗,是否有創新的欲望。占有大量的表象是創新的基礎,在教學中我首先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通過深入的研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然后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機會,通過鼓勵和誘導,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比如,讓學生通過讀阮恒獻血時,神情和動作的句子,體會他內心的想法時,我引導學生畫、讀表示阮恒獻血時神情和動作的詞句,通過對表示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質疑,來了解他內心變化過程,從而體會阮恒對朋友的真誠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感悟深刻。比如,一個學生在匯報交流時說,從阮恒一次又一次的掩飾自已的害怕,可以看出他心里雖然非常害怕抽血會死去,但是他為了讓他的朋友能快點輸到血而活下去,他強忍著這種痛苦,堅持為小女孩輸血。另一個學生迫不及待的補充說,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很害怕,因為如果醫生知道他很害怕,就不會給他抽血,他的朋友就會因為不能及時輸到血而死去。多么深刻的體會,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到了阮恒為了朋友不惜犧牲自已生命的思想品質。然后,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課文插圖(課件出示),再次想象阮恒心里是怎樣想的,醫生會怎樣安慰他,他會怎樣說。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充分揮想象,創新思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課后我還安排了一個寫對話的小練筆。把醫生和阮恒的對話寫成一段話。這樣,讀寫結合,學生不僅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阮恒當時的內心思想,同時也達到了以讀促寫的目的。

  在教學中,把學習的過程還給了學生,把說話的舞臺讓給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語文課堂上才能有所收獲。

  朋友的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在找找、說說、想想的過程中,發現生活中多種多樣的朋友關系。

  2、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體驗與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流程:

  一、導入:音樂游戲——找朋友

  幼兒跟隨音樂尋找朋友并交換朋友,兩兩入座。

  二、找找口袋里的朋友(根據事物之間的關系進行配對)

  提問:這是一個好朋友口袋,口袋里有誰?誰和誰能做朋友

  小結:池塘是蝌蚪的家,他們是一對好朋友;小勺和小碗能幫助我們吃飯,他們是一對好朋友;星星和月亮都在夜空中,他們是一對好朋友;原來生活中有的東西經常在一起,就像一對好朋友。

  三、找找身邊的好朋友(發現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系,愿意大膽表述)

  (一)兩個好朋友

  導語:有一些圖片要找好朋友,請你幫幫它們的忙,每個明友找一張圖片,看,一看誰能做你的朋友,去找到你的好友,兩個好朋友可以坐在一起。

  (二)換個好朋友 。

  導語:每個人都找到了好朋友真高興,接下來的問題有些難,如果現在請你在這些朋友中換個朋友,你會換誰?為什么?

  小結:云朵可以和小鳥做朋友,可以和太陽做朋友(可以和……),原來好朋友可以不止一個。

  四、給大樹找朋友(發現一樣事物與多種事物的關系,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導語:現在有一棵大樹很孤單,沒有朋友,誰能和他做朋友呢?

  小結:看!大樹有了泥土才能扎根,大樹有了陽光才能生長,大樹有了小花和小草才不會感到孤單,大樹有了小鳥和鳥巢才會覺得自己本領大……大樹的朋友真多啊!

  五、延伸

  生活中我們也有許多好朋友,除了和你坐在一起的朋 友之外,想一想、找一找,還有誰是你的好朋友? (老師、其他小朋友等)

  朋友的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交往,會以碰碰頭、親親臉等各種動作表示友好。

  2、學習短句: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

  3、體驗與好朋友一起做游戲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以及了解相關與人相處的方法。

  5、激發幼兒喜歡與他人交往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動物、娃娃等玩偶、幼兒生活照片

  活動過程:

 。ㄒ唬┯螒驅胍杂螒蛞鹩變号d趣,學說: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今天,我們班請來了許多的小客人,可是他們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才肯出來。

  2、教師示范:聽老師是怎么說的?(嘿,嘿,我們都是好朋友。┱l出來了?老師剛才是怎么說的?找到朋友我們可以和他碰碰頭,親親臉。ń處熌妹q玩具與自己做親密動作)3、還有許多小客人都躲起來了,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小客人請出來吧。(一起學說短句)(教師拿毛絨玩具與幼兒做親密動作)4、請個別幼兒請小客人。

 。ǘ┯押檬疽

  1、教師:我們班來了那么多好朋友,小朋友會用一些友好動作來歡迎好朋友嗎?

  2、若小朋友不理解,老師可以示范和好朋友握握手等動作。

  3、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動作來表示對好朋友的友好。

  4、請幼兒之間相互學一學友好的動作。

  (三)音樂游戲

  1、音樂游戲:碰一碰

  2、教師:現在我們要將這些友好的動作放到游戲中去,和好朋友們一起玩一玩好嗎?現在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我們聽著音樂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戲吧。

  3、游戲2-3次。

 。ㄋ模┛偨Y活動

  1、教師:和好朋友在一起玩開心嗎?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還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師播放幼兒在幼兒生活的照片,有一起滑滑梯的,有打架的...(幼兒判斷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情)

  3、教師總結: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游戲,玩積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間要和睦相處,不能為小事吵架,更不能打架。因為我們都是好朋友。

  朋友的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鍛煉小朋友一對一整齊走的能力。

  2、鍛煉小朋友的反應能力。

  3、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4、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一首兒歌

  活動過程:

  1、現在教室里教小朋友們一首找朋友的兒歌,能熟練念出。

  2、小朋友下樓后,讓他們內外站成兩個圓圈,其中外圓要比內圓多一個。游戲開始,小朋友按照圓形軌道向相反方向走(外圈逆時針走,內圈順時針走),邊走邊念兒歌。念完最后一個字時,內外兩圈的小朋友立刻相互拉手做朋友,找不到朋友的小朋友要站中間。找到朋友的小朋友繼續念兒歌轉圈。

  活動提示:

  如果人員相等的時候,可以先對好朋友,在走時念完兒歌時比比誰先找到原來的朋友。

  活動反思:

  游戲過程中,小朋友很難按照原來排好的圓圈軌道轉圈,現場容易混亂。而且有些小朋友很難準確地念出兒歌。

  活動分析:

  臨時教的兒歌小朋友一時間很難快速掌握。

  反思調整:

  1、提早教會小朋友們兒歌

  2、講解游戲規則時應該用小朋友們比較可以理解的語言來講述。

  3、現場出現混亂時要及時的控制。

  朋友的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能結合文章內容說出外祖母成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2、通過品讀對外祖母的精彩描寫,說出作者對外祖母的熱愛、感激之情;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修改“給父母的感謝信”,初步掌握閱讀和寫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分析外祖母成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2、說出作者對外祖母的熱愛、感激之情。

  課 時: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前播放一組兒歌)教師指導語:課前我們聽到了久違的童謠,當熟悉的旋律回響在教室里的時候,我看到許多同學的臉上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童年時候,大家成為朋友是不是像歌里唱的敬個禮、鞠個躬那么簡單?(學生答)你們認為要成為朋友需要什么條件呢?請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發言,教師及時板書)

  二、整體感知(讀出愛)

  1、 教師指導語: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的確這些都是成為朋友的重要條件,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前蘇聯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的《童年的朋友》。大家已預習了文章,能不能告訴老師作者童年的朋友是誰?(學生答)對是他的外祖母!成為朋友需要那么多的條件,作為長輩,要成為小孩子的朋友,顯然更難了。外祖母是如何做到的呢?想知道原因嗎?那就請大家打開課本來尋找答案吧!請用自己最熟悉的讀書方法讀課文,思考外祖母為什么會成為小高爾基的童年朋友?請結合文章內容來談談你的看法。

  2、學生讀課文(教師走近學生,注意收集學生讀錯的地方,以全班糾正)。

  3、獨立思考,交流。

  4、教師指導語:正如同學們所說的,外祖母的平等、關愛、尊重等等使她成了“我”的朋友,這一切都源于一個字——“愛”,她的愛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轟轟烈烈,而是一些平常我們都不太注意的小事,看來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們發現了外祖母深深隱藏在細節中的真愛。外祖母深深地愛著小高爾基,那么大家認為高爾基愛她的外祖母嗎?(學生答)何以見得?

  三、深入探究(讀懂愛)

  1、過渡語:的確,小高爾基也是愛他的外祖母的,他沒有說“外祖母我愛你”這樣的話,而是將對外祖母的感情化為精彩的文字,請同學們仔細研讀文章,從文字中尋找那份愛。請結合文章內容,自選角度探究“我”對外祖母的愛。例:細節描寫、修辭手法、寫作方法等

  2、學生細讀、交流(頭發、聲音、眼神、動作)

  3、教師指導語:高爾基將對外祖母的觀察表達在文字中,將感情融化于細節中。語言細膩,飽含感情。正是如此,使得外祖母形象成為俄羅斯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中最有藝術魅力的光輝形象之一。

  四、改寫書信(表達愛)

  1、過渡:愛是相互的,或許高爾基永遠無法報答外祖母對他的愛,或許現在的我們難以報答親人對我們的愛,但我們可以和高爾基一樣表達出對愛的感激。今年我校大力營造“和”文化,寒假里學校布置了一項作業“給父母寫一封感謝信”,感謝父母十多年來的養育之恩。老師看了你們的信,看到了你們對父母愛的感言,但老師覺得這些語言過于空洞,不能真正地打動老師,你能不能模仿高爾基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對你文章的某一件事進行修改,表達出細膩而真摯的愛。

  2、學生修改(老師深入學生,適時指導)

  3、展示學生修改的文章,同學互評

  朋友的教案 篇20

  活動背景:托班幼兒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午睡起床后穿鞋時,經常把鞋穿反。于是,我組織了一系列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把鞋穿正。

  活動目標:認識鞋有反正,學會區分鞋的反正。

  活動準備:1、中午起床后,有意識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兩只腳不一樣,兩只鞋也不一樣。

  2、擬人化鞋樣兩雙,分別是高興和生氣的表情,剪好的鞋樣及畫好的鞋印若干,配樂兒歌磁帶《小鞋朋友》。

  活動過程:1、引導幼兒認識鞋的反正。

  教師出示擬人化鞋樣,并提問:“兩雙鞋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說一雙高興,一雙不高興。

  教師接著部:“為什么一雙鞋高興,一雙鞋不高興呢?”

  2、引導高興發現一雙鞋穿對了,小鞋高興;一雙鞋穿反了,小鞋不高興。

  教師:“我們聽一聽小鞋朋友是怎么說的!比缓筮呇菔具呉龑в變郝犈錁穬焊琛缎⌒笥选(兩只小鞋,一對朋友。穿錯生氣,噘嘴歪頭。穿對微笑,點頭拉手),使幼兒明確判斷小鞋穿得對不對的辦法是看看兩只小鞋是點頭還是歪頭。

  3、游戲:給腳印穿鞋。

  幼兒自選腳印和鞋樣進行操作。教師適時進行引導,用兒歌中的關鍵話語“噘嘴歪頭”、“點頭拉手”來幫助幼兒學會分辨鞋樣的正確擺放方法。鞋樣上的蘋果、樹葉標志可以幫助幼兒判斷自己是否穿對了。

  4、游戲:找鞋穿鞋。

  幼兒脫下自己的鞋,用手捂住眼睛。教師將幼兒的鞋打亂后,用布蓋上。

  教師:“你們的小鞋朋友跑到布下面藏起來了?彀褍|們找出來,然后擺成兩個好朋友!

  教師邊朗誦兒歌邊指導幼兒按兒歌的提示將鞋擺好,然后鼓勵億們自己穿上鞋。

  再次欣賞配樂兒歌《小鞋朋友》。

【朋友的教案(精選20篇)】相關文章:

找朋友教案05-26

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04-19

找朋友教案2篇05-26

大班《找朋友》游戲教案04-30

大班我的好朋友書包教案04-20

小班主題找朋友教案04-24

《朋友夾心餅干》教案04-21

朋友的作文(精選15篇)05-18

朋友的作文精選15篇05-18

精選朋友的排比句12-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区二区伊人久久大杳蕉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专区 | 亚洲AV激情码国产一区 | 欧美性爱A免费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 | 亚洲欧洲卡通动漫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