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2-3的相鄰數》含反思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2-3的相鄰數》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感知2與3前后兩數的相鄰關系,探索發現的樂趣。
2、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提供三種顏色不同的瓶蓋個三個,每人一套1—4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分別取三種顏色不同的瓶蓋個三個,一一對應排成三橫排,中間一排的瓶蓋不動,讓三排瓶蓋變得一排比一排多一個,討論如何才能做到。
2、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擺在瓶蓋的左邊,討論:比3少1的數是幾,應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數是幾,應該排在哪里。
3、引導幼兒歸納:3有兩個相鄰的好朋友,一個是比3少1的2,排在3的前面,一個是比3多1的4,排在3的后面。
4、組織幼兒討論2的好朋友是幾和幾,根據前面的方法與經驗,引導幼兒借助瓶蓋、數字卡片等加以驗證。
5、玩找朋友競賽的.游戲:幼兒分成5個人一組,排成三排,當教師說到4是,幼兒馬上排成2、3、4三排,中間一排人不要動。看看哪組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對,這一組就是勝利者。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投放1到10的數字卡片及不同顏色的瓶蓋若干個,讓幼兒進一步探索10以內的各數的相鄰數。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改變了以往數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幼兒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創設了"給小動物分食物""與好朋友過魔洞"等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并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活動效果較好。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2-3的相鄰數》含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認識2-5的相鄰數》公開課教案(附反思)01-05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認識春聯》含反思08-11
中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感知4以內的數》09-22
幼兒園中班美術說課稿有趣的陀螺含反思12-16
幼兒園中班詩歌說課稿《吹泡泡》含反思09-25
幼兒園中班散文說課稿《夢》含反思09-25
幼兒園中班語言詩歌教案《吹泡泡》含反思08-02
幼兒園中班散文說課稿《捉迷藏》含反思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