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導學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了解朗讀詩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讀準語氣。
2、整體把握詩歌內容,理解“山”、“海”的象征意義。
3、品味詞語的含義,理解詩歌闡述的人生哲理。
4、樹立理想,并培養為實現理想而不懈奮斗的精神。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導入
1、導語:
童年時代,每個人都有美好而朦朧的“夢”。一個山區的孩子,他想望大海,他不停追尋,這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啟示呢?
2、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分析詩歌。
1、劃出詩中的問句,討論每一個問句的'含義和語氣。
重點朗讀以下四個問句,個別示范,分組朗讀。
(1)山那邊是什么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2)哦,山那邊是海嗎?
(3)媽媽,那個海呢?
(4)在山的那邊,是海嗎?
是的!
2、朗讀合詩。
第一節應讀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語氣;
第二節應以“肯定、堅決”的語氣為主旋律。
3、歸納第一節第二節的內容。
提示: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第一節的“小時候”,第二節的“現在”。
3、他堅信有大海,怎樣去尋找?
“一次又一次”、“一座座”、“又一次次”改成“一次”、“一座”、“又一次”好不好?為什么?
4、詩歌的形象除了字面所指外,往往另有內涵,說說詩中的“山”和“海”有怎樣的內涵。
5、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6、聯系上下文,品味詩句。
(1)、課文研討與練習二加點詞語的含義。
(2)、在自己認為含義深刻的詩句旁邊批注自己的感受理解,在有疑問的地方打上問號,交流討論。
提交問題,討論解決。
三、課后閱讀。
只要明天還在
汪國真
只要春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只要生命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縱使陷身茫茫沙漠
還有希望的綠洲存在
只要明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哀
冬雪終會慢慢消融
春雷定將滾滾而來
(1)、這首詩成功的運用了象征手法,請選取幾種典型的形象,寫出它們分別象征什么。
(2)、這首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這首詩表達了主人公什么思想感情?
【《在山的那邊》導學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智取生辰綱》導學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12-06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背影》導學案12-06
在山的那邊 教學設計12-06
在山的那邊課件內容08-05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導學案12-06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蘆花蕩》導學案12-06
《秋頌》導學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天上的街市》導學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勸學》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