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大班教案

時間:2021-11-17 16:26:12 教案 我要投稿

電池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池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電池大班教案

電池大班教案1

  活動背景:

  電視,在孩子電器化的生活中,幾乎成了必需品,他們的玩具、學習用具都需要電池,于是,他們對電池的關注也就比較多一些。所以,對電池認識,只要孩子需要,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都可以進行,只是內容有多少,要求有深淺罷了。比如:小班可以了解電池是有大有小的,電動玩具需要裝電池等;中班就可以了解各種各樣的電池等;打扮就要知道電池的大小有號碼之分,電池是有容量等等。

  這里進行的是打扮孩子的認識電池的活動

  內容與要求:

  探索和了解電池的基本特征,知道電池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型號的電池(方電池、紐扣電池、電板、1~7號電池,廢舊電池)

  2、各種電動玩具,各種生活用電物品(鬧鐘、WALKMAN、文曲星,照相機等)。

  3、模擬電池貼絨一份。

  過程與指導:

  一、操作探索:玩電動玩具

  這里都是電動玩具,你們想玩嗎?去玩玩吧

  ——老師可以引導:這邊有各種各樣的電池,你試試,有用嗎?

  孩子的探索是在試誤中進行的,他們大多在錯誤之后,才會悟到正確。也有孩子一開始就正確的,但孩子未必了解原因。所以,給孩子大膽試誤的機會吧。

  二、交流討論:你是怎么讓電動玩具動起來的?

  1、了解不同的電池型號

  老師的引導可以是:

  1)你裝的是什么電池?

  2)誰的電池和它一樣的?誰的電池和它不一樣的?

  3)為什么要有不同的電池呢?

  老師(小結):電池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方有圓......不同的東西需要不同型號、不同功用的電池。

  2、了解電池的裝法

  可以討論:

  1)你的電動玩具動起來了嗎?

  2)看看他的電動玩具裝了電池,為什么不動?

  3)玩具裝電池的地方,有“+”和“-”的,電池該怎么放呢?

  老師(小結):電池是有頭和尾的,我們叫它正極和負極,用“+”和“-”來表示。

  3、了解電池的容量

  老師可以引發:還有了裝了電池沒有動起來的玩具嗎?怎么會的?

  老師(小結):電池里面裝著許多電,它會用完的

  三、運用延伸:玩各種玩具

  1、周圍有不同的電器和玩具,你去玩玩,看看要裝什么樣的電池?

  2、你家里還有哪些東西要用電的?它們又是怎么用電的?

  ——這個活動可以房子角落學習里完成。如:讓孩子在許多家用工具的圖片中,分析哪些是家用電器、它們不同的使用方式等等。也可以在生活角放置一些常見的家用電器,即可以讓孩子探索使用方法,又可以進行安全教育。

電池大班教案2

  活動由來:

  孩子們都喜歡玩一些電動玩具,我們班的孩子常把小汽車帶到班里來。一天,殷鵬杰又把他新買的小汽車拿來了,小朋友都爭著玩,結果汽車掉到地上,電池被摔了出來,他不會把電池裝上,急得都哭了。通過了解,我發現班里的大部分孩子對電池不了解,沒有成人的協助不知道怎樣安裝電池,因此生成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電池,了解電池的作用和正負極。

  2、培養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的準備:

  ⑴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有關電池的資料(種類、用途)。

  ⑵到商店觀察銷售的電池。

  ⑶科學區投放一些電動玩具、手電等物品。

  ⑷布置相關資料匯報墻飾。

  2、物質上的準備:

  ⑴教師和幼兒共同搜集到的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錄音機、手機、各種不同型號不同種類的電池。

  ⑵正負極標志圖+—。

  ⑶電池寶寶的課件。

  ⑷“小小電動汽車賽”的比賽場地。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㈠師:孩子們,今天咱們班的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

  ㈡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全班小朋友帶來的玩具。(幼兒邊看邊說物品的名稱)

  ㈢師:孩子們,這么多好玩的玩具你們想玩嗎?請你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玩。玩的時候要仔細看看你玩的是什么?有什么發現?

  ㈣幼兒自由選擇物品進行探索。(引導幼兒發現這些東西都需要電池)

  ㈤討論:玩的時候你有什么發現?為什么電動玩具會動、手電筒會發光、鐘表會走、手機能使用?它們的電池裝在哪里?(幼兒說自己選擇物品裝電池的位置)

  二、通過觀察、討論認識電池。

  ㈠引導幼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關電池的知識。

  1、師:孩子們,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錄音機和手機使用的電池一樣嗎?它們哪不一樣?你對電池有什么了解?

  2、幼兒結合前期經驗的準備交流有關電池的知識(種類、用途)。

  3、教師小結:在這次活動之前,我們搜集到了一些電池。剛才小朋友們也說電池有許多種,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有干電池、充電電池、紐扣電池和蓄電池(教師邊說邊出示相應的電池)。這么多不同種類、不同型號的電池放在一起,你能找出自己要用的嗎?

  4、說一說:哪種電池是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錄音機和手機使用的電池。

  ㈡安裝電池,找出電池的正負極。

  1、過渡語:小朋友們找的都很準,知道自己手中的東西使用什么電池,如果我們把電池從這些東西上卸下來,你還能不能快速、準確的裝回去?

  2、幼兒進行裝電池比賽。

  ⑴師:孩子們,我們有四個小組,電動玩具組、鐘表組、家用小電器組、手機組,你最想參加哪一個組的比賽?(幼兒自由說)

  ⑵幼兒自由選擇比賽的小組。

  ⑶玩具組裝完電池的小朋友可以拿好玩具到指定的汽車場地進行“小小電動汽車賽”,其余幼兒自愿為他們加油。

  3、師:孩子們,我們在玩這些玩具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有的小朋友的汽車不能走了,手機不能用了,這是為什么?(部分幼兒裝錯電池和玩具中的電池沒有電了)

  4、引導幼兒進行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玩具不能玩了?(可以讓幼兒充分猜想,有可能玩具汽車玩的時間長電池沒電了、有可能小朋友把電池裝錯了、有可能玩具壞了)。

  5、過渡語:我們一起檢驗一下猜想的對不對。

  6、請幼兒進行檢驗。(小組成員協助裝錯電池的幼兒重新安裝)

  7、交流經驗:你是怎么裝的?電池該怎樣裝?為什么這樣裝?

  8、教師小結:每塊電池都有+、—兩個符號,(出示正負極標志圖+—)

  +表示電池的正極,—表示電池的負極,我們在裝電池的時候要看清電池和電池盒的正極和負極。

  ㈢了解了解使用電池的注意事項及相關的環保知識。

  1、師:孩子們,電池寶寶特別想和咱們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們看它來了,我們和他打聲招呼吧(播放第一張幻燈片)。電池寶寶有話要對你們說,我們一起來聽聽。

  2、播放課件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電池寶寶說使用電池的注意事項和廢舊電池的危害)。

  3、引導幼兒討論:廢舊電池要怎樣處理?(請小朋友想辦法,隨意說)

  三、延伸活動。

  ㈠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尋找使用電池的物品,并嘗試自己安裝電池。

  ㈡想一想以后還會有哪些電池?它們什么樣?

電池大班教案3

  設計背景:

  這是一個來源于幼兒生活的活動。在活動區角內,幼兒們收集了娃哈哈瓶、電池、汽車等廢舊材料。活動中,發現有許多幼兒很喜歡玩電池,很認真地滾電池。電池又是他們最熟悉、最了解的事物。讓舊電池變廢為寶,真正挖掘電池的教育價值,一物多玩,是我們教師所要想的,因此,制作了這個活動。

  皮亞杰提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兒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電池具有趣味性、奇妙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特點。既有趣又能讓幼兒做做玩玩的,孩子們就會百玩不厭,增強學習探索的興趣,這樣,真正發揮電池的教育功能,使幼兒玩中發展。

  活動目標:

  1、探索電池在斜坡道上滾的現象觀察其變化,比較快慢,學習用數字記錄快慢。

  2、發展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虛心請教別人,增強合作意識。

  3、幼兒大膽嘗試,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不同型號的電池、相同型號的電池、不同材料的斜坡道、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介紹玩法與提示:取出不同型號的電池放在斜坡道上滾,自由探索,發現其特點。

  2、幼兒自主探索,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隨意取電池在坡道上滾。

  第二層次:嘗試把不同型號的電池放在相同材料的坡道上滾,觀察比較快慢。

  第三層次:嘗試把相同型號的電池放在不同材料的坡道上滾,觀察比較快慢。

  第四層次:同伴間合作競賽,一起玩電池,并學習記錄。

  3、 小結歸納,得出結論。

  活動反思:

  新綱要告訴我們: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教師要敏銳地察覺幼兒的喜好,把日常生活的內容拓展為幼兒的科學教育活動。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認為,有什么樣的生活,便有什么樣的教育,他主張用生活來教育。年齡愈小,愈需要這種生活教育。

電池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來了解電池的特性和用途。

  2、引導幼兒學習正確安裝、使用電池。

  3、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電池、電動物品、圖片若干、有關電池用途的錄象,幼兒操作材料:電池、電珠、電線各若干、小賽車人手一部,正確安裝電池的操作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幼兒玩賽車,引出課題。

  1、幼兒玩賽車,并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為什么有的賽車沒有動?

  2、出示電池,請幼兒安裝電池。再次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為什么有些賽車裝上了電池還是不能開動?(鼓勵幼兒大膽發言,教師不作結論,引導幼兒進入操作活動環節。)

  二、探索、操作;討論、交流,了解電池特性、用途,并學習安裝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讓幼兒仔細觀察。

  提問:電池的兩頭一樣嗎?(有“ ”“—”級)

  2、幼兒兩人一組,相互合作,共同探索。

  要求:用電珠、電線和電池使電珠亮起來。

  3、記錄操作過程,討論、交流:怎樣使電珠亮起來?

  小結:電池供電,使電珠亮起來。

  4、按正負級標志正確安裝電池。

  (1)正確安裝,線路通,電池才能供電,使彩燈亮起來,小喇叭響起來,風車轉動起來。

  (2)想一想,現在你知道為什么有些賽車裝了電池還是沒動呢?(小結)

  5、讓幼兒給賽車正確安裝電池。

  三、通過擴散思維,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1、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東西用到電池的?它們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觀看錄象,了解生活中的電池及其廣泛用途。

  四、激發幼兒繼續探索的欲望。

  1、你想設計出和這些不一樣的電池嗎?

  2、你想把它們用在哪里?

  3、教育幼兒不玩電池,不隨便亂扔,因為電池里的物質有毒,會污染環境。

  五、結束,給各種電動物品裝上電池。

電池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探索斜面與滾動現象,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在實驗中的發現。

  2.引導幼兒分析操作錄表并概括實驗結果,培養幼兒認真細致的實驗態度。

  3.體驗與同伴分工合作以及動手操作帶來的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幼兒共同制作會翻跟頭的電池娃娃(圖1)。

  (1)制作材料

  廢舊1號電池人手一個;長20厘米、寬7厘米的卡紙人手一張;長8厘米、寬6厘米的即時貼人手四張;透明膠、水彩筆、剪刀等。

  (2)制作方法

  a.將1號廢舊電池橫著包在長20厘米、寬7厘米的卡紙中間;

  b.兩頭用兩張長8厘米、寬6厘米的即時貼封口;

  c.在另兩張8厘米、寬6厘米的即時貼上畫上兩個可愛的娃娃,剪下來貼在卡紙中間。

  2.同等長度的pvc扣板或木板和同樣高度的水彩筆盒子若干,鉛筆,吸管,粉筆,記錄單等。??

  ?

  活動過程

  1.設疑,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請幼兒自由地在板子上玩電池娃娃,看看有什么發現?

  幼兒:只要用力一推,電池娃娃就會在板子上翻跟頭,很有趣。

  (2)教師:如果不用力推,怎樣使電池娃娃從板子的一頭很快地滾到另一頭?

  幼兒討論并合作嘗試,交流探索后的發現:只要把板子的一頭用積木或水彩筆盒墊高,然后把電池娃娃放在高的一頭,就是不用力推,電池娃娃也會很快地從板子高的一頭滾到另一頭。

  (3)教師分別請幾位幼兒進行演示:有的幼兒用一盒水彩筆盒子墊在板子的一頭,有的用了兩盒,也有的用了三盒,這樣就出現了高度不同的斜坡。

  2.探索斜坡的高度和電池娃娃滾動的速度之間的關系

  (1)教師:同樣的電池娃娃,從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滾下來,速度一樣嗎?

  幼兒:可能是一樣快;也可能是從高的斜坡上滾下來更快;也許是從低的斜坡上滾下來更快……

  教師出示記錄表(表1),引導幼兒用水彩筆盒數的多少來區別斜坡的高低,并記錄自己的猜想。(在相應的表格中打“√”)

  (2)教師:這些都是小朋友猜想的。用什么辦法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到底是從高坡上滾下來滾得快,還是從低坡上滾下來滾得快?或者是一樣快呢?

  幼兒:可以兩個小朋友一組來做實驗,只要把電池娃娃放在高低不同的兩塊板子上,同時松開手,讓屯池娃娃從高的一頭滾下去,比一比,就知道結果了。

  (3)幼兒合作實驗,教師提示幼兒:兩位小朋友要同時松開手,并且大家都不能用力推,最后要把實驗結果記錄在相應的表格里(圖2、圖3)。

  (4)幼兒交流、討論實驗情況

  教師:你們剛才是怎么玩的?你們的猜想和實驗結果一樣嗎?有什么發現?幼兒:我們兩人每人拿一個電池娃娃,同時松開手,發現從高的斜坡上滾下來的電池娃娃速度快,和我們猜想的不一樣。

  幼兒:我們兩人輪流玩的,一個小朋友兩只手分別拿一個電池娃娃,兩手同時松開,另一個小朋友記錄。我們也發現高的斜坡上滾下來的電池娃娃速度快,實驗結果和我們猜想的一樣……

  教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從高的斜坡上滾下來的電池娃娃速度快,而且高度相差越大,結果越明顯。有時候我們的猜想不一定是正確的,需要科學的實驗才能知道答案。

  3.探索斜坡的高度和電池娃娃從斜坡上滾下來后繼續滾動的距離之間的關系

  (1)教師:你們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幼兒:電池娃娃從斜坡上滾下來后不會馬上停下來,還會繼續向前翻跟頭。

  師適時追問:那同樣的電池娃娃,從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滾下來,繼續滾動的距離是一樣的嗎?

  幼兒猜想:可能從高坡上滾下來滾得遠,也可能從低坡上滾下來滾得遠……

  師:用什么辦法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結果呢?

  幼兒:讓電池娃娃從不同高度的木板上滾下來,量一量,比較一下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結果了。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哪些測量工具?怎樣來量?

  幼兒:可以用大頭針、筷子、木棍、繩子等作為測量工具,首尾相接,直直地量。

  師:測量工具要一樣長,量的時候要首尾相接直直地量。

  (3)幼兒合作實驗,師提示幼兒數清楚分別用了幾根吸管,并把操作結果記錄在相應的表格中(表2),鼓勵幼兒嘗試用其他方法來實驗。

  (4)分析記錄表,交流實驗情況(圖4、圖5)。

  教師:小朋友,你們剛才是怎樣做實驗的?從記錄表中你發現了什么?

  幼兒1:我們比較之后發現,從高坡上滾下來用的吸管多,從低坡上滾下來用的吸管少,所以電池娃娃從高坡上滾下來后繼續滾動的距離遠。

  幼兒2:我們沒有用吸管量,而是先讓電池娃娃從高坡上滾下來,在電池娃娃停下來的地方用粉筆作個標記,然后再讓電池娃娃從低坡上滾下來,在電池娃娃停下來的地方也用粉筆作個標記,比一比,我們就知道電池娃娃是從高坡上滾下來繼續滾動的距離遠了。

  教師小結:小朋友用的兩種方法都可以,實驗結果也是一樣的。我們發現斜坡越高,電池娃娃繼續滾動的距離越遠。

  延伸活動

  1.提出進一步設想:如果用不同型號的電池做出不同重量的電池娃娃,從相同的斜坡上滾下的速度一樣嗎?繼續滾動的距離又會怎樣呢?

  2.鼓勵幼兒到區域活動中繼續探索并嘗試用自己能看懂的方式設計記錄表。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來源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較為熟悉的事物,是以科學領域的關鍵經驗為基本目標的探究式科學活動,也是高結構化的科學活動。活動前,教師引導幼兒自制會翻跟頭的電池娃娃,并以此為載體開展探究活動,充分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誘發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大膽操作和自主表達。其次,通過“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節一一“記錄”,讓幼兒通過猜想與驗證、測量與比較、分析與總結、交流與表達來獲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問題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幼兒始終是主體,教師只是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充分體現了《綱要》理念以及科學教育“做中學”、“玩中學”的思想。

電池大班教案6

  內容與要求

  探索和了解電池的基本特征,知道電池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型號的電池(方電池、紐扣電池、電板、1~7號電池,廢舊電池)。

  2、各種電動玩具,各種生活用電物品(鬧鐘、砌kman、文曲星、照相機等)。

  3、模擬電池貼絨一份。

  過程與指導

  一、操作探索:玩電動玩具

  這里都是電動玩具,你們想玩嗎?去玩玩吧。

  ——老師可以引導:這邊有各種各樣的電池,你試試,有用嗎?

  孩子的探索是在試誤中進行的,他們大多在錯誤之后,才會悟到正確。也有孩子一開始就正確的,但孩子未必了解原因。所以,給孩子大膽試誤的機會吧。

  二、交流討論:你是怎么讓電動玩具動起來的?

  1、了解不同的電池型號:

  老師的引導可以是:

  ·你裝的是什么電池?

  ·誰的電池和它一樣的?誰的電池和它不一樣的?

  ·為什么要有不同的電池呢?

  老師(小結):電池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方有圓……不同的東西需要不同型號、不同功用的電池。

  2、了解電池的裝法。

  可以討論:

  ·你的電動玩具動起來了嗎?

  ·看看他的電動玩具裝了電池,為什么不動?

  ·玩具裝電池的地方,有“+"和“一”的,電池該怎么放呢?(用模擬電池貼絨說明)

  老師(小結):電池是有頭和尾的,我們叫它正極和負極,用“+"和“一"來表示。

  3、了解電池的容量。

  老師可以引發:還有裝了電池沒有動起來的玩具嗎?怎么會的?

  老師(小結):電池里面裝著許多電,它會用完的。

  三、運用延伸:玩各種玩具

  1、周圍有不同的電器和玩具,你去玩玩,看看要裝什么樣的電池?

  2、你家里還有哪些東西要用電的?它們又是怎么用電的?

  ——這個活動可以放在角落學習里完成。如,讓孩子在許多家用工具的圖片中,分析哪些是家用電器、它們不同的使用方式等等。也可以在生活角放置一些常見的家用電器,既可以讓孩子探索使用方法,又可以進行安全教育。

電池大班教案7

  教案部分活動目標:

  1、通過安裝電池的活動,了解一些電池的基本知識和安裝電池的基本常識。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幼兒的探索興趣。

  3、了解電池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益處和危害,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各種電動玩具:汽車、飛機、電子琴等。

  2、不同種類的電池(充電電池、手機電池、紐扣電池等)小電燈泡、銅線。

  3、有關電池正負極、不同種類電池的幻燈片、正確安裝電池的視頻。

  4、廢舊電池回收桶。正負極的符號圖片“+”“-”

  活動過程:

  一、玩沒有電池的電動玩具,引導幼兒發現電動玩具沒有電池不能動。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去科學探索。

  2、師:探索活動室有好玩的電動玩具,現在小朋友可以玩你們喜歡的電動玩具了。

  3、幼兒自由的玩電動玩具。

  4、師:小朋友,你們的電動玩具他們動起來嗎?(不能)為什么不能?(因為他們沒有電)怎樣就有電了呢?(安裝電池)

  二、幼兒給電動玩具安裝電池。

  1、師:安裝電池后就能動嗎?請小朋友給電動玩具安裝電池。

  2、幼兒自由的進行安裝,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幼兒安裝電池的情況。

  3、幼兒安裝好電池后再次玩電動玩具。

  三、幫助安裝錯誤的幼兒,引導幼兒了解電池的正負極并認識正負極的標志。

  1、教師針對安裝錯誤的幼兒進行引導,師:剛才電動玩具不能動是因為沒有電池 可是現在安裝了電池為什么還是不能動呢?誰知道為什么? (電池沒有安裝對或電池沒有電。)

  2、師,說的對,現在我們先來認識電池再來學習如何正確安裝。(引導幼兒發現安裝電池后電動玩具還不能動是因為電池的正負極安裝不正確所致)

  3、播放幻燈片。師:楊老師告訴你一個秘密(幼兒和老師一起在黑板前坐下來);電池有正負極。小朋友請看,有凸起的一端象帶著一頂小帽子的就是電池的正極,在電池正極的邊緣通常都會有一個符號,一般用“+”號來表示(出示“+”號圖片)。沒有凸起,平平的一端就是電池的負極在電池的邊緣都會有一個符號,用“-”表示(出示“-”號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電池上正負極的標志。

  4、我們知道了電池的正負極,現在,我們看看應該怎樣安裝電池?

  5、師:剛才誰的電動玩具動起來了?誰能給大家說一說你的電池是怎樣安裝的?請安裝正確的幼兒描述自己的安裝方法。

  6、師,你的玩具剛才動了嗎?(沒有!)哦,原來是這樣。你也把你的安裝方法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電池大班教案8

  教學思考:

  生活中的許多用品都需要用到電池,如各種遙控器、門鈴、手電筒、玩具、手機等。玩具與孩子關系最密切,有時候玩具遙控車不會動了,孩子還會把電池拿出來左看看右看看,拿著電池在地上推滾,或是放在嘴巴里咬。而這些行為都有可能讓孩子們處于一種危險的狀態,所以,我們就此組織相關的活動幫助沙子們正確地認識電池。

  活動目的:

  1.通過擺弄、拆卸電動玩具,讓幼兒對電池有初步的了解。

  2.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并樂意用短句進行表達。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灌餐:

  每個幼兒一個電動玩具,內有電池;另備電池若干;講解廢舊電池危害自光碟。

  活動過程:

  1.尋找會動的玩具

  導入教學主題,幼兒自由玩帶來的電動玩具。

  2.找電動玩具能動的原因

  教師:為什么電動玩具會動?(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找找看電動玩具里的電池在哪里?

  3.了解干電池基本特征

  (1)出示實物,請幼兒觀察它的外觀。

  教師:我們一起看看電池是什么樣的?

  (2)電池有正負極之分,凸起的地方是正極(+),平面的地方是負極(一)。

  (3)電池產品可分一次干電池(普通干電池)、二次干電池(可充電電池,主要用于移動電話、計算器)、鉛酸蓄電池(主要用于汽車)三大類。我們最常用的是普通干電池。

  (4)電池有3號、5號、7號等不同型號。不同的生活用品也不一樣。

  4.干電池的作用

  教師:電池有什么作用?(幼兒自由回答。)

  5.于電池的危害

  (1)播放廢舊電池給我們造成的危害的光碟片段。

  教師:電池主要含鐵、鋅、錳等,此外還含有微量的汞池不能隨地丟棄,要放進專用的廢舊電池回收箱里

  (2)講述幼兒因為電池而受傷的新聞。

  一個叫浩浩的小朋友晚上回家后,一個勁地嚷“耳朵疼”,家人詢問后才得知,下午在幼兒園,浩浩將一個紐扣電池塞進了左耳朵里。于是,家人連夜將浩浩送進了醫院。根據給浩浩動手術的吳醫生介紹,直到第二天上午,浩浩耳中的小電池才取出。取出來的電池直徑有7毫米,當時藏在距外耳道口2厘米的骨部與軟骨部相接處,是外耳道狹窄的地方。電池雖已順利取出,但浩浩耳朵有點充血,需要消炎處理。

  教師:電池里面是有毒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危害很大,小朋友們千萬不能把電池放進嘴巴,也不能像浩浩那樣放到身體的某個器官里。

  6.正確使用干電池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怎么安裝電池嗎?(幼兒嘗試安裝電池。)

  教師總結:先檢查電器和電池接觸面是否清潔,必要時用于布擦凈,再按電正確極性裝入。不要將新舊電池混用,同一種型號但不同種類的電池也不能混用。

  活動延伸:

  1.在科學區提供“我會玩電池寶寶”的游戲材料,讓幼兒操作。

  2.發放“變廢為寶好辦法”記錄表,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

  活動反思:

  此活動是以玩具展覽會展開探究的,活動一開始,就以各種電動玩具激發起幼兒的很大興趣。但孩子的探究活動必須由教師引導,當我提出:為什么這些玩具又能動又能發出聲音呢?你能找出這些電池么?幼兒紛紛動手找電池,在找出電池后,老師繼續引導幼兒觀察電池外形,了解電池種類。電池的正確安裝,是活動的難點,我讓幼兒先動手嘗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老師再小結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發揮互幫互助的力量,整個環節幼兒動腦、動手,親歷整個探究過程,并共同討論、交流、總結。最后聯系實際了解電池的危害及回收。這樣在玩具展覽會的形式下,完成了本節課目標,也培養了幼兒探索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電池大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活動中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索及合作學習的樂趣。

  2、通過猜想、驗證的方法,初步得出人體也能導電的結論。

  活動準備

  金屬勺子、鋁箔紙若干

  活動過程

  1、認識實驗材料,提出問題

  (1)提出問題,引發幼兒思考與討論

  將金屬勺子和鋁箔紙放在舌頭上會有什么感覺

  (2)引出實驗活動

  2、做一做

  (1)實驗

  請幼兒兩手將金屬勺子和鋁箔紙,放在舌頭上,這時不會有什么變化?接下來,讓勺子和鋁箔紙手握的一端相接觸,再去感覺,一種苦苦的感覺就出現了。

  (2)幼兒進行實驗活動,教師注意細心觀察幼兒的探索活動,即時發現實驗中的問題與新的想法,對幼兒進行適時的引導,并了解幼兒的基本操作情況

  3、分享與交流

  (1)幼兒間自由交流實驗結果,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2)實驗原理

  在電解液中,只要放入兩種不同的金屬,就能做成電池,唾液可以說就是一種電解液,金屬勺子和鋁箔紙則是兩種金屬,把這兩種金屬放進了嘴里,就組成了電池,再用手握的這一端接觸,相當于接通了電池使之放電,味蕾受到了電流刺激,就會感覺出苦味。

  活動記錄與反思

  生活中孩子們對于勺子是非常熟悉的,但對于鋁箔紙還是比較陌生,鋁箔紙的用途、作用都不知道。在活動中先請幼兒分別將勺子、鋁箔紙放在舌頭上感受,再讓勺子和鋁箔紙手握的一端相接觸,再去感覺。通過比較,幼兒得出,舌頭與勺子和鋁箔紙手握的一端相接觸后會有苦苦、麻麻的感覺。

  實驗中我發現許多孩子還和同伴合作將各自的勺子和鋁箔紙串聯在一起,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大家都覺得很奇怪,老師將人體電池的實驗原理告訴了幼兒,大家這次恍然大悟。

電池大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實驗、談話讓幼兒了解有關電池的一些小知識,認識電池的特征、正負極及作用,了解正確使用電池、檢驗電池的方法。

  2、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3、 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 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的詞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 電動玩具若干,創設情境"電池專賣柜"。

  2、 實驗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電池一節(新、舊),燈珠一個,電線一根。

  3、 電池模型圖,說明圖(安裝圖)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討論認識電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兒,并且撥動開關,提出問題:玩具為什么不動?

  2、證實幼兒的猜測,引出活動的主題——電池。

  3、幼兒觀察電池。

  4、結合圖片鞏固幼兒的發現,小結電池的基本特征,并認識正負極。

  二、掌握電池的使用方法

  1、裝入電池,玩具不動,找原因。(幼兒討論后回答)

  2、羅列幼兒的三種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驗證。

  ① 電池裝反了。措施:結合說明圖,讓幼兒學習正確的安裝方法,鞏固正、負極知識,并請幼兒試裝。

  ② 玩具壞了。措施:用快用完的舊電池證明。

  ③ 電池沒電了。措施:用新電池。

  三、通過實驗,檢驗電池

  1、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知道電池里有沒有電?

  2、幼兒探索性實驗,教師指導。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利用小電珠發光來檢驗電池有沒有電。

  4、幼兒驗證實驗。

  5、小結。

  四、了解電池的作用和種類

  1、利用電池專賣柜介紹普通的電池和幾種特別的電池。

  2、了解作用,讓幼兒談談何處也要用電池,用到什么樣的電池,并且從專賣店中找出它。

  五、游戲:配電池

  研究玩具需要幾節什么樣的電池,并從專賣店中配好、裝好后,自由地使用電動玩具游戲。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前,我準備了電池和電動玩具,及一些有關的操作材料,幼兒進入活動室,看見桌上放著一大堆電池,探索的欲望隨之而來。在我的要求:“看一看、試一試,看看這些有趣的電池;里面有些什么小秘密?”后,便各自玩起來了。我一邊給幼兒講述各種電池,使他們認識電池,了解其形狀、大小、用途,感受電池的有趣之處;一邊激發幼兒進一步的嘗試和探索:給各種電動玩具和物品配上合適的電池。

  孩子們紛紛分散活動開了。他們各自拿了一件電動玩具,開始尋找合適的電池,進行嘗試活動,個個積極地動手、動腦,有的單獨干,有的與小伙伴合作安。他們的神態是那么投入。幼兒在玩,在操作,在投入;他們邊嘗試、邊操作,邊議論;活動室里擺弄玩具的聲音和幼兒的議論聲夾雜在一起……對于孩子們發現的問題,我引導幼兒再一次嘗試、探索、思考,關于電池的探索活動就這樣一環扣一環地進行了下去。這不僅僅是一次社會生活的實踐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生活化的學習手段不僅激起了孩子的興趣,更萌發了孩子積極主動探索實踐的欲望,使孩子們在身臨其境、親身體驗中習得知識、獲得能力、發展思維。生活化的幼兒園課程是立足生活,以生活為背景,讓幼兒在生活中不斷拓展經驗,發展積極的情感,發展必要的技能。

電池大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關注周圍事物,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和觀察分類能力。

  3、了解電池的基本知識,知道廢舊電池對環境的危害。

  活動準備 :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遙控器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察事物,引出課題。

  提問:桌子上放的是什么?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等)教師:怎樣才能人這些東西亮起來、動起來呢?我們一起來尋找它們的秘密。

  二、展開。

  1、復習電池的基本特性。

  教師:這些物品里都有電池,它們運作和轉動都離不開電池。

  提問:你知道電池的哪些知識?

  小結:電池分正負兩極,凸起的一端為正極、凹進取的一端為負極,正極和負極鏈接才能保證有電。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需要電池。

  2、電池分類。

  教師:請把這些電池從物品里面拆下來,按照不同的型號進行分類。

  小結:電池按照型號可以分為1號、5號、7號等,紐扣電池,鋰電池等。

  3、生活經驗講述,我見過的電池。

  提問:

  (1)你見過什么型號的電池?放在什么物品里使用?

  (2)你們家是怎樣處理廢舊電池的?

  4、講解廢舊電池的.危害,萌發幼兒環保意識。

  教師:電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廢舊電池處理不當會嚴重破壞我們的環境。

  不同類型的電池對環境的破壞不同。

  廢舊電池埋在土壤中會影響土質,在這片土壤中將不會生長出植物;丟在河水中會嚴重污染水質,水中的小魚會死掉;小朋友玩廢舊電池會引起汞中毒。

  提問:怎樣正確處理廢舊電池?

  小結:廢舊電池對人類和環境都有危害,不能隨意丟棄廢舊電池,要投放在指定的地方和有標記的垃圾箱中。

  三、結束。

  活動評價:

  從幼兒是否大膽回答問題和積極參與活動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延伸:

  設立"廢舊電池回收箱",帶領大家一起參與環境保護活動。

電池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電池的外形、種類、及簡單的功能。

  2、在嘗試性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探索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3、培養幼兒嘗試性精神及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收集多于幼兒人數的電動玩具;形狀、大小不一的電池;電池裝配示意圖。會發光的花兩朵。

  活動過程:一、感知電動玩具有電池和沒電池時的不同狀態。1、

  師:小朋友,你們看,電動玩具城玩具真多呀!想不想去玩一玩?等會把你在玩具城發現的秘密告訴大家,好嗎?

  2、幼兒自由選擇玩具,老師巡回指導

  指導語:師:你在玩什么?你發現了什么?它是怎么樣玩的?

  3、集合:師:小朋友,電動玩具城好玩嗎?

  你剛才玩的什么玩具?發現了什么?

  對幼兒回答作簡要小結,如:你的玩具汽車是會動又會響的。

  對不動、不響、不亮的玩具,可說:你的玩具是不能動的。

  小結:剛才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得很高興,發現了許多關于玩具的秘密,有的玩具是會動的,有的會響、會發光,真好玩!你知道是什么東西使你的玩具動起來、響起來、亮起來的?你玩具里的電在哪里?

  可是有的玩具卻不會動、不會響、也不會發光,這是怎么回事呢?

  小結:原來電動玩具是要裝了電池才會動、會亮、會響的,沒有電池就不能玩了,要電動玩具一定要裝什么?

  二、認識電池并給玩具們選配合適的電池師:電池的本領真大,你見過電池嗎?你的椅子下面就躲著一位電池朋友,請你等會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告訴大家電池是長的怎么樣的,你發現電池上有什么秘密?

  如幼兒找不到,師可提示:電池上有兩個數學上學過的符號,找找看在哪里?或是:老師在電池上發現了這兩個符號,找找你的電池上有嗎?+在哪一頭,-在哪一頭?幼兒說出后請一幼兒上來一貼“+、-”

  小結:電池真有趣,今天,我們看到了圓柱體的電池,有大的、小的,電池上還有“+、-”呢?

  電動玩具裝上了合適的電池就可以玩了,在桌底下的籃子里有許多電池,下面請你給玩具裝上合適的電池,裝電池時看看你把電池裝在哪里?你是怎樣裝的?有沒有什么新的發現?

  3、幼兒嘗試給玩具裝電池,老師了解幼兒安裝情況,引導幼兒觀察電池盒中也有“+、-”。

  4、集合幼兒:

  師:你們給玩具裝上電池了嗎?你把電池裝在哪里?

  請一幼兒將玩具拿上來,讓幼兒認識電池盒。

  你們的玩具上都有電池盒嗎?在電池盒里你發現什么秘密嗎?

  如幼兒說不出,則師:請你們再去看一看電池盒里有什么秘密看好了馬上回來。

  小結:原來電池盒里也有“+、-”和電池上的一樣,把電池裝在電池盒里就可以玩了。

  師:誰的玩具剛才裝了電池就可以玩了?師:你們真能干!誰把這兩節電池裝到電池盒里?

  誰的玩具裝了電池還不動?

  也請一幼兒裝電池,比較分析二朵花,并請不亮的幼兒參照亮的幼兒的示意圖在裝一遍電池,。并向他表示祝賀。

  小結:電池上的“+”對著電池盒里的“+”,電池上的“-”對著電池盒里的“-”,“+”對“+”,“-”對“-”。

  三、再次嘗試,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裝電池時要看清楚“+”對“+”,“-”對“-”請另外再選一件玩具再去試一試。

  1、幼兒裝電池后玩一玩玩具。

  2、總結:師:這一次那些小朋友成功了?

  電動玩具裝了電池,開關一開就能玩了,你還知道什么東西也要安裝了電池才能用?玩好了,用好了怎么樣?(要關掉)為什么不能一直開著?

  所以,我們要節約用電,時間長了,電會用完的,沒電的電池就變成了廢電池,廢電池可不能隨便亂扔會污染環境的。

電池大班教案1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電池的外形、種類、及簡單的功能。

  2、在嘗試性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探索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3、培養幼兒嘗試性精神及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燈泡、銅絲、電池

  2、課件:各種各樣的電池

  3、電池以及各種電動玩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出示燈泡,引出主題。

  ——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2、教師接上電池,讓燈泡亮起來,告訴幼兒原來電池里藏著電,可以讓燈泡亮起來。提問:

  ——你知道電池還有什么用處嗎?

  ——總結:電動玩具、遙控器、鬧鐘里都需要電池。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己嘗試裝電池

  ——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種玩具,請你想辦法把電池裝進去,試試能不能玩。

  ——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玩,有的小朋友不能玩呢?

  ——告訴幼兒電池裝錯了就不能玩。

  2、認識電池、電池盒

  (1)幼兒自主觀察電池

  ——原來,在電池上還藏著一些小秘密。請你分別看看電池的兩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總結:電池的一頭是平的、一頭是凸的。電池的表面還有“+”、“-”的符號,它們叫做“正極”和“負極”。

  (2)認識電池盒

  ——電池盒里同樣也有這樣的秘密,你發現了嗎?

  ——電池盒的一頭有彈簧,一頭是平平的。

  3、介紹裝電池的方法

  ——認識了電池和電池盒之后,我們要送電池回家了。

  ——先找到電池的負極,和電池盒里凸出的彈簧做好朋友,再一起裝進去。

  ——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試一試。

  4、幼兒再次嘗試安裝電池。

  (1)提醒幼兒看清標記后再正確安裝電池。

  (2)成功的幼兒自主玩玩具。

  (3)觀察有沒有裝錯電池的幼兒,集體幫助他正確地安裝。

  5、認識各種不同電池的外形與用途

  (1)出示課件,認識方方的蓄電池、小小的紐扣電池、大大的手機電板、充電電池等等以及它們的作用。

  (2)想一想:電池可以用很長時間嗎?不用的時候該怎么辦?(應將電池取出,以免腐蝕器具)

  三、結束部分

  1、教師提問:“今天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電池,還學會了怎樣正確地裝電池,最后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你的玩具里的電池用光了,你會怎么做?”

  2、介紹環保小知識

  (1)玩具里的電池可以放到遙控器里,因為遙控器需要的電量很小。

  (2)廢舊的電池一定要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內,因為廢舊電池對環境的危害非常大。

電池大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嘗試操作,了解干電池的外形、型號和簡單的功能。

  2、通過嘗試、操作、探索,學會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即認識正負極。

  3、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各種電動玩具若干,各種大小型號不一的電池若干。電池槽示意圖和模擬電池兩個,供幼兒操作的示意圖和模擬電池每人一份,獎章若干(環保小衛士)白盒子若干。垃圾桶3個,垃圾標志圖3張。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讓幼兒在玩電動玩具和物品的嘗試中,感知玩具和物品的無電池狀態。

  1、放音樂(玩具兵進行曲),幼兒進電動玩具城。

  2、幼兒按意愿分散選擇玩具,進行擺弄和嘗試,教師巡回觀察。(引導幼兒知道剛才玩的玩具里面沒有電池)

  二、第二次嘗試:給電動玩具配上電池。

  1、認識電池。

  2、幼兒嘗試:自己裝電池。

  “現在就請小朋友們為你的玩具裝上合適的電池吧!”“裝好電池的小朋友就把開關打開看能不能動”。

  發現問題:

  1、有的不會裝。2、裝反了。

  三、第三次嘗試:通過電池模型引導幼兒認識正負極和正確安裝電池。

  1、看電池上的有什么標記符號。(“+”正極,“—”負極)。

  2、兩端不一樣平,鼓出來的一端是正極,平的一端是負極。

  3、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如何安裝。

  !重點介紹雙向電池排列的方法。還有單向電池排列的方法。

  4、幼兒嘗試安裝示意圖。

  5、實踐操作安裝真正的電池。

  6、安裝好后一起打開進行驗證。

  “小朋友們是不是都把電池裝好了?那李老師數三聲,我們一起把開關打開……

  7、。

  六、討論:

  1、除了我們的電動玩具需要電池,還有哪些東西也需要電池呢?

  2、用完的電池應該怎么辦?(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七、結束。

電池大班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安裝電池活動,了解一些電池和安裝電池的基本常識。

  2、喜歡各種電動玩具,能探索發現其共同的特征。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并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自動玩具、電池、記錄單三、活動過程:

  1、幼兒介紹自己的玩具。

  今天小朋友你們開心嗎?為什么?請說說你們帶的都是什么玩具?

  2、師幼共同玩玩具。

  (1)你們的玩具為什么不動?老師的玩具怎么會動呢?

  (2)怎樣才能使玩具動起來?

  老師這里有很多電池,你們試一試,有用嗎?

  3、幼兒嘗試裝電池。

  (1)誰的玩具裝了電池動起來了?(老師統計記錄)(2)裝了電池為什么有的玩具動起來了,有的玩具還沒有動起來了呢?

  請裝得對的幼兒上來講解。

  4、教師總結裝電池的第一種方法。

  請不正確的幼兒再次裝電池。(鼓勵幼兒大膽嘗試)5、老師引導幼兒探索裝電池的第二種的方法。

  (1)幼兒共同在電池上找標記。

  (2)幼兒討論裝電池的方法。

  (3)幼兒裝電池。

  6、活動延伸。

  電池能使玩具動起來,在教室里、家里還有哪些東西也需要用到電池?他們裝電池的方法是不是和裝玩具的方法一樣呢?你們回家后,可以把今天學的方法試著裝一下,把你們的發現來告訴老師,好嗎?

【電池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廢舊電池回收》教案教學設計04-20

大班《窗花》教案12-21

大班《北京》教案12-22

大班寒假教案12-21

《象棋》大班教案12-11

春節教案大班語言教案12-14

大班《祝福》優秀教案12-23

大班社會小年教案12-27

大班新年娃娃教案12-26

大班新年美工教案12-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性爱之国产精品 | 亚洲午夜在线网址网址 | 综合国产精品2022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91 |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