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轉(zhuǎn)》大班教案

時間:2021-11-19 10:52:15 教案 我要投稿

《迷迷轉(zhuǎn)》大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迷迷轉(zhuǎn)》大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迷迷轉(zhuǎn)》大班教案

《迷迷轉(zhuǎn)》大班教案1

  活動設(shè)計意圖與思路(教育理論依據(jù)):

  最近我們正在開展"我自己"主題活動。在主題開展的前階段,孩子們通過"自畫像"了解了自己的特征,從觀察、比較中也感覺到了:自己長得和別人不一樣,積累了許多關(guān)于自己、同伴特征的經(jīng)驗,同時,在區(qū)域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合作游戲的時候會有困難,在合作活動的過程中,關(guān)注自己過多,往往自己說出自己的意見就好了,不知道傾聽別人的意見,更不會統(tǒng)一意見,于是就不能很好的商量協(xié)作。在此基礎(chǔ)上,我設(shè)計了此次活動"迷迷轉(zhuǎn)",目的是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游戲中進一步體驗自己的獨特性、群體的共同性。另一方面通過游戲,在大班的初期掌握一些合作的方法,為將來的學習打基礎(chǔ)。

  活動內(nèi)容與要求:

  1、知道"人群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2、運用按某一特征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重點難點:

  1、知道"人群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2、運用按某一特征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迷迷轉(zhuǎn)》課件一份;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教學課時:一課時(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師:上次我們都畫了自畫像,自畫像中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在哪里?(幼兒回答)師小結(jié):原來我們每個人與別人都有許多長得不一樣的地方,這樣大家才能區(qū)分出來你是誰了。

  二、情景引入,觀看課件,

  (一)了解"迷迷轉(zhuǎn)"游戲的玩法與規(guī)則:

  1、師:昨天我看見一群小朋友在操場上做一個非常好玩的游戲,你們想看嗎?

  2、(播放錄像1:男孩子中間站)師提問:

  這個游戲叫什么名字?

  他們是怎么玩的?他們邊在玩時邊嘴巴里還念了怎樣的兒歌?

  聽到說怎樣的一句話時才站在中間的?這句話是誰說的?

  (老師提升:當聽到中間的小朋友說"女孩子中間"這句口令后,女孩子才站在中間。)

  3、(播放錄像2:男孩子中間站)提問:這次我們聽到發(fā)口令者發(fā)了什么樣的口令?(男孩子中間站)

  4、(播放錄像3:背書包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說,幼兒猜好后再說)提問:猜猜這次發(fā)的是什么口令?我們一起來問問她好嗎?(播放錄像驗證)師:原來發(fā)口令的小朋友找到了他們背書包這個相同的地方,然后才發(fā)了口令。

  5、師:再來看看這一次,猜猜發(fā)口令者發(fā)的是什么口令?

  (播放錄像4:帶圍巾孩子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說,幼兒猜好后再驗證)你們知道她的口令是根據(jù)他們什么相同的地方來發(fā)的?怎么發(fā)?

  找找他們還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如果你是發(fā)口令的小朋友,你會發(fā)什么口令?(出示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根據(jù)幼兒的口令大家一起來找找是哪幾個?

  三、幼兒玩"迷迷轉(zhuǎn)"游戲

  1.幼兒互相協(xié)商(游戲者與發(fā)口令者)然后游戲引導幼兒尋找同伴相同的地方來發(fā)口令,而且口令盡量不一樣。

  2.幼兒反復進行游戲,體驗同伴之間的相同處與不同之處。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以后去操場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小百科:轉(zhuǎn),物體圍繞一個點或一個軸做圓周運動。

《迷迷轉(zhuǎn)》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2、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玩法:

  1、幼兒兩臂側(cè)平舉,在原地旋轉(zhuǎn)。

  2、邊轉(zhuǎn)邊念兒歌:“迷迷轉(zhuǎn),迷迷轉(zhuǎn),大風吹來,塊塊站。”

  3、當念到“站”字時,幼兒馬上停止旋轉(zhuǎn)。

  4、每回最多轉(zhuǎn)3圈,以防幼兒頭暈跌倒。

  提示:

  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游戲做冰塊

  玩法

  1、大家一起念兒歌:“做冰塊,做冰塊,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方,有的園。”

  2、念到最后一個字時,每個幼兒都必須停住不動,并盡量擺出各種不同的身體造型,就像真的被冰“凍”住了一樣。

  3、如有幼兒動了,則要受懲罰。如讓他伸出一只手,周圍的同伴一起念:“你是一個小調(diào)皮,伸出手來打三下,一二三。”輕輕地、象征性地打過后,游戲繼續(xù)。

  4、如沒有人動,教師可說“太陽出來了,冰九化掉了”,幼兒可以自由地動了。

  5、游戲可反復進行。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jié)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迷迷轉(zhuǎn)》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知道"人群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運用按某一特征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體驗合作創(chuàng)編游戲的.樂趣。

  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活動重難點:

  知道"人群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運用按某一特征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迷迷轉(zhuǎn)》課件一份;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教學課時:一課時(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師:上次我們都畫了自畫像,自畫像中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在哪里?(幼兒回答)師小結(jié):原來我們每個人與別人都有許多長得不一樣的地方,這樣大家才能區(qū)分出來你是誰了。

  二、情景引入,觀看課件,

  (一)了解"迷迷轉(zhuǎn)"游戲的玩法與規(guī)則:

  1、師:昨天我看見一群小朋友在操場上做一個非常好玩的游戲,你們想看嗎?

  2、(播放錄像1:男孩子中間站)師提問:

  這個游戲叫什么名字?

  他們是怎么玩的?他們邊在玩時邊嘴巴里還念了怎樣的兒歌?

  聽到說怎樣的一句話時才站在中間的?這句話是誰說的?

  (老師提升:當聽到中間的小朋友說"女孩子中間"這句口令后,女孩子才站在中間。)

  3、(播放錄像2:男孩子中間站)提問:這次我們聽到發(fā)口令者發(fā)了什么樣的口令?(男孩子中間站)

  4、(播放錄像3:背書包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說,幼兒猜好后再說)提問:猜猜這次發(fā)的是什么口令?我們一起來問問她好嗎?(播放錄像驗證)師:原來發(fā)口令的小朋友找到了他們背書包這個相同的地方,然后才發(fā)了口令。

  5、師:再來看看這一次,猜猜發(fā)口令者發(fā)的是什么口令?

  (播放錄像4:帶圍巾孩子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說,幼兒猜好后再驗證)你們知道她的口令是根據(jù)他們什么相同的地方來發(fā)的?怎么發(fā)?

  找找他們還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如果你是發(fā)口令的小朋友,你會發(fā)什么口令?(出示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根據(jù)幼兒的口令大家一起來找找是哪幾個?

  三、幼兒玩"迷迷轉(zhuǎn)"游戲

  1、幼兒互相協(xié)商(游戲者與發(fā)口令者)然后游戲引導幼兒尋找同伴相同的地方來發(fā)口令,而且口令盡量不一樣。

  2、幼兒反復進行游戲,體驗同伴之間的相同處與不同之處。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以后去操場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迷迷轉(zhuǎn)》大班教案4

  活動設(shè)計意圖與思路(教育理論依據(jù)):

  最近我們正在開展"我自己"主題活動。在主題開展的前階段,孩子們通過"自畫像"了解了自己的特征,從觀察、比較中也感覺到了:自己長得和別人不一樣,積累了許多關(guān)于自己、同伴特征的經(jīng)驗,同時,在區(qū)域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合作游戲的時候會有困難,在合作活動的過程中,關(guān)注自己過多,往往自己說出自己的意見就好了,不知道傾聽別人的意見,更不會統(tǒng)一意見,于是就不能很好的商量協(xié)作。在此基礎(chǔ)上,我設(shè)計了此次活動"迷迷轉(zhuǎn)",目的是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游戲中進一步體驗自己的獨特性、群體的共同性。另一方面通過游戲,在大班的初期掌握一些合作的方法,為將來的學習打基礎(chǔ)。

  活動內(nèi)容與要求:

  知道"人群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運用按某一特征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知道"人群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活動難點:

  運用按某一特征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迷迷轉(zhuǎn)》課件一份;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教學課時:一課時(30分鐘)

  活動過程:

  談話,引起興趣師:上次我們都畫了自畫像,自畫像中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在哪里?(幼兒回答)師小結(jié):原來我們每個人與別人都有許多長得不一樣的地方,這樣大家才能區(qū)分出來你是誰了。

  一、情景引入,觀看課件

  (一)了解"迷迷轉(zhuǎn)"游戲的玩法與規(guī)則:

  1、師:昨天我看見一群小朋友在操場上做一個非常好玩的游戲,你們想看嗎?

  2、(播放錄像1:男孩子中間站)師提問:

  這個游戲叫什么名字?

  他們是怎么玩的?他們邊在玩時邊嘴巴里還念了怎樣的兒歌?

  聽到說怎樣的一句話時才站在中間的?這句話是誰說的?

  (老師提升:當聽到中間的小朋友說"女孩子中間"這句口令后,女孩子才站在中間。)

  3、(播放錄像2:男孩子中間站)提問:這次我們聽到發(fā)口令者發(fā)了什么樣的口令?(男孩子中間站)

  4、(播放錄像3:背書包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說,幼兒猜好后再說)提問:猜猜這次發(fā)的是什么口令?我們一起來問問她好嗎?(播放錄像驗證)師:原來發(fā)口令的小朋友找到了他們背書包這個相同的地方,然后才發(fā)了口令。

  5、師:再來看看這一次,猜猜發(fā)口令者發(fā)的是什么口令?

  (播放錄像4:帶圍巾孩子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說,幼兒猜好后再驗證)你們知道她的口令是根據(jù)他們什么相同的地方來發(fā)的?怎么發(fā)?

  找找他們還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如果你是發(fā)口令的小朋友,你會發(fā)什么口令?(出示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根據(jù)幼兒的口令大家一起來找找是哪幾個?

  二、幼兒玩"迷迷轉(zhuǎn)"游戲

  1. 幼兒互相協(xié)商(游戲者與發(fā)口令者)然后游戲引導幼兒尋找同伴相同的地方來發(fā)口令,而且口令盡量不一樣。

  2.幼兒反復進行游戲,體驗同伴之間的相同處與不同之處。

  三、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以后去操場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迷迷轉(zhuǎn)》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北京》教案12-22

大班《窗花》教案12-21

大班寒假教案12-21

《象棋》大班教案12-11

春節(jié)教案大班語言教案12-14

大班詩歌教案《搖籃》08-23

《防溺水》大班教案12-20

大班社會《春節(jié)》教案12-20

大班新年娃娃教案12-26

大班新年美工教案12-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州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公厕 |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视频 |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