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感恩節手工花束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1
一、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你們知道嗎?
教師:今天是感恩節,爸爸媽媽平時照顧你們可辛苦了,每天要做飯給你們吃,還要幫你們洗衣服,陪你們玩游戲,講故事給你們聽。讓你們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
教師:那小朋友愛你們的爸爸媽媽嗎?
出示范例。教師:今天是感恩節,我給我的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你們想看看嗎?教師:今天是感恩節,你們想送一份禮物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吧!
教師:那小朋友要看仔細哦,劉老師是怎么制作禮物的哦!
二、教幼兒制作禮物。
1、一邊制作一邊講解。
教師:我們可以用很多方法來制作禮物。
第一個方法是把,小紙條團成圓,然后沾上一點漿糊粘到愛心上。第二個方法是,可以直接把紙條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粘到愛心上。但是要注意把顏色搭開來。各種顏色都要粘一些。不能只粘一種顏色,否則的話禮物就沒有漂亮了。爸爸媽媽一起與幼兒制作。
2、幼兒、家長一起制作,教師巡視。根據幼兒的制作情況進行指導。
三、進行談話,讓幼兒知道感恩。
教師:小朋友們的手很巧,做的禮物可漂亮了。今天爸爸媽媽收到你們自己親手做的禮物感到很開心的。那老師要問一問小朋友,爸爸媽媽每天那么細心的照顧你們,愛護你們,你們在送禮物的時候會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呢?(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總結)
四、幼兒送禮物給爸爸媽媽。
放音樂《感恩的心》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2
【活動設計】
由于本班幼兒年齡比較小,從開學至今我們也開展了一系列美術活動,從這些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粘貼活動的興趣比較濃厚,而且他們對色彩也比較敏感,本著一切從興趣出發的原則,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圓片片以不同顏色間隔開來連續的粘貼在紙上,并學習簡單的.添畫。
2、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手工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蟲)。
學具:畫好的樹葉圖每人一份;漿糊、各種不同顏色圓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范例,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毛毛蟲”。提問:
這是什么?(毛毛蟲)
請小朋友看看這個毛毛蟲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圓片片)
那這個毛毛蟲漂亮嗎?(漂亮)
你們想做嗎?(想)
2、教師進行示范,要求幼兒認真仔細的觀察,與此同時,著重講解操作中的要領。
3、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指導。
4、教師對幼兒的作品進行分層次講評。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3
【活動目標】
1、能利用種子進行粘貼作畫,根據種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現一定的物體形象。
2、發現自然材料的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3、能在活動中耐心、細心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1、收集不同種類的種子如瓜子、芝麻、綠豆、黑米、大紅豆等,每組提供一份。
2、不同顏色卡紙畫、膠水、棉簽、衛生紙若干。
3、課件《種子粘貼畫》。
【活動過程】
1、出示“種子盒”,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搖動盒子,請幼兒根據聲音來猜測盒子里裝的是什么。猜完之后,導入透明盒子里請幼兒看一看都有哪些種子。
2、小朋友想一想種子可以用來做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剛才說了種子可以發芽,可以做粥等等。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看的圖畫,我們一起請它們出來好不好?
3、播放課件,邊看邊講解操作過程和注意事項。
(1)出示種子示范畫,引導幼兒欣賞觀察。
師:小朋友們,種子寶寶們可真厲害啊,這些圖畫可真漂亮啊!由各種各樣顏色和形狀的種子寶寶組成的的圖畫就叫做“種子粘貼畫”。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
師:剛才看了這么多好看的種子粘貼畫,相信小朋友們很好奇是怎么做出來的吧!下面就跟著老師一起看看樣該怎樣操作。
師:首先,用棉簽沾上膠水涂在圖畫里,不能涂的'太多哦!然后選擇你喜歡的種子寶寶粘在膠水上面,粘上后用嘴巴吹一吹。如果是小米可以直接撒在上面。拿種子的時候要互相謙讓。保持畫面的干凈。這樣我們的圖畫就會變的漂亮了。
4、展示作品、進行點評。
看了“幼兒小班粘貼畫教案”的人還看了: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4
活動目的:
了解感恩節的由來,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的心田。
活動準備:
1、老師準備蘋果、葡萄、食物火雞的圖片。
2、每位小朋友準備卡紙一張和12色繪畫水彩筆。
活動過程:
1、感恩節的由來。(幼兒教師可根據自己的理解,以故事的方式給小朋友們講述什么是感恩節。)感恩節(Thanks giving 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由美國人民獨創,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
1620年,一些英國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船去美洲尋求宗教自由。他們在海上顛簸了兩個月之后,終于在酷寒的11月里,在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陸。
在第一個冬天,半數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饑餓和傳染病,危急時刻他們得到了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助,活下來的人們在第一個春季即1621年開始播種。整個夏天他們都熱切地盼望著豐收的到來,他們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都取決于即將到來的收成。最后,莊稼獲得了意外的豐收,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豐收,為了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舉行了3天的狂歡活動。從此,這一習俗就此沿續下來,并逐漸風行各地。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慶祝活動便定在這一天,直到如今。
2、引導小朋友理解感恩節的意義,懂得感謝父母、尊重他人。
3、老師總結感恩節習俗。
感恩節慶祝模式許多年來從未改變。豐盛的家宴早在幾個月之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人們在餐桌上可以吃到蘋果、桔子、栗子、胡桃和葡萄,還有葡萄干布丁、碎肉餡餅、各種其他食物以及紅莓苔汁和鮮果汁,其中最妙和最吸引人的大菜是烤火雞和南瓜餡餅,這些菜一直是感恩節中最富于傳統和最受人喜愛的食品。
4、以感恩節食物為背景,引導小朋友制作感恩卡片:畫上父母、小朋友、蘋果、葡萄和火雞。
5、展示感恩節卡片,教師總結。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繪畫、拓印等方法制作花朵,用粘貼、撕剪、卷折等多種方式制作花束。
2、了解與自己生活相關密切的不同職業的成人勞動,用獻花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尊重和關心。
活動重點:
學習用各種方法制作花束
活動難點:
能夠熟練掌握蔬果拓印的新技能
活動準備:
1、各種可以拓印的蔬果橫切面,各色顏料,擦手毛巾
2、水彩筆、彩色手工紙、皺紋紙、剪刀、吸管等
3、花束包裝袋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
1、教師出示自制的花束,詢問幼兒"這是什么,你見花束嗎?在哪里看見過。什么情況下會收到花"?請幼兒回答。
2、如果這束花是你的,你準備送給誰?引導幼兒回憶祖輩、父母、老師等其他社會職業人員為小朋友們做的事情,激發幼兒的感恩情懷。
3、"有這么多的人關心、愛護小朋友,這束花到底送給誰好呢,我有些為難了,請小朋友幫老師想想辦法吧"。幼兒自由泛說。"有了,我們每個人制作一束花去送給為小朋友們付出辛勤勞動的人吧" !
二、演示與制作
1、"小朋友,請你們看一看老師今天帶來的花束,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逐一展示并介紹各種不同的花朵制作方法:
(1)用水彩筆在手工紙上畫出花朵的圖案,用剪刀剪下來,貼在吸管上,裝飾上葉子。
(2)蔬果拓印:用手抓住蔬果的上端,蘸取顏料,然后印在畫紙上。將拓印的花朵圖案剪下來,用吸管當花莖,再添加上手工紙制作的葉子。
(3)皺紋紙折疊:將手工紙折疊后,剪出花瓣的.形狀,然后纏繞在吸管上,裝飾上葉子。
2、幼兒自由創作,老師指導。
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制作方式,大膽想象,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用提供的輔助材料粘貼、撕剪成花徑和葉子。
三、活動評價
老師為幼兒準備好花束的包裝袋,請幼兒把自己做好的花放進包裝袋,請個別幼兒到臺前來講一講自己是用什么方式制作的,并說一說想把自己手中的花束送給誰。
鼓勵幼兒將花束送出去。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6
一、活動目的:
1、感受初春景色的美麗,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2、初步感知不同種類的花,嘗試根據花的.顏色學習分類和數。
3、通過繪畫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花如鮮花、干花、塑料花等等,水彩筆、紙。
三、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形式引入主題。“春天來了,除了迎春花開了,還有哪些花也開了?”
2、啟發幼兒觀察玩具柜上的花,看一看有哪些顏色的花,聞一聞各種花的氣味,比一比哪種花花瓣多,哪種少?
3、引導幼兒看一看展示的花有什么區別如從顏色,質地等。
4、引導幼兒談一談:人們為什么要種花,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花?
5、教師示范一些簡單的花朵幼兒學習。
6、請幼兒動手繪畫花朵,教師巡回指導。
7、展示作品,評價。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7
【課題】
《利用3D軟件制作花瓶》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花瓶的特征特點
2、掌握草圖繪制(直線、曲線)、特征造型(旋轉)、特殊功能(抽殼)命令的使用。
3、能設計制作出花瓶
【教學重點】
1、能通過實體想到草圖的設計。
2、能應用直線、曲線、旋轉、抽殼命令。
【教學難點】
花瓶草圖的繪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播放一小段視頻來了解中國的瓷器。
【播放視頻(瓷器文化、瓷器展示)】61秒
師:中國人發明制造瓷器歷史悠久,剛剛的視頻中,有形形色色的瓷器。
(師拿出3D打印的花瓶)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個花瓶,請學生猜,老師這個花瓶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嗎?
生:(學生一般回答用陶泥燒制而成的)。
師:這個花瓶啊,是我們學校的同學制作的,他們先在電腦里制作出數字3D模型,然后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出示3D打印流程3張圖)
師:今天我們班的同學想不想也制作一個花瓶呢?
生:想!
下面就跟著老師一起來學習利用3D軟件制作一個花瓶吧!
二、新授
【出示課題】(課件出示標題并板書課題)
【出示步驟一】了解花瓶的特點
師:要制作花瓶,首先我們要了解花瓶的結構、特點,(課件出示)請同學們看一看這3個花瓶,想一想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給同學們20秒,小組討論一下,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
生:分小組討論
師:哪個小組,哪個同學來說一說,你覺得圖中花瓶有什么特點?
生:(中間鼓)(軸對稱圖形)(兩邊彎曲)
師:(回答精彩的同學,給小組獎一個笑臉。)
師:從外形上來看,它們都是左右對稱的形狀,外邊緣呈S形。
【出示步驟二】瓶體生成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成瓶體的生成,(課件出示花瓶、花瓶的截面)花瓶這個藍色的截面,就是一會我們要繪制的,同學們看看,既然花瓶是左右對稱的圖形,我需要兩邊都畫嗎?
生:不需要,畫一邊就可以了。
師:是的,(課件出示一半截面的花瓶)(拿出3D打印的半截面花瓶)看,老師準備了這個一半截面的花瓶,如果以直邊為中軸線的話,讓截面旋轉一圈,能形成什么?(邊說邊演示)
生:會得到一個完整的花瓶。
師:這就是今天利用3D軟件最先要完成的草圖。
師: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老師的操作。
師打開廣播教學,打開3Done。首先,點擊“方位上”,選擇“草圖繪制”—“直線”工具,在坐標網格上單擊,畫一條垂直的直線,瓶口瓶底,連成一條折線,點擊確定。
選擇“草圖繪制”—“通過點繪制曲線”,將瓶口和瓶底彎曲成S型,形成封閉的圖形,點擊確定,“完成”。(封閉空間被藍色覆蓋)
板書1草圖繪制,直線、曲線。
點擊草圖,在彈出的快捷工具欄中點擊“旋轉”命令,選擇軸A為中心軸,點擊確定。
板書2造型旋轉,旋轉。
師:同學們學會了嗎?
生:學會了。
師:下面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出示課件)1、注意草圖的閉合。2、不滿意的操作,及時“撤消”。3、完成的同學幫助周邊的同學。開始吧!
生:(3—5分鐘完成。給操作最快的同學貼笑臉)
【出示步驟二】瓶體空心
(課件出示“瓶體空心”)
師:大家看看,你們制作的花瓶和老師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老師的花瓶是空心的,我們的是實心的。
師:是啊,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將瓶體空心,下面看老師的操作。
師演示。單擊瓶體,在彈出的快捷工具欄里,選擇“抽殼”命令,同學們注意厚度中的—0.5,負號不表示負數,而是表示抽殼方向,這里表示向里抽殼。開放面選擇,瓶口,單擊完成。
(板書“瓶體空心”“抽殼”)
下面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出示課件)1、注意草圖的閉合。2、不滿意的操作,及時“撤消”。3、完成的同學幫助周邊的同學。開始吧!
生:(2—3分鐘完成。給操作最快的同學貼笑臉)
師:同學們看看黑板上的板書,今天我們學會了使用直線、曲線、旋轉、抽殼命令,完成了一個花瓶的制作,利用今天我們學的知識,你除了會制作花瓶,你還可以做出什么物品呢?
生:杯子,葫蘆,碗等等
師:好吧,下面的時間我非常期待,請同學們一定注意草圖的設計,老師也準備了幾件物品給同學們參考,(課件圖)好,開始吧!
生:(幾分鐘操作)
三、作品展示評價
在過程中,師挑選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展示幾件作品)完成快的同學,利用剩余的時間再制作一個其它物品。
師:今天因為時間的關系,不能等每一個同學完成了,但老師還是欣喜的發現班里有同學完成了漂亮的碗,葫蘆,高腳杯,你們真是小小設計大師!
單制作花瓶還有很多技巧呢?給同學們看另一個花瓶。
大家看看黑板,今天的優勝小組是第幾小組呢?好,老師準備了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小物品送給該組同學!希望大家有時間多學習其他操作,相信未來的3D大師就是你們。
好,今天這節課上到這里,下課!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8
設計意圖:
折紙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同時它也是一種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最近學習的主題是美麗的花卉,我和錢老師在準備一些區域材料的時候,總有一些孩子會圍在身邊,指著我們折的各種花問這問那的,很多孩子對折紙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孩子還問我能不能教一教他折這些好看的花,為了滿足孩子的探索欲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折紙方法,學會折疊三瓣花。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體驗折紙活動的樂趣,激發幼兒繼續探索學習的欲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1、三角形白紙彩紙若干(幼兒至少每人一張)。
2、范畫一幅。
3、折疊步驟實例。
4、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范畫。
師:小朋友們,還記得這幅畫嗎?什么時候見過它的?
有沒有發現這幅畫上跟你以前看到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的啊?
嗯,多出了一些花,那它們是不是也是像小動物那樣用顏料刷出來的啊?
哦,是折出來的!(突出折紙)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三瓣花。你們想不想來學一學折這個三瓣花啊?
2、出示三角形的操作紙
簡單介紹折疊三瓣花所用的材料是正三角形的紙
二、初次示范折疊三瓣花。
1、邊示范折疊邊講解步驟。
2、提醒幼兒折疊過程中要注意的細節:
先折出谷線、集中一角折、邊和邊角和角要對對齊。
三、再次示范折疊,幼兒學折三瓣花。
1、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來折一折老師折的三瓣花啊?請小朋友將你們小椅子下的白紙拿出來,跟老師一起來學習折疊三瓣花。
2、幼兒操作材料,師邊示范折疊邊講解出示步驟實例。
(1)提醒幼兒折出谷線,集中一角折以及向里翻折的時候要注意邊和邊、角和角對對齊。
(2)個別遇到困難的幼兒,下位指導,并提醒他們看步驟實例。
3、師:好,小朋友們折好三瓣花了嗎?
請折好的小朋友將你折的花舉起來給老師看看。
嗯,很好,還有一些小朋友還沒折好,請折好的小朋友把你折的花也給旁邊的小朋友看一看,比比看誰的花折得美,等一等沒折好的小朋友,好嗎?
四、幼兒再次嘗試,自主折疊。
1、師:都折好了嗎?還想不想再折一些五顏六色的三瓣花啊?
好,那就先把你們折好的花藏在口袋里,輕輕的搬小椅子回座位,在你們的桌子上,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漂亮的彩紙,請你們動動小手把它們變成美麗的三瓣花吧。
2、幼兒自主操作材料,教師巡回指導。
五、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提供白紙,幼兒添畫。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的探索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活動目標基本達成,但是在某些地方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1、應該再準備一張步驟圖,帶著孩子復習一些折疊符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2、活動評價環節可以準備一個KT板,以及若干工字釘,讓完成的幼兒在作品上寫上名字,展示到KT板上。
3、課堂常規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9
活動目標:
1、了解紙有吸水性的特點,感知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不同。
2、愿意動手操作,對實驗感興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手工紙花每人2朵,宣紙花每人1朵,水果盤,盆、水、記錄表、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探索興趣
1、今天,我給你們帶了些漂亮的花,自己找一朵喜歡的小花坐到它身邊。這些花跟我們平時見過的花一樣嗎?(不一樣)有什么不一樣?(這是用紙做的花)
2、這些紙花能像真花一樣盛開嗎?幼兒討論
3、(教師示范將花變成花苞)
4、如果我們把這些花苞放到水里會怎樣呢?(幼兒大膽發言)(幼兒將花變成花苞)
二、操作感知,交流討論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你觀察到了什么?(花苞放在水里,花瓣會慢慢撐開,紙花開放了)
2、教師提問:為什么花苞放在水中,花瓣會慢慢盛開呢?
請幼兒發表見解,教師進行對比
3、小結:原來紙寶寶把水洗到了它的身體里,花就打開了。
這是因為紙有吸水性。我們發現了紙的第一個小秘密。
三、對比試驗,經驗提升
1、剛才我們發現用彩色手工紙制作的花苞在水中能盛開。老師還準備了宣紙,如果把這兩種不同材質的'紙同時放進水里,你覺得哪個會先盛開?幼兒猜測
2、幼兒再次操作:制作花苞,老實說開始時,所有幼兒將兩朵花同時放到水中。
3、幼兒操作,記錄結果,教師巡回指導。
4、集體交流,驗證實驗結果,修正部分幼兒錯誤的預測結果。
四、觀察實驗結果,討論:為什么宣紙做的花苞開得快?幼兒講述
小結:宣紙的吸水性強,可以很快的把水吸到身體里,所以宣紙做的紙花很快就開了。彩色手工紙與宣紙相比吸水性要弱一點,水寶寶進入它的身體里就慢,所以彩色手工紙做的花會慢慢的開。
這是因為不同紙的吸水性是不一樣的。我們發現了紙的第二個秘密。
五、活動延伸:
教師提出問題:用各種不同材質的紙質做成的花苞,放到水里,他們的開花速度會怎樣呢?我們區角中繼續操作實驗。
活動反思:
《紙花開放》是由我執教的一節中班下科學探索活動,活動的目標首先讓孩子認識紙的吸水性,在此基礎上了解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不同。在課前材料方面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在上課前也進行了多次實驗,活動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學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幼兒對材料的選擇也很有方向性,在老師出示各種材料的時候,不時聽到“這是我們畫畫的紙”,“這是我練毛筆字的紙”,“這是可以用來折紙”……對于材料的準備工作,我給孩子留了家庭作業,回到家后認真收集,爸爸媽媽們也參與了進來,孩子們將自己的收集成果帶來和同伴一起分享,孩子們發現生活中有著那么多不同的紙,感受到了紙的多樣性,在實驗操作中幼兒積極進行討論,通過做實驗得到求證,懂得要科學地對待事物,不能以主觀意見代替實驗結果。在活動中感知體驗并能清楚得講述結論,整個活動幼兒的整體狀況都很好,積極主動的參與,興趣濃厚。
在活動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是今后要注意和改進的:一是講解語言要簡練準確,富有指導性。二是要增加探索內容,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們學習獨立完成作品。個別幼兒急于尋找答案,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處應該有的現象,在這個環節老師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指導,使得個別組幼兒不得不停下清理水。在以后的活動中,老師還是要做好充分的活動準備。
總起來說,我對這節活動課的效果比較滿意,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10
設計背景
新學期開始,我班準備在教室出一版關于春天的墻報。墻報的花邊讓孩子們與老師一起準備,讓孩子們參與到整個制作過程中來。
活動目標
1、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興趣。
2、讓孩子在活動中學會競爭與合作。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重點難點
引導孩子制作出紙花并同桌合作把紙花貼在紅紙條上制作成花邊。
活動準備
各色彩紙、剪刀、漿糊、紙花制作流程圖。
活動過程
1、導入主題
同學們,我們已經參觀過一年級教室的墻報了,他們的花邊可真漂亮呀!大家想不想把我們的教室布置得比他們的還漂亮?今天我們就來制作我們自己的墻報的花邊好不好?
2、材料,幼兒探討
老師準備了很多顏色的彩紙,我們先來制作什么花呢?
幼兒:桃花、梨花……
春天最早開放的是什么花呢?
幼兒:桃花!
好,那我們就先來剪一朵桃花。桃花要用什么顏色的紙來做呢?
幼兒:粉紅色。
3、出示制作流程圖,激發幼兒的動手制作興趣,老師示范剪桃花。孩子們又根據自己的想法用各種顏色的紙剪出自己喜歡的花。
4、老師巡堂指導。等大部分孩子都剪出自己的作品后,找個別孩子介紹自己的作品并讓其他孩子評價。
5、同桌合作把自己喜歡的花貼在紅紙條上,要求把花朵連成一條直線,看看哪一桌做得又快又漂亮。
6、老師巡堂指導并及時評價。
7、孩子們互相欣賞作品。
教學反思
讓孩子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操作興趣和實踐能力,同時對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有很大的幫助。
在這次活動過程中,我充分尊重了孩子們的自主選擇權,讓他們在完成桃花的.制作后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動手能力去完成自己理想的作品,同時及時地予以肯定。
備課時沒有充分考慮稍微后進點的幾個孩子的動手能力,導致在剪花過程中出現了一點混亂,幾個孩子不聽指揮。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在活動前把孩子重新分組,讓能力差點的幾個孩子能夠在同桌的幫助下完成作品。
由于剛開始接觸幼兒教育,經驗不足,在活動過程中出現混亂時不能及時有效地補救,這也是這節課的一個敗筆。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11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實驗操作,能主動發現問題并大膽表述自己見解。
2、在操作過程中觀察比較各種紙在水中的變化,感知不同紙的吸水性是不一樣的。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鉛畫紙,手工紙,宣紙做成的紙花若干,水、盆
2、經驗準備:充分感知鉛畫紙,手工紙,宣紙的不同特性
活動過程:
㈠談話導入活動
1、師:孩子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呀?
2、師:暖和的春天來了,你知道會有哪些美麗的花兒開放呢?
㈡交流討論鉛畫紙,手工紙,宣紙的不同特性。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特別的花,你們看!
2、教師出示制作好的三種紙花
3、師:請你看看這些花和我們平時見過的花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4、師:他是用什么做的?(紙)使用什么紙做的?你認識嗎?請你來說一說(教師出示相應的紙)
5、交流討論鉛畫紙,手工紙,宣紙的不同特性。
㈢實驗操作,觀察紙花在水中的變化,初步感知紙的吸水性
1、引導幼兒想想,如果我們把紙花放在水中紙花會怎么樣呢?
2、交代操作要求:
①每個小朋友取你喜歡的紙花,花瓣朝上,把它輕輕的放在水中。
②仔細觀察紙花會有什么變化,等會兒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集體交流:
①你拿的是什么紙做的花?
②你觀察到了什么?(紙花開了)
小結:原來鉛畫紙、手工紙、宣紙做成的花放在水中都會開。
思考:紙花為什么開呢?(幼兒講述)(觀察紙花變濕)
小結:紙花放進了水里紙把水寶寶吸到了她的身體里面,紙變濕了,所以紙花就開了。
③我們發現了紙的第一個秘密:紙會吸水,紙有吸水性。
㈣觀察不同紙在水中的`不同變化,感知不同紙的吸水性是不一樣的
1、猜測:剛才,我們發現用鉛畫紙、手工紙、宣紙做成的紙花放在水里都會開放。那如果把這三種紙花同時放在水中,你會覺得誰會第一個開?誰第二?誰第三?(幼兒猜測,教師記錄)
2、試驗驗證:
⑴提出操作要求:
①幼兒每人取一種紙花,三個人的紙花要不一樣
②在老師說開始時,小朋友要同時把手中的紙花放在水中。
③仔細觀察你的紙花是第幾個開放的。
⑵幼兒和做實驗,教師指導。
3、集體交流,教師記錄實驗結果。(驗證和猜測的是否一樣)
4、觀察實驗結果,討論:為什么宣紙做成的花開的最快?
小結:宣紙吸水性強,可以很快的把水吸到身體里,所以宣紙做的紙花很快就開了。我們發現了紙的第二個秘密,不同紙的吸水性是不一樣的。
㈤活動延伸
師: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紙,只要小朋友多觀察,多動腦,就能發現紙更多的秘密。
活動反思:
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 12
一、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讓幼兒明白感恩的含義,知道在生活中有許多值得感恩的人和事。
通過制作感恩花束,激發幼兒對他人表達感謝之情的愿望。
技能目標
鍛煉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如剪、貼、卷等能力。
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能根據自己的想法裝飾花束。
認知目標
幼兒能夠認識制作花束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了解花束的基本結構,知道花朵、花莖、葉子等部分的形狀和顏色搭配。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指導幼兒正確使用工具和材料制作感恩花束,包括花朵的制作、花莖和葉子的添加等步驟。
幫助幼兒理解感恩的主題,并能將這種情感融入到花束制作中,例如選擇合適的顏色和裝飾來表達感恩。
教學難點
讓幼兒掌握將花朵粘貼成花束形狀的技巧,使花束看起來美觀、自然。
引導幼兒發揮創造力,在花束制作過程中體現出個性化的設計,同時又能準確傳達感恩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
彩色皺紋紙(多種顏色)、彩色卡紙、綠色吸管、剪刀、膠水、雙面膠、彩帶、小貼紙(如愛心貼紙)等。
展示用的感恩主題圖片或視頻,如幼兒感謝父母、老師的溫馨畫面。
環境準備
在手工區擺放好桌椅,確保每個幼兒有足夠的操作空間。
在教室周圍張貼一些與感恩相關的圖片,營造感恩的氛圍。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5 分鐘)
播放視頻或展示圖片
教師播放一段有關感恩的視頻或展示感恩主題的圖片,內容可以是小朋友向爸爸媽媽說 “謝謝”、給老師送擁抱等場景。播放完后,與幼兒進行簡單的交流。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在視頻(圖片)里看到了什么呀?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引導幼兒回答出感謝、感恩等詞語。
引出主題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們。今天,我們就來制作一束感恩花束,把我們的感謝送給他們。”
(二)基本部分(20 - 25 分鐘)
介紹材料和工具(3 分鐘)
教師將準備好的材料和工具放在桌子上展示給幼兒,并一一介紹:“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用這些材料來制作花束哦。這是彩色的皺紋紙,我們可以用它來做花朵;這是吸管,它可以當作花莖;還有卡紙、剪刀、膠水、彩帶…… 大家要小心使用剪刀哦。”
示范花朵制作(7 - 10 分鐘)
教師拿出一張彩色卡紙,向幼兒展示:“我們還可以用卡紙做花朵哦。先把卡紙剪成圓形(教師示范剪成圓形),然后像這樣把圓形紙對折幾次(教師示范對折,折成類似扇形)。”
接著,教師用剪刀在折疊好的紙上剪出一些小弧度,展開后就形成了一朵有花瓣形狀的花朵。教師用膠水將花朵中間部分粘貼一下,使花瓣更有層次感,然后將花朵粘貼在吸管上。
教師拿起一張彩色皺紋紙,向幼兒展示:“我們先拿一張皺紋紙,把它剪成一條一條的,像這樣(教師示范剪成寬度適中的紙條)。”
然后,教師將紙條一端用膠水或雙面膠固定在吸管上,開始圍繞吸管卷紙條,邊卷邊說:“我們把紙條繞在吸管上,一層一層地卷,就像給吸管穿上漂亮的衣服一樣。” 卷到一定長度后,用膠水固定,一朵簡單的卷紙花朵就做好了。
教師可以多做幾朵不同顏色的花朵,展示給幼兒看:“看,我們可以做出各種顏色的花朵,漂亮吧!”
方法一:卷紙花朵
方法二:折紙花朵(可選,根據幼兒能力決定)
制作花莖和葉子(5 分鐘)
教師拿起綠色吸管:“我們剛剛用吸管做了花朵的一部分,現在它就是花莖啦。但是花還需要葉子哦。”
教師用綠色卡紙剪出葉子的形狀(可以是簡單的橢圓形或其他形狀),用膠水或雙面膠將葉子粘貼在吸管上,向幼兒展示:“看,葉子貼在花莖上,花就更漂亮了。”
組合花束(5 - 7 分鐘)
教師拿起做好的幾朵花朵,向幼兒示范如何將它們組合成花束:“我們把做好的花朵都放在一起,用彩帶或繩子把它們的'花莖系在一起,就像這樣(教師示范系花束)。然后我們可以再調整一下花朵的位置,讓花束看起來更漂亮。”
在系花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選擇不同顏色的花朵搭配,比如紅色和粉色搭配,或者用小貼紙在花束上裝飾,如貼上愛心貼紙,表示對他人的愛和感謝。
(三)結束部分(10 - 15 分鐘)
幼兒制作,教師指導(8 - 10 分鐘)
幼兒開始動手制作感恩花束,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制作出與眾不同的花束。
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注意提醒幼兒正確使用剪刀,避免受傷;同時,對于幼兒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如花朵粘貼不牢固、花束形狀不好看等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建議。
分享與展示(2 - 5 分鐘)
邀請幼兒向大家展示自己制作的感恩花束,并說一說想要把花束送給誰,為什么要感謝他(她)。例如,幼兒可以說:“我要把花送給媽媽,因為媽媽每天給我做飯。”
教師對幼兒的作品和表達進行表揚和鼓勵,強化幼兒的感恩意識和成就感。
五、教學延伸
鼓勵幼兒將制作好的感恩花束送給自己想要感謝的人,如父母、老師、幼兒園工作人員等,并觀察對方收到花束后的反應,回來和小伙伴們分享。
在美工區投放更多的材料,如彩色絨球、亮片等,讓幼兒可以繼續裝飾花束或制作其他感恩禮物。
開展 “感恩周” 活動,每天安排不同的感恩主題活動,如感恩故事分享、感恩繪畫等,進一步深化幼兒的感恩教育。
【幼兒園感恩花束手工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感恩節手工花束教案(通用10篇)11-25
婦女節花束手工步驟03-06
感恩節花束美術教案(通用5篇)05-18
《信箱里的花束》精品教案10-13
感恩節手工教案(精選12篇)11-21
幼兒園中班手工教案08-08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案07-27
幼兒園手工教案【推薦】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