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游戲:拉大鋸
活動目標:
1、在學會兩人律動“拉大鋸”和遷移“擊鼓傳花”游戲經驗的基礎上,學習隨音樂玩游戲貓捉老鼠。
2、嘗試通過追逐變化游戲角色進行下一輪游戲。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游戲分解音樂、游戲完整音樂、紅花、小貓頭飾
活動過程:
一、自由結伴玩游戲《拉大鋸》
二、圍坐成圓圈,跟隨音樂節奏玩游戲《拉大鋸》
1、傾聽《拉大鋸》音樂
2、結伴跟隨音樂玩游戲,練習轉身找到小貓。
三、學習游戲《貓捉老鼠》
1、遷移擊鼓傳花的游戲經驗,討論貓捉老鼠的游戲方法。
分解討論、練習找到老鼠、老鼠逃跑及貓捉老鼠的方法。
指導語:小老鼠到底是誰呢?我們來玩傳花的游戲,音樂停止時,小花在誰的手上,誰就是小老鼠。我們來試一試。
指導語:誰是老鼠。啃∝堃獊碜嚼鲜罅耍±鲜髸趺礃幽?小老鼠在哪里跑?跑回到哪里?小貓從哪里開始追?我要來捉老鼠了,“喵”。
指導語:我沒有捉到老鼠,還做小貓,你們給我加油!我站到圓圈中間,這樣把老鼠看得更清楚(練習傳花,捉老鼠,老師捉到老鼠)我捉到老鼠嘍,可以去看戲啦,那現在誰做小貓啦?小貓要站在中間。(再練習一次)
結合童謠和擊鼓傳花進行貓捉老鼠的游戲。
指導語:現在我們要把童謠和貓捉老鼠的游戲連起來玩一遍,小貓在中間要和我們一起做動作哦!小貓要把老鼠看仔細,快快的把它抓住。
四、完整游戲2-3遍。
1、創編拉大鋸的'方法,學習并進行游戲。
2、交換伙伴進行游戲。
五、拓展游戲經驗,進一步激發游戲興趣
活動反思:
課堂亮點:
一、選材的創新,語言與音樂的有機結合;
二、設計巧妙,游戲規則隨情節發展幼兒自發討論。
我進行的中班活動“拉大鋸”,在考慮到是中班的活動比較難設計,所以在活動內容的選材上我們將大班的《逛公園》和小班《拉大鋸》兩首童謠重新組合而成,組合后的內容更加適合中班幼兒。在我們梅幼研究民間文化的背景下,在活動中我們選用的音樂和游戲都是具有民間特色的,也讓我們梅幼對音樂研究的方向和我們區音樂組的大方向能夠更好的結合。
活動建議:
一、語調表現的藝術性;
二、游戲過程中在關注趣味性的同時,引導幼兒注意傾聽音樂,隨樂游戲。
但是這節課不足的是在念誦時的老師和幼兒的藝術性不夠,聲音不夠清脆。我反思后覺得如果進行兩遍完整念誦,第一遍解決幼兒對兒歌內容的掌握;第二遍讓幼兒關注教師念誦時聲音的音色變化,讓幼兒知道在念兒歌時可以嘗試用清脆、甜美的聲音來念兒歌,可能效果會更好。在幼兒完全掌握游戲的玩法時,也要讓幼兒能夠注意傾聽音樂,讓幼兒能夠隨樂游戲。
【中班音樂游戲:拉大鋸】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游戲 毛毛蟲啃蘋果說課稿11-03
音樂游戲_作文09-06
中班音樂雪花說課稿11-18
中班冬至音樂教案12-16
小班音樂游戲《袋鼠》說課稿12-21
中班游戲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拍球游戲》09-23
中班游戲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手指游戲》09-23
中班音樂《春天來了》說課稿11-30
中班音樂活動冬至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