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活動:做客去啦
活動意圖: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會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空間。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也明確主張把大自然、大社會作為出發點,使兒童在與自然的直接接觸中,在親身實踐中獲取經驗和知識。正逢我們開展〈〈快樂的家〉〉主題活動,通過主題活動我們教育幼兒在了解自己的家庭的基礎上,熱愛自己的家人,作個熱情大小主人,所以我們帶領幼兒走出幼兒園來到小朋友的家中做個,讓幼兒學習做客的基本禮節和待客的方法。根據新課改的`精神,也為了讓幼兒能在未來更好的適應社會在,通過社會實踐,孩子們走入了家庭認識家庭,對家有了更深的認識。
活動目標:
1、學習做客的禮節,和待客的方法。
2、發展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培養獨立性和意志品質,以及責任意識和關心他人的品質。
3、體會共同合作交往的樂趣,為幼兒良好情感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養分。
活動準備:
1、事先和媽媽聯系好,確定時間。
2、準備一些簡單的節目。
活動過程:
1、告訴幼兒今天的活動主題是:做客去。讓幼兒知道今天是到家里去做客,今天是小主人。
2、請幼兒討論:做客是要注意什么?怎樣做一個熱情的小主人?
3、 總結:我們去做客時要有禮貌,看見奶奶和媽媽要主動打招呼,在他們家里要安靜的參觀或坐著,輕聲說話,注意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潔,不弄壞他家里的東西。請吃東西時要說謝謝,并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回來時要禮貌的和他們說再見。
4、做小主人要熱情,主動給客人倒茶,發好東西吃。和客人說說話。
5、交代去的路上的注意事項,要注意走路安全。
6、來到家里,和奶奶打招呼,客氣的接受招待。
7、請幾個小朋友給奶奶表演節目。給奶奶捶捶背。
8、收拾好垃圾防到垃圾桶里,和奶奶說再見。
9、回教室說說自己的感想。
活動反思:
帶領幼兒到同伴家里去做客,這讓所有的小朋友都興奮不已。小朋友也收獲頗豐。因為這次活動帶給了孩子們更多更好的生活經驗。通過活動,加深了孩子和家人的感情,使他們懂得要關愛身邊的人。知道了禮貌做客的一些常規性禮節。也了解了家庭中的主要設施。體會了交往帶來的愉快。同時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合作和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幼兒是真正的參與者、當事人及活動的主體。實踐活動雖然走的地方也不是很遠,卻帶給孩子們在教室里學不到的東西,給了他們生活的啟迪,為他們今后適應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真正讓幼兒在現實生活中獲得了情感的體驗和經驗的積累,為幼兒在生活和實踐中不斷進步和成長提供了鍛煉的空間。這社會實踐活動,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當然在實踐活動中,也有部分幼兒只顧興奮了,忘記了老師的交代,不能禮貌有序的做客還把一些垃圾亂扔,經過老師的提醒,才及時改正。希望在今后的實踐活動中,能有更好的表現,也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本領。
【社會實踐活動:做客去啦】相關文章:
關于去別人家做客的禮儀知識12-26
帶孩子去別人家做客這些禮儀教育不可少07-22
《做客》閱讀答案08-21
大班活動《種樹去》教案12-17
熱情待客,文明做客說課稿11-20
去飯店打工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7-30
去餐館打工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7-30
暑假開始啦隨筆08-31
小學開學啦作文12-17
我長大啦說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