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綜合:好玩的蘆葦花
一、設計意圖:
鄉鎮幼兒園有許多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如何因地制宜,挖掘利用這些資源為孩子創造廣闊的學習和生活空間,是我園教師持之以恒、積極努力探索的方向。時下正是蘆葦花盛開的時節,小河邊、池塘里等淺水處,到處都有蘆葦花的蹤影。大多數幼兒個性活潑好動,對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有著科學家的探索欲望。在開展蘇州市“十一·五”課題《鄉鎮幼兒科技教育活動研究》過程中,“蘆葦花”的教育價值就被發現并醞釀產生了中班綜合活動《好玩的蘆葦花》,它以玩蘆葦花為切入口,層層遞進地引導幼兒看著流程圖探索出制作掃把的方法,從而達到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生活,培養幼兒綜合素質之目的。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蘆葦花,探索其多種玩法。
2、嘗試用繞、扎等方法進行制作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相關課件。
2、制作流程圖。
3、蘆葦花、彩絲條、牛奶盒做成的簸箕等。
四、活動過程:
(一)認識蘆葦花
1、出示沒開花的蘆葦,引導幼兒了解蘆葦的生長環境。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蘆葦)你們知道蘆葦長在什么地方嗎?(幼兒講述后,教師播放課件)
師:蘆葦在水里長呀長呀,到了秋天你們發現蘆葦怎么啦?(出示開花的蘆葦,并播放課件)
2、出示蘆葦花,引導幼兒通過看、摸等多種感官認識蘆葦花。
師:請小朋友用眼睛來看一看、小手來摸一摸、小臉來親一親,看看蘆葦花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感知)
提問:你看到的蘆葦花是什么樣子的?誰有不同發現?蘆葦花像什么呢?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引出下一個環節“玩蘆葦花”作了鋪墊。)
(二)玩一玩蘆葦花
1、今天,我們來和蘆葦花玩一玩,你可把它變成什么?怎么玩呢?快來試一試吧!(幼兒手拿蘆葦花自由玩耍,教師發現新的玩法時,可引導邊用好聽的話說一說、做一做,如:蘆葦花變變變,變成小馬跑跑跑等。)
2、看,老師在干什么?我把蘆葦花變成了什么?怎樣使它變得更象掃把?
(評析: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發孩子的興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調動了他們探索蘆葦花多種玩法的積極性。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游戲活動能夠面向全體,能力差的、膽子小的幼兒也能體驗到成功和快樂。同時又為下一個環節“制作掃把”作了鋪墊。)
(三)出示流程圖,了解制作方法。
1、看,老師已經做好了一把掃把(出示流程圖三),想一想第一步該怎樣呢?你覺得從哪邊繞更合適?(隨幼兒講述按照順序展示流程圖)
2、誰想來試一試?(教師指導一幼兒進行示范)
(評析:這一環節目的是通過間接的示范讓幼兒掌握繞、扎的方法,激發幼兒操作的欲望。幼兒情緒十分高漲,為以下一環節——幼兒動手制作打好基礎。)
(四)幼兒嘗試制作。
師:我們快動手來做一把掃把吧!不會的可以看看流程圖,問問旁邊的小朋友和老師。
(評析:小朋友們通過自己嘗試制作,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在這個活動環節中,我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松的活動氣氛中,幼兒的探索能力得到了培養。)
(五)整理材料,結束活動。
師:每人找一個小簸箕,用你做好的掃把把桌上的垃圾掃掉。
(評析:不僅使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而且也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使幼兒養成了愛勞動的習慣。)
五、活動反思:
1、從選擇的內容上看,比較貼近農村孩子的生活,“蘆葦花”是孩子們隨處可見的比較熟悉的一種秋冬季植物,他們具有一定的感性經驗,因此,做到了活動內容源自于“生活”。
2、多媒體的使用使活動內容更加直觀,便于幼兒理解,使幼兒更快更直接地了解到蘆葦花的生長環境,符合幼兒的理解特點。
3、以多種感官來刺激幼兒,讓幼兒大膽地觸摸、觀賞、感受蘆葦花的特性,讓幼兒喜愛上蘆葦花,喜歡和蘆葦花游戲,從而為制作掃把環節打下基礎。
4、作為綜合活動,在設計過程中我注重了各領域的整合滲透,在制作環節中我不僅強調了藝術方面的美感,還注重了幼兒探索精神的培養。
【中班綜合:好玩的蘆葦花】相關文章:
綜合游戲:好玩的環保棋12-19
中班健康《好玩的報紙》教案12-15
關于蘆葦的謎語03-12
描寫蘆葦的好句06-23
心中的蘆葦閱讀答案09-10
心中的蘆葦閱讀答案09-10
擊鼓傳花游戲-好玩的游戲作文550字11-22
中班健康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好玩的圈》09-23
中班游戲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好玩的圈圈》09-23
中班體育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好玩的床單》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