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甜甜的糖果》含反思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甜甜的糖果》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猜猜、抓抓、嘗嘗的游戲中,體驗感知糖果的不同(數量、形狀、軟硬、味道等)。
2.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簡單事物的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紅、黃、小罐各一對,分別標上記號。
2.各種糖果若干。(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糖等。)
3.兩個透明塑料桶,多條糖果排列紙條。
4.每位幼兒粘紙照片、糖果帖紙。
5.敲碎的按葉糖,小袋裝的跳跳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體驗:
1、出示區域游戲中的圖片,引起幼兒對游戲活動“送糖果”情景的回憶。
提問:這張圖片認識嗎?我們是用它來做什么游戲的?
這上面有誰?(讓幼兒將名字一一念出。)
遮掉一半的'畫面,提問:***喜歡吃什么糖,還記得嗎(教師必須清楚的了解誰的喜愛,如好朋友之間的)。
二、操作,游戲
(一)“猜糖果”
1、紅罐中的糖果“一和許多”(罐內放置各種形狀的糖果)
抓住兩點:一是聽辯是否正確,可數一數驗證;二猜猜看
糖紙里藏著什么形狀的糖果?(重點介紹橢圓形)
教師小結:糖果是有各種形狀的。
2、猜黃罐中“多與少”(多些棉花糖與5個硬糖果),靠近孩子搖,多搖幾遍,嘴里關照“仔細聽!
問題提示:明明這個罐子里轟隆隆的,怎么這個少,那個多呢?
(注意故抓住兩點:一是驗證。二是引導幼兒思考糖果的軟硬差異。(原來啊,軟的糖果發出的聲音輕,硬硬的糖果發出的聲音響。)
(二)抓糖果
1、教師出示透明大桶,交代游戲規則:一個手抓一次。
2、準備兩個大桶(裝紅色的糖),節省時間,幼兒抓數自己的糖果。
(抓住兩點:一是否每個幼兒都在數,二是數的對嗎?會說總數嗎?)
3、教師圖象化統計:用事先準備好的糖果紙條與幼兒粘紙對應統計,統計最多的與最少的。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抓糖的過程
問題提示:
(1)猜猜顧老師抓糖能抓幾顆?為什么我抓的可能多?
(2)教師用大手演示抓糖過程,引發幼兒思考。(為什么大的手抓的糖果少?)
(3)幼兒討論,教師嘗試。
5、幼兒第二次抓糖
讓幼兒試一試,如不行。教師可提示語言,抓住后,數數多了嗎?
教師觀察幼兒比較,排列的方法等。(教師小結:抓的方法不一樣,抓到的糖果也會不一樣多。下次我們到區角活動繼續去玩一玩,比一比。)
(三)吃糖果
1、嘗“桉葉糖”
●教師請客幼兒品嘗小小的桉葉糖
●詢問幼兒吃在嘴里什么感覺?平時我們都吃甜舔的糖,辣辣的糖什么時候吃?
●讀“按葉糖”的介紹,知道這是一種治療的糖。
2、嘗“跳跳糖”幼兒閉眼張嘴嘗,高興結束。(原來有那么有趣的一種糖,吃在嘴里還會跳舞呢。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3、引導幼兒吃糖時別忘了保護牙齒。
活動反思
從選材上說,糖果作為科學學習的內容載體,十分吸引幼兒的眼球,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十分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水平的。從教學過程看,教師不斷引導幼兒看看、摸摸、聞聞、嘗嘗等多種感官參與,逐漸讓幼兒主動去發現糖果形狀、顏色的不同,軟硬的不同及口味的不同等,激發了幼兒對糖果認識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使他們體驗探究和發現的樂趣。從教師自身來講,面對小班幼兒,語言應該更童趣、親切些,這樣才能更好的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甜甜的糖果》含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各種各樣的糖果》09-22
小班社會教案及教學反思《糖果》09-22
小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漂亮的糖果》09-23
小班綜合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糖果寶寶》09-23
幼兒園小班散文語言教案《樹真好》含反思04-10
小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分糖果》09-22
小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金魚》09-22
小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有用的嘴巴》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