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時間:2024-04-12 23:30:09 詩琳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通用15篇)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1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嘗試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毒有害進行垃圾分類。

  活動準備

  課件,廢舊垃圾等。

  活動過程

  一、討論垃圾與生活的關系。

  1、出示地球媽媽圖片。

  師:今天,老師把地球媽媽請來了,你們看,她怎么了?

  師:她為什么這么傷心?

  2、了解垃圾及垃圾與我們生活的的關系。

  師:你認識這些垃圾嗎?是什么垃圾?

  師: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如果大家不講衛生,亂扔垃圾,我們的環境會變得怎么樣?

  師:你們有什么好辦法減少垃圾或處理垃圾?

  二、垃圾分類

  師:剛剛,地球媽媽請小朋友把垃圾扔進了一個垃圾箱里,覺得太亂了,想請你們分分類,好嗎?

  師:老師這里有3個垃圾桶,表示什么意思呢?

  讓幼兒自己探索各種垃圾的分類。

  看視頻,聽清潔小博士進行介紹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物質。然后進行檢查剛剛幼兒分的垃圾。

  師:根據剛剛學的小本領在分一次,這次可不能錯嘍。

  再一次檢查

  三、結尾

  師:剛剛我們知道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還有有害物質的小本領,現在我們回去把教室的垃圾也進行一次分類吧!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2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4、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制作一張家里垃圾記錄表,認真填寫。

  2、搜集并了解有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個、幼兒分類用的.生活垃圾、幼兒分類用的小垃圾箱。

  4、分類垃圾箱大掛圖、垃圾分類圖片。

  【活動過程】

  1、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

  師:孩子們,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任務,請大家記錄這幾天家里產生的垃圾,你們完成了嗎?(完成了)快把記錄結果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1)小組交流。(拿著記錄表,互相說說)

  (2)個幼介紹。(誰想把記錄結果說給大家聽聽?)

  小結:

  每天我們的家里會產生許多垃圾,主要有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廚余類、有毒有害類垃圾。這么多垃圾你們平時是怎么處理的?(放到垃圾箱里;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類放進垃圾箱"師說:你在哪兒看到分類垃圾箱的?)

  2、問題思考,商討垃圾處理方法。

  (1)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師:老師這兒就有兩個垃圾箱,我們快來看看!

  ①提問:仔細觀察,你們發現了什么?(顏色、標志)(找兩三個孩子說)這是什么標志?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②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這是可回收標志,這是不可回收標志。回收以后經過特殊處理能再為我們服務的就是可回收垃圾,這樣的垃圾應該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應該扔進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討論垃圾分類方法。

  師:我們記錄的垃圾要跑進哪個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來,然后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①幼兒小組討論。(引導孩子說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電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說劃圈的,再說不劃圈的)

  ②提問:誰愿意把討論結果介紹一下?

  ③個幼回答。

  小結:

  哦,原來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是可回收垃圾;廚余類、有毒有害類是不可回收垃圾。

  3、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類意義。

  師:我們剛才分的特別好,老師特別佩服你們!為什么要將垃圾分類處理?

  幼兒自由回答。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3

  活動目標

  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

  了解垃圾的分類

  能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垃圾分類投放,提高分析、分類、比較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垃圾的簡單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

  難點: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做過垃圾填埋和廢電池養花實驗

  物質準備:做紙漿工具、實物垃圾和三個垃圾桶、錄像機、紙和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提問:什么是垃圾環衛工人為什么要每天清掃垃圾呢今天我們撿來的垃圾該怎樣處理呢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認識有機垃圾

  ①提問:菜葉等垃圾腐爛后會有什么用(學習詞:有機垃圾)還有哪些也是有機垃圾

  ②看錄像一,回憶菜葉的變化,了解菜葉等垃圾在土中會腐爛,這些垃圾可以慢慢變成肥料,讓其他植物長得更好。

  2、認識有害、有毒垃圾

  ①看錄像二,觀察塑料袋的變化,并與菜葉的變化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塑料袋不會腐爛,只會越積越多污染環境,造成白色污染,動物不小心吃了會有危險,我們把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盡量不用或少用這些東西,保護環境。

  ②提問:我們小朋友都知道還有一種垃圾有毒,是什么誰來說說廢電池對我們的危害

  ③看錄像三,了解廢電池的毒害,知道電池要作特別處理。

  ④提問:還有哪些也是有毒有害垃圾

  3、幼兒觀察教師做紙漿實驗,認識可回收垃圾。

  提問:老師是怎么做的你發現了什么

  得出結論:紙可以化成紙漿再造新的紙,紙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學習詞:可回收垃圾)

  提問:可回收垃圾還有哪些

  三、垃圾分類

  1、請幼兒設計有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的標志。

  2、請幼兒將垃圾分類放入三個桶內。

  活動延伸

  請幼兒去查找一些不能確認分類的垃圾資料。將垃圾分類桶放置活動室一角,幫助幼兒繼續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本課時是主題活動――垃圾中的第三個活動,在此之前已經做過了兩個實驗,所以本課時是整個主題活動的總結,重點內容的提煉。在本次活動中,主要通過看錄像回憶實驗過程、結果和做實驗來完成。這主要是考慮到幼兒了解事物的直觀性,同時考慮到幼兒對看錄像和做實驗的極大興趣,曾經有好幾個幼兒來問我什么時候能看看實驗錄像。直觀形象的錄像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能對內容產生極大的關注,同時,實驗的.操作性、實踐性很強,能讓幼兒在親身體會中獲得有關垃圾的常識。本課時的側重點在于認知和技能,主要是讓幼兒了解垃圾的不同特性,從而學會垃圾分類。

  二、效果分析

  通過這一教學活動,對前兩個實驗活動做出了總結,幼兒知道了更多關于垃圾的知識,了解了不同垃圾的處理方法,同時學會了簡單的分類。活動中,運用的錄像和實驗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幼兒的思維積極,發言大膽,而分組教學給了幼兒更多的發言機會。垃圾分類標志圖的設計更給了幼兒主動參與及繼續思考的機會,教學效果較好!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4

  教學目標:

  1、認識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廢舊電池”的標記,知道它們的含義。

  2、初步了解簡單的垃圾分類方法。

  3、知道垃圾分類可保護環境,萌生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具準備:

  小卡片、垃圾筒圖、自制垃圾筒

  教學過程:

  一、看圖引入

  1、認識垃圾箱上的相關標記。出示黃色和藍色垃圾筒圖在黑板上,并請生說出黃色與藍色垃圾筒代表的意思。

  師:這畫的是什么?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指名生答。

  2、顏色不同,黃色和綠色分別代表什么?(相機貼上“可回收”、“不可回收”標志)

  指名生答。

  3、揭示課題:《垃圾分類》

  二、解惑新知

  1、區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師:“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答。

  師小結: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多次循環利用的垃圾。

  2、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答。

  師小結:不可回收垃圾就是指不能再收回利用,在自然條件下易于分解的垃圾。

  3、哪些是屬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屬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呢?

  出示卡片:廢紙、果蔬皮、泡沫塑料、剩菜剩飯、破損書籍、廢鐵、口香糖殘余物、樹葉等,請生指出是屬于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 收垃圾,并把紙片貼到相應位置。

  指名生答并把卡片貼到相應位置。

  4、還有哪些垃圾也是可回收垃圾呢?

  板書:廢紙、塑料、玻璃制品、金屬、布等

  5、(拿一張紙擼鼻涕,詳裝不知扔哪個垃圾筒)那這張用過的'面紙是可回收垃圾嗎?大家討論一下。

  指名生答。

  師小結:其實像用過的面巾紙和衛生紙已經被污染了,沒有辦法再利用,而且這些紙很容易被水溶解,所以屬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6、還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指名生答。

  師小結:廚房里的剩菜剩飯、菜葉、骨頭,瓜皮果殼,樹葉等很容易在自然條件下分解,所以屬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7、認識有毒垃圾。

  老師這還有一張卡片,誰能告訴我它應該回哪個家?

  出示卡片:費舊電池

  (1)廢電池屬于什么垃圾?為什么會單獨放呢?(出示廢電池回收箱——有毒垃圾)

  同桌討論,指名生答。

  師小結。

  (2)除了廢舊電池你還知道哪些是有毒垃圾呢?

  指名生答。

  師小結。

  8、說說垃圾分類的益處。

  指名生答。

  三、活動延伸

  1、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家里會產生哪些垃圾?

  四人小組合作討論,并把討論的結果分別寫在兩張小卡片的正面上,然后我們分組上來把卡片貼到相應的位置。

  2、選部分卡片師生共同點評。

  四、任務驅使

  1、師小結,并布置小小宣傳員任務。

  2、出示學生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小籃子,激發學生研究的欲望。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5

  教學內容:

  口語交際:“如何處理身邊的垃圾”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3、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1 、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好品質。

  教學準備:

  學生用廢舊垃圾制成的工藝品。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說明

  一、圖片激趣,引入話題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圖片,你們想看嗎?(出示有關垃圾。從哪里來的圖片:如媽媽揀菜、削蘋果、刨鉛筆等。)看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 板書課題。 學生觀察圖片,回答問題,齊讀課題。 聯系生活,積極地投入到說話情景中去。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今天由老師擔任《實話實說》主持人,小朋友做現場來賓,交流自己的發現: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1. 小組討論

  2. 全班交流

  (1) 垃圾都是人們把自己家的沒有用的東西丟出來的。

  (2) 垃圾是不講衛生的人隨意丟的

  (3) 我們覺得垃圾是該丟掉,有什么用呢?

  (4) 垃圾是我們人類的垃圾,但有些還可以利用,有些是沒有用的。通過學生的討論,使學生對身邊垃圾有了初步認識,并產生不同的意見。

  三、創設情景,處理垃圾。引導學生進行角度轉換,如果你是被邀請的公園管理員,談談你對垃圾該怎樣處理。

  1. 同桌討論。

  2. 全班交流、評價。

  (1) 把垃圾丟進大海里。

  (2) 把垃圾燒掉,用它來發電。

  (3) 用垃圾制作工藝品。通過同桌討論全班交流討論促進學生反思生活中處理垃圾的行為,談自己的看法。

  四、創設情景,展示才能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做的小物品帶來了嗎?學生上臺展示并作匯報,如

  (1)“我的作品是個花籃,我先找一個沒用的瓶子,拿一把剪刀把上邊剪去,再剪出一條條的花邊,把花邊圈起來就是漂亮的花籃。

  (2)我的作品是一條軍艦,我把沒用的泡沫和牙簽還有一些紙片制成這艘軍艦。

  通過展示,既對垃圾有了處理場所,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五、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小組合作,把自己的想法畫一幅畫。小組合作畫畫《未來垃圾處理場》促進學生交際互動,在互動中說話,在互動中交際。

  教學后記:

  我主要通過采用”加一加、減一減、合一合“的識字方法和有條理的進行表達和交流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朗讀背誦、說一說、做一做等。培養學生自主識字、主動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激發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情感。

  ”口語交際“我主要讓學生就身邊的垃圾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讓學生說說如何處理身邊的垃圾?學生說得很好。例如:有的說我們要主動撿垃圾;有的說不要亂扔垃圾;還有的說要制止別人丟垃圾。我還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想法畫一畫,結合學生的簡筆畫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效果很好。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6

  教學目的:

  1.學會對常見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知道如何分類放置生活垃圾。

  2.了解垃圾分類的好處,有害垃圾需要特殊處理;了解填埋、焚燒等各種垃圾的吃力方法。

  3.引導學生對可回收垃圾進行再利用,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對常見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

  難點:

  了解垃圾分類的好處,引導學生愛護環境,從自身做起。

  教具準備:

  課件、貼圖、垃圾實物、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帶入,揭示課題

  1.教師提問:同學們,我們生活中每天都要產生生活垃圾(出示課件圖片:垃圾堆積如山的場面)你知道它們都到那里去了嗎?

  2.教師總結:同學們說到了一些但都不完整,其實不同的垃圾是有不同的`去處,垃圾處理也是有學問的,而且還獨立成為了一門學科叫做“垃圾學”。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而且很多垃圾還可以變廢為寶,重新利用,你們想了解嗎?

  3.老師出示幾種垃圾,說它們的家應該在哪里,認真學習完這節課我們就知道了。引導學生學習垃圾的分類。

  二、學習新知

  (一)生活垃圾的分類

  1.自主學習:要求

  (1)我國一般把生活垃圾分成幾類?

  (2)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分?

  (3)你能為每一種類型的垃圾舉幾個例子嗎?

  2.學生邊看邊勾畫,教師巡回指導交流。

  3.師生共同探討上述三個問題揭示生活垃圾的劃分同時板書。

  4.出示圖片請學生說說各自屬于那種生活垃圾。

  5.做一做:

  (1).為相應的垃圾找去處。

  (2).為垃圾找家,把教師手中的垃圾(圖片和文字表示)貼到相應的生活垃圾類型下方。

  (3).垃圾分類小游戲,教師先解釋圖片內容,征求學生意見把他們放進對應的垃圾桶里。

  (二)垃圾分類好處多

  1.自主學習

  2.說一說,垃圾分類都有哪些好處?同時板書要點。

  3.介紹一些垃圾變費為寶的實例和學生感興趣的利用廢物做成的各種玩具,道具,體育用品等生活常見的物品。引導學生課余時間動手制作將垃圾變費為寶,下節課進行展示。

  (三)生活垃圾都有哪些去處

  1.學生自學后師生共同總結生活垃圾的去處。

  2.請學生舉例說明有害垃圾特殊處理的必要性。

  三、總結延伸: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1.教師出示一些垃圾污染環境的圖片,師生產生共鳴——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受到垃圾的威脅,地球的資源正在日益耗盡。

  2.教師提問:學習了本課,你能為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提出幾點建議嗎?

  學習兒歌,回顧本課教學內容。出示兒歌:學生試讀;誦讀,試試熟記。兒歌:

  小朋友,要注意,垃圾分類有意義回收資源再利用,減少污染省資源,垃圾處理有方法,堆肥焚燒和填埋,垃圾分類好處多,亂扔垃圾最可此,愛護環境人人夸。

  板書設計:

  可回收垃圾分類放置再利用廚房垃圾減少占地填埋有害垃圾減少環境污染其他垃圾變廢為寶特殊處理。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

  2、通過討論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使學生懂得垃圾分類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學會垃圾分類方法。

  2、認識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3、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拿出實際行動,主動參與環保。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思考、說一說

  1、生活中會產生哪些垃圾?

  2、這些生活垃圾能分類回收嗎?(指名回答)

  3、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幾大類?(指名回答)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4、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那些?

  二、垃圾的種類

  1、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織物和金屬等。

  2、廚余垃圾:主要包括剩飯剩菜、骨頭、菜根和菜葉等食品類廢物。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變成有機肥料。

  3、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

  4、其他垃圾:是指暫時無法回收利用的垃圾。

  三、說一說

  1、西瓜皮是哪一種垃圾?(廚余垃圾)

  2、舊衣服屬于哪一種垃圾?(可回收物)

  3、紙巾屬于哪一種垃圾?(其他垃圾)

  4、電池、打印墨盒、廢舊燈管屬于哪一種垃圾?(有害垃圾)

  5、易拉罐、罐頭盒對屬于什么垃圾?(可回收物)

  四、判斷題:

  1、生活垃圾分四類,它們是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對)

  2、報紙、書刊屬于其他垃圾(錯)。

  3、廢棄衣服屬于可回收物。(對)

  4、菜葉菜根屬于其他垃圾。(錯,是廚余垃圾)

  5、果皮屬于廚余垃圾。(對)

  五、激情引趣,強化記憶。

  老師送同學們一首拍手歌,讓我們把垃圾分類的知識記得更牢固。

  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隨手扔垃圾。你拍二,我拍二,垃圾分成四大類。

  你拍三,我拍三,可回收物利用上。你拍四,我拍四,有害餐余要處理

  你拍五,我拍五,處理垃圾不含糊。你拍六,我拍六,分類習慣成自然。

  你拍七,我拍七,分好垃圾笑嘻嘻。你拍八,我拍八,荔江師生頂呱呱。

  你拍九,我拍九,垃圾分類要持久。你拍十,我拍十,垃圾分類我做起。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8

  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有一定的環保意識,知道不亂扔垃圾,了解像飲料瓶這類垃圾可“變廢為寶”,但對垃圾的分類和回收卻知道的很少,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豐富幼兒環保知識,設計了本活動,讓幼兒通過操作實踐,參與垃圾分類和回收,并在活動延伸中用垃圾回收款購買鳥糧喂鳥,讓幼兒感受環保的意義。

  活動目標:

  1、知道哪些是無毒無害的廢舊物,了解它們能循環再用。

  2、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3、參與垃圾分類回收實踐,通過用回收款買鳥糧喂鳥,感受環保的意義。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PPT課件、可回收垃圾箱、可回收垃圾若干。

  活動過程:

  談話引出主題:

  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見過的垃圾有哪些?

  (1)平時這些垃圾是怎么處理的?

  (2)認識分類垃圾箱實物。

  (3)幼兒分類垃圾。

  (4)請垃圾收購站的回收垃圾。

  延伸活動:

  家長帶幼兒用垃圾回收款購買鳥糧喂鳥,體驗環保活動的樂趣。

  活動反思:

  幼兒通過探索實踐活動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養了幼兒認真觀察、歸納分類的能力;活動延伸將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起到了家園共育的作用,也讓幼兒體驗了垃圾回收帶來的樂趣。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9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標記,能夠簡單的對垃圾分類方法。

  2. 教育幼兒愛護身邊的環境,將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萌生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新型垃圾箱的照片,幼兒從家里帶來的廢物,有關垃圾危害的圖片,自制小型分類垃圾箱。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區中新型垃圾箱照片,認識垃圾箱上的標識

  1、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這個垃圾箱和我們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二、認識 “可回收”的垃圾

  1、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再三循環的垃圾。)

  2、你覺得哪些是屬于可回收垃圾呢?

  3、幼兒討論,教師出示相關圖片。

  三、認識“不可回收”的垃圾

  1、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就是不可以再次利用,工人叔叔會把它們填埋掉)

  2、哪些屬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呢?

  3、幼兒討論,教師出示相關圖片。

  四、幼兒操作,分類投放垃圾

  1、垃圾分類投放很重要,這兒有一些垃圾,大家先看看,哪些是屬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屬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2、請幼兒將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投放到垃圾箱里。

  3、集體檢查投放得對不對。

  五、活動延伸

  咦,那廢電池呢?是屬于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讓我們回家找找,還有哪些垃圾也是有毒垃圾呢?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10

  活動目標:

  1、知道哪些是無毒無害的廢舊物,了解它們能循環再用。

  2、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3、參與垃圾分類回收實踐,通過用回收款買鷗糧喂鷗,感受環保的意義。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垃圾分類》PPT 貼有易拉罐 廢紙 塑料瓶標志的'可回收垃圾箱三個 上述可回收垃圾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主題:

  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見過的垃圾有哪些?

  平時這些垃圾是怎么處理的?

  2、觀看PPT,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1)出示分類垃圾桶圖片,提問:這是什么?它們有什么用?

  (2)認識垃圾分類標志,幼兒討論:哪些是可回收垃圾?

  (3)教師小結。

  3、幼兒操作實踐活動《垃圾分類和回收》

  (1)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垃圾袋里有什么,是不是可回收垃圾。

  (2)認識貼有易拉罐、塑料瓶、廢紙標志的垃圾箱。

  (3)幼兒分類垃圾。

  (4)請垃圾收購站的回收垃圾。

  4、延伸活動:家長帶幼兒用垃圾回收款購買鷗糧喂海鷗,體驗環保活動的樂趣。

  活動反思:

  幼兒通過探索實踐活動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養了幼兒認真觀察、歸納分類的能力活動延伸將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起到了家園共育的作用,也讓幼兒體驗了垃圾回收帶來的樂趣。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11

  活動目標

  1.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標記,學習將垃圾分類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體驗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初步了解可回收垃圾的用途

  2、頭飾小魚、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教學PPT

  3、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

  教學重點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認識

  教學難點: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類

  活動過程

  一、故事圖片導入。

  出示小魚圖片,講述故事,小魚的"家"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小魚的家,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比較兩幅圖片的不同。激發幼兒收拾垃圾的欲望。

  二、出示標記。

  教師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標記。引導幼兒學習分類。

  提問(出示可回收標記):什么叫可回收?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出示不可回收標記),提問:為什么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

  三、考一考(教學PPT)

  垃圾的分類,通過PPT的展示讓幼兒加深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游戲《幫小魚整理家》

  集體檢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四、觀看ppt圖片

  通過觀看圖片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進一步加深幼兒的環保意識。

  課后延伸:

  組成“環保小分隊”,檢查幼兒園的垃圾分類情況。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12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標記,學習將垃圾分類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體驗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初步了解可回收垃圾的用途

  2、頭飾小魚、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教學PPT

  3、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

  三、教學重點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認識

  四、教學難點: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類

  五、活動過程

  (一)故事圖片導入。

  出示小魚圖片,講述故事,小魚的"家"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小魚的家,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比較兩幅圖片的不同。激發幼兒收拾垃圾的`欲望。

  (二)出示標記。

  教師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標記。引導幼兒學習分類。

  提問(出示可回收標記):什么叫可回收?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出示不可回收標記),提問:為什么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

  (三)考一考(教學PPT)

  垃圾的分類,通過PPT的展示讓幼兒加深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游戲《幫小魚整理家》

  集體檢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四)觀看ppt圖片

  通過觀看圖片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進一步加深幼兒的環保意識。

  六、課后延伸:

  組成“環保小分隊”,檢查幼兒園的垃圾分類情況。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13

  活動目標:

  1.能區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確分類。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愿意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核心要素:

  有垃圾,不亂丟,會分類,再利用

  宣傳員,要牢記,愛壞境,靠大家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垃圾分類圖片等)、白板操作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環境污染的視頻,引出主題。

  1、師:你在視頻上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樣?

  幼:圖片上垃圾很多,很臟,我不喜歡這樣的地方。

  2、師:如果我們的小區,我們的幼兒園也這樣,你喜歡嗎?為什么?

  3、師: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辦法?

  二、知道不同顏色垃圾桶以及不同的分類標志有不同的用處

  1、師:哦!對,生活垃圾不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將這些垃圾進行分類。

  2、師:(出示四種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和圖標)你認識這四種顏色的垃圾桶嗎?為什么會有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呢?(因為要放不同的'垃圾)

  (分析四種顏色的垃圾桶)

  3、師:這是什么?”(拿著塑料瓶)“可以放在哪個顏色垃圾桶里?誰來說說看。你為什么要這樣放?我們每一組的桌子上有許多的垃圾圖片和垃圾分類表,我們一組小朋友合作,找一找分一分。

  4、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分的到底對不對?

  三、認識四種環保垃圾桶

  1、播放視頻

  了解四種環保垃圾桶。

  2、師:小朋友們,不同的垃圾有著不同處理方式。可是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還不知道呢!作為小小禮儀宣傳員的我們還可以怎么做呢?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14

  教學目標:

  1、認識垃圾箱上垃圾分類的標記,學習垃圾分類的知識,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2、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知道垃圾分類可以保護環境。

  3、萌生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小卡片、垃圾桶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引入話題。

  2、出示“整潔優美環境圖”和“臟亂差環境圖”,學生觀察并交流。

  (1) 小組交流討論:這兩幅圖有什么區別?

  (2) 學生交流:這些垃圾哪里來的?怎么解決這些問題?

  3、出示學校垃圾箱上相關板貼,交流含義。

  師:同學們,這是在學校的垃圾桶,同學們把各種各樣的垃圾都放到一個垃圾桶里合適么?

  (1) 學生交流。

  (2) 揭示課題:《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二 、小組討論,垃圾分類。

  1 、小組討論,生活中我們怎么給垃圾分類?

  2 、觀看短片,區分垃圾分類。

  區分“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3、討論垃圾分類。

  ( 1 )出示卡片:廢紙、果皮、塑料袋、剩飯、廢舊報紙、樹葉、口香糖。

  ( 2 )小組討論。

  ( 3 )學生上臺分類版貼。

  4 、交流補充,認識垃圾分類。

  ( 1 )還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

  ( 2 )還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

  三、活動延伸,深入了解。

  1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家里會產生哪些垃圾?

  小組合作討論,并寫在卡片上面。

  2、討論卡片上面的垃圾屬于何種分類?并貼到黑板上面。

  3、集體討論。

  4、全班總結,集體暢想。

  5、發起號召,在保證樹上貼上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保證書。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 15

  活動目標

  1.了解分類垃圾箱的種類和功能。

  2.分辨可再利用的垃圾,培養珍惜資源的態度。

  3.培養學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學生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

  活動準備

  1.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

  2.學生搜集廢紙、塑料瓶、飲料罐及廢舊電池,帶到學生園。

  3.點心時間吃剩的果皮等食品垃圾。

  4.《美麗村》學生用書或電子書第12-13頁。

  活動過程

  1.與學生一起觀看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向學生提問:

  你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嗎?(廢紙、塑料、金屬。)

  你和家人也把垃圾分類嗎?(自由回答。)

  老師可從以下網址下載香港環境保護署有關家庭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第9個宣傳片)

  向學生說明:這是生活在香港的人們在進行垃圾分類,那么,我們是怎樣對垃圾進行分類的呢?

  2.出示學生用書或電子書第12-13頁,與學生討論:

  圖上有四個大的垃圾箱,它們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兩個“可回收物”垃圾箱里邊分別應該放什么樣的垃圾嗎?

  寫著“廚余垃圾”的垃圾箱里應該放什么樣的垃圾?

  應該把什么樣的垃圾放在寫著“其他垃圾”的垃圾箱里面?

  3.請學生把帶來的廢紙、塑料瓶、飲料罐、廢舊電池和吃剩的食品垃圾分類放好,擺在桌子上,請學生說一說,這些垃圾分別應該放在哪個垃圾箱中。

  4.老師告訴學生:塑料、金屬和廢紙,可以回收后再制造有用的東西,如廢紙可制成再生紙等。把垃圾分類便于回收利用,這是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方法之一。各地都有專門的廢品回收站來收購這些有用的垃圾。

  5.請學生調查自己居住的地方及附近有沒有分類垃圾箱,自己和家人是否使用過,然后回學生園向大家介紹。

  活動評價

  能說出分類垃圾箱的用途。

  能說出哪些是可循環再生的垃圾。

【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我會垃圾分類的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綜合我會《垃圾分類》教案(精選10篇)10-24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垃圾分類的教學設計01-03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垃圾分類的教學設計12-10

垃圾分類綜合實踐教學設計12-27

垃圾分類綜合實踐教學設計12-27

綜合實踐活動垃圾分類教學設計(精選21篇)03-29

綜合實踐活動垃圾分類教學設計模板(精選18篇)11-03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09-07

垃圾分類的活動教案11-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网国产一本高清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2020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有码 | 亚洲精品自产在线 | 亚洲特级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