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憫農》優秀教案

時間:2021-12-23 09:10:09 教案 我要投稿

古詩《憫農》優秀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憫農》優秀教案(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憫農》優秀教案(精選5篇)

  古詩《憫農》優秀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初步了解詩意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古詩。

  2、嘗試用配樂誦讀、歌唱等方式學習古詩,激發吟唱古詩的樂趣。

  3、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飯都吃些啥呀?

  師:那你們知道你們早上吃的饅頭、粥都是用什么做出來的呢?(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繼續提問,直至幼兒答不出)

  師:告訴你們吧,它們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瞧!農民伯伯來了。

  2、(出示農民鋤地的圖片):農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師:古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叫李紳,他看到農民伯伯這么辛苦的勞動就寫下了一首古詩,名字叫《憫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1、(出示視頻)完整欣賞古詩一遍。

  2、師:這首古詩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師:那這首古詩講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逐句講解并學念古詩。

  (出示Ppt2):圖上有誰?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掛在天空中紅紅的是什么呀?那

  你們知道什么時候的太陽最紅最熱?

  老師小結: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著大地,農民伯伯還在田里鋤草松土。

  齊念第一句詩句,并學做農民伯伯除草的動作。

  (出示Ppt3):你們看農民伯伯的臉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師小結:太陽火辣辣的照著,一會兒工夫農民伯伯的臉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農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齊念第二句詩句,并學做農民伯伯擦汗的動作。

  (出示Ppt4):這是什么?誰知道我們每天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

  齊念第三、四句詩句,并學每天吃飯的動作和牢記在心的動作。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誦兩遍)

  5、師:小朋友念得真不錯,如果配上音樂來念一念會怎么樣呢。(配樂朗誦兩遍)

  6、師: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個個小詩人了。下面我們再把剛才的動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動作配樂朗誦兩遍)

  7、師:剛才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朗誦非常好,我們請他們上來表演,(個別幼兒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歡我》的曲調學習用歌唱古詩,萌發喜歡古詩的情感。

  1、師:老師還把這首好聽的古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聽聽。(老師示范唱)

  2、幼兒學習歌唱《憫農》。

  四、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師:小朋友,我們學了這首古詩后,知道每天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農民伯伯這么辛苦的勞動,那我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應該怎么做呢?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為什么?

  五、結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把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念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聽聽。

  古詩《憫農》優秀教案2

  目標:

  1、通過欣賞古代優美的詩歌,培養幼兒對詩歌的理解轉變為繪畫造型的能力。

  2、啟發幼兒對自然景色的喜愛,并且引導幼兒要愛惜糧食,尊重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

  內容:聯想創作畫,畫唐詩《憫農》

  準備:各種材料的紙張(生宣紙、水粉紙等)、筆(水彩筆、水粉筆、毛筆等)、以及各種輔助材料。

  過程:

  一、和幼兒一起探討:我們吃的糧食是怎樣來的?是誰辛勤耕種出來的?

  (農民伯伯辛勤的耕種出來的……)

  二、啟發幼兒說出《憫農》這手勢格,并且和幼兒一起進行朗誦,向幼兒介紹這首詩歌的背景,作者及大意。病情幼兒說一說每句詩中都說了些什么?

  三、向幼兒介紹怎樣用油畫棒與國畫色結合繪制出一幅畫,(先用油畫棒圖小面積,再用水調稀點顏料渲染背景)。

  四、 幼兒進行繪畫,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1、啟發幼兒大膽畫出自己對詩意的理解和與《憫農》相關的內容,如:愛惜糧食等……

  五、講評幼兒作品,鼓勵用色大膽,內容豐富的幼兒。

  六、結束

  古詩《憫農》優秀教案3

  〔解題〕

  《憫農》是南宋大詩人楊萬里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歷任縣丞、國子博士、常州知州、秘書少監等職。楊萬里在南宋詩壇上,與陸游、范成大、尤袤合稱“中興四大家”,在文學史上引人注目。楊萬里一生寫詩逾兩萬首,現存四千余首。

  本詩詩題中的“憫農”,“憫”是可憐的意思,“憫農”即可憐農民。本詩是楊萬里寫的反映農民生活的詩。詩人描述了農民的不幸遭遇:由于天氣不好,農作物沒有好收成,只能準備忍饑挨餓過殘冬了。全詩滲透出詩人對農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結構分析〕

  全詩共4句,可分兩個層次。

  第一層(第1、2句),描述田地里農作物長勢不好的情景。農作物長勢不好的原因是氣候不好,風不調,雨不順,又過早下了霜。

  第二層(第3、4句),寫在歉收之年,農民只能忍饑挨餓了。先寫因歉收必定受饑寒,再寫今年是閏年,又多了一個月,受饑寒的時間也更長了。

  〔語意理解〕

  “稻云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稻”,稻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狹長,花白色或綠色。子實叫稻谷,碾去殼后叫大米。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不雨”,不下雨,指天旱。無論水稻還是旱稻,雨水不充足是難以生長的。如果夏天時節,雨水不足,稻便難以成熟。“不多黃”,稻穗黃的不多,說明成熟的不多,自然收到的稻谷也不會多。“蕎麥”,子實磨成粉供食用。蕎麥也是一種農作物。“空花”,不結果實的花。“早著霜”,早早地被秋霜打了。這兩句的意思是:老天有云卻無雨,田里的稻子黃的很少,豐收希望不大了。而蕎麥只是開了不結果實的空花,并且已經早早地被霜打了,收成更是沒有什么希望的。這兩句詩,勾畫出遭災圖景,為后兩句表現農民的疾苦與憂愁打下基礎。

  “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

  “分”,是料定、早知道的意思。“已分”,就是已經料到。“歲”,即“年”。“殘歲”,就是一年中剩下的時間。“堪”,是忍受的意思,本詩句的“堪”是“不堪”“何堪”之意。“閏”,指閏年,農歷有閏月的一年叫閏年。每3年一閏,5年兩閏,19年7閏,每逢閏年所加的一個月叫閏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稱閏某月。有閏月這一年為13個月,即383天或384天。本詩指農歷的'閏年。“添長”,增加了一個月,這一年變得更長。這兩句的意思是:農民已經料定自己必定要忍饑挨餓去度過殘冬了,然而,更為不幸的是今年又是閏年,更無法忍受延長了的艱難歲月。

  〔寫作特點〕

  1.展現正直詩人的憂民之心。

  楊萬里是一個剛正廉潔和愛國的儒者。他自詡“誰言月餐云客,中有憂時致主心”。因此,他的詩雖多從自然景物吸收題材,但他也寫下不少表現憂國憂民情感的詩,本詩與他的《插秧歌》《竹枝詞》等都對農民的痛苦深表同情。本詩先寫年成不濟,谷物歉收,繼而用農民的語言道出歉收之年,只能忍饑挨餓。詩人為強化“憫農”之情,又設定這一年是“閏年”,天數長,因而痛苦更甚。“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字里行間滲透出詩人的憂民之情。

  2.于平淡中見新奇。

  詩中沒有寫重大事件,也無慷慨的憤世嫉俗的語句,只寫一個極為平凡的農村現象:雨水不調,莊稼歉收,農民生活會更苦。寫莊稼歉收,也只貌似平淡地寫稻子不黃,蕎麥空花。但細一讀,就能體會到詩人愁苦的情緒及對統治者不關心農民的憤懣不平,使人仿佛看到詩人正望著歉收的莊稼嘆息。

  3.活潑自然的語言。

  楊萬里繼承了民歌的樸實之風,以及白居易、張籍和杜荀鶴等人的語言傳統,寫詩時力求語言淺近,并大量吸收俚語謠諺入詩。給當時詩壇注入了新鮮的空氣。本詩除第3句的“分”,第4句的“堪”稍生澀外,其他都平白如話。

  古詩《憫農》優秀教案4

  【教學設想】

  能用自己的話說清楚古詩的意思。會背誦課文。體會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糧食來之不易,初步養成尊重勞動、愛惜糧食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習慣。

  【教學過程】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吃的米飯哪里來的?

  看課文插圖。你們看,我們吃的米飯就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勞動出來的。(出示課題《鋤禾》)

  2.教學“鋤禾”。禾:禾苗,各種作物的幼苗。(插圖上畫的是玉米苗。)

  鋤:翹舌音。不要讀成“cú”,左中右結構,鋤頭的鋤,課文中指的是動作。

  誰能說說“鋤禾”的意思?(課文中指農民除草、松土)。

  農民為什么要為禾苗除草、松土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讀這首古詩,結合觀察插圖,想想這首古詩告訴我們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講讀詩句,學習字詞,理解內容。

  (1)看圖。農民伯伯是在什么時候鋤禾的?你從哪里看出來?

  讀一讀“鋤禾日當午”。理解“日當午”的意思:太陽當頭照,正是中午的時間。

  看看圖,自由說說,想想“鋤禾日當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當頭照。農民伯伯卻在地里給禾苗除草、松土。)

  (2)仔細看圖,你從哪里看出農民伯伯很辛苦?(他熱的滿臉通紅,口干舌燥,汗水不斷的從臉上一滴一滴的淌下來,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里。)

  讀一讀“汗滴禾下土”,講講“汗滴禾下土”的意思。(農民伯伯熱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斷地滴到土里)

  (3)農民種糧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想法。)

  讀一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誰知盤中餐”:有誰知道這碗里的飯是從哪里來的?

  讀一讀“粒粒皆辛苦”教學“粒”“皆”“辛苦”

  誰能說說“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

  (4)朗讀課文。

  (5)用自己的話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4.用生字卡片鞏固、復習字詞。

  5.用自己的話講講整首古詩的意思。

  (1)同桌一個讀詩,一個釋詩。在交換。

  (2)指名講講整首詩的意思。(說清楚,說通順。)

  6.指導朗讀。

  7.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

  (農民種糧很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愛惜糧食。)

  8.平時你是怎么愛惜糧食的?(正面教育學生,表揚學生中愛惜糧食的好人好事。)

  9.背誦課文。(形式多樣)

  10.總結談話。

  這首詩講了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所以我們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愛惜糧食。

  古詩《憫農》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理解古詩意思。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進一步鞏固給熟字加偏旁的識字方法。

  4、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1、同學們,誰還記得《鋤禾》這首古詩?能給大家背一背嗎?

  2、這首詩選自《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二首,板書課題:憫農(二)

  二、學生自學

  1、投影列出學習的步驟:

  (1)借助漢語拼音讀古詩。

  (2)借助工具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2、學生進行自學,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回答疑難,解決問題。

  三、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粒、顆、閑、夫、餓、死”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糾正。

  2、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死:第四筆是點,第五筆是撇。

  餓: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餓。

  顆: 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換上頁字旁,就“一顆星”的‘顆’。

  3、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師生共同介紹作者:李紳是唐代詩人。《憫農二首》是李紳流傳下來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內容深刻,對比鮮明,富有哲理。

  5、理解字意(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用投影羅列出來)

  粒:像米一樣細小而成顆粒狀的東西。

  粟:谷子,小米。這里泛指糧食的種子。

  顆:小而圓的東西。

  閑:無事可做;空閑。

  夫:和農組成農夫,意思是:農民。

  猶:還。

  餓:肚子里沒有食物。

  死:沒有了生命。

  四海:我國古代認為中國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內”指全國或全世界。

  6、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春種一粒粟:春天種下一粒谷物的種子。

  秋收萬顆子:秋天收下千顆萬顆的糧食。

  四海無閑田:天底下沒有一畝閑荒的土地。

  農夫猶餓死:仍然還有不少農民吃不飽肚子而被餓死了。

  7、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8、請學生在全班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四、指導朗讀

  1、聽配樂朗讀,然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2、與小組成員一起練習朗讀,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參加朗讀競賽,然后評議出最佳選手。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五、練習鞏固

  1、練習按照田字格書寫漢字。

  粒:左窄右寬,“立”字略短。

  顆:左右﹑寬窄﹑高低﹑長短一樣,“果”字的最后一筆是點。

  2、比一比,再組成詞語寫下來。

  天( ) 拉( ) 一顆( )

  夫( ) 粒( ) 一棵( )

  3、背誦古詩

  (1)自己練習背誦

  (2)指名背誦

  六、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七、布置作業

  1、在生字本上抄寫難字。

  2、背誦古詩,讓家長評分,記錄在書上。

【古詩《憫農》優秀教案(精選5篇)】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古詩憫農》09-23

李紳憫農二古詩10-12

中班閱讀活動:古詩《憫農》08-23

小學生必背古詩憫農詩歌鑒賞01-04

五年級古詩《憫農》教學設計(通用8篇)12-18

唐詩憫農讀后感500字08-10

楊萬里的詩憫農02-20

憫農宋楊萬里拼音10-24

楊萬里的詩憫農拼音01-26

憫農宋楊萬里的詩意01-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 | 在线欧美精品二区视频 | 视频二区精品中文字幕 | 最新国产亚洲亚洲精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