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教案

時間:2022-07-31 06:21:50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扁鵲治病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扁鵲治病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扁鵲治病教案四篇

扁鵲治病教案 篇1

  課時目標

  1、了解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經過,抓住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認讀生字詞。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扁鵲有了一些什么了解?

  3、你認為怎樣的人才可以稱作名醫?

  二、激發興趣,深入研讀

  1、說扁鵲是名醫,從哪兒可以看出來?請同學們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勾畫出你認為能說明扁鵲是名醫的有關語句。

  2、學生交流匯報 (學生可能會找到“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說”這里的他只站著看了一會,就可以知道他皮膚上有病,說明他醫術高明;幾次拜見都只是通過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說明他確實是名醫。老師相機介紹:相傳扁鵲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創造了:望,聞,問,切四大診法,中醫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長望診和切診。)

  3、扁鵲既然是名醫,可蔡桓公為什么卻死了呢?關于這一點扁鵲是怎么解釋的?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扁鵲所說的那段話。(采取多種形式的讀)

  4、想一想蔡桓公的病共經歷了幾個階段?(四個階段)哪四個階段?(師引導讀四個分句)

  5、在扁鵲看來,蔡桓公最初只是病在(皮膚——板書),皮膚上的這點小病可以怎樣醫治?也就是說蔡桓公此時的病只用最簡單的方法——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為了使板書簡潔清楚,我寫成“能治”,(板書“能治”。)

  6、能夠用最簡單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公卻是怎么對待的呢?是哪個自然段講的?理解“毫不在意”,他還怎么說?(理解“邀功請賞”)你認為蔡桓公為什么會這樣說?

  7、蔡桓公不但不相信自己有病,還不相信扁鵲說的話。所以他拒絕醫治。可扁鵲說了,要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通過我們前邊的學習,已經知道蔡桓公的病正如扁鵲的推斷,在不斷地向體內發展,那到底發展到過身體哪些部位?是否能夠醫治?蔡桓公分別是怎么對待的?請同學們根據以下幾個句子結合三、四自然段仔細讀一讀,想一想,勾一勾有關詞句。

  8、蔡桓公的病發展到過身體的哪些部位?(請學生板書——皮肉、腸胃、脊髓)他們分別處于什么階段?(生板書——可治、還能治、等死)當病在皮肉間時,蔡桓公怎么對待的?生板書——假裝沒聽見,你猜他這時在想什么?當扁鵲告訴蔡桓公病在腸胃而且仍可治時,蔡桓公卻——生板書:滿臉不高興,

  9、扁鵲最后一次見到蔡桓公時,蔡桓公的病已經發展到脊髓,只能等死,課文哪里講了這部分內容?齊讀五自然段的前兩句話,有什么疑問嗎?

  10、生質疑解難:扁鵲為什么看到蔡桓公就跑?蔡桓公為什么覺得奇怪?

  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蔡桓公本來患的只是皮膚上的小病,為什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抱病死了呢?(使學生體會到要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道理。)

  2、同學們把這個故事與我們的生活聯系起來想想,你還會明白什么?(要防微杜漸)

  四、結束語:

  一個短短的寓言故事,讓我們明白了這么多的道理,我想這就是寓言故事能經久不衰,深受大家喜愛的真正原因吧!同學們課后有時間一定多讀讀寓言故事,其中的深刻道理會助我們健康成長的。

扁鵲治病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 學會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 了解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經過,理解“諱疾忌醫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3. 在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自讀自悟了解蔡桓公“諱疾忌醫”的語言神情,反復的讀扁鵲的解釋,明白寓意。

  課時布置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注意讀音和區分字形。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

  3. 了解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經過。

  重點難點

  自讀自悟了解蔡桓公“諱疾忌醫”的語言神情,反復的讀扁鵲的解釋,明白寓意。

  教具準備

  1. 查資料了解扁鵲和蔡桓公的生平。

  2. 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檢查預習(10)

  1.自讀課文,留心生字新詞的讀音。檢測正音。

  2.提出自身還不理解的詞語,交流理解。

  3.用自身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簡介扁鵲生平。

  二、激發興趣,深入研讀(20)

  1.同學們想把這個寓言故事演一演嗎?

  (引導明確要演好故事,必需先精讀課文。)

  2.自由分組,研讀課文,想想:要注意哪些地方才干把故事演好?

  3.全班交流,讀悟結合。演好故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⑴發現時間的變化,即時間順序:一天——過了十來天——十來天后——又過了十幾天——五天以后。

  ⑵弄清蔡桓公病情不時惡化:病在皮膚——發展到皮肉之間——發展到腸胃里——深入骨髓——渾身疼痛而死。

  ⑶注意扁鵲拜見蔡桓公神色動作的變化:站了一會兒——只好退出——連忙退出——立刻掉頭就跑——最后跑到秦國。

  (鼓勵展開想象。注意精讀第5段。)

  ⑷注意蔡桓公語言、神色的逼真:

  ①豪不在意,說“醫生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請賞。“

  ②假裝沒聽見,沒有理睬他。

  ③滿臉不高興。

  ④覺得奇怪,派人去問原因。

  ⑤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

  ⑥病死。

  (注意透過這些詞句走進蔡桓公的內心世界,指導讀出感情。)

  三、課堂小結(3)

  四、安排作業(5)

  1.寫本課生字新詞。

  2.復述課文內容。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復習鞏固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2.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諱疾忌醫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重點難點

  自讀自悟了解蔡桓公“諱疾忌醫”的語言神情,反復的讀扁鵲的解釋,明白寓意。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8)

  1.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和書寫。

  2.指名用自身的話講述故事的內容。

  二、小組合作,扮演評價(20)

  (強調扮演和評價都要緊扣課文內容,最好能展開想象。)

  1.小組合作,分角色,根據課文內容彩排。

  2.扮演評價:是否理解了解課文內容,人物形象是否鮮活等。

  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7)

  1.這個寓言告訴俺們一個什么道理?

  (諱疾忌醫十分有害)

  2.你從故事中還得到了什么啟示?

  (比方要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自身的壞習慣、壞毛病要盡早改掉等。)

  四、安排作業(10)

  1.看拼音,寫漢字

  shì tàng pài yāo bài

  解( ) 敷( ) 指( ) ( )請( )見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一天,扁鵲第( )蔡桓公,他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告訴蔡桓公皮膚上( )。過了十來天,扁鵲第( )次拜見蔡桓公發現他的病已經發展到( )之間了。十來天之后,扁鵲第( )次拜見蔡桓公告訴他的病已經發展到( )里。又過了十來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立刻掉頭就跑,因為蔡桓公的病已經( ),無藥可治了。

  板書設計

  扁鵲的診斷 蔡桓公的反應

  扁 病在皮膚 豪不在意

  鵲 病在皮肉之間 假裝沒聽見 諱疾忌醫

  治 病在腸胃里 滿臉不高興 十分有害

  病 病在骨髓 覺得奇怪

  結局在意料之中 渾身疼痛而死

扁鵲治病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扁鵲治病》這則寓言故事文字簡練形象,寓意深刻。文章的語言很生動,如蔡桓公對扁鵲的幾個態度的變化,讓人回味無窮。新課標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語文教學就是要憑借語言文字,訓練語言,發展思維,讓學生在理解、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本課教學設計力求通過“解讀文本,品味語言;建構文本,增加積累;超越文本,凸顯主題。”從而發展語言,提高思維。另外,本文是古文翻譯而來的,學生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古文,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引入古文,讓學生和古文“第一次親密接觸”,力圖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學古文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拜見”、“名醫”等詞語的意思。

  2.展開合理想象,把課文句子補充具體、生動。

  3.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閱讀之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名醫”,導入新課

  1.抓住“望聞問切”四大診法介紹扁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位“名醫”(板書:扁鵲)。一起讀一讀他的名字。

  師:扁鵲真名叫秦越人,是戰國時代著名的醫學家,他救死扶傷,而且能做到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要說扁鵲在醫學上最大的貢獻,還是他創造了“望聞問切”四大診法,“望”指的就是看病人的癥狀,“聞”指的就是聞一聞病人身體的味道,“問”就是詢問病人一些問題,“切”就是為病人把脈。扁鵲所創的“望聞問切”四大診法,在幾千年后的今天,還被中醫沿用,說明扁鵲的確是個了不起的醫生。讓我們懷著敬意,再叫一叫他的名字。

  2.出示課題。

  師:這樣一位神醫,卻有人不相信他的醫術,不讓他治病,他是誰?(板書:蔡桓公)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扁鵲治病》這個寓言故事。

  【設計意圖:用扁鵲的醫術高明導入,并提出問題──有人不讓神醫治病,意為在讓學生了解扁鵲這個人的'同時,也對課文內容打上個問號,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如果讀完一遍,老師還沒有叫停,就接著讀第二遍、第三遍。

  2.指名朗讀。根據學生的朗讀,教學生字詞。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么長的一篇文章,記起來太麻煩了,你能不能用簡單的幾句話告訴我們,這個故事在講什么?

  【設計意圖: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還有一定難度,教師注意了提問的方式,把生硬的“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換成了“用簡單的話告訴我們故事在講什么”,在對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思考方法的指導,降低了難度。】

  三、抓住“名師”,讀悟感知

  通過幾個同學的敘述,我們對課文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作者把想說的話、想告訴我們的道理放在了故事中。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課文究竟要告訴我們什么。

  1.出示第一自然段:

  有一天,名醫扁鵲去拜見蔡桓公。

  理解“名醫”:什么叫名醫?(有名的醫生)那么有名的老師叫──名師,有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叫──名嘴。

  2.文章的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扁鵲是一位“名醫”,那么課文中一定會有很多句子可看出這一點。請大家默讀課文,用橫線劃出表現扁鵲是一位名醫的句子。

  【設計意圖:構建大的閱讀話題,能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空間進行思維訓練、語言積累。學生圍繞“名醫”展開學習。交流時,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分板塊進行教學,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A.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你從哪兒看出扁鵲是一位“名醫”?(站了一會兒、小病、發展)

  師:扁鵲僅僅是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就發現了蔡桓公皮膚上的小病,真是醫術高明啊!(板書:醫術高明)

  B.又過了十來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

  你從哪兒看出扁鵲是一位“名醫”?(老遠望見、只看了幾眼)

  師:扁鵲也許只看了一眼,也許只看了兩眼,就已經知道蔡桓公的病情發展,真是醫術高明的醫生!

  C.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里,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

  師:這個句子很長,很難讀,又很重要。它集中體現了蔡桓公病情的發展和治療方式由簡單逐漸變得復雜。扁鵲只用了“望聞問切”中的“望”就完成了診斷。真是個醫術高明的醫生。讓我們再把這句話讀一讀。

  D.扁鵲三次請求給蔡桓公治病。

  如果學生沒有提問,教師就引導:醫術高明就能成為一位名醫嗎?扁鵲一次又一次地要求給蔡桓公看病,可以看出什么?(學生討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醫生才叫名醫。(板書:醫德高尚。)

  師:也許醫術高明的醫生很多,他們不一定都能成為“名醫”,只有像扁鵲那樣,既擁有高明的醫術,還要有高尚的醫德,才是真正的“名醫”。

  3.既然有這樣一個“名醫”為蔡桓公治病,為什么蔡桓公最后還會病死呢?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與蔡桓公病死原因有關的句子。

  4.交流。

  A.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么病也沒有。”

  朗讀。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請你們想象一下,蔡桓公說這句話的時候,會用什么樣的語氣、動作、神態?

  【設計意圖:語文課要上得有語文味,就應該立足文本,文本沒有寫蔡桓公說話的表情、動作、神態,而讓學生在想象補充中了解蔡桓公對扁鵲的態度,則可達到語言文字訓練與人文教學目標的和諧統一。】

  B.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醫治沒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你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什么?(不相信)

  C.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句子寫得很簡單,你能不能用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時的樣子?

  5.因為對扁鵲的不信任、不高興、不理睬,蔡桓公一次又一次拒絕了扁鵲治病的請求,最后他后悔了嗎?從哪個自然段看出來?

  指名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你從什么地方看出蔡桓公相信他是一位名醫了?(抓住“請”字理解蔡桓公的后悔。)

  當蔡桓公要去請扁鵲治病的時候,已經過了醫治疾病的最佳時機,扁鵲走了,病入膏肓、渾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你想象一下,此時此刻,蔡桓公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交流。(師歸納:后悔莫及、百感交集、痛苦不堪、防微杜漸、諱疾忌醫)

  【設計意圖:課堂練筆要緊緊圍繞文本進行。這個環節的設計,圍繞“蔡桓公的懊惱”展開,在學生的寫作中,自然而然會把寓言故事的寓意包含在內,突破了教學難點,融言語形式與言語內容為一體,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升了語文素養。】

  四、理解寓意,初識古文

  1.你覺得蔡桓公是個怎樣的人?(傲慢、固執、不聽勸告)

  2.我們讀了這個故事,可以從蔡桓公之死得到哪些教訓?(教師歸納板書:防微杜漸、諱疾忌醫)

  3.介紹作者韓非。

  通過這個寓言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很多道理,變得比半個小時前更聰明了。在欣喜之余,我們還要感謝本文的作者──韓非。我們一起去認識認識他。

  課件出示韓非資料。

  4.閱讀韓非的原文。

  我們今天學習的寓言故事《扁鵲治病》就是出自《韓非子》。大家都知道,古人寫文章都帶有“之乎者也”,讀起來比較難懂。而我們課本中的故事是人們翻譯后的白話文,我數了一下,課文的字數是436個字,這樣生動的一個寓言故事,你們猜猜韓非用了多少個字來寫?韓非僅僅用了198個字,還不到原文的三分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讀讀原文的第一段(課件出示):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jiàn),扁鵲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hào)治不病以為功。”

  師:能讀得懂嗎?老師說一句課文的句子,看看你們能不能在這篇古文中找到寫這個意思的句子──“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醫治沒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生找句子,對比讀,談感受。

  【設計意圖: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教師在教學中用“對比讀”的方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古文簡潔生動的特點,為今后的古文學習打下基礎。】

  五、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推薦閱讀書目:《古文觀止》、《伊索寓言》。

扁鵲治病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扁鵲治病》取材于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

  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學習這篇寓言:一是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二、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學的重點

  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四、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人食五谷雜糧,沒有不生病的。生病自然要看醫生,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古代醫生,他是誰呢?請聽下面的故事。

  有一次,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后,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患的是“尸厥”(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制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扎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蘇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師:故事中主要講的是誰,他干什么職業的?

  用我們平時的一個詞語我們叫扁鵲:(神醫)

  用我們書上的一個詞語我們叫扁鵲:(名醫)

  (由“神醫”引出課文中的“名醫”一詞,并板書)

  師: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并廣為流傳。它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請同學打開書,輕聲讀課文。

  2、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3、提出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受到的啟示,準備與大家交流。

  (三)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扁鵲是名醫,蔡桓公卻病死了,扁鵲是否徒有虛名?圍繞這個問題默讀課文,勾畫出你認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字,詞,句,并做好批注。

  (1)學生交流匯報。

  學生可能會找到“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說”這里的他只站著看了一會,就可以知道他皮膚上有病,說明他醫術高明;幾次拜見都只是通過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說明他確實是名醫。

  (老師相機介紹:相傳扁鵲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創造了:望,聞,問,切四大診法,中醫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長望診和切診。)

  (2)、對于蔡桓公的死,名醫扁鵲怎么解釋解釋?

  1、(大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指導朗讀,可以采用個人讀與齊讀想結合的方式)

  2、名醫似乎名不虛傳,但是蔡桓公確實死了,想一想蔡桓公的病經歷了幾個階段?(四個階段)你是怎么找到的?

  讀詞的方法:能夠治好——可以治好——還能治好——只能等死

  讀標點的方法:(分號)

  把這幾個詞放回文章中,你想到了什么?(小病不及時醫治會成大病)

  把這幾個詞放在生活中,你想到了什么?(小的錯誤不及時改正會釀成大錯——防微杜漸)

  (這里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寓意,同時介紹讀書方法:由此及彼地讀書,孩子們會越來越聰明。)

  3、蔡桓公的病由輕到重,前后不過月余,他的病就發展到無藥可救,雖悄然不覺,卻來勢兇猛,導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誰?(蔡桓公)(以下分析人物的性格:扁鵲——醫德高尚;蔡桓公——固執)讓我們的眼球再次聚焦蔡桓公,看看他的表現怎樣?請同學們拿起筆,仔細地讀,邊讀邊勾畫。(學生很容易找到下面一些句子)

  (1)“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蔡桓公對扁鵲的'話不以為然,嫌他胡說自己有病而生氣、憤怒。

  (2)“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派人去請扁鵲”。

  “奇怪”,是奇怪扁鵲的行為不同以往──掉頭跑了,不再講自己有病,直到聽了扁鵲的解釋,也無動于衷,病入膏肓后再找扁鵲,是說他開始相信扁鵲說的話了。

  (3)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么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

  (體會扁鵲的醫德高尚)

  (4)“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渾身疼痛……”“不久,蔡桓公病死了。”這些帶有時間的句子,隱含著寫出了蔡桓公的病由輕到重的發展過程。前后不過月余,蔡桓公的病就發展到無藥可救。雖悄然不覺,卻來勢兇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漸的道理。并且,從扁鵲在月余時間,不管蔡桓公的態度怎樣,幾次來提醒蔡桓公的病情,勸戒他及時治病,足見其醫德的高尚。

  從蔡的一言一行中你讀出了什么?(固執)

  固執是他的思想,真好,你從一個人的言行看到了(思想)。

  (同時介紹寫作方法:在我們作文的時候一個人的思想可以通過他的言行來表現)

  4、相機指導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好。(扁鵲的話——誠懇耐心。蔡桓公——固執,傲慢。)

  (四)拓展

  如果你就是20xx多年前的見證者,你就是蔡桓公的左右手,看到眼前發生的一幕又一幕,你會向蔡桓公進言什么?請你拿起筆在書上寫下來。(學生匯報)

  (五)交流受到的啟示。

  蔡桓公本來患的是皮膚上的小病,怎么會要人命呢?

  (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固執己見等道理。)

  (六)結束語:

  孩子們從這篇課文里懂得了這樣多的道理,這就是中國古典文學——寓言的魅力。

【扁鵲治病教案】相關文章:

《扁鵲治病》教案03-08

扁鵲治病教案04-19

扁鵲治病教案11-14

扁鵲治病說課稿11-04

《扁鵲治病》說課稿05-30

《扁鵲治病》說課稿12-21

扁鵲治病教學反思02-05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02-04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01-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天天综合久久综合影院 | 日本免费更新一二三区不卡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