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雷雨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雷雨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會認“壓”等4個生字,會寫“垂”等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有條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課件。
2.生字詞卡片。
第 一 課 時
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雷雨的現象,你能說說雷雨時的景象嗎?
(老師肯定學生的體驗后,揭示課題,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老師巡視,有重點地對讀書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認讀詞語卡片。(黑沉沉、亂擺、迎面撲來、彩虹、蜘蛛、蟬、越來越響、垂、壓)
3.生字組詞,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a.壓──壓下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b.亂──亂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c.垂──垂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d.虹──彩虹;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4.同桌相互聽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在讀中鞏固識字,學習新詞。
朗讀感悟,理清文脈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老師引讀。(雷雨前:滿天的烏云……樹上的葉子……忽然一陣大風……嘩,嘩,嘩,雨下起來了……
雨停了……)
3.讓學生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時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書上做記號。
4.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分別讀好這三個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組朗讀,老師隨機指導。
第 二 課 時
默讀課文
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分段讀議
1.雷雨前:指名朗讀,讀后說說,雷雨前,我們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2.雷雨中:指名朗讀,讀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雷雨時的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雨聲和雷聲從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氣清新
3.雷雨后:齊聲朗讀,感受雨后的美景。
填詞比較詞句
1.雷雨前: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_________下來,逃走了。蟬一聲也不叫。
2.雷雨后:一條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網上。
比較“壓”“掛”“垂”“坐”四個字的用法,體會這四個字用得確切之處。
鞏固識字
1.出示本課生字和要求會寫的字,指名、集體認讀。
2.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學生向同學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課堂練習
1.指導寫生字。
2.完成課后習題“讀讀抄抄”。
課外延伸
1.留心觀察天氣變化,寫一篇觀察日記。
雷雨教案 篇2
一、鑒賞人物語言。
戲劇語言有兩種,一是舞臺說明,二是人物語言。
1.課文前面的“舞臺說明”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舞臺氣氛。這種氣氛同劇情緊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煩躁、郁悶不安的情緒,烘托了悲劇色彩,預示著一場雷雨的到來。不僅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務,而且感染了讀者或觀眾,也隨之產生一種壓抑感。
2.《雷雨》人物語言的三個特點:
第一、 高度個性化
所謂人物語言個性化,就是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語言成為人物個性、性格、心理的聲音外化。 個性化語言的好處是:作家通過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讀者通過它直觀(實際上是“直聽”)人物的性格,生動可感,真實可信。
學生找出相關例子來說明。
如:周樸園 (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侍萍 不是我要來的。
周樸園 誰指使你來的?
魯侍萍 (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剛才還是一個溫情脈脈,儼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紗,露出了冷酷的本質;因為以周樸園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聲和利益的威脅。這個轉變完全是人的本質使然,語言無法掩飾得了。
第二、豐富的潛臺詞 潛臺詞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實際上是語言的多意現象。“潛”,是隱藏的意思,即語言的表層意思之內還有含有別的意思。通過潛臺詞可以窺見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潛臺詞的特點是語言簡練而有味。
請學生找出人物語言中有潛臺詞的,進行分析。
如:下面的人物語言有潛臺詞,情形是當事人不便說:
周樸園 (汗涔涔地)哦。
魯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無錫周公館梅媽的女兒,她叫侍萍。
周樸園 (抬起頭來)你姓什么?
魯侍萍 我姓魯,老爺。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的這么多?再看下面的潛臺詞,魯侍萍同時扮演著兩個角色,一實一虛,一口一心,很有意味:
魯侍萍 老爺問這些閑事干什么?①
周樸園 這個人跟我們有點親戚。
魯侍萍 親戚?②
周樸園 嗯,——我們想把她的墳墓修一修。
魯侍萍 哦,——那用不著了。③
周樸園 怎么?
魯侍萍 這個人現在還活著。④
另一個角色的意思就是:
①她現在與你已經沒有什么關系了。②根本就無所謂什么親戚。③她沒有死,現在就立在你面前。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第三、富于動作性
戲劇語言的動作性(或稱動作語言、情節語言),是指人物的語言流向(人物語言間的交流和交鋒)起著推動或暗示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它不是靜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節發展中內在力的體現。
多媒體投影相關片段,讓學生展開分析。
第二幕的結尾,繁漪與周萍的對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繁 漪(冷笑)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個女人逼得太狠心了,她是什么事都做的出來的。①
周 萍 我已經準備好了。②
繁 漪 好,你去吧!小心,現在(望窗外,自語,暗示著惡兆地)風暴就要來了!③
①暗示了情節的發展(后來她確實把什么都抖出來了),②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周沖對繁漪的背叛使矛盾激化),③暗示了情節的發展、人物的命運;一語雙關。
《雷雨》中人物的動作語言有時也帶有作者很強的主觀動機,讓讀者很明顯的感覺到“人為”的痕跡,請看下面魯侍萍的語言:
1.魯侍萍 我前幾天還見著她!( 暗示周樸園,使情節繼續 )
2.魯侍萍 老爺,您想見一見她么? ( 推動情節發展 )
3.魯侍萍 老爺,沒有事了?(望著樸園,淚要涌出。)( 強烈的暗示;不問也行 )
4.周樸園 哦,很遠了,提起來大家都忘了。
魯侍萍 說不定,也許記得的。( 推動;幾乎是提醒周樸園 )
5.魯侍萍 我倒認識一個姑娘姓梅的。( 推動;幾乎要明說了 )
周樸園 哦?你說說看。
魯侍萍固然很想見到她的兒子,因此帶著幻想對周樸園不斷的提醒,暗示,這些當然合情合理。但她這些每每在情節快要中斷時候的語言,卻不單是她的心思的合情合理所能解釋得了的,而最重要的,是恰好的起到了暗示和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小結:戲劇人物語言的特點,這三點是主要的,當然還有其他特點,比如
語言的口語化,便于觀眾當場接受等,這里就不涉及。通過學習《雷雨》,了解戲劇人物語言的三個主要特點,對于劇本的閱讀和創作,應該是大有裨益的。
二、布置作業:
1.閱讀劇本《雷雨》。
2.就自己對《雷雨》感興趣的方面寫一篇賞析文章。
板書板書設計:
周樸園:殘忍、冷酷、自私、貪婪、而又虛偽
魯侍萍:正直、善良、剛強、有尊嚴
魯大海:覺醒、堅定、勇敢、無私、求實、經驗的不足、魯莽
雷雨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體會劇本中連續緊湊的戲劇沖突和個性化的人物語言;
2.理解劇中所揭示的階級矛盾的深刻意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周樸園的性格特點和話劇的特點。
2.難點: 通過劇情對資產階級虛偽、自私、冷酷、殘忍的階級本質的 揭露。
三、教學時數:三課時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詞語解釋: *拜望:原是敬辭,指探望。
文中含諷刺的意味。
*涔涔:形容汗水不斷地下流。
P92注① *諦聽:仔細地聽。
【雷雨教案范文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雷雨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1-01
關于雷雨教案合集九篇12-23
雷雨教案集錦6篇12-25
雷雨教案集錦7篇12-25
雷雨教案集錦10篇12-24
《雷雨》教案集錦五篇12-24
雷雨教案集合8篇01-03
雷雨教案集錦5篇01-01
雷雨教案錦集九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