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部編人教版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精選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部編人教版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藏、呈等11個生字,學寫寸、呈、幻等13個生字。指導寫好蠟、燭、幼等左右結構的字,幻書寫時注意“幺”和“纟”的區別。
2、能讀準字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世界的奇妙。
3、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世界的奇妙。
4、初步學習整合信息,學習怎樣介紹奇妙的世界。
教學重點:
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悟世界的奇妙,學習把事物寫具體。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學生:課前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可以是玩具、花草、石頭、玻璃等等),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引起興趣
1、課件播放地球,蔚藍的天空、各種形狀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圖片,觀看圖片后,大家用詞語來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課件出示()的世界
同學們自由說出自己的`引起答案。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上有各種顏色,各種形狀,有無數的寶藏和財富。
2、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世界,看看奇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美麗。
(板書:22、我們奇妙的世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色彩豐富的視頻讓學生對世界有直觀認識,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情緒!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你打開課本,結合注音,借助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請9位同學接讀課文,每人兩段,隨機正音。
3、小組內互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默讀課文,圈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并思考作者從那兩方面寫出了世界的奇妙?
預設:學生答案會包括天空、清晨、云彩、水洼、雨后、黑夜、地球、夏日、秋天、冬天等。把學生的答案引導分析總結,得出是從“天空”“地球”兩方面寫了世界的奇妙。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有了初步概括課文的能力,但大部分孩子對于課文所描述的事物的從屬關系不太明確,在孩子們找出所有的有趣奇妙的事物后引導學生總結出來天空和地球兩方面!
三、復習生字,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
2、生字組詞,鞏固識字。
3、指導書寫“燭”。提示火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筆捺變為點,書寫時左窄右寬;提示“幻、蠟、誘、潤、模”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劍”書寫時左寬右窄。指導書寫“乘”要注意筆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鞏固識字
1、聽寫生詞。
2、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世界的奇妙?
。ò鍟禾炜盏厍颍
二、品讀感悟,體會感情
1、自由讀課文,思考:
。1)全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全文按總——分——總的順序寫。
。2)找出文中概括寫世界奇妙的句子。文章開頭一段概括寫世界奇妙。
。3)讀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看看二者有什么關系?文章開頭和結尾呼應。
2、自由讀課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2—8自然段是圍繞哪個自然段來寫的?
。2)天空展示的哪些寶藏讓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畫出相關的語句。
(3)作者從哪幾方面寫的這些寶藏?(顏色形狀)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熱愛之情。
(5)說話練習
有時,云彩在藍色的天空中飛行,如同經過雕飾一樣,呈現出個只能夠奇妙的形狀,告訴我們許多奇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狀?它們會有什么故事呢?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朗讀來理解天空的奇妙,以學生的批注閱讀為主,反復朗讀,讀出世界的奇妙之美。說話練習啟發學生豐富的想象,更能體會出天空的奇妙。】
3、自由讀課文第9—16自然段,思考:
(1)找出這部分圍繞那個自然段來寫的?(第9自然段)
。2)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奇妙有趣?劃出相關語句并簡單寫一寫你的感受。
。3)仔細讀讀這些語句,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練習。
讀下列句子,說說從中體會到什么。
冬天,我們看到了冰雪,它們有時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劍,在陽光下閃耀。雪融化時,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個閃光的水晶球。
預設:從極普通的事物中發現美。
4、學習17、18自然段。
(1)指導朗讀
。2)讀這兩段你有什么想法?(生活處處都有美,我們要善于發現)
三、小練筆
作者寫的天空和地球都是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寫出了奇妙之美,你能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個片段,把你課前觀察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具體嗎?試著在其中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后再去發現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
板書設計:
22、這個奇妙的世界
天空
奇妙總—分—總
地球
春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字。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寫世界的奇妙的。
3.能結合生活經驗,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含義。
4.能仿照例句,寫自己發現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過程與方法:
1.反復朗讀,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意思,抓住關鍵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2.通過欣賞圖片、展開想象等方法體會世界的奇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善于發現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世界的奇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感悟世界的奇妙,學習把事物寫具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寫本課生字詞。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介紹世界的奇妙的。
3.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解題導入。
1.課件出示圖片,學生觀察欣賞。
2.學生交流觀察后的感受。
看了剛才老師展示給你們的圖片,你們覺得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美麗、富饒、奇妙)
3.板書課文題目,齊讀課文題目。
剛才,我們用自己的眼睛發現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奇妙,現在,我們再來跟隨作者彼得西摩去感受他眼中的奇妙的世界。
設計意圖:
出示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
2.在小組內交流畫出的生字和詞語。
3.出示會認字,檢查生字詞。
、僦该醋x生字,正音。
、趯W生利用生字組詞。
4.課件出示一類字和會寫詞。
、僮x詞語,注意生字的寫法。
、趯W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提示易寫錯的地方。
設計意圖:
指導學生識字寫字,理解詞語,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理解詞語的能力。
三、初讀課文,感知奇妙。
1.默讀課文,思考: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世界的奇妙?
2.討論交流: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從“天空”和“大地”兩方面介紹了世界的奇妙。
3.讀課文,找出描寫“天空”和“大地”的段落。
4.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找出文中概括寫世界奇妙的句子。
(1)出示句子: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儆懻摻涣鲗@句話的理解。(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因為生命的存在,所以世界是神奇的)板書:生命
②理解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這句話概括介紹了世界的特點,統領全篇,點明中心,是文章的總起句)
(2)出示句子: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無窮的,只要我們去尋找。
①討論交流對這句話的理解。(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無窮的,啟發我們去尋找,去觀察,去探索)板書:尋找
②理解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這句話照應開頭,總結全文,使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完整,中心突出)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想一想:全文是按照什么結構寫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關系?
提示:全文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寫的,開頭是總起句,引領全篇,結尾是總結句,總結全文。開頭和結尾互相呼應,更加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板書:總—分—總
設計意圖:
通過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描寫的內容,學生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描寫的內容,抓住開頭和結尾,引導學生朗讀、理解句子,弄懂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從而理清課文的層次,學習課文的敘述方法。
四、總結歸納,感受奇妙。
通過朗讀課文,我們知道了這個世界是奇妙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無窮的,需要我們去尋找。那么,我們怎樣去尋找奇妙的事物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進行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世界的奇妙的?
板書:天空大地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引出新授內容。
二、研讀寫天空的語句,感受奇妙。
自由朗讀課文第2~8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我們這個世界是奇妙的?
1.出示旭日東升圖和課文第3自然段。
(1)學生讀句子,描述圖中的景象。
(2)你是怎樣體會到作者描寫的景物的奇妙的?(作者按時間順序寫出了天空的顏色,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太陽的形狀)
(3)這個自然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
(4)朗讀這個自然段,讀出你對景色的贊美,讀出你對新的一天的期望。
2.學生在小組內共同探究課文第4~8自然段。
3.小組選代表匯報交流學習體會。
4.教師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指導學生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5.拓展練習,理解內容。
(1)找出描寫想象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2)找出比喻句讀一讀,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6.這幾個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時間)
7.讀第2自然段,這個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下文)板書:初升的太陽空中的云彩雨后的水洼落日的余暉閃爍的群星
設計意圖:
運用課件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句子。品詞析句,理解內容,體會表達方法,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研讀寫大地的語句,感受奇妙。
默讀課文第9~16自然段,根據閱讀提示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1.出示閱讀提示。
(1)這幾個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進行敘述的?
(2)哪些句子讓你感到這個世界是奇妙的?畫出來并說明理由。
(3)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事物寫具體的?
2.交流匯報學習所得。
(1)這幾個自然段是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的,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夏日、秋天、冬天。
(2)①我們能看到植物生長的奇跡——極小的一粒種子種到地里,生根、發芽,不久就開花了,花很漂亮。(春天,萬物復蘇,地里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植物的生長真是神奇)
②我們能看到各種水果誘人的顏色,圓潤的鮮紅色的櫻桃,深紫色的李子,淺黃色的梨。(各種水果顏色鮮艷、誘人)
③冬天,我們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們好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劍在陽光下閃耀。等到積雪融化時,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這兩句話把“房檐上垂下的冰柱”比喻成鋒利的刀劍,把“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比喻成珍珠,使我們體會到景色的美麗和作者對景色的喜愛之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小結。作者用一雙慧眼發現了世界的美麗?磥,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那么,我們怎樣發現現實生活中的美呢?
板書:植物的生長夏日的樹蔭秋天的落葉冬天的冰雪
5.齊讀課文第17自然段,談談自己的體會。
只要我們仔細地觀察、尋找,就能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所以,我們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設計意圖:
學生根據閱讀提示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然后匯報交流學習心得。在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1.這篇課文描寫了天空的顏色、云彩的形狀、落日余暉的色彩和群星閃爍的樣子,敘述了植物的生長過程,四季的美麗景色,說明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無窮的,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探索,就能發現美,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板書:熱愛
2.通過學習課文,你學到了本課的哪些表達方法?
3.課文給我們介紹了這么多日常生活中的美,作者通過描寫顏色、形狀把事物寫得具體生動。請你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個片段,把你觀察到的一個事物或一處景色寫下來。
春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 篇3
課時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重難點:
掌握本課生字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脈絡。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語。(學生)
2.準備學生快樂學習單。(教師)
3.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一、揭示課題,解題引入。
1.談話導入課題。
。1)春天到了,同學們,你們的爸爸媽媽有沒有帶你們去春游呀?(指名回答)并談談春游時自己的觀察、發現。
(2)師展示自己旅游時拍攝風光照片,進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欣賞畫面,感受美。)
。3)教師小結:從剛才同學們的交流和老師展示給你們的圖片中,你覺得我們這個世界是怎樣的一個世界?(板書:奇妙)對,我們住在這樣一個奇妙的世界里:這里的溫度和空氣正好適合生命的需要;這里四季循環,生命周而復始;這里,每一天都有不計其數的美向我們展示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從來自英國的彼得?西摩的作品中感受世界的有趣去用心體會世界的美好吧。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什么呢?(補全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4)解題:你覺得課題中哪個詞最重要?(奇妙——它就是咱們這篇文章的題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學習單1.2兩題)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讀音。
(1)指名讀生字詞,及時糾正學生讀錯的字音。
。2)指名讀,開火車讀。鞏固生詞讀音,指導寫字。(自己在任務單中仿寫生字“幻”“乘”)
三、再讀課文(完成學習單第三題)
1.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世界的奇妙的?
2.摘抄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喜歡的.原因。(指名回答)
3.師相機補充以下幾點:
(1)全文按總分總的順序寫。
(2)文章開頭一段概括寫世界奇妙,文章開頭和結尾呼應,更加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從“天空”和“大地”兩方面介紹世界的奇妙。
4.教師配視頻范讀課文。
。1)請同學們用最佳的心態,放松地看的大屏幕聽老師范讀課文。
。2)鼓勵學生配樂配視頻范讀。交流讀后感覺。(舒服、幸福、好玩……)
。3)教師評議并小結:你用心讀了,才會有這種感覺。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天上光芒四射的太陽,浩瀚無際的星空;地上無邊無際的海洋,巍峨屹立的高山;一花一草,千鳥百獸,都給這個世界增添了生機,讓世界變得奇妙起來。
三、作業:
1.抄寫生字詞,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春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余暉、翩翩起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安排學生朗讀課文,預習字詞,疏通文意。
2.利用課件,通過圖片和文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閱讀、感悟、模仿來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世界的奇妙,懂得留心觀察身邊的世界,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余暉、翩翩起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世界的奇妙。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
我們住在這樣一個奇妙的世界里:這里的溫度和空氣正好適合生命的需要;這里四季循環,生命周而復始;這里,每一天都有不計其數的美向我們展示出來;這里的事物盡情釋放自己的美麗,然后消失……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我們奇妙的世界》,去用心體會世界的美好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中的翹舌音“燭”,前鼻音“幻、劍”,后鼻音“呈、乘、芒、型”,多音字“鮮、模”。
2.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呈、蠟、誘、潤、劍、通、模”字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學習“幻、普”字時,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學習“型”字時,可以用同音字對比的方法。
同音字歌示例:
型:老板本姓邢,想要當刑警,努力改形象,變得很有型。
形近字歌示例:
呈:吳兄呆頭呆腦,整日形影相吊,面容呈現菜色,街頭日夜呼號。
蠟:臘月天地白,獵人借蠟臺,忙中走錯路,懊喪走回來。
字謎示例:
撇折撇折點,殘刀立右邊,要問是何意,不實或奇變。(謎底:幻)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呈”“口”宜扁,“王”三橫間距均勻,下橫宜長。
“幻”“幺”略偏上,““稍向左傾斜。
“蠟”左右結構,寫時注意左邊略窄,右邊略寬。
“燭”左右基本平齊,“蟲”的“口”呈扁形。
“誘”左部偏窄,右部最后一筆伸到言字旁下。
“潤”“門”寫得寬大一些。
“乘”“北”字拆分在兩邊,宜寫小些。
“芒”上小下大,“亡”上橫要寫長。
“劍”橫短提短,撇展捺收,立刀旁垂直端正。
“普”上部寬扁,“日”與上部對正。
“通”“甬”字起筆稍高,大小適當。
“模”右部的“曰”要扁,“大”的撇捺要舒展。
“型”上部略扁,“土”兩橫間距緊湊。
易錯提示:
“幻”右部是““,不是”力“,與”幼“區分開。
“乘”第四筆是豎,第五筆是橫,第七筆是撇。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昔-蠟(蠟燭)-錯(錯誤)-臘(臘月)
蟲-燭(燭臺)-蝕(腐蝕)-濁(渾濁)
秀-誘(誘人)-繡(刺繡)-透(透支)
亡-芒(芒果)-忙(忙亂)-盲(盲目)
甬-通(溝通)-涌(涌現)-桶(木桶)
莫-模(模型)-漠(沙漠)-寞(寂寞)
(4)多音字。
種
zhǒng:種子種類
zhòng:種地種瓜得瓜
(5)重點詞語釋義。
奇妙:稀奇巧妙(多形容令人感興趣的新奇事物)。
雕飾:雕刻并裝飾。
映射:照射。
余暉:傍晚的陽光。
奇跡: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圓潤:(多義詞)
、僦革枬M而潤澤。
、跁、畫技法圓熟流利。
感嘆:有所感觸而嘆息。
光芒:向四面放射的強烈光線。
領略:了解事物的情況,進而認識它的意義,或者辨別它的滋味。
鋒利:(工具、武器等)頭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體。
閃耀:閃爍;光彩耀眼。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卵石:巖石經自然風化、水流沖擊和摩擦所形成的卵形或接近卵形的石塊,表面光滑。是天然建筑材料,用于鋪路、制混凝土等。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課前通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1)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明確:
課文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寫的。
(2)全文可劃分為幾個部分?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明確:
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說“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
第二部分(2~8):展示“天空”的寶藏。
第三部分(9~16):展示“大地”的財富。
第四部分(17、18):寫這個世界有無盡的奇妙的事,我們要仔細觀察、尋找。
(3)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世界的奇妙?分別按什么順序進行描寫的?
明確:
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
從“天空”和“大地”兩方面介紹世界的`奇妙。
天空:從早到晚的順序大地: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
(4)找出文中概括寫世界奇妙的句子。
明確:
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5)課文的開頭和結尾之間有什么關系?
明確:
開頭和結尾呼應,更加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這節課,我們初步感受了作者筆下的世界是多么的奇妙,課后,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呈現幻影蠟燭誘人圓潤
乘涼光芒普通模型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作者筆下的世界是奇妙的,那這節課,我們將一起細細去品味這世界到底奇妙在哪兒。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學習第1自然段,思考問題。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明確:
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看上去是有生命的。
2.學習第2~8自然段,思考問題。
(1)這部分哪句話是總起句?
明確:
“你看天空--”
(2)天空展示了它的哪些財富讓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呢?
明確:
日出、云彩、雨、落日、群星。
(3)為什么說水洼像鏡子?有什么作用?
明確:
因為水洼的形狀和鏡子的形狀相似,又可以如鏡子一樣“映射”“我們的臉”,所以說水洼像鏡子。
把水洼比作鏡子,突出世界的奇妙和神奇。
(4)試著模仿第6自然段的描寫,寫出水洼的奇妙。
明確:
雨后,我們會看到地上有許多水洼,就像透明的玻璃,映射著我們的臉。
(5)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天空的奇妙?是怎樣把事物寫生動、具體的?
明確:
從清晨的景色、云彩的顏色和形狀、雨點的聲音、雨后的美景、傍晚的落日余暉、黑夜里群星閃爍等方面寫出了天空的奇妙。
抓住了事物的顏色、形狀來寫,讓描寫更生動、具體。
3.學習第9~16段自然段,思考問題。
(1)這部分的總起句是哪句?
明確:
“再看大地--”
(2)大地展示了它的哪些財富讓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呢?
明確:
春天的植物生長;夏日的綠蔭;秋天的風、落葉、蝴蝶和鳥;冬天的冰雪。
(3)這部分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奇妙有趣?
明確:
我覺得“秋天帶著金黃色的光輝神奇地來到了,那時,道路上好像灑滿了光芒。蝴蝶張開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這一部分十分奇妙有趣,因為這一段讓我想到了秋天仿佛有五彩繽紛的顏料,所到之處,層林盡染,美不勝收,一片片飄落的葉子仿佛是張開翅膀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4)“冬天,我們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們好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劍在陽光下閃耀。等到積雪融化時,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逼肺都狱c的字。
明確:
這兩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冰柱”的形狀和“鋒利的刀劍”相似;“小水滴”晶瑩剔透,仿佛是“一顆顆珍珠”,描寫形象、貼切。
4.學習第17、18自然段,思考問題。
這兩個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與第1自然段有什么關系?
明確:
第17、18自然段,總結全文,升華主題,點出了世界的奇妙。
這兩個自然段與第1自然段互相照應。
5.回顧整篇課文,思考問題。
(1)在你的眼中,這個世界還有哪些奇妙的事情?
明確:
柔弱的蒲公英種子,能乘風飄浮幾公里的路程。
(2)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明確:
全文按“總-分-總”的順序寫作;圍繞總起句把內容寫具體,抓住事物的形狀、顏色、形態等方面把事物寫形象、生動,這樣的寫作手法值得學習。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氣溫下降,綠色的樹葉會變成金黃色的,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出現彩虹;水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會有不同的顏色;太陽光透過三棱鏡可以散射出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七種顏色。其實,只要我們多注意周圍的環境,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生活的世界多么美妙,多么奇妙。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教學反思
本課是英國作家彼得西摩的一篇寫景的文章,文章通過具體描寫天空的繽紛色彩,奇妙形狀和大地上豐富的財富,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文章篇幅不長,但文質兼美,條理清楚,結構完整,描寫的細致生動,語言生動有趣,充滿了童真童趣,感情真摯深厚,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對美妙世界的熱愛。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世界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先讓學生搜集自然界的圖片,欣賞圖片,然后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段落、詞句、感悟世界的奇妙。比如: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讓學生依據作者描述的云彩形狀展開相像,學生說的很多,而且相像豐富,有的說像兇惡的老虎,有的說像一對深情相擁的母子......在這樣的想象中,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而且對作者的寫作方法掌握的較好,并從中感受到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課教學時主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去體會、去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進行了拓展練習,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發現的奇妙事物,努力創設愉悅輕松的學校氛圍,讓學生升華對課文的理解,并引導學生去了解這個奇妙的世界,除了親自去觀察、去發現,更方便的途徑是閱讀別人寫下的書籍去獲得經驗知識。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的成功之處是: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采用觀看大自然的畫面將學生帶入意境,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再采用學生自讀添空,教師引讀的方法練習朗讀的同時指導背誦積累詞匯,進行語言積累。采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入情入境配樂達到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三、不足之處
上這節課時,由于給學生朗讀的時間、思考的時間、討論的時間不夠充分,學生很可能思考的少,沒有真正讀出作者所寫的美,沒有真正理解文章內容。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也使學生的想象空間不足:朗讀時體驗感情不足:所顯示的美圖與學生朗讀配合不上。學生探索自然、尋找大自然的其他奇妙、美妙的事物激情不足。今后,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讀、說、聽的能力。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
1、激發興趣,指導預習:
(1)讓學生提前對自然界進行觀察,并且和家長進行交流觀察體會。
(2)提前指導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查閱工具書,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搜集一些世界奇妙的圖片和相關文字。
2、談話導入,展示成果。首先和同學平等對話,對學生的預習情況表示信任和期待,請他們談談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發現,說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也可以結合展示資料加以說明。
3、指導朗讀、初步感知。和學生探討以怎樣的形式讀課文,引導學生明白不同的文章可以選擇不同的朗讀方式,有不同的語氣,這一環節,教師須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放而有度,有層次的讀,讀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合作探究、了解寫法。學生經認真聽——自讀——自悟——討論,完全能夠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作者從兩個方面天空和大地分別展示了哪些財富,是怎樣抓住事物或景色特點來把事物寫生動、寫具體的。通過給課文中的“……”補白練習,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體會,學會和別人分享快樂。
5、練習鞏固課外延伸。關于作業設計,立足以讀到寫,以寫到用,首先組織學生采取多種形式讀,默讀到背誦最后到積累下來,引導學生繼續探尋生活中的發現。
春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 篇5
。劢虒W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天空和大地的。
3、能結合生活經驗,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含義。
4、能仿照例句,寫自己發現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劢虒W重難點]
1、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天空和大地的奇妙之處。
2、能仿照例句,寫自己發現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課前,我讓大家收集了你眼中的世界的圖片,下面大家一起來分享、交流你的發現與感受吧!
師:(課件播放自然風光的圖片)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我眼中的世界的圖片,大家看看,你們會有怎樣的感受呢?今天,我們一起跟隨著彼得·西摩,看看他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吧。ò鍟n題,講解“奇妙”的含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讀音。(指名讀、開火車讀)
3、默讀課文,思考: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世界的奇妙的?
。2)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或者不懂的地方。
4、分組匯報,全班交流。
。1)全文是按總分總的順序寫的。(2)從“天空”和“大地”兩方面介紹世界的奇妙。
5、再讀課文,說說第2—8自然段中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天空的奇妙之處。
。1)奇妙一:日出,天空顏色發生變化
①課件出示:天空呈粉紅色……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一樣升起來了。
②課件出示相對應的圖片,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2)奇妙二:云彩,千姿百態
、俪鍪静煌螤畹脑撇实膱D片。
、谟谩坝械南瘛本毩暱陬^造句,想象云彩形狀的多變。
。3)奇妙三:日落,五彩的晚霞
、偬炜沼殖霈F了哪些顏色?
、冢ㄕn件出示相關圖片)誰能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呢?
。4)奇妙四:夜幕,群星閃爍
、俪鍪拘强請D片,誰能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呢?
②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師小結:作者通過從早到晚的時間順序觀察到天空的奇妙變化,讓我們再次伴隨著美景讀一讀第2—8自然段吧。ㄟ呑x邊播放相對應的.圖片,配樂)
三、記憶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自主識字。
2、師范寫“幻、通、乘”字,并講解書寫時的注意事項。
3、生先書空,再練習書寫,師巡視、評價作品并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感受到天空的奇妙變化,這節課我們來看看大地又有怎樣的變化。二、細讀課文,感受奇妙
。ㄒ唬└惺艽蟮氐钠婷。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第9—16自然段,說說作者從哪幾個方面體現出大地的奇妙之處。(春、夏、秋、冬)
2、重點品析。
。1)春天的世界——植物生長的奇跡
、倜鑼懥舜禾炖锏哪男┲参铮克鼈冇惺裁刺攸c?
、谥该首x。(讀出春天的美麗、誘人、生機勃勃)
(2)夏天的世界——綠蔭、乘涼
、傧奶旖o你什么感覺,你喜歡嗎?②你最喜歡在夏天干些什么呢?
(3)秋天的世界——神奇
、僦该x。②交流作者眼中認為奇妙的地方。
。4)冬天的世界——冰雪、寒冷
、僬n件出示:第16自然段課文片段。②指名朗讀,感受冬天的美。
(二)學習最后兩個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提出以下問題,要學生分析、理解。
(1)“極普通的事物”指什么?(經常見到的事物)你是如何理解這兩個自然段的含義的?(要善于觀察、尋找)
。2)課文最后一段與第1自然段是什么關系?(首尾連貫)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使文章內容完整,結構嚴謹,增強文章的真實感和感染力,更好地表達文章的中心)
2、聯系全文及生活經驗說說你對第1自然段中“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理解。(表現了大自然充滿生機,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尊重和熱愛)
3、學生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用心感受這個世界的奇妙。
二、課堂總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善于發現,就能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就能發現這個世界無窮無盡的奇妙的事物。
[教學板書]
22、我們奇妙的世界
天空——(早到晚)
大地——(春、夏、秋、冬)
總—分—總
。劢虒W反思]
本課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文中描寫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常見的事物,學生十分熟悉,但平時卻不一定留心觀察了這些事物的特點,因而我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并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詞句品讀,在讀中想象、體會、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最后,我進行拓展練習,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奇妙的事物,努力創設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升華對課文的理解。
春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 篇6
設計說明:
這是一篇優美的文章,作者從極普通的事物中發現了大自然的奇妙,并分別從天空、大地兩方面向讀者展示了世界的奇妙。教學設計中,引導學生理清結構,學習作者從不同的方面把事情寫清楚。緊扣中年段的詞句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品味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借助多媒體,通過圖片、音樂的直觀感受,聯系生活實際體會這些普通事物中的美。注重多樣朗讀,在讀中感受奇妙,體會作者是如何把這種“奇妙”寫具體、寫生動的。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自然風光圖片、視頻。
學生準備:觀察大自然,發現奇妙的現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發現。
2.學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發現。
3.導入:只要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觀察,一定會發現這世界的奇妙之處。(板書:奇妙的世界)
4.出示課件:配樂播放日出、日落、云、霧、雨等自然風光,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5.小結過渡:奇妙的日出日落,有趣的云霧風雨,無不向我們彰顯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英國的彼得·西摩去感受這個奇妙的世界吧。(把課題補充完整)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同時,利用圖片與音樂相融合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感受周圍世界的奇妙,發現這些美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讀音,如果遇到不懂的詞語可以圈畫出來,多讀兩遍,想辦法弄懂這些詞語的意思。
2.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
。1)課件出示生字帶有拼音的詞語,指名讀生字詞,及時糾正學生讀錯的字音。
chénɡ diāo huàn huī mánɡ jiàn xínɡ
呈現 雕飾 變幻 光輝 光芒 刀劍 模型
(2)去掉拼音,開火車讀詞語。
摘蘋果游戲。(蘋果樹上出現生字:呈雕幻輝芒劍型)
3.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1)引導學生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詞語,你是怎樣理解這些詞語的呢?
(2)生回答,師小結:查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尋找近義詞理解詞義、做動作理解等。
。3)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同學之間相互解答,教師重點點撥以下句子中出現的詞語。
、儆袝r,云彩在藍色的天空中飛行,如同經過雕飾一樣,呈現出各種奇妙的形狀。
“雕飾”可以采用拆分法來理解:“雕”是“雕刻”,“飾”是“裝飾”,“雕飾”的意思為“雕刻并裝飾”。
②一天結束了,落日的余暉不時變幻著顏色。
“余暉”可采用結合圖片法來理解:(出示夕陽圖片,引導學生看圖理解)指的是“傍晚的陽光”。
、畚覀冾I略秋風的勁吹——樹枝顫動,樹葉飄落。
“領略”可以通過借助工具書和聯系上下文法來理解:“我們”從樹枝顫動中,從樹葉飄落中了解秋風強勁的力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自讀、檢查讀、游戲讀等方式掌握生字的讀音,從而能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采用聯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圖片直觀感受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世界的奇妙?
2.指名讀文,師生相機糾正字音。
3.指名回答,全班交流。(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作者從“天空”和“大地”兩方面介紹世界的奇妙。)
4.找出文中概括寫世界奇妙的句子,把它們畫下來。
5.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句1:“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句2:“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無窮的,只要我們去尋找!
6.小結點撥:多么有趣的結構!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是概括寫世界上的事物是奇妙的,而中間部分又巧妙地從“天空”“大地”兩方面具體寫這些奇妙之處,你能分別找到概括這兩方面的句子嗎?
7.學生找到句子后匯報,課件出示:
“你看天空的珍藏——”
“再看大地的珍藏——”
8.梳理結構,理清脈絡。
全文正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來寫的,條理清晰。我們在習作時,也可以學習運用這樣的結構,從幾個方面把事情寫清楚。
設計意圖:理清課文結構,獲得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明確課文是從“天空”“大地”兩方面來描寫世界的奇妙的。引導學生找到劃分課文結構的句子,幫助學生深刻認識“總—分—總”的結構形式。
四、指導書寫,鞏固詞語
1.課件出示本節課要寫的生字,請學生獨立觀察,分析書寫要領。
呈幻誘潤
2.說一說這些生字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師對以下生字進行重點點撥。
幻:左邊不是“纟”,右邊是一筆,要與“幼”區分開。
潤:“門”里面是“王”,不是“玉”。
3.教師示范“幻”“乘”的寫法,學生跟著書空,掌握生字的書寫要領。
4.學生獨立練習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5.投影展示,師生之間互相評價。
6.出示詞語,練習書寫詞語。
設計意圖:從獨立觀察生字的結構到生生交流、教師點撥,逐步達到正確書寫生字的目的。通過教師示范難字的書寫,引導學生掌握書寫要領,從而把生字寫得正確、美觀。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回憶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世界的奇妙?(天空、大地)
2.導入: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走進那奇妙的世界。學習作者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并生動、形象地將這種美展現出來的寫法。
3.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再現課文詞語,檢測學生對生詞的掌握情況;回顧課文內容,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同時,交代本節課任務,學習作者如何發現美、描寫美。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品析天空之“奇妙”。
1.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天空中的哪些景物讓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默讀課文第2~8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思考:作者是怎樣把這些事物寫生動、寫具體的?
2.交流匯報,教師相機點撥。
3.感悟奇妙的色彩。
。1)課件出示:開始,天空呈粉紅色,慢慢地變成了蔚藍色,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一樣升起來了。
、僖龑W生抓住“粉紅色”“蔚藍色”體會色彩變化之美。
②體會比喻句的生動、形象。
、坌蕾p日出時天空變幻色彩的視頻資料,請同學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出當時的奇妙。
。2)課件出示:一天結束了,落日的余暉不時變幻著顏色,好像有誰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紅色和紫色。
①配樂欣賞夕陽西下,天邊晚霞變幻色彩的視頻資料。
②請學生說一說畫面帶給自己的感受。
、壑该首x。
(3)播放太陽升起、落下時天空色彩變化的視頻資料,在音樂中創設情境引讀:清晨,太陽升起,美好的一天開始了,天空中出現了奇妙的現象——(課件出示:天空呈粉紅色,慢慢地變成了蔚藍色,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一樣升起來了。)傍晚,一天結束了,你瞧,那落日的余暉——(課件出示:落日的余暉不時變幻著顏色,好像有誰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紅色和紫色。)
4.感悟奇妙的形態。
。1)課件出示:有時,云彩在藍色的天空中飛行,如同經過雕飾一樣,呈現出各種奇妙的形狀,告訴我們許多奇妙的故事……
。2)引導學生想象:讀了這句話,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形狀的云彩?看著這些奇妙的情景,你又能想象到哪些奇妙的故事?
。3)配樂欣賞天空中形狀各異的云彩。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5.感悟奇妙的雨。
(1)課件出示:當云彩變得又黑又重時,雨點就會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們會看到地上有許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鏡子,映射著我們的臉。
。2)引導學生抓住“又黑又重”“噼噼啪啪”“有趣的鏡子”等詞語體會下雨時云的顏色、雨點的聲音、雨后小水洼的奇妙。
(3)出示烏云圖片,播放雨點噼噼啪啪落下的聲音。請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4)引導學生回憶還聽過哪些下雨的聲音?(嘩嘩嘩、噼里啪啦、淅瀝淅瀝)
(5)出示“水洼”圖片,引導學生想象小水洼里還會映射著什么?(藍天、白云、綠樹……)
。6)指導朗讀:雨天有趣的聲音,晴天奇妙的映射,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無窮的魅力。請同學聯系自己在生活實際中的觀察感受,再讀一讀這兩個自然段。
6.感悟奇妙的黑夜。
。1)課件出示:黑夜降臨了,我們看見夜空中群星閃爍,就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光。
。2)過渡:白天的天空妙趣橫生,夜晚的天空更是神秘莫測。自由讀第8自然段,說一說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這種“奇妙”。
。3)指名匯報,引導學生抓住“群星閃爍”“像千千萬萬支極小的蠟燭在發光”來體會夜空之奇妙。
。4)引導學生想象:這閃爍的群星還像什么呢?(像千萬只眨著的小眼睛,像無數顆發光的珍珠撒在空中。)
(5)出示黑夜中繁星點點的圖片,齊讀第8自然段。
7.小結:是呀!你看那天空,無論白天黑夜,無論晴天雨天,都是那樣的奇妙。正如作者所說——(課件出示)“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ǘ┢肺龃蟮刂捌婷睢薄
1.默讀第9~16自然段,畫出自己認為比較奇妙的地方。
2.學生默讀,教師巡視。
3.小組內交流,結合自己找到的語句說一說哪些地方令自己感到奇妙。
4.作者在寫大地的奇妙之時,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季節變換的順序)
5.學生匯報,教師相機點撥。
。1)體會“春”的生長奇跡。
、僬n件出示重點句:“我們能看到植物生長的奇跡——極小的一粒種子種到地里,生根、發芽,不久就開花了,花很漂亮!
、谝龑W生抓住“生根”“發芽”“開花”來體會植物生長的奇跡。
。2)體會“夏”的色彩艷麗。
、僦该x第11自然段,圈出表示顏色的詞語。
②引導學生抓住“鮮紅色”“深紫色”“淺黃色”來體會水果顏色的誘人。
、劢o上面的詞語配上相應的水果圖片,再指名賽讀,比一比誰能讀出水果顏色的豐富。
。3)體會“秋”的神奇。
①指名讀第13~15自然段,交流作者眼中認為奇妙的地方。
、谝龑W生抓住“蝴蝶張開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鳥兒為了建造它們的房子,銜著泥土振翅飛翔”“樹枝顫動,樹葉飄落”來感受秋的神奇。
、弁篮献髯x。
。4)體會“冬”的有趣。
①結合相關語句,說一說作者覺得冬天奇妙的地方是什么。
、谝龑W生抓住“它們好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劍在陽光下閃耀”“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來體會冬的有趣,體會作者是如何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把這種奇妙展現出來的。
。5)各小組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季節,輪讀、齊讀第9~16自然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品詞析句來體會“天空”“大地”的奇妙之處,抓住重點語句,借助圖片直觀感受,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與作者產生共鳴。通過對內容的感悟、理解,體會作者抓住了事物的顏色、形狀等主要特征,運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按照一定順序把“奇妙”寫具體。
三、總結奇妙,升華情感
1.出示句子,指名引讀。
我們欣賞了奇妙的天空,我們領略了大地上四季的神奇,正如作者所說——(課件出示,引讀)“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2.課件出示第17自然段,引讀:只要我們仔細地觀察、尋找,就能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種形狀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顏色各異的羽毛。
3.學生補充、交流。
4.課件展示幼苗生長、蠶作繭、燕子造窩、火燒云、霧凇等極普通又蘊含美的圖片。
5.過渡:這都是一些極普通的事物,但是它們卻又那么奇妙。或是奇妙的形狀,或是豐富的色彩,或是特殊的形成過程,總之——(課件出示,引讀)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無窮的,只要我們去尋找。
6.總結:作者就是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找到了奇妙。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善于發現,就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設計意圖:通過多次朗讀課文的中心句,突出“奇妙”的主題,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獲取奇妙的、美的發現,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
五、書寫指導,積累詞句
1.課件出示本節課要寫的生字,指名認讀,口頭組詞:芒冰劍普通模型
2.同桌交流書寫生字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引導學生區分:芒——茫,普——晉,型——形。
4.請學生說一說哪些字比較難寫。有什么好方法把難寫的字寫好。
5.教師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進行書寫指導。
6.學生獨立練習,練習書寫生字。
設計意圖: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教師示范,引導學生把字寫得端正、美觀。鼓勵學生摘抄優美詞句,豐富積累。
春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呈、雕”等8個生字,會寫“呈、幻”等13個生字,會寫“奇妙、飛行”等24個詞語。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評價任務
1.通過自由認讀、個別讀、齊讀和書寫練習,正確認讀生字詞,聽寫詞語。
2.通過個別讀、齊讀等多種讀書形式,讀懂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導入課題:課前,老師讓大家觀察大自然,說說自己對大自然的印象。
2.課件展示自然景觀圖片。
3.教師小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本課生字詞。
3.教師指導書寫。
4.教師當堂檢測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再讀課文,思考: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作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的'?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世界的奇妙?
。3)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看看二者有什么關系。
2.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教師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五、布置作業
出示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春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里,”等8個生字,會寫“呈、幻”等13個字,會寫“奇妙、飛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分別是從哪些方面來寫天空和大地的。
3.能結合生活經驗,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含義。
4.能仿照例句,寫自己發現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分別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檢查學生掌握情況。(點評書寫)
2、回顧內容,引入新課。
指名說說課文是圍繞著哪句話來寫的
(出示第1自然段,學生齊讀),分別又是抓住哪幾個方面來寫(天空、大地)。
3.質疑引入:天空和大地究竟都有什么奇妙之處呢同學們,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走進那奇妙的世界。學習作者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
二、品讀課文,感受奇妙
(一)感受“天空”的奇妙。
1、自由朗讀2—8自然段,出示要求
(1)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2)天空向我們展示了哪些奇妙景象呢請大家仔細尋找,畫出相關的詞語。
什么時候:清晨、雨后、落日、黑夜,(時間順序)
什么景象:太陽、云彩、雨水、群星。
過渡:天空的奇妙景象真多!現在就請大家跟隨老師一起來欣賞清晨的日出。
2.學習第3自然段
(1)出示內容圖片
(2)師范讀
(3)指名說說這一段作者抓住了什么來描寫日出(顏色,形狀)從哪些詞語能看出來(粉紅、蔚藍,大火球)指名回答
過渡:這一段寫了日出顏色的奇妙。我們欣賞了日出,再來看看太陽云彩。
3.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段
(2)作者是怎樣描繪云彩的。(指名回答)(如同雕飾、各種奇妙的形狀)
在作者的筆下,云彩會“呈現出各種奇妙的形狀,告訴我們許多奇妙的故事……”,云彩到底會講述怎樣的故事呢
(3)指名說出省略號在這里的作用。(語意未盡)
(4)練習用句式“云彩有的像……像在給我們講述……故事”來說話。
過渡:觀賞完了云彩,我們再來欣賞云的另一種形態——雨。
4.學習第5、6自然段
(1)出示內容和圖片
(2)指名讀
(3)作者是怎樣寫雨的
(4)“雨后……我們的臉!边@句話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寫雨水的(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5、學習第7、8自然段
過渡:除了日出、云彩和雨點,到了黃昏的時候,作者又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了落日的余暉、閃爍的群星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1)出示7、8自然段
(2)男生讀7段,女生讀8段
(3)作者抓住了落日的哪方面來描寫的指名回答(從色彩的變化
來描寫落日;)
(4)黑夜降臨的時候,作者又把群星比作……,學生齊回答
(5)小結:天空向我們展示的景象可真奇妙!無論白天黑夜,無論
晴天雨天,都是那樣的奇妙。正如作者所說——
(6)齊讀
出示:“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7)看板書,小結“天空”部分的學習方法:作者就是按照一天時間的順序來寫出天空中各種景象的奇妙的。
過渡:暢游完了天空,我們再一起走進大地。
(二)感受“大地”的奇妙
1、小組合作學習9—16自然段
運用學習“天空”部分的方法。分小組學習“大地”部分
出示
(1)快速默讀課文第9~16自然段,思考:
、僮髡咭允裁错樞蛘宫F了大地的.奇妙
、谧髡叻謩e呈現了春、夏、秋、冬的哪些奇妙畫面
(2)各小組匯報,教師相機點撥。板書:春夏秋冬
根據各小組的匯報,靈活引導學生來體會下面四個季節的不同的奇妙。個別讀,比賽讀,齊讀、男女生讀。
(3)體會春天植物生長的奇跡,水果色彩的變化。
(4)體會夏日的綠蔭。
(5)體會秋的神奇。
(6)體會冬的有趣。
引導學生抓住“它們好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劍在陽光下閃耀”“從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顆顆珍珠”來體會冬的有趣,體會作者是如何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把這種奇妙展現出來的。
(7)各小組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季節,輪讀、齊讀第9~16自然段。
(8)小結:大地向我們展示的景象真奇妙啊!正如作者說的——齊讀
出示:“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三)、總結奇妙,升華情感
1、學習17-18段
我們欣賞了奇妙的天空,又領略了大地上四季的神奇,正如作者所說——(課件出示,引讀)“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1)出示第17自然段,引讀:只要我們仔細地觀察、尋找,就能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種形狀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顏色各異的羽毛。
過渡:這都是一些極普通的事物,但是它們卻又那么奇妙。或是奇妙的形狀,或是豐富的色彩,或是特殊的形成過程,總之——
(2)出示第18段,引讀: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無窮的,只要我們去尋找。
三、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1、看板書,梳理課文結構,總結寫作方法。作者怎么能夠把這些極為普通的事物寫得這么生動,這么奇妙。說說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了天空和大地。(完成課后題一)
2、總結:作者就是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找到了奇妙。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善于發現,就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3、出示課后題,說說你對“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理解。
4、配樂朗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用輕快的語調,美妙的聲音把課文美美地讀出來。
5、布置作業: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個片段,把你課后觀察的事物寫具體、形象、生動,表達出自己的感情。(提示:可以觀察校園的景色、花壇里的小草、樹上的鳥兒、飛舞的落葉等等。)
春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 篇9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們奇妙的世界》是部編版三年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天地間隱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等待著我們去尋找”,是一組描寫大自然的文章。意在通過描繪大自然壯觀的景象,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認識,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本課講述的是“天空”和“大地”,介紹了天空一天四時景象、晴雨云彩的變化,大地四季景象與色彩的變化。給我們展現了天空和大地奇妙無窮,多姿多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ǘ┙虒W目標。
1.自習生字,掌握7個會認的字,11個會寫的字。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文章優美的語言、和蘊藏的情感。
3.學習作者按照時間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方法和恰到好處的比喻手法,掌握對于顏色的描寫。
。ㄈ┙虒W重難點。
重點: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時間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方法。
二、說教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誦讀法
小學生要培養對課文內容與實際的聯想,主要是通過誦讀來培養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采用錄音范讀和學生自由朗讀等形式。
2.發現點拔教學法
課文中大量都是描寫,有些比較形象,要適時給予點撥。
3.練習法
練習能夠及時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采用仿寫句子、詞語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4.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學生對天空和大地的觀察可能不夠深刻,本課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制作CAI課件,精心編輯文字、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創設一個優美的畫面,輕松活潑的學習課文的良好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三、說學法。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
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課前要做好預習,了解課文內容,對不認識的生字學會自己查字典,對不熟悉的詞語自己標記出來,在課堂上提出來集體討論。對課后習題在預習中要有自己的思考。
誦讀品味法
這篇課文結構嚴謹,語言優美。要讓學生在充分的誦讀過程中體會到所描繪事物的美,加強對這些事物的感覺,最后能在生活中自己發現世界的美。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二課時,要結合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習題,緊扣教材,結合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達成教學目標。
。ㄒ唬┎贾妙A習,課前交流: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注上音并識記字形、字義。
2.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為什么。
3.收集天空、大地、云彩相關的圖片。
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課堂學習做準備。
。ǘ┍竟澱n的教學內容主要由五大塊組成:
第一課時:
第一塊:導入新課。出示關于天空的謎語,激發學生的上課興趣,并適當展開聯想,讓學生回答自己關于天空和大地的印象。自然過渡到課文內容上來。
第二塊:整體誦讀,感知結構。1、錄音范讀。根據錄音的朗讀特點,思考該怎樣讀,為什么要這樣讀,同時體會文中句子的表達方式。2、學生自由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理出形象,并思考:作者對天空和大地做了哪些描寫?然后分析問題,小組討論。在朗讀過程找出課文中的生字以及優美的詞語。
第二課時:
第三塊:學習文段,了解課文主要內容。1、要求學生回答課文分別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再提問:結合生活經驗,說說你對“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理解。讓學生通過朗讀,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第四塊:拓展延伸,總結歸納。這一部分主要是對課后問題的解答。
第五塊:回歸整體,激發情感。再次結合課文,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提煉課文主旨,加深學生對課文主旨的了解。
五、說課小結
本課內容簡潔,難點在于對課文開頭“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理解。要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掌握課文結構,從而理解這句話。本課的重點是要讓學生品味精彩的語句、詞語,領悟課文的主旨。這篇課文總體難度不大,學生可以在朗讀過程中自己總結文章的主旨。同時,作為一篇描繪大自然的文章,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己生活中的觀察和發現,加深對文章主旨的認識。
春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 篇10
一、教材分析
《這個奇妙的世界》是英國作家彼得·西摩的一篇寫景的文章,文章通過具體描寫天空的繽紛色彩,奇妙形狀和大地上豐富的財富,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文章篇幅不長,但文質兼美,條理清楚,結構完整,描寫的細致生動,語言生動有趣,充滿了童真童趣,感情真摯深厚,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對美妙世界的熱愛。在作者的眼中,每一片云彩,每一顆星星、每一粒種子、每一滴水珠都充滿了神奇,從而引導學生去認真實感受生活中的美,做一個觀察細致,用心生活的人。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借助詞典完全可以自行閱讀,并初步感知課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感情。
二、教學理念
1、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突破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不能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使學生形成刻板的思維模式。學生們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對自然界的現象熟視無睹,有的學生不注意觀察,所以要讓他們發揮自己的獨特的見解,敢于說出自己的觀察所得,作出自己的判斷。
2、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留心觀察的學習習慣。《語文課標》指出:要轉變學生語文學習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能主動探究學習。所以本課除了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一般能力外,把重點放在自學能力和觀察想象能力的培養上,為學生持續發展和終生發展做準備。
3、關注對學生感情、態度和價值觀的熏陶。本文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獲得屬于自己的良好的價值取向和審美取向,需要引導學生逐步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與能力
(1)掌握生字音、形、意。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世界的奇妙。
2、過程與方法
(1)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學會自主積累。
(2)通過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并將細心觀察生活的興趣從課內轉向課外。
四、教學思路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本課主要采取“以生活觀察為基礎,以朗讀為方法,以思考為核心,以情感為靈魂!钡慕虒W策略。
五、課時安排
本課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結合學生生活體驗激情導入,指導自學本課生字詞,指導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學習作者描寫天空的部分,體會寫法。
第二課時: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的寫法,組織學生合作探究,明確作者的觀察體驗,引導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六、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指導預習
。1)讓學生提前對自然界進行觀察,并且和家長進行交流觀察體會。
。2)提前指導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查閱工具書,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搜集一些世界奇妙的`圖片和相關文字。
2、談話導入,展示成果
首先和同學平等對話,對學生的預習情況表示信任和期待,請他們談談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發現,說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也可以結合展示資料加以說明。
3、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和學生探討以怎樣的形式讀課文,引導學生明白不同的文章可以選擇不同的朗讀方式,有不同的語氣,這一環節,教師須有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放而有度,有層次的讀,讀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合作探究、了解寫法。
學生經認真聽——自讀——自悟——討論,完全能夠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作者從兩個方面天空和大地分別展示了哪些財富,是怎樣抓住事物或景色特點來把事物寫生動、寫具體的。通過給課文中的“·····”補白練習,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體會,學會和別人分享快樂。
5、練習鞏固課外延伸
關于作業設計,立足以讀到寫,以寫到用,首先組織學生采取多種形式讀,默讀到背誦最后到積累下來,引導學生繼續探尋生活中的發現。
【春三下語文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教案三年級】相關文章:
我們奇妙的世界作文【經典】12-05
我們奇妙的世界作文09-11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反思04-09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反思04-21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反思04-09
奇妙的動物世界教案03-23
《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反思9篇03-26
走進奇妙的動物世界教案08-24
奇妙的動物世界優秀教案08-25
語文《春》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