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歷史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歷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歷史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課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的第二課,本課主要講述戰后西歐、日本經濟的發展狀況及其發展的主要原因與基本特點,以及歐共體與歐盟的關系及其意義。
二、教學對象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歷史資料搜集和分析的能力,加之日常生活中電視、網絡和書籍信息量的增大,學生對于二戰之后西歐經濟和日本經濟的發展有所了解,可以通過搜集資料歸納總結西歐經濟和日本經濟發展的異同,經由教師指導點撥能夠快速理解西歐經濟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因素。
三、教學目標
課標要求
1.知道歐洲聯盟。
2.簡述戰后日本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
(一)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了解“歐共體”和“歐洲聯盟”的建立,掌握戰后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史實,以及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戰后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與基本特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得出歷史結論的能力;通過列表、制作示意圖,反映西歐、日本經濟發展變化的大致情況,培養學生根據圖表、數據說明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歷史教案2
【學習目標】
1.了解中世紀晚期,農村墾殖運動的發展,分析歐洲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的原因。
2.能夠概括租地農場的特點以及新的手工業經營的特點;通過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認識中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的萌芽。
3.了解中世紀富裕農民和市民階級的出現及其意義。
【教學重點】莊園制度的變化
【教學難點】認識到中世紀晚期是歐洲社會的一個轉型期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正處于一個轉型期,原來的封君封臣制度和莊園制度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表現在哪些方面?對歐洲以后的發展有什么影響呢?
(二)自我研學生成新知
知識點一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
1.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紛紛開展墾殖運動,墾殖者成為這些新開發地區的主人,這些新開發的地區成為具有獨立司法權和行政自治權的地區。2.隨著法律的規范,西歐越來越多的地區,勞役量被固定在一個特定的范圍。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也可以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莊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3.14世紀中葉以后,領主出租直領地達到一個高潮,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4.13世紀,農村出現了分散的手工工場。后來,這種分散的手工工場逐漸轉向集中的手工工場。
5.商人不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與雇主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6.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知識點二富裕農民和市民階級7.13、14世紀,歐洲農村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改變。富裕農民、騎士、鄉紳通過各種手段不斷集中土地,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也是現代農業的最早發起人。8.城市中,手工業者、商人成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約關系賦予的權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
1.11世紀以后,農奴和領主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不再為領主提供勞役,以此獲得對自己勞動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莊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農奴對領主的人身依附關系越來越弱,農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強。
2.閱讀下面的材料,談談你是如何理解馬克思說的這段話的。
馬克思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边@反映了歐洲農村資本主義萌芽的情況。租地農場主就是后來的農業資本家。他們和農業工人之間是一種雇傭與被雇傭,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
3.中世紀晚期,手工業的發展有什么變化?
一方面手工業者逐漸脫離農業,另一方面他們不再僅僅為自己生活而生產,更多是為了適應市場而勞動。手工業者開辦作坊,家人、幫工和學徒一起生產,規模比較小。
4.為了繳納封建賦稅,農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產工具為商人從事手工生產。這反映出當時農村手工工場呈現一種什么狀態?后來又有什么變化?
這反映出當時農村手工工場呈現分散的手工工場。后來,逐漸轉向集中的手工工場。
探究二富裕農民和市民階級
1.閱讀下面的材料,談談材料反映了農村的什么變化。
有的富裕農民原先是某莊園的莊頭,負責替領主管理莊園生產和其他事務。他們有較強的管理能力,有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由于農業發展、貨幣地租取代勞役地租,農民向領主繳納貨幣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在財富普遍積累的基礎上,一批富裕農民脫穎而出。他們是土地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在法蘭西,他們占有的土地達到總面積的1,5,有的地區甚至達到1,3。反映了農村社會結構的變化。這些富裕的農民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也是現代農業的最早發起人。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城市中,手工業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約關系賦予的權利。
材料二13、14世紀,英、法等國的市民階層作為第三等級,出席國王召集的會議,不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
(1)材料一中,手工業者和商人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叫什么?他們的法律地位受到什么的保護?
手工業者和商人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是城市居民。他們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會的特許狀和城市保護法的保護。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問題?
反映了市民階層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權利的擴大。伴隨著市民階級在政治、經濟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種新的世俗生活觀念逐漸形成,這為以后出現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奠定了基礎。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歷史教案】相關文章: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報告07-28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工作報告07-08
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調查報告04-15
經濟社會發展調研報告02-08
經濟發展建議11-19
發展區域旅游經濟的思路和經驗調研報告08-02
經濟社會發展調研報告11篇03-14
經濟社會發展調研報告(11篇)03-14
村委社會經濟發展現狀調研報告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