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音樂教案

時間:2022-02-25 17:39:22 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級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音樂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音樂教案

四年級音樂教案1

  教學內容:

  1、西洋銅管樂其介紹(小號、圓號、長號、大號)。

  2、欣賞《那不勒斯舞曲》。

  教學目標:

  1、了解西洋銅管樂器------小號、圓號、長號、大號的形狀、音色及演奏方式。

  2、通過對《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賞,能排列出樂曲的三個樂段;知道樂曲的三個樂段都是弱拍起奏;辨別樂曲的速度。

  3、通過欣賞,樂曲所表達的人物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欣賞《那不勒斯舞曲》。

  教學難點:

  1、辨別小號、圓號、長號、大號的音色。

  2、體會樂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演示法、欣賞法、創設情景法、談話法等。

  學習方法:

  欣賞法、表演法、討論法等。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帶、小號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課:

  師導:今天陶是給大家帶來幾位有趣的大嗓門朋友,他們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們愿意嗎?生:愿意!

  二、介紹西洋銅管樂器

  1、認識形狀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你認識其中那位朋友?(點擊課件,出示小號、圓號、長號、大號的圖片)

  圓號:溫和、高雅。

  長號:高傲、輝煌、莊重而飽滿。

  大號:低沉、渾厚。

  分辨

  師:聽完了四位朋友的美妙歌聲,大家記住了他們的嗓音特點了嗎?生齊:記住了。

  師:記住了?如果現在我們關閉畫面聽音樂,你能分辨出是誰在歌唱嗎?生:能——

  師:能?好,現在我們分成兩個方陣,比一比,看那個方陣分辨能力最強。(點擊課件,播放小號和大號演奏的《河邊對口曲》。)

  生:我聽出來了,是小號和大號在對話。

  師:對方方陣同意嗎?(同意)下面聽第二組對話。(小號與長號演奏的《河邊對口曲》。)長號與圓號的音色比較接近,這時可能會:

  甲陣:好像是小號和長號吧。

  乙陣:應該是小號和圓號吧。

  師:看來大家對這一組對話中的對話這一時還不敢肯定,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討論后在回答。

  甲陣:這一組對話應該是小號與長號。

  師:另一方陣?

  乙陣:我們也認為是小號與長號。

  師:說說你們是怎樣判斷的。

  生甲:因為長號的音色比較莊重。

  生乙:我同意他的意見,另外我覺得長號的聲音比圓號聽起來更威嚴一些,圓號聽起來較為柔和。

  3、了解演奏方法

  師:同學們回答的有理有據,精彩極了。但是,這么美妙的聲音是怎樣演奏出來的呢?請大家來看錄像。(點擊課件,展示小號、長號、圓號、大號演奏畫面)

  生:它們都是人來吹奏的。

  師:大家再想想,在龐大的器樂家族中,它們屬于民樂還是西洋樂器?生:西洋樂器。

  師:確切的說應該是西洋銅管樂器。(板書:西洋樂器)

  三、賞析《那不勒斯舞曲》

  1、判斷主奏樂器

  過渡語:在我們對四位朋友的形狀、音色特點及演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師請大家欣賞一首樂曲,大家聽聽是那位朋友在擔任主奏演員。(點擊課件,播放《那不勒斯舞曲》)師:從大家的表情和躍躍欲試的樣子就看得出,同學們已經聽出來了,就一起說吧!生:小號——

  師:(板書:小號)這首以小號為主奏樂器的樂曲,就是今天我們的欣賞曲目《那不勒斯舞曲》。(板書:《那不勒斯舞曲》賞析)

  2、樂曲簡介

  師:(點擊課件)《那不勒斯舞曲》師巴黎舞劇《天鵝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一小號為主奏樂器的意大利風格的舞曲音樂。作者,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3、熟悉旋律,正確排序。

  熟悉旋律

  師:首先來熟悉樂曲的旋律。(板書:旋律)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聽老師按書上的順序,用小號為大家吹奏。(第一遍,先分段吹奏;第二遍,三個樂段連起來吹;第三遍,讓學生跟著一起哼唱。)

  正確排序

  師:剛才老師是按照書上的順序吹奏的,請同學們在仔細的聽一邊樂曲錄音,判斷一下,書上的順序是否符合樂曲的演奏順序?(播放錄音)

  生:書上的排列順序是錯誤的。

  師:正確的該怎樣?

  生:正確的順序應為(2)、(3)、(1)

四年級音樂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賞《電閃雷鳴波爾卡》,感受音樂所表現的雷、點的音樂形象

  2、能用輕快、明亮的聲音學會演唱《踩雨》,體會雨中嬉戲的樂趣。

  3、能積極參加音樂游戲,培養自身的旋律流暢感。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體驗歌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

  教學設想

  本節課以“雨”的音樂形象為線索,通過“聽雨——戲雨——看雨——踩雨”四個教學環節進行設計

  “聽雨”這個環節讓學生感受樂曲《電閃雷鳴波爾卡》中雷、點的音樂形象,“戲雨”環節使學生在音樂游戲中培養旋律流暢感,“看雨”環節讓學生感知歌曲描繪的形象,“踩雨”環節讓學生在玩中熟悉音樂的節奏、旋律,以便剛好的學唱歌曲《踩雨》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 聽雨——聽賞《電閃雷鳴波爾卡》

  1、 唱《春雨蒙蒙》

  導入: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春雨也似乎是禁不住綠色的呼喚,“沙-沙-沙”的飄了下來,小草們把雙手舉得老高,迎接他的洗禮。聽《春雨蒙蒙》

  2、 聽《電閃雷鳴波爾卡》

  (1)、導入:春雨是柔和的,夏天的雨是怎樣的呢?你能聽到什么聲音?

  (2)聽賞《電閃雷鳴波爾卡》

  (3)生仔細聽辯“雷聲隆隆,電光霍霍……”

  (4)介紹作品

  (5)欣賞錄象帶

  3、說雨中趣事

  你愿意告訴大家在雨中的生活趣事嗎?

  二、 戲雨——音樂游戲

  1、導入

  下雨了,一把小陽傘撐了起來,紅、黃、藍……哪一把和“小紅是好朋友呢,大家幫忙來找一找

  2、音樂游戲《找鄰居》

  唱一唱,聽一聽傘上的旋律,你覺得“小紅傘“上的旋律與哪一句連起來唱最流暢

  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旋律流暢感,同時熟悉歌曲《踩雨》的旋律

四年級音樂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主要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找出表達課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感受維也納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資料。

  2、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給同學們帶來一首好聽的古典音樂,大家想不想一聽為快?(播放《藍色多瑙河》)

  介紹音樂:這首音樂叫《藍色多瑙河》,是由奧地利音樂家約翰施特勞斯所創作的一首華爾茲圓舞曲,旋律優美動聽。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就流淌在奧地利首都,被稱為音樂之都的維也納。(板書:音樂之都維也納)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主學習,初讀感知

  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走進維也納,通過文字來感受這音樂之都的魅力。

  1、請大家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課件出示生詞歐洲生涯裝飾金碧輝煌草坪優雅博物館街頭巷尾摻和鏤花梁柱阿爾卑斯山北麓華爾茲圓舞曲(指名讀,齊讀。)

  2、思考為什么稱維也納為“音樂之都”?在文中找出幾句重點語句來進行簡單地概括(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音樂搖籃音樂裝飾音樂生活音樂圣殿)過渡:你們真是學習的有心人,從課本上獲取這么多資料。維也納為什么會被稱為音樂之都呢?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吧!

  三、拓展交流,感受魅力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并要求找出這段的中心句

  1、中心句:“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搖籃”本來指什么?文中的音樂的搖籃指的是什么呢?(發源地)你從“搖籃”這個詞語,看出維也納和歐洲古典音樂有什么樣的關系?(歐洲古典音樂誕生在維也納這個地方,在這個地方得到了發展、進步。)小結:許多音樂家在維也納生活,在維也納創作出了許多震撼人心的音樂作品。是維也納這座美麗的城市孕育了他們的音樂生涯,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過渡:維也納給了那些音樂家以豐富的靈感,讓他們創作出無數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時,維也納又以這些偉大的音樂家為自己的驕傲。

  2、看,老師這里搜集了一些資料呢!出示“貝多芬、海頓、莫扎特、施特勞斯、舒伯特”相關資料。學生觀看并作簡單介紹。看完后,有什么想說的呢?(維也納真不愧是音樂的搖籃,真不愧是音樂之都啊!)

  3、在音樂中齊讀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1、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有疑問嗎?是呀,裝飾一般用物質材料,可是維也納這座城市的裝飾材料卻是音樂。音樂果真可以用來裝飾城市嗎?還是這里的“音樂”有所特指?(學生從文中找出答案)

  2、師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欣賞到了維也納這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的獨特風光。

  3、生齊讀第三小節

  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范讀。

  2、學生齊讀中心句(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師:從“離不開”這三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維也納人熱愛音樂到了如癡如醉的程度。(板書:如癡如醉)

  3、小結:音樂已離不開維也納,維也納人更是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音樂回蕩在維也納每一個角落,音樂回蕩在維也納人的心中。生齊讀第四自然段。要求在不同的場景中讀出不同的感受。過渡:維也納到處回蕩著優美的旋律。在大街上、在家里,我們都能欣賞音樂,但是最適合欣賞的地方則是歌劇院和音樂廳了。

  學生自學5、6、7段,然后交流學習收獲

  1、國家歌劇院世界歌劇中心、美觀大方、規模宏大、色彩和諧、藝術品

  2、金色大廳流光溢彩、金碧輝煌

  3、播放課件,欣賞國家歌劇院和金色大廳小結:維也納是一個音樂圣地,每一位音樂家都向往那里,每一位音樂家都以在那里舉辦音樂會為自己的目標;每一位愛好音樂的人都以到那里欣賞而感到自豪。讓我們帶著榮幸,帶著向往之情齊讀這一段。(學生齊讀最后一段)

  4、聽賞歌曲《好日子》。

  四、回歸整體,反饋成果。

  今天,我們做了一次音樂的文化之旅,從四個方面感受到了維也納這音樂之都所展現出的無窮魅力。同學們能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話寫下來嗎?

  (動手操作,發表學習感受。)小結:同學們,你們發表的是學習的感受,也是美好的愿望。這節課大家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熱情,最后讓我們在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優美旋律中結束這堂課。下課。

四年級音樂教案4

  教學內容:《小孩世界》

  教學重點:能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難點:音樂符號D.C的學習

  教學過程:

  一、師:我們前幾節課,通過欣賞演唱等形式,看到了我們美好的童年生活,同時也看到了山區兒童以及外過兒童的快樂的童年生活。童年是每一個人一生當中最美最無憂無慮的階段,那個時候我們純真,我們快樂,我們的天永遠是五顏六色的,就連我們這些已經工作的人都想重回童年,做一個小孩,因為春天永遠會伴隨著我們,我們可以自由自在的飛翔。就連作曲家們也無不羨慕你們,于是,創作了一首優秀的兒童歌曲《小孩世界》

  二、新授

  初聽歌曲:歌曲中都講了些什么?

  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再聽:輕聲哼唱旋律

  再聽:輕聲u哼唱旋律

  音樂符號的認識:

  在歌曲中有幾個音樂符號?(反復記號)(結束句)

  還有一個音樂符號你從沒有學過但是,也在歌曲中出現了,你能找到嗎?D.C--反復記號,教師講解它是如何進行反復的。

  學唱:教師范唱第一樂段

  教師彈琴,學生輕聲試唱第一樂段。

  教師指導演唱,注意附點音符的唱法。以及切分節奏的演唱。隨錄音學唱第二樂段,感受歌曲的愉快情緒。

  打擊樂器選擇為歌曲配樂。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這首好聽的兒童歌曲,你們學的很快。這里有幾個節奏

  出示節奏譜:

  xx|xx|xx|xx||(雙響筒)

  x-|x-|x-|x-||(撞鐘、鈴鼓)

  學生選擇適合歌曲的打擊樂器。

  隨錄音進行單一試奏。

  大家單打都很不錯之后,全體一起為歌曲伴奏。

  三、今天我們一起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小孩世界》伴奏,大家打多非常好。為歌曲增色不少,使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更加豐富了,更加能夠體現我們的童年生活是讓人向往讓人難忘的,希望我們同樣擁有快樂的童年,永遠有一顆純真的童心。

四年級音樂教案5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描述音樂表現的不同情感。

  教學過程:

  1、第一遍欣賞樂曲《豐收快樂而歸》。感受音樂中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情緒?這種情緒是由什么音樂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優美、快速的歡快等)?

  2、教師介紹樂曲。這是民樂合奏《東海漁歌》的第四部分《豐收快樂而歸》,表現了漁民們戰勝風浪之后,滿載豐收快樂而歸的情景。樂曲有三部分構成,每一部分的情緒是不同的,引導學生第二遍欣賞,分辨三個不同的情緒所引發的不同聯想。

  3、根據條件,教師可播放電影《海霞》的片段,補充欣賞電影插曲《織魚網》,增加學生對大海邊漁民勞動生活的感性認識。

  4、分段欣賞:能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1)開始是由什么樂器領奏的?

  (2)中間樂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樂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擊樂器為旋律伴奏。

  5、開一個音樂發布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如寫一段短文、畫一幅音樂情景圖、演唱或演奏第三段樂段的主旋律等。

  教學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能感受樂曲的不同情緒。

四年級音樂教案6

  一、教材分析:

  《我和提琴》:這是一首D大調的挪威兒童歌曲。3/8拍,一段體結構,全曲由五個樂句組成。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音樂執著的追求。

  二、教學目標:

  通過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民族風格以及音樂風格,體會歌曲所表現得歡快具有舞蹈性的情緒。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學唱《我和提琴》過程中掌握3/8拍的特點及學習找出曲調中的重復樂句,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曲式打下基礎

  三、教學重難點:

  1、3/8拍的含義及強弱規律在歌曲中的表現。

  2、歌曲中的弱起拍,第三樂句的附點八分音符節奏。

  四、教具學具:

  多媒體軟件、電子琴、錄音機、磁帶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1、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歐洲的美麗的國家挪威(課件)它位于歐洲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出示北歐地圖)“挪威”的意思為“通往北方的路”。它的首都是奧斯陸,是挪威著名的港口,也是全國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花是石楠花。

  (多媒體出示:介紹挪威及風景名勝等)

  2、我們了解了這么多關于挪威的知識,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挪威民歌,大家想不想聽?讓我們聽一聽,這首民歌講了一件什么事?(多媒體出示歌譜,聽范唱)

  【寓教于樂】

  1、歌曲中發生了什么事情?誰來講一講?你來講(作者養了一頭黃牛,每天都快樂的和黃牛生活在一起,但是后來卻用黃牛換來了一把小提琴,后來天天用小提琴演奏動聽的音樂,快樂的挪威人天天湊在一起唱歌跳舞,生活得快快樂樂。)作者把喜歡的黃牛換了一把心愛的提琴,說明作者更喜歡什么?(提琴)

  2、故事講得真好,誰給歌曲起個好聽的名字?《快樂的提琴》,《快樂的生活》很好。老師也起了一個名字《我和提琴》。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3/8拍的挪威民歌《我和提琴》,這是一首三拍子歌曲,大家非常熟悉的3/4拍歌曲《法國號》。3/4拍的強弱規律是強弱弱,我們用拍手來表現。(法國號音樂)。大家表現得很好,3/8拍和3/4拍都是三拍子節奏不同的是3/4拍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3拍,3/8拍則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3/8拍的強弱規律也是強弱弱,指揮圖示是這樣的。(課件)我們再來聽一聽《我和提琴》這首歌曲,仔細體會3/8拍子節奏,可用拍手表現,也可用指揮圖示表現。

  4、同學們表現很好,三拍子的舞步大家還記得嗎?我們一起跟音樂試一試。大家表現的很像挪威人,因為挪威人都能歌善舞。

  5、這首歌曲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情緒?(歡快,活潑)

  6、有沒有信心學會這首歌曲,我們只要學會這三樂句,這首歌就算學會了。

  (課件)第一句是弱起節奏,一二從第三拍開始唱。找同學起來唱,連唱兩遍注意第一遍的結尾唱兩拍,第二遍從第三拍開始唱也是弱起。

  第二樂句有一個附點八分音符(課件)跟老師一起連起來唱。和第一句一樣結尾兩拍反復一遍從第三拍弱起開始,但這兩遍不完全一樣,第一遍以5結尾,第二遍以1結尾。我們試一試。

  第三句是結尾句,請仔細聽(教師范唱)跟琴教唱。

  7、大家學會了嗎?我們跟音樂完整的輕聲唱一唱試一試,(范唱)你覺得哪一句還比較難唱?

  8、大家都學會了嗎?我們跟琴完整的唱一唱試一試。

  【表現歌曲】

  1、同學們,大家都唱出了挪威人民歡歌笑語,載歌載舞,幸福生活的心情,下面我們分組表現歌曲,哪一組愿意來為歌曲伴舞?哪一組愿意為歌曲用打擊樂伴奏?其他的同學來演唱歌曲吧。

  2、各就各位,音樂會現在開始吧。

  【拓展創編】

  1、提到了提琴,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我國一首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我國的音樂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一起來欣賞。

  (多媒體:聽《梁祝》)

  2、小提琴奏出了這么美妙的音樂真讓人陶醉,除了小提琴你還喜歡那些樂器?(揚琴,鋼琴,吉他……)你能不能把自己喜歡的樂器放到今天學習的歌曲中唱唱試試呢?(自由創編)

  找同學起來唱。(學生評,教師評)

  【完美結課】

  音樂能啟迪智慧,帶給我們無窮的快樂。請大家象挪威人那樣繼續追逐你的音樂夢想,讓音樂伴隨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同學們,讓我們盡情地唱起來、跳起來吧!學生在《我和提琴》歌舞活動中離開教室。

  【教后反思】

  通過這次教學我認為,老師不僅應該多關注學生,也要充分的相信學生,并把更多表現的機會留給他們,因為真樣就能讓能力稍弱的孩子也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還要加強。

四年級音樂教案7

  《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新疆民歌的特點,體會升記號在歌曲中的作用,唱準升記號、后十六、切分節奏及換氣記號等。

  2、能用圓潤的聲音,詼諧的情緒表現歌曲。

  3、知道阿凡提是個勤勞勇敢,幽默樂觀,富于智慧和正義感的人,引導學生做個機智勇敢,有正義感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學習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情趣。教學難點:唱準升記號,下滑音及切分音節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師生律動,感受新疆歌舞。

  1、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伴奏,師生在音樂的伴奏下共同起舞。

  2、共同交流,說一說你們知道的新疆。

  二、音畫同步,欣賞導入新課。

  1、出示多媒體課件,展示新疆風情,讓學生邊欣賞邊加強對新疆風土人情。

  2、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欣賞歌曲,導入新課

  三、欣賞歌曲,感受音樂風格。

  1、初聽音樂,感受音樂的風格、情緒。(愉快、高興)

  2、學生扮演阿凡提,彈著“冬不拉”,視唱歌曲中旋律。

  3、考考學生的聽力,聽兩組旋律。說一說它們是否相同?不同在哪里?講解變音記號——升記號。

  4、老師來扮演阿凡提,范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說說從歌曲中聽到阿凡提的什么品質?

  四、學唱歌曲

  1、按歌曲節奏,讀歌詞。跟琴伴奏讀歌詞。

  2、講解歌曲中的休止符,空拍的處理,并為休止符加入與歌詞相應的肢體語言。

  3、小聲像說悄悄話一樣跟琴聲,全曲模唱。

  4、找出歌曲中的升記號,并對歌曲第一句進行分析,師講解示范,試聽帶有下滑音和不帶下滑音的兩種感覺,哪種更能體現阿凡提的幽默、詼諧、俏皮。

  五、歌曲創編。

  1、對歌曲第二部分進行分析,應以什么樣的情緒演唱,創編肢體語言。

  2、為歌曲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加入打擊樂器,并創編聲音伴奏。

  3、全班同學一起加入創編,進行歌唱。

  六、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表現的非常棒,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像阿凡提一樣自覺保護自然環境,同時還希望你們在學習上自覺地克服困難,在生活上能夠幫助別人做一個機智勇敢、樂于助人的好學生。最后老師送同學們一首歌:《我是好少年XXX》在XXX處加上自己的名字。

  同在著溫暖的大集體,心中多歡喜。我們大家一家人,相親又相愛。學習要自覺,自信加努力,不管結果好與壞,任何時候不放棄。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我是阿媽的好孩子,我是好少年XXX,哎~~我是好少年XXX哎~~我是好少年XXX。

  《我是少年阿凡提》

四年級音樂教案8

  教學目標:學會演唱歌曲《茉莉花》,掌握江南風格的歌曲韻味。

  欣賞不同地區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

  教學重點:會唱歌曲《茉莉花》,能掌握弱起小節的演唱。

  教學難點:掌握江南《茉莉花》的韻味。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一位中國小女孩在億萬觀眾的注視中,唱響了一首中國民歌,你們想聽嗎?

  1、學生欣賞(播放2004奧運會閉幕式錄像片斷)

  師:你們聽出來是什么歌嗎?

  生:茉莉花

  2、談談感想

  師:在這舉世矚目的時刻,編導為什么選擇了《茉莉花》這首民歌。

  (生暢談)

  師:是啊,茉莉花代表純潔,代表純潔的中國的人民,更代表中國人民熱忱歡迎世界人民2008年到中國做客的一顆真誠的心。

  二、唱花——學唱歌曲《茉莉花》

  1、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茉莉花嗎?聞過茉莉花香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驚喜,你們看:(CAI展示江南風景及茉莉花圖片,背景音樂為民樂合奏的《茉莉花》)師在教室灑上茉莉花清新劑。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到了什么?(生暢談置身茉莉花叢的感受)

  2、學生練習呼吸及歌唱

  師:是啊,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小橋、流水、茉莉、花香。讓我們都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盡情的吮吸這芳香的花蜜吧!

  (師引導學生深吸氣,用哼鳴隨琴哼唱歌曲旋律)

  3、演唱歌曲及歌曲處理

  ①指導學生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詞

  師:你們剛才的聲音就像是天籟之音,相信加入歌詞,你們也一定唱得更美。

  ②解決歌唱難點

  師:美麗的茉莉花真是讓人愛不釋手。

  “讓我來將你接下,送給別人家。”聽到這句的時候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談感受)引導學生體會自己聞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舍不得摘的心情。帶著愛惜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五樂句,感受八分休止符“03”。

  ③表現相同的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引導學生用贊美的情緒唱。第一樂句、第二樂句的力度加強,更加深情的贊美。

  ④隨CAI有感情地渲唱歌曲。

  三、音樂欣賞

  1、欣賞不同風格的《茉莉花》。

  引導學生從速度、歌詞、情緒、語言、演唱方法等藝術要素出發,挖掘江蘇和河北兩首《茉莉花》的不同特征。

  師: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喜歡《茉莉花》,流傳最廣的是江蘇和河北的茉莉花。(CAI出示兩首茉莉花的歌譜及音樂)

  師生總結:江蘇的《茉莉花》委婉、秀美

  河北的《茉莉花》豪放、歡快

  師:是啊!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了不同的音樂文化。我們偉大的祖國民族眾多,各民族的音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我們以后要多學習,把我們民族音樂繼續發揚下去。

  2、欣賞不同表現形式的茉莉花,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師:《茉莉花》是一首譽滿中外的歌曲,有很多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曾演唱和演奏過,歌唱家宋祖英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開場曲就是《茉莉花》。這也是中國歌唱家第一次站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上,讓我們來欣賞這種精彩的一幕吧!(CAI出示演唱錄像)

  ①學生欣賞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茉莉花》;

  ②說說自己的感受(驕傲、自豪);

  ③說說宋祖英的演唱和自己演唱在情緒、節奏上有什么不同;

  ④說說歌曲還有哪些演唱形式,并聽一聽用法文演唱的茉莉花,學生談感受;

  ⑤聽賞和感受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樂曲——《茉莉花》;

  師:除了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歡這首《茉莉花》,而且經過改編,茉莉花的曲調變得更加優美、動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由中國“女子十二坊”演奏的樂曲《茉莉花》。(播放音樂)

  師:這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哪一種表現的茉莉花更能打動你的心呢?

  (生交流、討論)

  四、創造性表現

  師:我知道同學們都有很多藝術才華,今天我們就請大家盡情施展自己的藝術本領,把《茉莉花》用你們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

  (學生自由組合,用舞蹈、器樂、歌唱、朗誦等形式表現茉莉花)

  五、小結

  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僅是中國的藝術瑰寶,更是世界的藝術瑰寶,讓我們把茉莉花唱響全世界。

四年級音樂教案9

  【教學內容

  唱《堆雪人》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感受歌曲所表現的明朗和歡樂的情緒。

  2、指導學生在合唱時低聲區保持氣息和聲音的高位置, 并做到聲部的和諧與統一。

  3、將旋律模仿的手法,運用在學生旋律創作練習中。

  4、在新穎的教學環境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難點

  1、一個降號調歌曲的視唱與合唱。

  2、學生對新歌能進行創造性的綜合表演。

  【教學過程

  一、學生隨音樂聲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新歌曲調復習,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用口風琴輔助練習。

  1、一個降號調的音階練習。

  2、從三度音程練習入手練唱合唱部份(一)。

  3、從尋找曲調異同點入手練唱合唱部份(二)。

  4、練唱新歌曲調。

  5、口風琴合奏練習。

  三、新歌歌詞教學

  1.揭示課題,啟發學生對冬日環境的豐富想象或聯想。

  2.新歌范唱(采用多媒體演示)。

  3.學生學唱新歌。

  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內容, 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分別唱好新歌的齊唱及 合唱部分。

  四、小結:

  對本課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總結, 肯定學生主動學習及積極創新的精神。

四年級音樂教案10

  教學目標:《牧羊姑娘》

  1、感受樂曲的悲傷情緒

  2、通過對比欣賞使學生感到生活的快樂,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使學生了解下行旋律對音樂情緒的表現作用

  教學重點:1、感受《牧羊姑娘》的悲傷情緒

  2、利用多種感官(聽、唱、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對比欣賞,提高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教學重點:能體會稍慢的速度、疏松的節奏、旋律下行對表現悲傷情緒所起的作用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鋼琴 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談話:歡迎同學們和康老師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40分,我們今天的音樂旅程是--欣賞。請大家欣賞六段音樂,你們仔細聽,哪一段音樂表現了悲傷的情緒?把答案序號記在紙上,也可以記在心里。

  二、欣賞

  1、聽六段錄音;

  師:放六段音樂,生靜聽。

  討論:哪段表現了悲傷的情緒?生:可以拿出準備好的白紙記下序號,生:聽辨哪段表現了悲傷的情緒,

  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答(答案:第一段、第三段、第五段)

  2、復聽:

  師:那下面咱們再來聽聽這三段的音樂,你們仔細聽他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有區別?

  生:完整地聽三段錄音。

  注:學生聽不出來沒關系,可以再聽。

  3、導入用學生喜歡的語言,能激起學習欲望。學生自己聽辨,對學生聽音樂的能力是一個鍛煉,同時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小結:區別就是表現音樂的形式不一樣,前兩首是器樂曲,后一首是女聲獨唱。相同點就是三段音樂的旋律是一樣的,都表現了悲傷的情緒。

  4、演唱主旋律:

  師:既然同學們都說這三段音樂是悲傷的,那么咱們就來唱一唱主旋律,看看它是怎樣表現悲傷的情緒的。

  生:可以討論也可以獨立回答(不要求學生的語言多精確,貼近意思就可以了)(教師出示主旋律)

  師:無伴奏和學生一起唱,生:無伴奏和老師一起唱

  師:琴伴奏

  生:演唱

  三、升華

  分析主旋律的音樂表現手法:

  師:現在咱們就來分析一下這段音樂怎樣表現悲傷情緒的?生:按自己的理解分析

  板書演示分析結果:

  速度:緩慢的

  節奏:疏松的

  旋律行進方向:下行

  四、創造擴展

  1、歌曲欣賞: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這三首樂曲主旋律是一樣的,其實前兩首器樂曲是根據后面的歌曲改編的,那現在咱們現在完整地聽聽這首歌曲表現了怎樣的音樂形象?生:完整地聽歌曲體會音樂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出示歌詞),小結--悲傷的牧羊姑娘形象

  2、給歌曲取名字:

  師:咱們聽了器樂曲也唱了歌曲,你能給它取個名字嗎?

  師:對了咱們今天欣賞的就是由的《牧羊姑娘》

  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取名字

  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

  3、思想教育:

  師:大家看黑板,咱們今天欣賞的樂曲都和放牧和牧童有關,那么同樣都是牧童,可為什么他們的生活卻完全不同呢?(這是考查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了,不要求學生的思維局限,有自己的見解最好,主旋律的分析關系學生對音樂要素的理解,而唱熟主旋律是學生分析的前提)(給歌曲取名字能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提高興趣,為學生的快樂學習打基礎)(可以提示學生輕聲、深情的演唱)

  師:就是因為生活在舊社會,牧羊姑娘挨冷受凍,還受欺負。而咱們同學穿著整齊的校服、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應該怎樣做呢?

  再演唱一遍歌曲,結束今天的音樂旅程。

  結課

  師:咱們欣賞了一首動人的《牧羊姑娘》,最后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再來演唱一遍歌曲,結束今天的音樂旅程。

  第三課時、學唱《小小少年》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以聲傳情,展現快樂和煩惱增加的小少年。

  2、指導用歡快的音色,無憂無慮地演唱齊唱部分(稍弱);用和諧的音色,激情地演唱合唱部分(稍強)。

  3、理解節奏(弱起,附點節奏)對表現音樂作用。

  教學重點: 1.感受無憂無慮到煩惱增加的不同情緒。

  2.用和諧統一的音色演唱合唱部分,并培養學生在合唱中相互聆聽的能力。

  教學難點: 1.如何“合”成優美的音色,并激情歌唱。

  2.歌曲中的長音,附點節奏、弱起等要素。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鋼琴 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 聽音樂律動,感受歌曲情緒

  師:讓我們合著音樂的節拍,走進今天的音樂課。

  (:點擊頁面右邊的大音響藍色部分,播放口哨版《小小少年》。音樂可隨 時點擊頁面停止。)

  備注:隨著愉快、輕松、快樂音樂師生共同律動,前部分拍手節奏,后部分擺動 身體。

  二、 簡介歌曲《英俊少年》主題曲

  師:這段活潑的音樂旋律,你熟悉嗎?它是德國著名電影《英俊少年》的主題曲, 歌名叫《小小少年》

  (:點擊頁面,進入《海因切生活》的短片。)

  備注:全體學生邊觀看片段邊聽老師介紹海印切的少年生活。

  三、解決歌曲第一部分節奏難點

  師:現在讓我們一同去感受海因切快樂又有意義的少年生活吧。一起來讀一讀。

  (:點擊頁面,出示歌詞,頁面淡然無色。)

  師:你覺得此時的海因切快樂嗎?怎么讀讓他變得快樂呢?

  (:點擊頁面,出現附點節奏。)

  師:你注意到老師剛才那個字讀得最長?

  (:點擊頁面,出現“四”字的畫拍譜。)

  師:你們看,字體的顏色發生了變化,請你給紅色的字稍稍加強力度。

  (:點擊頁面,字體顏色發生熱情鮮亮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頁面顏色的變化,附點節奏、畫拍圖譜的出現和老師的正面引導, 讓學生深刻感受、體會海因切的前后心情變化。

  師:你讀得真有動感!同樣的感覺來讀讀這句。

  (:點擊頁面,出現又一鮮亮字體的樂句。)

  師:我們隨著音樂把兩句連起來讀一讀。

  (:點擊右下的小蘋果圖案,播放伴奏音樂。)

  四、合唱練習

  1、音程訓練

  師:快樂的少年生活陽光燦爛,快樂的少年生活歌聲不斷。我們也來唱唱吧。

  (:逐步點擊頁面,出現4組音程。)

  備注:老師逐一進行有效性的和聲音程訓練,先隨琴練習,再離琴看指揮練習。

  要求:1.提示每個音必須輕聲高位置歌唱。

  2.提示兩個聲部同時歌唱時,聲音要集中,和諧,統一。

  3.提示時刻注意聆聽另一個聲部。

  2、完整樂句練習

  師:將這4組連成一條旋律,你還會唱嗎?

  (:點擊頁面,在句首出現不完全小節11)

  備注:學生分別練習高、低聲部完整樂句,再進行合唱。

  要求:1.提示每個音必須輕聲高位置歌唱,整條旋律唱得輕柔,連貫。

  2.合唱時,聲音集中,和諧,統一,并學會聆聽另一個聲部。做到“沒有我,只有我們;沒有個性,只有共性”的和聲效果。

  設計意圖:和聲、視唱是合唱教學的基礎,本環節通過和聲訓練、視唱教學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和諧統一的歌聲,也給后面歌曲的合唱教學做鋪墊;同時這一環節樂句是通過和聲音程組合而來的,樂句間的變化也是循序漸進,這大大降低了難度,給予孩子們充足的自信心。

  五、歌曲教學

  1、聽歌曲范唱

  師:隨著時間一年年飛跑,小小少年轉眼高;隨著年齡由小變大,煩惱也增加了。讓我們走進小少年海因切的內心世界,聽聽他的心聲。 (課間:出示歌譜,點擊歌譜下方第1顆星星,播放全曲范唱。)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感受歌曲前后不同的情緒,給歌曲分段,并小結:歌曲的 前后不同的演唱形式:齊唱和合唱。

  師:像這樣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部,各自按照自己聲部曲調,同時演唱一首歌曲,我們稱為合唱。今天我們來學習歌曲的第一段。

  (:點擊頁面,出現第一段歌譜)

  師:我們一起來聽歌曲的第一段。

  (:點擊歌譜下方第2顆星星,播放歌曲第一段范唱。)

  2、聽合唱部分范唱,并進行練習鞏固。

  師:當歌曲唱到合唱部分時,請1、2組同學聽老師唱低聲部,3、4組聽錄音高 聲部。(:點擊歌曲下方第3顆星星,播放第二部分的范唱。)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細心引導,學生再一次練習鞏固難點,為下一步的學習解決了燃眉之急。

  3、學唱全曲

  師:你們都有一雙會聽音樂的耳朵!現在老師來唱歌曲第一部分,請大家用LU 模唱第二部分的低聲部旋律。

  (:點擊頁面,出現低聲部旋律和紅顏色LU音。)

  師:加大難度,帶入歌詞試試。老師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全體學生演唱第二部分 的低聲部歌詞。

  (:點擊頁面,歌譜出現第二部分的歌詞。)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歌曲的高聲部。老師請一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其余學生演 唱第二部分的高聲部歌詞。

  (:點擊頁面,歌譜出現第二部分的高聲部旋律。)

  師:其實,合唱的聲音是非常飽滿,非常統一的,現在老師同時彈奏兩個聲部, 請大家輕聲歌唱自己的聲部。

  六:課堂延伸

  師:最后,老師祝愿大家在成長的道路上快樂多多,煩惱少少……

  (:點擊右下角進入下一頁。)

  備注:全體學生隨《夢之旅》音樂,邊唱邊律動,走出教室。

  教學意圖:快樂激揚的歌聲,孩子們充滿活力;激情飛躍的歌聲,原少年們夢想 成真……

四年級音樂教案11

  一、教學內容:學唱《幸福拍手歌》

  二、教學目標:

  1、用歡快的、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幸福拍手歌》

  2、學生能夠自信的有表情的加上動作演唱《幸福拍手歌》

  3、能準確的演唱連續的附點節奏

  4.通過創編歌詞,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重點:

  1、帶上動作演唱《幸福拍手歌》

  2、掌握附點音符的節奏,并能夠清晰的吐字

  四、教學難點:感受音樂中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PPT鋼琴黑板

  六、教學過程

  (一)、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6分鐘)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用一個新的方式來問候,好嗎?老師拍一下手,同學們拍兩下。

  2.導入新課,引起興趣:

  師:同學們剛才都表現得非常好,接下來,老師給大家看一組可愛的圖片(放幻燈片),然后同學們告訴老師,這張圖片表達了什么?(生回答)

  3、總結幸福(板書“幸福”)

  師:那么你們現在覺得幸福嗎?你們用剛才拍手的方式來告訴我,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好嗎?(學生拍手)

  師:接下來讓我們聽一首歌,看看這首歌是怎么表達的幸福的?請同學們看著歌單,聽一遍這首歌。要求:(可跟著歌曲的節拍隨意做做動作,但是嘴巴不能發出聲音)

  (二)、學唱歌曲,登上幸福列車(板書并畫圖)(20分鐘)

  1播放音樂(板書:補充完整題目)

  師:那你們覺得這首歌演唱的時候應該是怎樣的心情呢?為什么會輕松愉快呢?

  2板書附點節奏型,解釋并學羽

  其實這都是有些小朋友(小附點)在起作用才使歌曲變得很歡快!好,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新朋友(出示附點節奏型幻燈片)聽辨并把小音符送回家,最后帶領學生打節奏。

  3、老師按節奏讀歌詞。要求:學生仔細聽并仔細看歌詞。

  4、老師:“同學們能不能按照節奏讀一讀歌詞呢?”要求:學生試一試。哪些句子讀的不好,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5、學生跟錄音范唱輕聲唱一唱。要求:積極唱好×.×節奏。

  6、老師伴奏,學生跟唱全曲。

  要求:(1)學生聽好前奏,聽老師喊拍起唱。

  (2)解釋弱起,開始的這一拍要唱的弱一點。重音在小節線的后面。

  (3)這一遍歌唱中不做動作。

  7、完整演唱歌曲(又慢到快!把歌曲感覺唱出來并帶強弱)

  (三)、創編歌詞(14分鐘)

  1、“同學們唱得真好,你們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達自己幸福的情感與心情嗎?”讓我們自己當一回小小作詞家,編一段歌詞唱一唱好嗎!(一段)

  2、自由討論

  3、學生上來唱,其他的同學配合做動作。

  (四)、小結幸福的列車開得真快,馬上就要下課了,老師想在歌聲中結束我們的這節難忘的音樂課,這樣老師就會有滿滿的幸福感,大家愿意幫我嗎?

  在音樂中結束這節課。

四年級音樂教案12

  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

  一、聆聽《船歌》、《水上音樂》、《劃龍船》,表演《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等五首作品,感受音樂對“水上的歌”主題的描繪,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交融關系。二、學習用上滑音、波音裝飾演唱的《小螺號》、使歌聲更具有活力更動聽。

  三、欣賞《劃龍船》,了解齊唱形式,并有感而發創作反映其他勞動的表演形式。

  教 學 內 容

  學習演唱曲《小螺號》;聆聽《劃龍船》

  教 材 分 析

  歌曲《小螺號》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過“小螺號嘀嘀嘀吹”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為2/4拍、羽調式、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由四個樂句組成,每樂句4小節,曲調規整。第一樂句的節奏型貫穿于四個樂句之中,緊湊的節奏使得旋律明快而富于彈性,情緒歡快跳躍。第三、四樂句采用了旋律的重復變化,尤其是第三樂句句中的七度大跳,形象地表達了螺號聲聲,盼望阿爸快回時的急切心情。第二樂段節奏拉寬,每句的尾音音調拉長,使人感到旋律舒展而又優美,波音的運用更營造了沙灘的寬闊和湛藍的海水這一情景,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然后曲調從“6 - 5 -3 -0”逐漸下移。最后結束在“1”音上。抒發了少年兒童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歌曲《劃龍船》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國許多地方有賽龍船的民間風俗。屆時,龍船的龍頭用彩球裝扮,參賽者頭扎布巾,身穿素衣,精神抖擻,揮槳如飛。船頭上還有一、兩人邊敲鑼鼓、邊唱歌,指揮劃手劃槳。岸上觀眾則以鞭炮聲、歡呼聲為比賽者鼓勁。

  這首民歌非常生動地表現了這一熱鬧場面。歌曲采用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由領唱高吭嘹亮的聲音唱出跌宕起伏、節拍感很強、富有號召力的音調;和唱者則用句幅短小、節奏鏗鏘、音調上揚的歌聲相應和,表現了激昂奮發的風貌。在領唱時,眾人還按劃槳的節奏呼喊著“”為其伴唱。在歌聲、鑼鼓聲中,眾多龍船如離弦之箭,劈波飛駛,你追我趕,煞是熱烈緊張。《劃龍船》這首民歌的旋律剛勁有力,音樂節奏和劃船動作的節奏緊相吻合,并以男聲一領眾和的形式演唱,具有粗獷豪邁的性格特征,因此從民歌體裁來說,它帶有號子的屬性。

  教學重點難點

  教 學 過 程

  一、學習表演《小螺號》

  情景導入:也許大家沒有海邊打漁人家的生活經歷,但是我們可以從影視的畫面中,書本的描述中想像漁村的孩子們就地取材,吹奏小螺號的情景。

  1、欣賞范唱。

  設問:歌曲的“景”是怎樣描繪的,歌曲中的“情”是怎樣表達的?

  2、學唱歌曲:

  (1)曲調的學習可分為兩部分,先學唱第一部分四句,關鍵是第一樂句4小節,因此這4小節一定要準確無誤,在四句都能流暢地唱好后,再加上滑音記號,講解上滑音唱法。

  講解:音樂知識:上滑音、波音記號

  1.上滑音記號記于音符右方(如3)表示從該音起音調向上滑,沒有固定落音。2.波音記號記于音符上方如唱作。

  (2)在第二部分曲調中,由于長音的時值是三拍半,如何唱準?最好的辦法是用指揮劃拍,因一個完整的二拍指揮是1小節,這樣既控制三拍半的時值,又有樂感。下策是數拍數一二、一二,缺乏音樂性。同樣在四句12小節能完整地唱好的基礎后,再加上波音記號,講解波音記號的唱法。

  (3)填上歌詞唱歌。注意前后兩個樂段的對比。唱好上滑音及波音,使歌曲更有風格、特色。

  3、表演歌曲。

  表演可采用多種形式,集體(齊唱、領唱)要顯示群體合作,個人(獨唱、領唱)要發揮個性特長。總之要表現漁家兒童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聆聽《劃龍船》

  1.民間風格導入。

  牐犐櫛剩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端午節)

  牐犜謖庖喚諶招磯嗟胤接腥龍船的民間風俗,你見過嗎?這一節日是為了紀念哪一位愛國詩人?(屈原)

  2.討論:賽龍船時,船上這么多人怎樣才能劃得動作一致、整齊?我們來實踐兩種形式比較一下,哪種更有利于調劑勞動者的精神和情緒,使動作劃一?A.口令;B.演唱號子(教師范唱《劃龍船》)

  3.初聽《劃龍船》。

  牐犐櫛剩赫饈贅璧難莩形式有什么特征?

  牐牻步猓荷轄誑謂擦碩萊與合唱。這首歌是領唱與齊唱。什么叫齊唱?(許多人唱同一曲調)請看教材上的圖解。

  聲樂演唱形式介紹——齊唱

  1.圖解:

  (1)幾個臉部。表示有兩個以上的人都在同時唱歌。

  (2)圖形譜。表示同一曲調。

  2.問題研究:比較研究。

  (1)齊唱與獨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齊唱與合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劃龍船》是一首勞動號子,這種體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領眾合”,能統一節奏、齊心協力參與勞動,提高勞動效益。

  4.復聽《劃龍船》。合著歌曲做劃船動作,在齊唱襯詞處合著音樂用打擊樂器加強其氣氛。注意動作的統一、整齊。

  5.分組討論設計表演,每組要選出一位“指揮”擔任“領唱”。

  6.表演展示。各組出一位評委委員組成評委會。

  牐牶獻乓衾鄭各組同時表演,評委打分。

  牐(評分標準:氣氛緊張熱烈,精神面貌奮發向上,動作整齊。)

  7.評委點評,宣布評比結果。

  8.分組設計自選(自定)勞動項目,編創節奏及號子。

  9.展示表演,評委點評亮分。

  10.小結:中國民間“水上的歌”。

  三、教師小結,下課。

四年級音樂教案13

  一、教材內容說明。

  本課是一個以“春”為情境主題的單元組合,內容包括演唱歌曲《春曉》、《春風》,聽賞小提琴協奏曲《春》和活動《春天歌會》。

  二、教學目標。

  1、能充溢感情地學會演唱歌曲《春曉》,體驗詞曲完美結合所表達的詩情畫意。

  2、能夠與同學們合作,用明亮、輕快的聲音自信地學會演唱歌曲《春風》。

  3、在聽賞《春》的活動中,能感知樂曲的情緒轉換,熟悉音樂主題,感受和表示樂曲描繪的情境,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說說每一樂章的音樂特點。

  4、能積極地收集有關春天的歌曲和詩歌,大膽地參與《春天歌會》的音樂活動,從中體驗到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唱兩首新歌。

  2、難點: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情境,并從中體驗到快樂。

  四、教學準備。

  CAI教學輔助軟件、電子琴。

  五、課時布置。

  第一課時

  一、學唱歌曲《春曉》。

  1、吟詩。

  先讓學生回憶有關春的詩句,然后老師輕輕吟誦《春曉》,學生說詩名,并展示《春曉》的彩圖和詩歌,全班按節奏吟誦《春曉》,然后請學生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什么。

  2、詠歌。

  讓學生聽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意境。

  (1)分段分組學習

  (2)將旋律分為三個局部學習

  3、起舞作畫。

  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感受、用自身喜愛的方式來表示歌曲的情感。

  二、聽賞小提琴協奏曲《春》。

  1、初聽《春》。(CAI課件播放《春》第一樂章)

  導語:許多歌曲和詩歌都描繪了生機盎然的春天,在下面這段音樂中你能聽到春天的聲音嗎?

  生靜聽后討論發言。引導學聽賞感受樂曲情緒,并展開想象。

  2、了解樂曲背景和作者生平。

  導語:同學們能在音樂中捕獲各種春天的信息,想象力真豐富。作者維瓦爾第為了使聽眾能更好得理解樂曲,題寫了一首十四行詩,用以描述每一樂章的音樂內容,讓我們來讀讀這些美妙的詩句,看看作者眼中的春天吧!

  (1) CAI課件出示詩歌。

  春天來了,鳥兒歌唱,無限欣喜,迎接春光。

  泉水淙淙,微風習習,好似喃喃細語。

  天空烏云籠罩,電閃雷鳴來把春報,

  轉瞬間風停雨止,鳥兒重又歌唱。

  老師和學生齊讀詩歌,感受音樂形象。

  (2) 教師結合課件介紹作者和小提琴套曲《四季》。

  CAI課件播放。

  3、復聽《春》

  (CAI播放配有春天動畫的樂曲《春》第一樂章。)

  (1)討論:樂曲中用的主要樂器是什么?模仿了什么的叫聲?

  (2)教師范奏樂曲第二主題,講解演奏技巧與音樂形象。

  4、隨樂哼唱

  導語:作曲家用音樂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春的世界,我們來唱一唱,用歌聲來表示春天的美景!

  (1)隨琴模唱,提出聲音要求。

  (2)隨樂哼唱,提出情緒要求。

  (3)隨樂唱譜,掌握音準節奏。

  教學后記:

  樂曲聽賞練習對提升學生的樂感很有協助,學生很感興趣,效果也很好。

  第二課時

  一、活動激趣——找春天。

  1、CAI課件播放:春景圖片。

  導語:在這充溢朝氣的春天里,我們的春天歌會正式拉開帷幕!同學們,準備好了嗎?

  2、CAI展示:春天的歌 春天的詩。

  導語: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春天的歌曲?來,唱一唱。(學生分別展示課外收集的有關春天的歌曲與詩歌。)

  3、唱一唱。

  個別演唱后,師生隨琴自由哼唱熟悉的歌曲。

  4、讀一讀。

  小組朗誦后,學生自由朗誦。

  二、 歌曲表示——唱春天。

  1、春風的歌(學習歌曲一、二樂句)。

  (1)聽春風。CAI播放《春風》第一、二樂句。

  導語;聽!春風正朝著我們走來呢!

  (2) 學春風。

  想象:春風是這樣向我們走來的?

  導語:唱一唱,哪一句更象春風在奔跑?

  (3)唱春風。

  ① 引導學生用“LU”輕生模唱,提出聲音要求。

  ② 加歌詞唱一唱。

  2、小樹、溪水和花兒的歌(學唱歌曲三、四樂句)

  (1)聽一聽。

  (2)學一學。

  (3)唱一唱。

  3、春天的問候(學唱高聲部)。

  (1)教師范唱歌曲最后一樂句。

  (2)學唱歌曲高聲部。

  4、演一演。

  (1)指導學生分角色、帶情緒隨樂歌唱。

  (2) 完整得演唱歌曲。

  5、春姑娘的伴奏。

  (1)唱春姑娘的伴奏。

  (2)課件播放春風的問候,師生唱春姑娘的伴奏。

  (3)師生合作。

  (4)生生合作。

  6、演唱全曲。

  7、分角色演唱。

  8、學生互評。

  四、小結。

  教學后記:

  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學習效果明顯,春天的歌會活動開展得很勝利。

四年級音樂教案14

  教學內容:《少先隊員采茶歌》

  教學目標:

  1、能用純凈、優美的聲音演唱《少先隊員采茶歌》。

  2、能積極地參與小組的活動,以合作的方式創編幾個舞蹈動作。

  教學重、難點:創編舞蹈動作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

  1、注意第一小節五度音程的音準。要具有跳躍感。

  2、注意第二小節圓滑線的唱法。要唱得連貫、柔和,和跳躍的形成對比。

  3、注意第三小節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

  4、第二樂段第一樂句可按頓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勻的節奏感,好象是有節奏的采茶動作一樣。

  5、后一個樂句第三小節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輕,并要做到聲斷氣連,使歌聲既分開又連貫,寄托著少先隊員熱愛茶山的情感。

  6、唱時要注意樂句的分句,可引導學生劃分樂句,做到正確地換氣。

  (二)欣賞有關采茶的音樂作品。

  1、器樂合奏《采茶撲蝶》

  2、廣西民歌《采茶歌》

  (三)創編采茶的舞蹈動作

  板書設計:純凈、優美

四年級音樂教案15

  教學內容:

  聽:“藍天白云”“朝景”“放風箏”

  唱:“我愛我的家鄉”“美麗的黃昏”“捉泥鰍”

  動:“露一手”

  豎笛:“小白船”

  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常規課》

  教學目標

  讓同學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開拓同學的思維,培養同學的想象力。在課堂上,同學思維活躍、情緒高漲,教學效果良好。

  教學內容

  一、常規歌訓練

  1、 學唱“上課歌”,集體創編動作

  2、 用音樂告訴同學,起立、坐下等基本常規

  二、節奏訓練

  ta t t ta a ta a men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0 |

  t t ta t t ta t t t t ta

  三、卡農訓練

  1、音階練習(用手位協助);2、單和弦練習;3、輪唱練習。

  第二課時 《我愛我的家鄉》

  教學目標

  一、學唱《我愛我的家鄉》歌曲,讓同學在層層深入的音樂實踐中自然地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并結合美術、舞蹈、扮演等多種形式表達自身熱愛家鄉的情感。

  二、欣賞《藍天白云》,感受小鳥在藍天自由自在的飛翔。

  三、創設情境,設計簡單而實用的歌曲圖譜,使同學淺顯易懂的理解和學習歌曲,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自身家鄉的美好景物編成歌詞;

  難點:唱好連音線,用美妙的歌聲贊美祖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律動:《藍天白云》請你們跟我這樣做。

  2、問:你聽到的是一段怎樣的音樂?(同學回答)這音樂給我們感受到小鳥在藍天自由自在的飛翔

  3、復聽音樂。引:讓我們帶著不同的感受再次聆聽音樂吧!

  二、主動探究,學唱歌曲。

  1、在這美妙的音樂中,我們看到了什么?(出示家鄉的畫面),我們用什么形式來表達家鄉的美麗呢?歌聲!

  2、老師范唱。

  3、師生接龍哼唱。

  4、同學獨立哼唱。鼓勵同學采用自身的方式,如吹口哨或用“lu”、“la”哼唱、視唱等。

  5、給旋律取名字,引:這么動聽的旋律,我們取個名字——“我愛我的家鄉”。?

  6、根據同學的回答出示歌詞,學唱歌曲。

  7、采用接唱方式學唱歌曲。

  8、引導同學用優美、活潑的情緒和自然的聲音演唱。

  9、分組討論:可采用哪幾種形式來演唱?。

  ①、加上人聲:朗誦詞,同學的歡呼聲等。

  ②、加上樂器:模仿同學們上學的腳步聲、讀書聲、課間玩耍聲等。

  ③加上簡單的形體動作表示家鄉的情景。

  三、創作實踐,拓展遷移。

  1、激發創作欲望,根據圖片,師生一起創編歌詞

  2、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創編,教師巡回參與,四人為一小組,創編歌詞:。

  3、各組展示新作品,師生一起演唱新創編的歌詞,并評選出最佳作品。

  5、各組展示創作扮演效果,師生評價。

  四、課堂延伸。

  1、作業:你還能創編出幾首不同歌詞的歌曲?

  2、各組唱著自身創編的歌曲愉快地出教室。

  第三課時 《美麗的黃昏》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唱三部輪唱歌曲《美麗的黃昏》,鞏固已初步掌握的合唱技能,要求用優美、和諧的聲音較好地表達歌曲的意境。

  2、 通過練習讓同學學會用不同的音樂表示手段去扮演歌曲。

  3、 通過欣賞,培養同學聽辨樂器音色的能力,了解器樂曲塑造音樂形象的特點,感受樂曲的形象。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用優美、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

  2、教學難點:唱好三部輪唱。

  教材分析:

  《美麗的黃昏》是一首簡易而富有效果的三部輪唱曲,3/4拍,全曲只有三個樂句,一、二樂句構成美妙的三度和聲,第三樂句連續的“do”音進行實際是主音的持續,在輪唱過程中實際形成了三部合唱曲“叮咚叮咚”描寫平靜的教堂鐘聲,使全曲顯得寧靜而美妙。

  教學過程

  一、常規訓練

  1、節奏練習: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0 |

  t t ta t t ta t t t t ta

  2、視唱練習

  (!)、出示旋律:p2

  (2)、練習一聲部視唱。

  (3)、練習三部輪唱。

  二、感受歌曲

  1、觀賞畫面“黃昏情景”,同學們,這幅畫中你看出了什么?能說一說嗎?如我們用歌聲表達的話那就更美了,請聽------。

  2、聽范唱《美麗的黃昏》,體會歌曲的速度、情緒。

  3、學唱歌曲。

  (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2)、根據歌曲的情緒,給三個樂句加上漸強、漸弱記號,再唱一唱。

  (3)、用不同速度演唱這首歌曲,說說表示的情緒和意境有什么不同。

  (4)、第一遍齊唱,第二遍分三組輪唱。甲組先開始,唱至第二行時,乙組從頭開始;乙組唱第二行時,丙組從頭開始。

  4、完整演唱歌曲。

  三、綜合練習

  1、歌曲《美麗的黃昏》輪唱時,可用動作或隊形變換來配合。

  2、動作:為三個樂句分別想一個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

  3、隊形:按輪唱聲部進入的順序,用不同的隊形,邊走邊唱。

  四、欣賞《朝景》

  1、初步聽賞全曲。

  2、試哼唱書上旋律,它在樂曲中一共出現了幾次?

  3、選擇樂曲與小伙伴合作扮演。

  五、小結

  第四課時 《捉泥鰍》

  教學目標

  一、學唱歌曲《捉泥鰍》。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到我們可以“學習”泥鰍的身手。

  二、認識四四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四拍。

  三、欣賞(童聲合唱)“放風箏”。

  四、學吹豎笛“小白船”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活潑地心情演唱好《捉泥鰍》歌曲;

  難點:創編“捉泥鰍”的動作,用豎笛吹好“小白船”歌曲。

  教學過程:

  一、欣賞〈放風箏〉

  1、師:古人云:一年之計在于春。的確,春天是個美好的季節。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春》嗎?

  師:那么,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生:春天可以放風箏。

  師:現在請大家聽賞〈放風箏〉樂曲。

  2、跟著音樂感受〈放風箏〉的心情,用動作來表示。

  二、音樂引入 學唱歌曲

  1、 同學們我們放著風箏來到了田野,你們瞧,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捉泥鰍;你們捉過泥鰍嗎?捉起來容易嗎?請你們聽他們是怎樣捉泥鰍的。

  2、教師范唱

  3、用聲勢感受歌曲旋律

  4、師:這首歌曲是幾幾拍?四四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四拍,強弱規律:強弱次強弱。

  5、視唱歌譜,感受強弱次強弱規律師

  6、按節奏朗讀歌詞

  7、跟琴學唱歌曲

  三、創編動作

  1、觀賞玻璃瓶中的泥鰍的動作

  2、根據歌曲集體創編泥鰍動作,創設情景進行扮演。

  四、學吹豎笛“小白船”

  1、視唱“小白船”旋律,感受喚氣處。

  2、學吹高音ri mi

  3學吹歌曲“小白船”

  五、小結

【四年級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湘教版音樂教案02-15

湘教版四年級上音樂教案02-15

湘版四年級上音樂教案02-16

人音版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2-16

小學傳統音樂教案02-16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02-16

蘇少版小學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2-16

清明節音樂教案02-24

大班音樂春天來了教案02-24

小學音樂簡單教育教案02-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一级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北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婷婷色五月欧洲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