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光三語文教案(通用1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色光三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次“語文七色光”安排了4項語文實踐活動,內容有:用獨體字組成合體字,填數字組成四字成語;積累格言警句;閱讀知識短文和聽力的訓練。練:
(1)組合體字,這項練習教師需說明:一個字可以和其他字組成新的字。讓學生獨立完成,培養學生識字、辨字的綜合能力。
(2)填數字、組成語。學生根據本單元的學習,自己獨立完成填空,激發其對學習數字成語的興趣。日積月累:積累格言警句,本欄目安排了兩句名人名言,目的是培養學生搜集積累名言警句的興趣和習慣,并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誨。知識窗:閱讀知識短文《海的名字》,了解關于以顏色命名海洋的一些知識,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聽:聽力訓練《顛倒歌》,要求學生找出其中錯誤,培養其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用獨體字組成合體字,進一步理解獨體字與合體字間的聯系,提高對字的綜合辨析能力。
2、通過讀、記、畫、說的方法積累四字詞語和名言警句,使學生養成積累的良好習慣。
3、通過閱讀知識短文,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對自然科學的喜愛之情。
4、通過聽力訓練活動,讓學生聽句子,找錯誤,培養他們專心傾聽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練習用獨體字組成合體字,并注意書寫的間架結構和筆畫變化。
教學準備:反映名言內容的漫畫和課件,關于海洋命名的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課件演示)同學們,又到我們一起走進“語文七色光”的時間了,相信這一次你們一定會從那里獲得更多新的知識,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二、進行各項語文實踐活動。
1、練。
(1)組合體字。
①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②學生思考并獨立完成。
③檢查完成情況。學生匯報朗讀組成的合體字。
④說說獨體字與合體字的關系,在書寫時應注意一些什么。
⑤小組內交流。
⑥教師小結。書寫中,“粉”中“米”第6筆的“捺”變成了“點”,“好、妨、奴”的“女”字第3筆是“提”不是“橫”,而且不出頭,“板”的木字旁第4筆由“捺”變“點”,“對”的“又”字“捺”變為“點”。⑦指名學生上黑板書寫,比一比誰寫得好。
(2)填數字、組詞語。
①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填空。
②開火車接讀成語。
③通過“聽一聽、猜一猜”活動,說說對成語的理解。(課件演示或教師情景描述)如:花園里開著各種顏色的花,可用什么成語來描述?(五顏六色)蝴蝶和蜜蜂從各個方向趕來。(四面八方)
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讀記記。
⑤你們還知道哪些和數字有關的詞語?
2、日積月累。
(1)同學們,你們知道了許多名人名言,今天,可愛的小松鼠又給我們帶來了名人名言,大家想知道嗎?打開書,趕快來看看吧!
(2)學生自由讀。
(3)指名讀、齊讀。
(4)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名言的意思。
(5)(課件演示)契訶夫名言漫畫圖;艾青名言。
(6)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記。
(7)誰能說一說你搜集的有關真偽方面的名人名言?
(8)小結:同學們說得真不錯,希望你們記住自己喜愛的名人名言,給它們配上畫,并編成故事,告訴老師和同學,好嗎?
3、知識窗。
(1)(課件演示)“海”的畫面,師:同學們見過大海嗎?你都知道哪些海?
(2)打開書,看看書中提到了什么海?
(3)學生自由讀短文。
(4)指名學生讀短文。
(5)小組內交流。通過讀短文,你知道了什么?紅海為什么是紅色的?
(6)學生匯報。
(7)課件出示“紅海”“黃海”“黑海”畫面。通過課前的資料收集,指名學生說說相關知識。
4、聽力訓練。
(1)導言:頑皮的小猴今天要帶給同學們一首歌,可是,因為小猴在學唱歌的時候很不專心,他把歌詞弄錯了,大家來聽一聽,看看他錯在哪兒?告訴他,好嗎?
(2)教師用較慢的語速范讀《顛倒歌》。
(3)學生邊聽邊思考、記憶。
(4)教師用較快的語速再范讀一遍。
(5)誰能說說其中的錯誤?請學生進行回答。
(6)分角色扮演不專心的小猴,試著背一背《顛倒歌》。
(7)大家評一評。
(8)請表現好的同學介紹經驗。
(9)小結。同學們,同勇于發言一樣,專心傾聽也是一種學習能力和好的習慣,你們可不要像這只不專心的小猴一樣鬧笑話呀!
附:顛倒歌
咬牛奶,喝面包。
夾著火車上皮包。
東西街,南北走。
出門看見人咬狗。
拿起狗來打磚頭,
又怕磚頭咬我手。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2
教材簡析
“語文七色光三”中安排了4項內容:“練”是讓學生在具體的運用實踐中區別“她、他、它”的用法。“日積月累”中安排的是一首優美的小詩,鼓勵學生熟讀并背誦下來,更鼓勵學生在課后再多讀、背這樣的詩。“知識窗”中介紹了幾個特別的日子,告訴學生還要記住父母的生日。“聽”的訓練,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傾聽,了解短文內容,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象,講故事。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這一理念。根據單元主題設計的相關語文學習活動“語文七色光”,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多途徑,突出了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課內外的溝通、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及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以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從而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語文的信心,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毖嵴確使用人稱代詞。
2蓖ü反復朗讀掌握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激發學生積累詩歌的興趣和愿望。
3比醚生了解并記住幾個特殊的節日,培養學生對親人的關愛之情和對家庭的責任感。
4蓖ü聽故事培養學生的聽記能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策略
結合本單元“關心、幫助他人”的主題和學生的實際,建議采用以下的方法。
1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有趣的活動和生動的情境中,認識語言、積累語言,開闊視野。
2讀一讀,背一背,說一說,想一想,演一演,使學生在盡情享受快樂學習的同時,既能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又能達到同學間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練
1.讀一讀這3句話,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議一議每句話中應填哪個“tā”(她、他、它)?(提示學生區別“他、她”時,可根據字的偏旁識記,而“它”的字形結構是與人無關的,所以在表示除人以外的其他事物時,用“它”。)
3.照樣子,互相說幾個這樣的句子。
二、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詩歌《摘星星》。
2.自己讀一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同桌互相練習背一背。
5.延伸知識:像這樣的小詩你還會嗎?
6.布置學生課下再搜集這樣的小詩,準備好后舉辦一次詩歌朗誦會。
三、知識窗
1.讀一讀。
2.小組內互相說一說都知道了什么。
3.引導學生說一說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分別是哪一天,你給父母過過生日嗎?
4.說一說今年的父親節、母親節、老人節是哪一天,在小組里互相說說你想在這些節日里為他們做點什么。
5.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特別的日子,該怎樣做?
四、聽
1.看圖,仔細聽錄音,想想這個故事講了什么內容。
2.再聽錄音故事,說說胖胖的小手都為家人做了什么。
3.想一想,蘭蘭長大以后,這雙小手還會幫助家人和別人做哪些事情?同桌互相說一說。
4.小組內互相講一講這個故事,并分角色演一演。
5.指名講故事,表演。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進行字生增,解詞造句的訓練,豐富學生詞匯,強化段的表達要有序。
2、背誦古詩并擴展背誦目。
3、閱讀介紹對聯的短文,擴展知識面
4、進行搜集,春聯的實際活動。
重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難點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
教具投影
教程
一、第一項 練
1、找一找、寫一寫你在這個自元中增識的漢字,并進行評比和鼓勵。
2、按要求寫詞語
①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再匯報許可證。
②注意答案不唯一。
3、把句子排列成通順的話。
①嘗試獨立完成。
②反饋說出排列順序,產說明理由。
4、排后讀一讀。
二、第二項 日積月累
1、自由讀詩,讀后談對詩的理解。
2、師適當講解,指導背誦。
三、第三頂 知識窗
要自由讀短文,了解并于“對聯”的一些知識和春聯的含義。
四、大家一起來
1、出示春聯、交流。
2、小組合作,編寫春聯
3、編成一本《春聯集錦》。
五、作業 抄寫
板書設計: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運用按音序、按部首查字法,弄懂字義。
2、積累有關描寫少年的詞語、句子、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在學生掌握兩種查字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所在詞語選擇合適的字義。
2、培養學生善于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表現古詩詩意的圖片。課前布置學生找到原詩。
教學過程:
一、練。
這個練習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復習鞏固所學過的兩種查字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并用這兩種查字法查字。同時引導學生要根據字所在的詞語為字選擇合適的字義,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語文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二、日積月累。
這個欄目安排了描寫少年兒童童心、童趣的詞句和古詩,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朗讀、背誦加深對本單元主題的感悟,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1)放手讓學生自由度日積月累1中的詞句。
(2)簡單說一說這些詞句的意思。
(3)教師簡單介紹一下荀子和《荀子》。
《荀子》此書為戰國末期趙人荀況及其弟子所著。
(4)指名讀,分組讀,齊讀等形式讀,讀通讀順,讀己的感受。
(5)引導學生看日積月累2中的插圖,簡單說說圖意。然后出示股市的詩句,引導學生一一相對應。
(6)用自由讀、分組讀、比賽讀等多種形式讀,讀出韻味。
(7)引導學生交流課前尋找的原詩。
(8)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知識短文,豐富知識短文。
2、通過聽故事并轉述故事,培養學生聽、說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養成用心聽、認真記的好習慣、并培養學生的復述能力。
教學過程:
一、知識窗。
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生存、保健和受教育的權利,國際婦女聯合會于1949年11月在莫時科舉行會議,決定把每年的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
(1)自由讀、互讀,讀后交流讀懂了什么。
(2)你對“六一國際兒童節”知道多少呢?哪一年的兒童節你記憶最深刻?為什么給你留下了這么深的印象?
(3)今年的兒童節你打算怎么過?
二、大家一起來。
(1)要求:一是聽的時候要用心聽;二是記住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有哪些主要的活動。
(2)教師講故事。
(3)引導學生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4)小組內互相講講這個故事,評出最佳的成員參加全班的比賽。
(5)評優點和不足,評出優勝者。
(6)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填成語、關聯詞語的練習,感知語言的運用情境,了解復句中分句間的邏輯關系。
2.積累名人名言和名句。
3.了解“甲午戰爭”的有關知識。
4.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和口語表達的能力。
難、重點:
在語言環境中學會恰當運用成語和關聯詞語,積累名人名言和名句。
教學準備;搜集愛國的圖片。
課 時:1課時
教學流程:
一、練。
1.先讓學生自由讀成語,默讀5個句子,試著給成語找到合適的位置;說出依據再動筆填寫。
2.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幾個成語,再用這些成語說一句話。
3.讀題,指導研究例句,分析分句間的關系試者填空。
二、日積月累。
1.學生在小組內讀一讀。
2.教師檢查朗讀情況借助投影介紹名人,講解名言的大意。
3.背誦名言、詩句。
三、知識窗。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甲午戰爭”。
2.觀看錄象。
四、大家一起來。
1.將課前準備的圖片拿出來,和同桌說一說。
2.指名到前面介紹圖片。
五、布置作業。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字詞句訓練,鞏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與運用。
2. 積累名言、成語,幫助學生豐富語言,發展語言,理解自尊和尊重別的重要。
3. 讀懂名人幽默故事,培養學生的幽默感。
教學重點:
鞏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背誦名人名言。
教學準備:
把名言的內容用漫畫表現出來。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練
(1) 形近字組詞。
先分析例子了解偏旁部首的含義與組成詞語的關系;默讀、齊讀形近字;說一說是怎樣使用的?
(2) 訪寫句子。
反復朗讀,感知句意。分析句子間的關系。訪寫句子。
2.日積月累。
(1) 老師范讀,簡單介紹人物。
(2) 放手讓學生自讀,讀熟為止。
(3) 借助漫畫理解名言。
(4) 練習背誦。
(5) 拓展: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關于自尊自強的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1、 知識窗。
自讀,互讀,讀后交流。
擴展:講故事。
2、開心一刻。
a) 正確讀一讀。要有感情。
b) 議一議兩人的話外之一是什么?
c) 編一編:把幽默改成短劇,適當加一些內容。
d) 演一演:先表演后展示。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完成練習中的兩道語文基礎知識題目。
2、積累名言警句。
3、閱讀知識短文,拓展知識面。
4、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縮句練習
教學準備:反映人類交通工具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給下面的字換偏旁,成為新的字,再組詞。
難———堆、誰、準、推……
樣———洋、癢、佯、徉……
蝙:遍、編、匾、……
媽:碼、瑪、螞、馮……
二、照樣子寫句子。
抓住主要意思,主干的訓練。
參考:
1、貝爾興奮。
2、“多利”是復制出來的。
三、日積月累
激發學生的熱愛科學興趣。
四、知識窗
1、讓生課前查找資料。
2、閱讀短文理解。
五、小制作
要求:
1、自己制的
2、交流
3、評比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七色光》安排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探究日光的色散現象(包括分解陽光和混合色光);第二部分是濾光實驗。
探究日光的色散現象,先由學生聯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顏色和成因,引導學生制造彩虹光影--分解色光,再通過陀螺的旋轉做色散的逆實驗--混合色光,分析其中的光學原理。時間許可的話,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觀察并思考“顏色的排列順序、色塊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看到的效果”諸如此類的問題,以求觀察與研究的結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做光的色散實驗,知道光能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能對此進行觀察研究;
2、使學生學會做光的合成實驗,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日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3、使學生認識色光可以被過濾掉,感受濾光紙下的神氣世界,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愛好,并能從中感受科學實驗的樂趣。
教學準備:
手電筒、鏡子、硬幣,水盆(裝水)、陀螺(涂上七種顏色的圓形紙片)、紅、黃、藍3色玻璃紙和白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牛頓與七色光的故事
1、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27頁的“牛頓和七色光”材料,仔細觀察兩幅插圖。
思考:大家讀懂了什么?說說這兩幅圖各表示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內容?
2、組織交流。
二、做彩虹光影實驗
1、師:夏天,雨后的傍晚,常常會看到彩虹,誰能說說彩虹是怎樣形成的?(空中的水氣反射陽光)它有幾種顏色組成?
2、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
3、師:你們能制造出一個彩虹嗎?
4、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介紹人工彩虹的制作方法:在盆中倒一些水,把鏡子斜放在水中,可用硬幣抵住鏡片,以免滑動,把一張白紙斜立在鏡子前方,用手電筒對著鏡子照射,調整鏡子和手電筒的角度,很容易在白紙(或墻上)發現彩虹光影。
5、學生制造彩虹活動。
6、學生匯報活動情況。
7、師:制造彩虹的方法很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在哪里看到過類似現象?
(晴朗的白天,噴泉旁邊的水霧中就能看到彩虹;晴朗無風的.日子里背對太陽,用噴霧器朝空中噴水,將會在水霧中看見一道彩虹。)
三、玩陀螺
1、制作陀螺。
學生上課前能夠帶來現成的陀螺最好。如果沒有現成陀螺,教師分發準備好的圓形紙片(稍硬些)等材料,讓學生裝在鉛筆上,指導學生制成一個簡易陀螺。
2、指導學生猜測:陀螺旋轉后會產生什么現象?
3、學生活動:旋轉陀螺并進行觀察,填寫好實驗記錄。
4、師生討論。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這是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實驗。
5、拓展思考:陀螺旋轉的方向、色彩的排列、色塊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白色光合成的效果?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完成練習中的兩道語文基礎知識題目。
2、積累名言警句。
3、閱讀知識短文,拓展知識面。
4、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縮句練習
教學準備:反映人類交通工具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給下面的字換偏旁,成為新的字,再組詞。
難———堆、誰、準、推……
樣———洋、癢、佯、徉……
蝙:遍、編、匾、……
媽:碼、瑪、螞、馮……
二、照樣子寫句子。
抓住主要意思,主干的訓練。
參考:
1、貝爾興奮。
2、“多利”是復制出來的。
三、日積月累
激發學生的熱愛科學興趣。
四、知識窗
1、讓生課前查找資料。
2、閱讀短文理解。
五、小制作
要求:
1、自己制的
2、交流
3、評比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次語文七色光有四個欄目“練”“日積月累”“知識窗”“聽故事材料”,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之中學習。
教學理念:
1、語文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語文的課堂是開放的。
2、讓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悟代詞的正確使用方法。
2、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3、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文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文字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學生收集的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在這有趣的《語文七色光》中見面了,我們會在這里學到許多新知識,增長見識。
一、選字填空
1、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2、讓學生多讀例句,然后小組里討論。
3、結合字義的生活實際,舉例來熟練代詞的使用權用方法。
二、日積月累
1、自由讀小詩
2、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體會詩中“我”美好的愿望。
3、鼓勵學生課外多背同首這樣的小詩,在班上交流。
第二課時
導言: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在“語文七色光”園地中開展活動,請你們繼續努力。
一、知識窗
1、自由讀,讀時不認識的字看拼音,然后分小組說一說通過這個知識窗你了解了什么?
2、補充提問:你知道你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嗎?你給自己的父母過過生日嗎?今年的父親節,母親節,老人節分別是哪一天?你想在父親節,母親節,老人節或他們的生日的時候為他們做點什么呢?
3、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特另的日子,在這些特別的日了里我們應該怎樣做?
二、“胖胖的小手”
1、先讓學生仔細聽,聽明白再以小組合作的方法談自己的想像。
2、選取出組里講得最好的在全班把想像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要求:
1、通過綜合練習了解漢字可通過增加筆畫組成新字及象形字的變化等知識。
2、積累新三字經及古詩等語言材料。
3、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學校,使本單元學習的知識得到應用。
教學重、難點:漢字增加筆畫組成新字及象形字的變化。
教學準備:每小組一朵生字花、板畫筆、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看,誰又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出示課件:龍龍和文文)
師: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語文七色光三。(板貼課題)還記得我們的口號嗎?
師:走進語文七色光,
生:我們心情好舒暢。
師:這里知識大匯萃,
生:長了知識有力量。YE!
二、趣味闖關:
師:首先讓我們進入第一關,練。(板貼練的標致)
師:不練不知道,
生:一練真奇妙。YE!
師:同學們,我會變魔術,你們相信嗎?不相信啊!那就給你們露一手。(出示卡片:一)你們看,這是什么字?(一)你們看它變成了什么?(十)
師:這個“一”啊,它非常的奇妙,只要你給它加上一筆或是幾筆,它能變成許多新字,想試試嗎?(想)許老師想請你們組成魔術小組來合作完成好嗎?(好)老師給你們每個小組準備了一朵大紅花,請你們把變出的新字寫在花瓣上,看哪組變得又多又快,完成之后和你們小組的伙伴一起讀一讀你們變出的新字。好,開始!(生寫、讀,并把花貼到黑板上)
師:小魔術師們這么快就變出了這么多字,真是了不起啊!我們來看看小魔術師們變出的字,哪組的字寫的最漂亮呢?我們來評一評。(生評)那這一組誰愿意來領同學們讀一讀你們變出的這些字?(生領讀)
師:誰還愿意把你喜歡的字讀給同學們聽啊?(生讀)
師:剛才,我們給一字加上一筆或幾筆,同學們變出了那么多的字,現在給“日”字,只加一筆,看看你們能變出哪些字?(同學們說,課件演示)“由、申、甲、田、目、白、電、舊、旦”
師:同學們可真是了不起的魔術師啊!快為自己慶賀一下吧!
師:緊張過后讓我們輕松一下吧,下面讓我們跟隨兔博士一起走進知識窗去看一看吧!(板貼知識窗的標致)(課件演示,兔博士: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我們今天的漢字是怎樣變化而來的嗎?古時候的人,有時會根據東西的樣子來造字,這樣的字叫象形字,小朋友你們眼前看到的是一座高山,古人根據它的外形,造出了這個象形字,你們看,它們像嗎?后來演變的這個字就是簡化象形字,它更接近我們現在的漢字,再后來經過幾千年的變化,這個字慢慢地就變成了現在的“山”字了。
師:聽了兔博士的話,同學們是不是學到了一些知識啊?你們想不想再多認識幾個象形字朋友啊?(想)那老師就滿足你們的愿望,我們再來看四個象形字的演變過程。(課件演示“木、鳥、水、禾”)
師:獲得了知識,我們就獲得了力量。下面讓我們進入第二關,日積月累(板貼日積月累的標致)要想闖過第二關,我們還得回答龍龍和文文提出的問題。(課件文文:小朋友們你們能告訴我們,你們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生嗎?)(生略)
師:龍龍和文文最愿意和你們這們的學生交朋友了,他們還特意為你們編了一首兒歌呢,想看嗎?(課件出示兒歌)要闖過這一關,先要看拼音把兒歌讀通順(自由讀)誰愿意把兒歌讀一讀?(生讀)去掉拼音,你們還會讀嗎?自己先試著讀一讀。誰能勇敢地站起來讀一讀?不看拼音都能讀的這么好,真不簡單,下面請男生讀,女生接著讀,看誰的聲音最宏亮(男生讀,女生接)男同學聲音真宏亮,女同學也不甘示弱,對嗎?下面,請女生讀男生接,好嗎?(女生讀,男生接)我發現有的同學都能背著說了,下面,咱們同桌互相拍手讀,好嗎?如果能背著說就更好了。(生拍手讀)下面,同學們,可以加上動作,用你喜歡的方式,把這首兒歌一起背一遍。
師:同學們,你們還有喜歡的兒歌嗎?能給大家背背嗎?(生背)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嗎?
師:要想闖過第二關,我們還要登上古詩島,看看文文和龍龍給我們帶來了什么?(課件)圖上畫的是什么?它們在干什么?多么可愛的大白鵝呀!唐朝七歲的洛賓王,看到這美麗的大白鵝,不禁有感而發,即興作詩一首《詠鵝》(課件)先請同學們看拼音讀,再請同學們看漢字讀,誰能美美地讀一讀?讀得怎么樣?(生評)讀得多好啊!請同學們像他那樣把這首詩美美地讀一讀(齊讀)這首詩,有的小朋友在幼兒園時就已經學過了,咱們這堂課就來比一比,誰讀得美?能把它背下來嗎?誰能?請你來試試。(生背)還想背,那我們一起來背,可以加上動作。(生帶動作背)同學們一定和洛賓王一樣,深深地喜歡上大白鵝了。其實古詩還能譜上曲子唱出來呢!你們想不想試試?回家之后試著把你喜歡的古詩譜上曲子,好不好?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愿意給大家展示展示嗎?(生背古詩)同學們真了不起,積累了這么多的古詩,第二關順利通過,為自己慶賀一下吧!
三、總結:
同學們,今天通過闖關,你有哪些收獲呀?你們的收獲可真不少,回家把收獲的這些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好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節課接著來學習。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區別幾組形近字
2、積累與藝術相關的七句名言
3、了解:“神秘”的東方藝術書法,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意思形式的喜愛。
4、培養關心藝術,欣賞藝術作品的興趣。
重難點:
積累與藝術相關的七句名言
了解:“神秘”的東方藝術書法,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意思形式的喜愛。
教具:卡片
教法:練習法
時間:
流程:
1、 注音組詞
紗 紗布 縷 一縷 陶 陶醉 卷 試卷
妙 巧妙 摟 摟抱 淘 淘氣 劵 證劵
漫 漫畫 慢 快慢 副 副校長 幅 畫幅
2、 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補充的詞語都是課文里出現過的四個詞語,讓學生補充詞語的用意是積累詞語,不僅要補充還要讀記。
3、 讀例句,用“雖然、但是、”造一句子這樣的題目,主旨是要體現以讀促寫,這兩組關聯詞分別表示轉折和遞進關系,知道學生規范使用關聯詞。
4、 日積月累
這是三句與藝術相關的名言,學生在讀背名言的同時,就像走進藝術家的心靈和藝術家進行親切的對話。
藝術是德行的寶庫——巴爾扎克
藝術是高尚情操的宣泄——穆爾
5、 作業:1、2題
第二節
時間:
過程:
一、 知識窗
1、請學生自由讀文
2、你喜歡哪些書法作品
二、 窗外事
1、本次窗外事欄目,圍繞搜集有關藝術的新聞展開,讓學生在生活中切實地關注藝術,尊重藝術。
2、交流學生課外收集與藝術有關的新聞
3、互相評價搜集的新聞
活動主題:了解與藝術家有關的新聞
活動策略:從各角度收集,讀報,看電視,上網形式,
過程:小組交流,全班交流,互評。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根據成語的意思找出錯別字;能正確地使用詞語、搭配詞語。
2、積累并背誦有關“梅、蘭、竹、菊”的古詩名句,提高賞詞析句的能力。
3、了解“梅、蘭、竹、菊”的有關知識。
4、仿照知識窗內容,自制一張圖文并茂的花卉知識圖片。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情感目標:積累并背誦有關“梅、蘭、竹、菊”的古詩名句,提高審美品位。
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
1、能根據成語的意思找出錯別字;能正確地使用詞語、搭配詞語。
2、積累并背誦有關“梅、蘭、竹、菊”的古詩名句,提高審美品位。
教學難點:
1、能根據成語的意思找出錯別字;能正確地使用詞語、搭配詞語。
2、積累并背誦有關“梅、蘭、竹、菊”的古詩名句,提高審美品位。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豐富多彩的語文七色光。那里有美麗的風景,大家想去嗎?但是路途遙遠你們打算怎么去呢?
展示梅花、蘭花、竹子、菊花的圖片,開火車背相應的古詩。
過渡:同學們的火車開得又快又穩,沿途中我們還欣賞了美麗的花草,你們還記得有哪些嗎?——梅花、蘭花、竹子、菊花。
二、知識窗
這些花就被人稱做——花中“四君子”。
你們知道它們為什么有這樣的雅稱嗎?快來讀讀知識窗中的內容吧!
自由讀,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當小解說員,喜歡哪種花,就介紹哪種花。(邊放圖片,邊解說。)
過渡:其實,花中“四君子”的美譽從古到今源遠流長。古人就留下了許多詩句來贊美他們。
三、日積月累
你知道這些詩句寫的是哪種花嗎?猜一猜,說說理由。(課件出示圖片。)利用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大意。
根據圖片和詩句大意背誦。
(1)自讀,把這幾句詩熟讀背誦。
(2)讀給同桌聽,并說說你對這幾句詩的理解。
(3)全班交流匯報,教師給予點撥。
(4)背誦古詩名句。
(5)展示臺:把課前收集到的描寫梅、蘭、竹、菊的詩句在班內展示。
過渡:花草固然美麗,但在山川面前就顯得有些渺小了。看!氣勢磅礴、蒼郁連綿,這就是華夏第一奇山——黃山。(課件出示黃山圖片。)
四、搭配詞語
把這些形容黃山的詞語連起來。
同桌相互檢查,最后在全班交流匯報。
參考答案:
秀麗的山巒浩瀚的云海
奇美的層石挺拔的蒼松
絢麗的色彩渺茫的歌聲
質樸的本色堅定的信念
過渡:這次的語文七色光之旅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我們又要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在臨行前,文文寫了一篇觀后感,讓我們幫他改改錯字。我們一起幫幫他吧!
五、找錯別字
短文:這節課我們暢游在語文七色光中,觀賞了美麗的花草:冰機玉骨的蘭花,高風亮節的竹子,萬木調零卻傲霜凌寒的菊花,還有凌寒獨自開的梅花。除此之外,我們還登上了高山之顛,感受到黃山的奇美,祖國山河的秀麗。這一次超乎尋長的旅行讓我留連忘返,也深深地讓我感受到祖國雖美,但不能得義忘行,我們更加熱愛祖國,保護環境!
(1)讓學生自由讀這些詞語,找出錯別字。
(2)全班匯報。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些詞語的意思,在理解詞語的同時強化這些同音字的用法。
參考答案:
流連忘返萬木凋零得意忘形
高山之巔冰肌玉骨超乎尋常
過渡:這次的語文七色光之旅,你有什么感受呢?正是因為這些花草、樹木、山川、湖泊,才把大自然裝點得這樣美麗。讓我們一起把這美麗留住,記錄下來,做一期壁報。
六、大家一起來
本項活動是配合“花卉”這一主題設計的。活動內容是“制作一張花卉知識壁報”。
具體要求:
(1)收集一些花卉圖片或自畫花卉圖片。
(2)查閱相關資料,給收集的圖片配以文字說明。
(3)在班級內召開一次“花卉知識展示會”,共同欣賞、互相學習,看看誰的作品制作得好。
【七色光三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七色光七語文教案07-05
語文七色光七語文教案09-02
《語文七色光二》教案07-05
《語文七色光一》的教案07-05
《語文七色光二》教案08-28
七色光語文教案08-11
語文七色光八語文教案07-05
語文七色光五語文教案07-05
《語文七色光五》語文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