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本課設計依據文本特點,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對子”這一傳統文化,同時將識字與學文有機結合。教學中,力求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學生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重點,以識字為主線,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并采用字歌識字、字謎識字、故事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通過豐富多彩的誦讀方式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圓、嚴等12生字;會寫古、涼等7個字。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認知“鳥語花香”等七個詞語,借助圖片或者聯系實際理解朝霞、夕陽、嚴寒、酷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學重點:
識字和朗讀教學是重點 教學難點:
詞語理解:嚴寒、酷暑。
教學準備: 課時安排: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帶有生字的卡片。(學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篇很好聽的拼音課文《古對今》。
2.板書課題,揭示本課特點。本課的每一句中都有一個“對”字,“對”字前后分別是兩種相對的事物,我們也可以叫它“對子歌”。(課件展示課文) 3.齊讀課題。認讀生字“古”。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2.指名讀、開火車讀生字。 3.交流識字方法。 4.再讀課文,識詞。
5.認讀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三、讀韻文,感知對子。
1.自讀課文,遇到讀得不熟的字或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指名或指定小組互讀對子,全班交流正音。 3.各種形式讀對子,直到讀熟。 (1)師生交叉讀
(2)男女生對讀
(3)學生分三大組拍手賽讀,優勝組集體表演讀。
4.交流對子歌中的特點:
(1)反義詞對:古對今 圓對方 晨對暮 嚴寒對酷暑 春暖對秋涼
(2)天氣現象對:雪對霜 和風對細雨 朝霞對夕陽
(3)植物和動物對:桃對。李 柳對楊 鶯歌對燕舞 鳥語對花香
(4)課件展示幾種對子及相關圖片。 5.背誦《古對今》 指名背,小組背、齊背。 四、指導寫字,布置作業。
1.指導7個生字的書寫。 (1)認讀7個生字并組詞。
(2)師范寫,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筆順,討論交流。
(3)作品展示,全班評價。 2.布置作業:
(1)同桌互背《古對今》 (2)抄寫課后詞語。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古對今》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古對今》課文原文12-13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學反思12-25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動物王國開大會》教學設計12-27
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燈光》教案12-12
部編版2016語文七年級下冊詞語積累12-06
西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古朗月行說課稿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