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案

時間:2023-03-12 14:58:53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通用10篇)

  初二物理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平拋運動的特點是:初速度方向為水平,只在豎直方向受重力作用,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2、理解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其加速度為g。

  3、理解平拋運動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并且這兩個運動互不影響。

  4、會用平拋運動的規律解答有關問題。

  二、重點難點

  重點: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難點:對平拋運動的兩個分運動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

  實驗觀察、推理歸納

  四、教學用具:

  平拋運動演示儀、多媒體及課件

  五、教學過程

  引入:粉筆頭從桌面邊緣水平飛出,觀察粉筆頭在空中做什么運動,這種運動具有什么特點,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一)平拋運動

  1、定義:將物體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考慮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叫做平拋運動。

  舉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離開桌面,小球所做的運動就是平拋運動,并且我們看見它做的是曲線運動。

  分析:平拋運動為什么是曲線運動?(因為物體受到與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

  2、平拋運動的特點

  (1)從受力情況看:

  豎直的重力與速度方向有夾角,作曲線運動。

  b.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是勻速運動,速度為V0。

  c.豎直方向受重力作用,沒有初速度,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是自由落體運動。

  總結:做平拋運動的物體,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物體的初速度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等于g

  (二)、實驗驗證:

  【演示實驗】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時,A球向水平方向飛出,做平拋運動,而同時B球被松開,做自由落體運動。

  現象:越用力打擊金屬片,A球的水平速度也越大;無論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總是與B球同時落地。

  (2)、用課件模擬課本圖5—16的實驗。

  結果分析: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是自由落體運動,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

  并不影響平拋物體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而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的,且不受豎直方向的運動的影響。

  (3)、利用頻閃照相更精細地研究平拋運動,其照片如課本圖5—17所示

  可以看出,兩球在豎直方向上,經過相等的'時間,落到相同的高度,即在豎直方向上都是自由落體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可以看出,通過相等的時間前進的距離相同,既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的。由此說明平拋運動的兩個分運動是同時、獨立進行的,豎直方向的運動與水平方向的運動互不影響。

  (三)、平拋運動的規律

  1、拋出后t秒末的速度

  以拋出點為坐標原點,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則

  水平分速度:Vx=V0

  豎直分速度:Vy=gt

  合速度:

  2、平拋運動的物體在任一時刻t的位置坐標

  以拋出點為坐標原點,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和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則

  水平位移:x=V0t

  豎直位移:

  合位移:

  運用該公式我們可以求得物體在任意時刻的坐標并找到物體所在的位置,然后用平滑曲線把這些點連起來,就得到平拋運動的軌跡,這個軌跡是一條拋物線。

  (四)例題分析

  例1.如圖(結合課件),樹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個獵人正用槍對準它,為了逃脫即將來臨的厄運,它想讓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但是就在它掉離樹枝的瞬間子彈恰好射出槍口,問松鼠能逃脫厄運嗎?

  答:不能。因子彈和松鼠在豎直方向都是自由落體運動,豎直方向的位移總是相同的,所以只要在子彈的射程內,就一定能射中松鼠,松鼠在劫難逃。

  例2.一艘敵艦正以V1=12m/s的速度逃跑,飛機在320m高空以V2=105m/s的速度同向追擊。為擊中敵艦,應提前投彈。求飛機投彈時,沿水平方向它與敵艦之間的距離多大?若投彈后飛機仍以原速度飛行,在炸彈擊中敵艦時,飛機與敵艦的位置關系如何?

  解:用多媒體模擬題目所述的物理情景

  讓學生對照課本上的例題解答——書寫解題過程。

  飛機投彈時,沿水平方向它與敵艦之間的距離位744m,由于飛機和炸彈在水平方向的速度相等,所以在炸彈擊中敵艦時飛機在敵艦正上方。

  (五)、課堂練習

  1、討論:練習三(1)(2)(3)

  2、從高空水平方向飛行的飛機上,每隔1分鐘投一包貨物,則空中下落的許多包貨物和飛機的連線是

  A.傾斜直線

  B.豎直直線

  C.平滑曲線

  D.拋物線

  【B】

  3、平拋一物體,當拋出1秒后它的速度與水平方向成45o角,落地時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成60o角。( g取10 m/s2 )

  (1)求物體的初速度;

  (2)物體下落的高度。(答案:v0=10m/s h=15m )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

  1、什么是平拋運動

  2、平拋運動可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3、平拋運動的規律

  六、課外作業:

  初二物理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曲線運動;

  2、知道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樣確定的;

  3、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重點:

  1、什么是曲線運動

  2、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方向的確定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難點:

  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前邊幾章我們研究了直線運動,下邊同學們思考兩個問題:

  1、什么是直線運動?

  2、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

  在實際生活中,普遍發生的是曲線運動,那么什么是曲線運動?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二、新課教學

  1、曲線運動

  (1)幾種物體所做的運動

  a:導彈所做的運動;汽車轉彎時所做的運動;人造衛星繞地球的運動;

  b:歸納總結得到: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

  (2)提問:上述運動和曲線運動除了軌跡不同外,還有什么區別呢?

  (3)對比小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和彎道上行駛的情況。

  學生總結得到:曲線運動中速度方向是時刻改變的。

  過渡:怎樣確定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時刻的速度方向呢?

  2: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1)情景:

  a:在砂輪上磨刀具時,刀具與砂輪接觸處有火星沿砂輪的切線方向飛出;

  b:撐開的帶著水的傘繞傘柄旋轉,傘面上的水滴沿傘邊各點所劃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

  (2)分析總結得到: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3)推理:

  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個或兩個同時變化,就表示速度矢量發生了變化。

  b:由于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時刻改變,所以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過渡:那么物體在什么條件下才做曲線運動呢?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1)一個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的鋼珠,如果從旁給它施加一個側向力,它的運動方向就會改變,不斷給鋼珠施加側向力,或者在鋼珠運動的路線旁放一塊磁鐵,鋼珠就偏離原來的方向而做曲線運動。

  (2)觀察完模擬實驗后,學生做實驗。

  (3)分析歸納得到:當物體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時,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4)學生舉例說明:物體為什么做曲線運動。

  (5)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當合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也在這條直線上,物體就做直線運動。

  如果合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產生的加速度就和速度成一夾角,這時,合力就不但可以改變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改變速度的方向,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三、鞏固訓練:

  四、小結

  1、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曲線運動。

  2、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是時刻改變的,質點在某一點的瞬時速度的方向在曲線的這一點的切線上。

  3、當合外力F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夾角a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五、作業:<創新設計>曲線運動課后練習

  初二物理教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理解機械效率,會計算機械效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根據生活事例認識物理知識,并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3)學習根據實驗數據分析、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初中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理解機構效率

  (2)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2、難點:理解機械效率

  (三)教學準備

  長木板、木塊、彈簧秤、刻度尺、細線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小明家最近買了一處新樓房,三樓。想把洗手間、廚房裝修一下,需把沙子運到三樓。請同學們根據需要,選擇器械幫助小明家解決這個問題,看看哪個小組選的辦法?

  二、進行新課

  假如用動滑輪提升沙子,請同學們觀著提沙子的過程。

  對誰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

  (板書有用功:我們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們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板書額外功:工作時,對于額外負擔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板書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

  假如我們用下面三種方法搬運沙子,你認為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討論回答。(第三種方法,因為第三種方法做的額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們總是希望額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學中,用機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板書機械效率: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機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總表示總功。那么,機械效率應該怎樣表示?

  根據公式計算,上面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機械效率沒有單位,小于1,常用百分數表示。)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知道上面斜面的機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機械效率都一樣嗎?請同學們再來觀察用斜面推物體的情景。

  下面我們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板書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通過觀察上面用斜面推物體的情景,對斜面的機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提出問題。

  (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什么關系?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關系?……)

  請同學們猜想上面提出的問題。

  根據提出的問題和做出的猜想,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進行實驗,設計出實驗的方案。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的方案。

  小組實驗,同時設計表格記錄數據。

  分析實驗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五)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1.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機械效率:定義、公式、計算;

  3.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六)作業

  1、根據生活中你使用的機械,想想:怎樣提高機械效率?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2、動手動腦學物理

  初二物理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電壓的作用,知道電壓的單位及其換算。了解一些常見電壓及我國家庭電路電壓。

  2、知道電壓表的用途、符號,會正確將電壓表接入電路中,并能正確選擇量程和讀數。

  二、重難點:

  本節教材主要學習了電壓的初步概念、電壓的符號、單位名稱及換算關系、幾個常見的電壓值、電壓表的構造、電壓表的使用方法、用電壓表探究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的電壓的關系。

  三、自學內容與指導:

  (一)、電壓

  1、電荷在電路中定向移動時,形成 ,此時電路兩端必須有 。

  所以電壓的作用是:使電路中形成( )的原因

  2、電壓是加在導體兩端的, 在電路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提供電壓。

  3、電壓的字母符號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

  4、各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1kV= V 1V= mV

  5、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 ,一節蓄電池的電壓為 ,我國家庭電路的電壓為 ,安全電壓為 。

  (二)、怎樣使用電壓表

  1、記住電壓表的電路符號:

  2、說出電壓表的構造:標有 、 、 的三個接線柱。

  3、電壓表的兩個量程:0~3V量程中一大格為 V,一小格為 V,0~15V量程中一大格為 V,一小格為 V。

  4、請畫出電壓表的表頭,練習讀數訓練。

  5、對照電流表的使用說出電壓表的`使用有哪些異同?

  相同點: 不同點:

  四、自學檢測:

  1、用學校實驗室常用的電壓表測量1.5~2.0V的電壓時,選用其中 量程,可以使測量結果更準確些,要用它測量三個蓄電池串聯成的電源電壓,應選用 量程。

  2、使用電壓表時,必須把電壓表 聯在待測電路兩端,并且使電流從 接線柱流入電壓表,從 接線柱流出電壓表;和電流表一樣,使用時要注意選擇 。

  3、兩盞相同的電燈,每盞電燈在2.5V電壓下才能正常發光,把它們串聯起來,接在2.5V的電源上,兩燈的發光情況將 ,這是因 為 。

  4、家庭照明電路的用電器都要 聯,因為各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都是 V。

  五、訓練提升: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是36V

  B、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蓄電池的電壓每個都是2V

  C、電壓只能使自由電子 發生定向移動

  D、電壓是使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2、用電壓表測得L2兩端的電壓,如圖1所示的電路中,連接正確的是( )

  3、如圖2所示,電源電壓是由兩節干電池組成,當

  開關閉合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L1燈不亮,V示數為零

  B、L1L2兩燈都不亮,V示數為3V

  C、L1不亮L2亮,V示數為3V

  D、L1亮L2不亮,V示數為3V

  4、如圖3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斷開時,下列

  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開關兩端的電壓為零

  B、電燈兩端的電壓為零

  C、電源兩端的電壓為零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5、關于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測量電壓時,電壓表必須與被測電路串聯

  B、測量電流時,電流表必須與被測電路串聯

  C、不管是電流表還是電壓表,連接時電流必須從正接線柱流入

  D、電壓表的量程改變后,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仍保持不變

  6、某同學用電壓表測一節干電池的電壓,它測出的值為10V,原因是 ,正確電壓值為 V。

  7、如圖4所示,電源電壓為3V,閉合開關后,L1L2都不亮,

  電壓表的示數為3V,則電路中出現的故障是 。

  七、學生反思:

  反思本節的收獲和不足

  八、作業內容:

  資源與評價對應的習題

  初二物理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知道凸透鏡能成放大的像;

  2、通過觀察和初步實驗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知道透鏡焦點和焦距;

  3、會利用平行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以豐富、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帶著問題,體驗科學

  探究的過程;

  2、經歷用多種方法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過程,并嘗試對各種方法的優劣做初步評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創設情景,鼓勵學生提出質疑,養成學生主動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

  2、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逐步提高物理學習的興趣

  重點: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難點: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

  學法指導:通過觀察和實驗,總結歸納規律。

  預習導學:本節課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做”,通過“解決問題”,通過“交流與合作”,感知有關方法,構建關于透鏡的科學內容。在問題給出時注重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導入:同學們知道,用放大鏡可以把小字放大我們會看得更清楚;旅游時有看到美好的風景我們會用照相機拍攝下來;眼睛近視的同學配一副眼鏡就又可以看清楚東西了,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讓我們共同來揭開上述現象中的秘密,引出課題,閱讀教材并完成以下題目:

  預習習題:

  1透鏡是利用光的()規律制成的。透鏡有兩類:一類是中間比邊緣厚的透鏡叫做,如鏡片;另一類是中間比邊緣薄的.透鏡叫做,如鏡片。

  2、光心大致在透鏡的中心處,通過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線叫做透鏡的。

  3、凸透鏡對光有作用,凹透鏡對光有作用。

  4、平行光通過凸透鏡,將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稱為凸透鏡的,到光心的距離叫做,一個透鏡有兩個。

  初二物理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了解色散現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過程和方法

  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顏色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探索的積極性。

  重、難點:

  1、 光的直線傳播的內容。

  2、 分析解釋有關現象。

  3、 知道顏色、顏料之迷。

  教學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煙霧、三棱鏡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無前面無相關內容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

  ①我們為什么可以看見物體?物體有光線射入我們的眼睛。例如:陽光、日光燈、電視等。

  ②學生探討: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進行新課:

  1、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例如:學生舉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幾種類型?

  (1)、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傳播

  演示試驗①:圖片陽光穿過樹林

  演示試驗②:激光在水中穿過

  演示試驗③:激光在煙霧中穿過

  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應用:影、排隊、射擊、日食、月食

  (可以讓學生先討論,部分現象要解釋)

  3、光的速度:

  討論:光有沒有速度?

  (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 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對比說明:34頁圖示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問答:

  (1)我們為什么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

  5、顏色:

  (1)、試驗:光的色散說明什么問題?

  結論:白光是由各種顏色的光組成的,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后會變成其他顏色。不同顏色的光分散的過程叫光的色散。

  (2)、顏色之迷: 不透明物體:

  透明物體:

  (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4)、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

  3、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 完成物理套餐內容。

  2、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本節課在怎樣顯示光路、光的傳播上采用了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課堂反應比較好,以后應加強這方面的探究。在需要較多時間的課時上,不要只顧進度,要避免出現學生的滯后情況。

  初二物理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電流是有強弱的;

  2.知道電流的單位是安培,比安培小的單位還有毫安和微安;

  3.知道電流表的使用方法;

  4.能正確讀出在電流表的示數。

  二、能力目標

  1.通過用電流的效應來研究電流的強弱,提高學生用間接研究問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連接電路的實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電流表的讀數,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準確讀數的技能。

  三、德育目標

  1.通過學生連接電路的實驗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2.在學生對電流表讀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正確使用電流表,并能準確讀數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正確連接電路,正確使用電流表

  教學方法

  實驗法、討論法、觀察法、點撥法

  教學用具

  手電筒、玩具小汽車、電池、開關、導線、小燈泡、電路示教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實驗情境,引入新課

  [師](出示電路示教板)這是一個由池、燈泡、開關、導線構成的電路,當閉合開關時,同學們看到了什么?

  [生]燈泡亮了。

  [師]說明了什么?

  [生]電路中有了電流。

  [師]你看到電流了嗎?你怎么知道電路中有了電流?

  [生]電流倒是沒看見,但燈泡發光了。

  [師]對。如果用手摸燈泡,還會感覺到熱,這說明電路中通有電流時會產生各種效應,如給燈泡通電后,燈絲會發熱,熱到白熾狀態就會發光,這叫電流的熱效應,除此之外,電流還有磁效應和化學效應等。本來電流是看不見、聞不出、聽不到的,但我們可以利用電流產生的效應來認識它、研究它。

  [生]我們周圍的空氣也看不見、摸不著,只有刮風時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是不是一個道理?

  [師]很正確,你的思維比老師還快。實際上這是一種間接研究問題的巧妙方法。

  二、新課教學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桌上的小燈泡,看燈泡上標有什么?

  [生]有數字和符號。

  [師]燈泡上一部分是它的電流值。I是電流這個物理量的符號,0.2A是同學們實驗時用的.小燈泡的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值。電流I的單位是安培,簡稱安,符號是A。下面我要問大家了,0.2A表示什么意思?

  [生]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流是0.2安培。

  [師]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安培是怎么來的?

  [師]安培是法國的科學家,他在物理、化學、數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安培在電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尤為突出,被后人稱為“電學中的牛頓”。為了紀念他,物理學中用安培作為電流的單位。希望同學們能向安培學習,刻苦鉆研,勇于開拓和創新。

  [生]電流還有其他單位嗎?

  [師]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本中另外兩個電流的單位,并完成下列問題:

  [投影]

  1.電流的單位還有()和(),符號分別是()和()。

  2.電流單位的換算關系是:

  1A=()mA

  1mA=()μA

  3.把《小數據》中計算器中電源的電流值、半導體收音機電源的電流值,手電筒中的電流值分別換算為以安培為單位的電流值。

  [師]同學們閱讀了一些電器的電流值,為什么都不一樣呢?

  [生]說明電流有強有弱。

  [師]大家看我手里有手電筒和一只玩具小汽車,當它們的燈發光時,你能判斷誰的電流強,誰的電流弱?再換一輛不同的汽車呢?

  [生]燈泡發光越亮,電流越強。

  [實驗]怎樣連接電流表。

  [師]現在請同學們用你桌上的燈泡、導線、電池組成電路,先用一節電池供電,再用兩節電池供電,注意觀察燈泡的亮度。

  [生]用兩節電池供電時燈泡亮一些,說明電流大。

  [師]現在每組發一個能直接測出電流值的電表——電流表。在剛才的電路中,再接入電流表,就可以測出燈泡的電流值。不過,大家要先閱讀課本,討論一下,要注意什么原則才算正確連接電流表。

  討論之后,總結出以下幾條規則:

  規則1:電流表必須和被測的用電器串聯;

  規則2:電流必須從“+”接線柱流進去;“-”接線柱流出來;

  規則3: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學生用電流表有兩種量程,電流值小時用標著“0.6”的接線柱和“-”接線柱;電流值小于0.6A時用標著“3”接線柱和“-”接線柱;

  規則4: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使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師]掌握電流表的連接后,兩人一組開始把你的電流表接入電路中,要注意規則。

  (學生實驗,教師給予幫助和指導)

  [閱讀課本]怎樣在電流表上讀數

  讀數時,要看清兩點:看清所選量程的每一大格、每一小格各表示的電流值;看清測量時表針停在哪個大格、哪個小格上。

  學生讀數后,教師讓幾個小組把測得的燈泡電流值報上來,討論出現的問題:

  [生甲]我們組測得的值與燈泡上標的正常值不太相符,我們討論后認為是導線上消耗了一部分電能,所以電源的電能輸送給燈泡時達不到燈泡需要的正常電流值,燈泡也就不如正常時的亮。

  [生乙]我們組連接電路都正確,但讀數時看到另外的量程刻度上了,所以和別的組不一樣。經過認真檢查后,改正了錯誤。

  [生丙]我覺得連接電路時關鍵要注意電流表“+”接線柱是“0.6A”接線柱還是“3A”接線柱,確定之后就好辦了。

  [生丁]我有一個問題,這個實驗中的小燈泡上標有“0.2A”于是我們選“0.3”接線柱,如果燈泡上不標電流值呢?

  [師]經過兩節的電路學習,同學們對電路不再陌生。實驗時很認真,實驗后又能很好地總結。現在,又提出了問題,我非常高興!這個問題可以用試觸法解決,你把兩根導線和電流表的兩個接線柱只要一接觸(不要固定),就可看出電流表的表針是否超過你估計的量程。如表針正好在你估計的量程內,你只要把導線固定好讀數即可,相反,不在你估計的量程內呢?

  [生]換成另一量程的兩個接線柱即可。

  [師]對。這種試觸法在以后的電學中還會用到,如用電壓表測電壓值等。

  三、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1.可以用電流來表示電流的強弱。

  2.正確連接電流表:電流表與被測用電器要串聯;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接線柱進,“-”接線柱出;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不要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3.正確讀出電流表的讀數。

  四、布置作業

  P100動手動腦學物理1、2、3寫在作業本上。

  初二物理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

  2.認識光反射的規律,了解法線、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及入射角、反射角的含義;

  3.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過程與方法:培養實驗、觀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并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真理、實事求是的嚴謹科學態度和思維習慣;簡單介紹我國水鏡、銅鏡等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光的反射規律和鏡面反射、漫反射在生活中的應用。

  難點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

  【教學環節安排】

  導 學 學 案

  教 學 流 程

  我會自學:

  1.光射到物體表面時,被物體表面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

  2.如圖所示,圖中AO叫做,OB叫做,

  ON叫做,α角叫做,β角叫做

  3.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

  光反射時:

  (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內;

  (2)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

  (3)反射角入射角

  4.光的反射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一種是。兩種情況(都、不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我能參與:

  知識點一:光的反射

  有的物體能發光,有的物體不能發光,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就是因為發生了。

  知識點二: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一:用平面鏡反射太陽光。

  觀察:墻上光斑及其變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讓學生觀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點。并在黑板上畫出圖:

  注意以下名詞:

  ①入射點(O):光線射到鏡面上的點。

  ②法線(ON):通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的直線。

  ③入射角(i):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④反射角(r):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問:通過演示觀察到光的反射現象。那么光反射時遵從什么規律呢?

  實驗一:

  (1)按照課本圖4-15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記錄下來。

  (2)不改變入射點的位置,改變入射光線的位置,重復上面實驗兩次。

  (3)把紙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還能看見反射光線嗎?

  引導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

  ①;②;③。

  實驗二:

  把入射光線沿實驗一畫出的反射光線的位置射到鏡面。觀察反射光的位置。

  討論得出:光在反射現象中,光路。

  例1:右圖中已知入射光線,請畫出反射光線。

  畫法:

  ①過入射點畫法線;

  ②畫反射光線(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例2:一條光線垂直入射到平面鏡上時,作圖說明:

  (1)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為多大?

  (2)若保持人射光的傳播方向不變,將平面鏡沿逆時針方向轉動20°角,則反射光線轉過多少角度?

  知識點三: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實驗:

  將一束光分別照到平面鏡上和紙面上,觀察反射情況:

  鏡面反射:平行光投射到光滑表面,其反射光束仍是平行的,這類反射叫鏡面反射。列舉鏡面反射的例子。

  漫反射:平行光投射到粗糙表面,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個方向,這種反射叫漫反射。列舉漫反射的例子

  畫出簡單光路路圖

  初二物理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液體內部和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了解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了解液體內部存在壓強的事實,知道液體內部不同深度處壓強的大小和方向。

  2.體驗和感悟游泳時身體受到水產生的壓強。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和探究,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并積極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關注周圍現象的意識以及密切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液體內部有壓強以及液體壓強的特點,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

  猜想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及實驗。

  【教學用具

  裝滿水的薄塑料袋,液體壓強的演示裝置、水槽、U形管壓強計、水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播放視頻:潛水艇,提出問題:

  問題:“的里雅斯特”號深潛器在探測馬里亞納海溝后出現了什么情況?(整個外殼直徑縮小了)

  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液體的壓強

  二、新課教學

  (一)引入探究課題

  1.出示一個裝滿水的薄塑料袋。(問題:發生了什么現象?)

  2.將水倒入上端開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圓桶內。(問題:發生了什么現象?)

  3.將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問題:發生了什么現象?)

  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后得出結論: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壓強。

  提問:同學已經知道了液體內部存在著壓強,那么液體的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二)猜想:

  學生思考:液體的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并根據實驗現象提出

  初二物理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 m/s.

  4.了解色散現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顏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標

  1.觀察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的實驗現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2.閱讀科學世界 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探究色光的混合與顏色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三、德育目標

  1.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后繼學習打基礎.

  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

  光的直線傳播.

  教學難點

  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簡單的光現象.

  教學方法

  探究法、實驗法、觀察法.

  教學用具:

  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燒瓶(煙霧)、小孔成像演示儀

  課時安排

  1.5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師]你見過午夜太陽嗎? 日食和月食呢?他們是怎樣產生的呢?

  二、新課教學

  (一)光源

  ①能發光的物體.

  ②光源可分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接著教師介紹人造光源的發展和使用,使學生意識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將更加美好.

  (二)[探究]光是如何傳播的?

  [演示1]在暗室里,將一束光射到空氣中,觀察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路徑.

  (替代實驗:激光小手電,射過有煙霧的燒瓶中)

  [演示2]在暗室里,將一束光射到水中,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徑.

  (替代實驗:激光小手電,射過有顏色的水中)

  [師]剛才在演示實驗中,大家看到什么現象?

  師生共同活動得出:

  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板書).

  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在這里可以向學生交待光線這個物理學名詞.人們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線傳播,物理學中引入光線的概念.

  光線(板書) (注意講光和光線的區別)

  ①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直線叫光線.

  ②光線是帶箭頭的.直線,箭頭表示光傳播的方向,如.

  (應用舉例:激光準直.排直隊要向前看齊.打靶瞄準.)

  (三)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簡單的光現象

  ①影子的形成

  ②日食、月食的成因

  ③處理第35頁想想議議

  I 、原理; II、像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四)光速

  1、學生自學課本第36頁的圖文,回答黑板上的問題:

  [板書]

  ①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 m/s.

  ②光在其他各種介質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③光在空氣中的速度可認為是3108 m/s.

  2、指導學生看閱讀材料科學世界 我們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問題:

  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單位?(光年是長度的單位,它等于光在1年內傳播的距離.)

  ②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距離是多少km? (s=3108 m/s3600 s/天365天/年16年=6.30721015 m=6.30721012 km)

  ③牛郎和織女能每年相會一次嗎?(牛郎和織女不能每年相會一次.)

  四、布置作業

  1.閱讀本節課文.

  2.課本P38動手動腦學物理①②③.

  3.預習下一節 光的反射.

【初二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二物理教案08-30

物理教案電阻01-05

內能物理教案11-08

初中物理教案12-30

初中物理教案12-28

高中物理教案12-28

高中物理教案12-16

高三物理教案02-25

物理教案科學之旅12-28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物理教案02-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成人手机在线天天看片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午夜 | 色色午夜福利网 | 最新国自产拍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