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時間:2023-07-01 00:13:3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互聯系和變化規律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我們學過哪些基本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2.出示一張紙。師: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如果把這樣大小的許多紙重疊在一起,你們看,是什么形狀?(長方體)

  3.師:在日常生活中,長方體形的物體我們常見到,如保健箱、粉筆盒等等,你們能說出一些來嗎?(磚、墨水瓶盒子、教科書……)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聯系很多,在工農業生產中用途很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示范操作,認識面、棱、頂點

  1.拿出一根蘿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學生觀察并且動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學生感受的基礎上,告訴學生這叫做“面”。

  2.將切出的蘿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塊,出示給學生看。

  師:這塊蘿卜有幾個面?兩個面相交的邊叫什么呢?(棱)

  3.繼續切,把蘿卜一面平擺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現了一個新情況,讓學生觀察后回答,有幾個面,有幾條棱。

  師: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師:剛才我們通過切蘿卜的活動認識了物體的面、棱、頂點。

  4.教師出示長方體模型,學生取出長方體實物,進行觀察,并且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然后回答:一個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

  三、認識長方體

  1.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手中的長方體實物,并自學課本,同時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學題:

  (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哪些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

  (2)長方體有幾條棱?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2.討論后,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簡要板書。

  (1)長方體有6個面,都是長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稱為相對的面,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2)長方體有12條棱,同方向的棱長度相等。

  (3)長方體8個頂點。

  3.接著教師出示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告訴學生這也是長方體,在它的6個面中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在長方體中,也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4.指導學生進行想象。

  (1)師:①以上我們學習了有關長方體的.知識,回憶一下看,長方體有哪些特征?根據這些特征,聯系生活實際中你們見到的一些實物,說說它們的面、棱、頂點(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各抒己見,進行討論)。②誰能說說教室這個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2)出示長方體模型。①師:你能看到長方體的哪幾個面?②一般我們能看到長方體的三個面。③出示透視圖。告訴學生:這幅圖稱為長方體的透視圖。

  (3)嘗試練習:判斷下列圖形中哪些是長方體,說明哪些不是長方體,為什么。

  5.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指導學生觀察模型,指著模型的一個頂點問: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有幾條棱?是哪三條棱?告訴學生: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我們把橫的棱長稱為長,縱的棱長稱為寬,豎的棱長稱為高。

  (2)教師取出一個長方體模型,讓學生指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再把同一模型換三個位置,分別由學生指出它的長、寬、高。

  (3)要求學生拿出各自帶著的錄音磁帶盒,要求:①在教師規定的統一擺放位置,分別量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②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擺放位置,量出長、寬、高并報出數據,讓其他學生猜出報數據學生測量時的擺放位置。

  (4)嘗試練習(略)。

  四、認識正方體

  1.以練習一第1題,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是5厘米的立體圖形為例,告訴學生:“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

  2.學生取出正方體學具,教師要求學生動手量一量12條棱的長度,觀察6個面的形狀和大小。教師提出問題:發現了什么?

  經過討論,讓學生閱讀課本,根據課本的敘述,要求學生講出:(1)正方體的特征。(2)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

  五、總結比較

  師:我們分別學習了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請取出按照練習二十二第5題要求制作的紙樣,再請大家比較比較:

  1.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2.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3.兩者的關系怎樣?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小組討論,了解長、正方體的特點。

  2、在操作中認識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了解長(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這兩種平面圖形之間有什么關系?我們以前學過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要認識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新課引入:指著各種形體的.教具提問,哪些物體的形體是長方體?請學生把長方體挑出來。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學生舉例。我們為什么把這些形狀稱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認識長方體。

  1.教師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說明面、棱和頂點。

  2.學生拿學具小組討論,并出示小組討論提綱,同時討論后填寫操作實驗報告。

  面棱頂點長方體數量形狀大小數量長度數量位置

  (1)探究完成實驗報告。

  (2)匯報討論結果。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4.引導學生指出自己手中學具的長、寬、高,改變學具的位置,在指出長、寬、高。向學生說明長、寬、高根據長方體所擺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5.練習:要求根據特征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長方體?并說出長方體立體圖形的長、寬、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

  (三)認識正方體

  1.學生找出正方體實物來獨立觀察,觀察后按提提綱獨立回答問題,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獨立觀察提綱:

  (1)數一數,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有什么特點?

  (2)摸一摸,正方體有多少條棱?它們的長度相等嗎?

  (3)找一找,正方體有幾個頂點?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面棱頂點正方體數量形狀大小數量長度數量位置1.班集體討論,訂正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報告,并完成教師板書,注意啟發學生自己總結正方體的特征2.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何異同?相同點: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不同點:形狀、大小、長短不同,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都相等,12個棱長都相等。 3.引導學生認識長、正方體的關系:

  (四)新課小結

  這結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還有什么問題?

  三、看書質疑(略)

  四、鞏固練習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動畫。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2.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教師提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不是)教師明確:這些物體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都是立體圖形。

  3.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有什么特征。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請摸一模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教師板書:面、棱、頂點

  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演示動畫“長方體的特征”】

  討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②長方體有多少條棱?棱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系?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

  3.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

  老師提問: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別呢?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你能看見幾條棱?哪幾條棱?

  教師介紹長方體的畫法: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后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

  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棱可以分幾組?怎樣分?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教師明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二)正方體特征

  1.【演示動畫“正方體的特征”】

  教師提問: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長、寬、高變為相等,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為正方體)

  2.對照長方體的特征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征。學生討論、歸納后,

  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學生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02-17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09-17

大班數學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教案02-01

數學教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02-10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6-25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4-28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10-16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02-1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04-10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長方體、正方體》03-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 | 最新中文国产一区二区 | 色五月婷婷导航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频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