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烏鴉喝水》教案匯總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烏鴉喝水》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烏鴉喝水》教案 篇1
課時目標:
1、鞏固生字,會寫“法、找、許”3個生字。
2、朗讀感悟第三自然段,體會烏鴉的聰明機智。背誦全文。
3、培養學生遇事認真思考和創新的能力。
教學重點:寫字
難點:朗讀感悟第三自然段,體會烏鴉的聰明
教具準備:小黑板、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生字復習:猜字對答游戲
師:什么字三點水,誰猜對了誰組詞。
生:渴字三點水,我猜對了我組詞,渴,口渴的渴。
2、齊讀課文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圖文結合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
2、思考:烏鴉喝不著水,怎么辦呢?我們也來幫助烏鴉,好嗎?大家把書合起來,想想有什么辦法能喝到水呢?
3、同桌交流,尋找答案
4、匯報:
(把瓶子打破、放入沙子、用吸管吸、把瓶子倒過來,抱著瓶子喝水┄┄)
4、質疑問難
師范讀第三自然段,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A、烏鴉為什么要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
B、小石子一個一個放進去后,瓶子里的水會發生什么變化?(漸漸升高)
理解“漸漸”兩字,應用詞語說句子
C、圖中的烏鴉為什么這樣高興?
5、齊讀第三自然段,說一說這是只怎樣的烏鴉?(聰明能干)
你喜歡它什么呢?(遇事會思考,觀察認真)
6、烏鴉聰明的事例很多。誰知道烏鴉還會做什么?從什么地方知道的?(隨機表揚)看來,小朋友們真會學習,已經知道從不同的地方去獲取知識了。
7、老師也知道一些烏鴉的故事,想不想聽?(簡介烏鴉的聰明):
烏鴉會收藏食物,會模仿人的哨聲、咳嗽聲和其它許多種聲音。還能學會各種各樣的動作。英國一位教授在野外發現一只烏鴉能使用小樹枝來挑東西,將其“請”到實驗室來觀察。當這只烏鴉意識到自己不能直接找到食物后,就開始尋找可能的工具。只見這個烏鴉叼來實驗室內的一段鐵絲,將其弄成了“鉤狀”,隨后就在這種“魚鉤”的幫助下,順利吃到了食物。專家根本沒有想到,烏鴉竟然能“親手”打造自己需要的工具。
三、朗讀感悟,背誦課文
1、挑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2、展示讀
3、自由讀課文,挑選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一背。
4、選相同段落的同學齊背
四、生字指導
1、認讀“法、找、許”3個生字,并口頭組詞。
2、觀察生字各部件在田字格中位置,說一說應注意的地方。
3、師范寫,生唱筆畫書空。
4、生描紅練習各寫一個。
五、課外拓展
《烏鴉喝水》教案 篇2
教材分析:本課講述了一只烏鴉口渴了,自己想辦法把瓶子里的水喝到嘴里的故事,告訴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被困難嚇倒,要想辦法去戰勝困難,解決困難,學習烏鴉的聰明才智,并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不怕困難,勇于戰勝困難,使學生在學習故事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認識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
教學難點:識字寫字 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并背誦下來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讀準字音,認清部分字形,按筆順正確描紅書寫部分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猜謎導入新課,教學生字。
3、情感體驗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烏鴉圖)誰認識它?教師板書:烏鴉。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邊看邊想:烏和哪個字有點像?學生書寫鳥。你有什么好辦法區分這兩個字? 老師總結:因為小烏鴉長得黑黑的,連眼睛都看不見了,所以沒有一點。
3、誰能有禮貌地跟烏鴉打個招呼?
4、板書喝水(補充課題),齊讀課題。
5、認識渴──喝這一組生字。師:它們是一對孿生兄弟,長得很像,你能準確地辨認它們嗎?(三點水是渴,口字旁是喝,想喝水就是渴,有口才能喝。) 二、初讀課文。
1、翻開書,看看圖,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我們首先來讀準字音。(口渴、看見、辦法、終于、漸漸、叼起、烏鴉、瓶子、)
A、自己讀讀。
B、請小老師領讀。
(2)男女生比賽讀。去拼音開火車讀。
(3)齊讀。
2、認準了生字,就能把句子讀通順。自己再讀讀課文。
3、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聽: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請小老師來評一評小朋友讀得怎么樣?好的表揚,有錯誤的請糾正。
4、讓我們一起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邊讀邊想:聯系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三、教學生字
我們讀好書,還要寫好字。
1、我們剛認識的朋友,們還記得嗎?(出示:生字。組詞讀)
2、有兩個偏旁,就藏在生字字中。(課件:看、起)
(1)教學看。
A、(出示看字的生字卡片,用紅筆描紅偏旁。)看是手字旁,請小朋友看看,手字旁和我們平時寫的手有什么區別?(第三筆變成撇)是呀!用手搭在眼睛上就是看。跟我讀:手字旁。
B、拿出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
C、生描紅、臨寫。點評。
(2)教學起。
A、(出示起字的生字卡片,用紅筆描紅偏旁。)起是走字旁。寫走字旁時要注意什么?(第七筆捺要寫長一些。)跟我讀:走字旁。強調走字旁里面是個己而不是已。
B、拿出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
C、生描紅、臨寫。點評。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那么它找到水了嗎?又是怎么喝到水的,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按筆順正確描紅書寫漢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指導朗讀課文,并理解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體驗與價值觀:懂得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課題)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初學了《烏鴉喝水》一課,和小烏鴉見了面。現在,小烏鴉可要考考大家呢。
2、你會認嗎?烏、鴉、石、法、漸、瓶、辦(書空,強調點的寫法)、喝、渴(怎么分清喝和渴?)
3、你會用嗎?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抽生填空后齊讀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句子: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大家讀一讀,看誰讀得好。(生自由練讀后師指名讀) 大家想象一下,烏鴉到處找水喝,如果我們用望遠鏡看一下,你會看到烏鴉到哪里找水喝? 同學們剛才所說的就是烏鴉到處找水喝的情景。帶著你們的想象去讀這句話,一定能讀好。(生練讀后做動作齊讀)
(2)烏鴉繼續飛呀,飛,終于找到了一瓶水。你們看:(課件:烏鴉看到水圖片)你能感覺到烏鴉現在的心情嗎?(出示:它看見一個瓶子,里面有半瓶水。)請學生以高興的心情讀。
(3)可是,烏鴉喝不著,知道為什么嗎?你從哪兒知道的?勾畫此句。
(4)(圖?)此時,烏鴉的心情怎樣?(出示:可是,瓶口小,烏鴉喝不著。怎么辦呢?)把烏鴉失望、著急的心情讀出來。
(5)把第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可邊讀邊演)。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大家繼續讀讀課文的二自然段,把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句子用橫線勾畫下來。
(2)出示句子,理解詞語。 (出示: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終于想出辦法來了。)請小朋友想想,烏鴉看見小石子是一下就想出辦法了嗎?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指導讀好終于邊讀邊想象烏鴉思考了很長時間,動了不少腦筋。你知道這時,小烏鴉的.心情是怎樣的嗎?帶著興奮的心情讀一讀這句。
(3)把你勾的句讀一讀:它叼起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到瓶子里。
(4)烏鴉到底是怎么放的,我們學著烏鴉的樣子試一試。請大家注意觀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變化?
(5)瓶子里的水是很快升高的嗎?(慢慢)書上用哪個詞來說?(漸漸)指導讀好這個詞。
(6)用漸漸說話(結合看圖,說說瓶子里、外石頭的變化、春天來了,天氣......同著互相說)
(7)烏鴉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帶著高興的心情讀一讀最后一句話。
三、朗讀課文,啟發學生。
1、教師:同學們,如果當時,那兒沒有石子,烏鴉還可以想什么辦法喝到水?
2、討論、交流:從烏鴉喝水這件事,你受到什么啟發。
3、集體反饋。教師引導:是呀,善于動腦筋解決問題,只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良好習慣。 4、懷著對烏鴉的贊嘆之情,感情朗讀課文。
四、指導背誦。
(1)想不想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記下來,講給家里人聽。可以看著黑板上行的板書,我們按照這個順序,把課文內容回憶一下(引讀)。
(2)記住課文內容了嗎?同桌抽背齊背:愿意背的可以站起來背;不會背的可以看一看書;還可以加上動作和表情-師總結評價學習情況。
板書設計
24烏鴉喝水 口渴了 找水喝 找到水 喝不著 想辦法 喝到水 要動腦筋解決困難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過程中,結合本課特點,從觀察插圖入手學習第一自然段,然后導出第四自然段,了解現象及結果后,在第2課時再學習二、三兩段,探究其緣由烏鴉為什么把瓶子里的誰喝到了。在第一課時中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積累詞匯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感情朗讀,抓住描寫烏鴉心理活動的句子進行重點朗讀,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第二課時對本課的字詞教學指導的比較扎實,學生書寫正確、優美。
《烏鴉喝水》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3個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識寫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
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
烏鴉喝水
口渴了找水喝
找到水喝不著
想辦法喝著水
在困難面前,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作業安排和設計】
課內:抄寫生字、填空、看拼音寫漢字、擴詞。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
小朋友見過好多的鳥,可你們注意觀察了沒有,有一種鳥叫烏鴉,是什么樣的?你們別看它樣子不美麗,可它喜歡動腦筋,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一段有趣的故事。
2、板書課題。
3、教學“烏、鴉、喝”。
二、 范讀課文
1、烏鴉喝水是怎么一個故事呢?烏鴉喝水碰到了什么困難?它想了什么辦法?烏鴉有沒有喝著水?請小朋友聽老師讀課文,思考問題。
2、教師范讀。
三、 自讀課文,弄清圖意,隨圖文識字
1、自由輕聲讀,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看看課文中有幾幅圖,有幾個自然段。
3、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⑴烏鴉為什么找水喝?
引出“渴”與“喝”比較學習。
⑵烏鴉喝不到瓶子里的水,怎么辦?
引出“面”、“辦”,指導寫法。
⑶烏鴉是怎樣想辦法的?
引出“圍”,掌握筆順。
⑷烏鴉想出了什么辦法,哪句話告訴我們?
引出“終于”,指導寫法。
⑸烏鴉想出了什么辦法?
引出“叼來、一顆、漸漸”,指導讀音。
指名認讀上面的詞語。齊讀。
四、試讀課文
1、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2、指導讀好長句。
五、 作業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按筆順描紅。
3、抄寫生字。(兩遍)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口頭組詞。
烏()喝()于()冬()
鳥()渴()干()終()
二、 講讀課文
1、 講讀第一段。
⑴ 指名讀。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⑵理解重點詞句,指導朗讀。
① 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到處”是什么意思?烏鴉口渴地難受,東找西找,找了好多地方,我們讀第一句要把“到處”重讀。(老師范讀,學生練讀)
② 烏鴉找到水了么?它喝了水沒有?你從哪句話看出來?
烏鴉為什么喝不到水?誰能想象一下,烏鴉會怎樣喝瓶子里的誰?
烏鴉找到水時心情怎樣?喝不到水時心情又會怎樣?(感情讀課文)
⑶小結。
指名讀課文第一段。
小結板書。
2、講讀第二段。
⑴看圖想象:烏鴉面對困難,會怎么想怎么做?
⑵指名讀。
⑶烏鴉想出辦法來了么?怎么想出來的?
⑷比較句子。
哪中說法好?為什么?
它叼來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到瓶子里。
它叼來小石子,放到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
⑸指導朗讀。
⑹小結板書。
三、 作業
1、口頭擴詞。
烏()()()辦()()()
圍()()()終()()()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開火車讀生字。
2、指名讀課文。
二、 指導背誦
引導學生在理清文章脈絡、弄清自然段中句與句的聯系的基礎練習背誦。
三、 總結課文
1、齊讀課文。
2、想一句話夸夸烏鴉,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我們應該向它學習什么。
四、 課堂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Wū yā hēshuǐ kǒu kě bàn fǎ wèi zhè zhōng yú
()()()()()()
2、寫筆順,數筆畫。
烏──()畫喝──()畫
辦──()畫圍──()畫
3、填空。
烏鴉口()了,到處()水()。
烏鴉()著瓶子邊走邊想,()()出了一個辦法。
《烏鴉喝水》教案 篇4
《烏鴉喝水》這篇課文以“喝水”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說明做任何事情,只要動腦筋想辦法,就能獲得成功。課文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所配圖畫,色彩鮮明,生動形象
1.圖畫作者采用寫意畫法,把難看的烏鴉描繪成頭大目明的樣子,以突出烏鴉聰明可愛的形象,使學生看到圖畫就喜歡閱讀課文。也為學生理解課文描寫烏鴉善于動腦筋想辦法作了形象的揭示。
2.所配彩圖把文章的線索勾畫得非常清晰。烏鴉喝不到水(水少瓶口小),烏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往瓶子里放石子),水位上升。烏鴉喝到水了。三幅圖畫展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
二、故事簡單,含義深刻
這篇文章是利用一個自然現象來說明一個道理。烏鴉喝水時遇到困難,作者賦予它以人的思維:瓶里水少,瓶口又小,這是無法改變的,但水位的高底是可以改變的。于是烏鴉在瓶中放石子使水位升高。通過這個故事使讀者受到啟迪,悟出道理:“只要開初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
三、語言簡潔,結構嚴謹
文章開始作者用“到處”說明小烏鴉口渴的程度及找水的焦急心情;第二段用“看見”、“可是”說明喝不到水的原因;第三段重復使用“看見”,說明小烏鴉善于觀察,交代解決問題的依據;第四段用“放”、“漸漸”印證“辦法”可行。
教學本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從圖入手,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觀察圖畫。按圖的順序提出問題:
圖上畫的是誰?它想做什么?烏鴉為什么喝不到水?
烏鴉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
烏鴉怎樣喝到了水?讓學生初步了解“烏鴉找到水但喝不到→想辦法,放石子→石子多,水升高→喝到了水”這一故事梗概。
2.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課又是如何描述圖畫內容的。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二、細讀課文。
解詞析句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要讓學生逐段細讀課文,理解字詞含意。可圍繞以下問題進行教學。
1.烏鴉怎么找水喝?(到處)“到處”是什么意思?(可讓學生做這里找找那里找找的動作,既讓學生理解”到處找”就是找了很多地方,又體會到水很不容易找到。)
區分“到處”、“處處”
選詞填空:①公園里( )盛開鮮花。
《烏鴉喝水》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烏鴉喝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9課。這一單元的主題是遇到困難怎么辦?動動腦筋,你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課文講的是一只烏鴉口渴了,發現了一個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進石子喝著了水的事,可以看出烏鴉很聰明,遇到困難能想辦法解決。這個故事內容簡單明了,一年級學生大多聽過。
教學重點
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味道,體會出烏鴉的感情變化。
設計理念
創設實踐活動,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學生的自我反思,相互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注重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教學目標
1.感受烏鴉由找水的著急到喝著水高興的變化過程。能用漸漸說話。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喜歡這只遇到困難能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烏鴉。
教學流程
一、復習檢測。
1.讀詞卡。
2.找朋友游戲連字成詞。
【在找朋友的拍手游戲中鞏固認字,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提出問題,合作初步解疑。
1.讀課題,質疑,梳理問題。
2.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3.指名讀1~3自然段,思考提出的問題。
4.4人小組討論交流讀懂的問題。
【把閱讀和質疑問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中學會問,在疑中加強讀,使其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初步交流閱讀中發現的問題。】
三、讀中感悟喝不著水的原因(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烏鴉為什么一開始喝不著水?
2.朗讀指導。著重指導到處、水不多、口又小,讀出烏鴉喝不著水著急的語氣。
3.學生自我評價朗讀。
【以讀為主,通過范讀、引讀、自由讀、指名讀的朗讀方式,指導學生在讀中熟悉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多讀中悟得讀的方法,在多讀中悟情。】
四、合作探究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過渡語: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辦呢?現在你們就是這只烏鴉,你們來想想辦法。
2.學生自讀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組合作研究烏鴉是怎么喝上水的?邊研究邊做實驗。
4.交流合作結果。
【根據學生喜新求變、活潑好動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維為主的特征,把實踐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合作動手做實驗,激發興趣,調動思維,讓其在生動活潑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達到以做促讀的目的。】
5.理解漸漸一詞的含義,能用它說話。
6.指導朗讀二、三自然段,學生自我評價。
7.發散思維:如果旁邊沒有小石子,你們該怎么辦呢?同桌討論、匯報。
五、學會背誦的技巧。
【注意讓學生自己悟出背誦的方法:看圖背誦、想情節背誦、看板書背誦等,引導學生學會巧背。】
你們喜歡這只烏鴉嗎?用一句話夸夸他。
六、復習鞏固。
1.看誰讀得最快。
(1)烏鴉口渴要喝水。
(2)瓶口小,水不多,可是烏鴉還是想出辦法喝著了水。
(3)夏天到了,天氣漸漸熱起來了。
【識字是低段年級語文課的教學重點,根據學生記得快忘得快的特點,在課前以游戲、詞卡形式復習,在課后把學過的字放進句子里,既鞏固認字,同時又積累了語言,這樣反復再現,強化記憶。】
2.看誰寫得最好。
kěbànfǎzhǎo
板書設計
烏鴉喝水
水不多
口又小喝不著
放石子喝著
【精選《烏鴉喝水》教案匯總5篇】相關文章:
關于《烏鴉喝水》教案匯總10篇03-22
有關《烏鴉喝水》教案匯總7篇03-07
精選《烏鴉喝水》教案匯編九篇03-15
《烏鴉喝水》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3-20
有關《烏鴉喝水》教案模板八篇03-17
《烏鴉喝水》教案錦集六篇03-17
大班科學教案烏鴉喝水03-17
關于《烏鴉喝水》教案七篇03-22
《烏鴉喝水》教案合集十篇03-17
關于《烏鴉喝水》教案合集7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