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一去二三里》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一去二三里》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會認12個生字。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童謠中表現出來的景色美。
教學重點:
識字。
教學難點:
分辨“八”和“入”,“九”和“幾”等容易混淆的字。
教學準備:
ppt課件、簡筆畫、生字卡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
1、今天老師帶了十個字娃娃,他們想和一年級九班的孩子做朋友,瞧瞧,他們找誰呢?(師邊發卡片邊說:字娃娃選xx,因為他準備得最好;字娃娃找xx和xx,他們倆顯得特別的高興;字娃娃看準了xx、xx和xx,他們正耐心地等待著字娃娃……)
2、介紹十個字娃娃給學生認識。
3、學生把字娃娃送回家——把字貼在相對應的'簡筆畫旁邊。
4、字娃娃還想找你們玩,請你親切地呼喚他們的名字,老師請出他們。(師依次貼在黑板上,并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識字——和字娃娃一起去郊游
(一)《去畫中游玩》
1、觀察畫面,你看到了什么?快來告訴我們吧!(師隨機完善板書,呈現一首歡快的童謠。)
2、請出字娃娃“去”和“里”,回頭再瞧瞧圖中有趣的數字。
(二)《識字大闖關》
闖關前的準備:
1、自由把這首童謠讀一讀,用筆圈出黑板上老師貼的字娃娃。
2、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請學生認一認,不認識的拼一拼他頭上的拼音。
3、檢查識字情況——“闖三關”。
a、第一關:除去拼音我會認(成功后得一個笑臉娃娃)
b、第二關:火眼金睛辨生字(成功后得一個笑臉娃娃)
c、第三關:我去提籃摘蘋果(成功后得一個笑臉娃娃)
(在此環節中,教師要加以指導“三、四、十”音,辨認“八、六”等字的字形?偨Y學習方法。)
(三)愉快的比賽
1、師范讀課文,教給學生讀的方法。
2、生先跟老師讀再自己讀。
3、比賽讀。(強調數詞讀重些,突出山村雖小,景色卻很美。)
三、課外拓展——數字兒歌
游玩結束,字娃娃永遠和聰明勇敢的你們在一起。
1、結合簡筆畫出示兒歌,跟老師學一學。
《量詞歌》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支筆;
七棵果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
用錯量詞出笑話。
2、欣賞《紅葉飄飄》。
3、鼓勵學生自編數字兒歌,送出美麗的畫兒。
【一年級《一去二三里》教案】相關文章:
《一去二三里》教案08-27
一去二三里教案06-20
《一去二三里 》教案03-16
《一去二三里》的教案08-22
《一去二三里》教案10-11
課文一去二三里的教案11-29
《一去二三里》優秀教案12-22
《一去二三里》的識字教案03-27
課文一去二三里教案05-06
古詩教案一去二三里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