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學設計

時間:2022-08-16 19:30:34 教案 我要投稿

《竹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竹影》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竹影》教學設計

《竹影》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2、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寫在作業本上;

  3、學生查找豐子愷的漫畫或散文。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用兒歌《影子》導入,學生齊讀兒歌: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我。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影子有關的《竹影》。(板書課題)

  簡介作者:

  1、小組內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漫畫作品、散文;

  2、請同學在班上介紹豐子愷的情況,明確豐子愷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他在繪畫及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

  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a、學生讀完課文后,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生字、詞及其注音。

  b、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

  2、討論、明確中心。

  問題:本文中除了寫人物活動外,還涉及哪一方面的內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現什么樣的中心?

  學生討論后明確:本文表現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探究交流:

  a、再讀課文,勾畫文中你認為最生動形象的描寫,并試著說明理由。

  b、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找生動形象的描寫句,并陳述理由。

  質疑問難:

  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班上交流,共同解決。

  延伸拓展:

  小結導入:本文表現了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它與上學期所學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請大家不妨回憶一下《童趣》。

  1、復習舊課,請同學背《童趣》,其他作評價、修正、補充。

  2、延伸拓展。

  a、述說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語言簡潔,盡量表現童真、童趣,時間不超過2分鐘。學生先在四人小組內述說,然后推舉同學到班上交流。

  b、討論課后“研討與練習”三。

  c、教師小結。

  鞏固拓展:

  1、豐子愷的成功與其父的教育引導有關嗎?文中的父親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給了你怎樣的啟發?請以“如果我是家長”為題寫一篇短文,暢談自己的教育構想。

  2、細讀課文第6段,歸納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特點,然后在美術老師的指導下與美術課完成一幅水彩畫或一幅國畫。

《竹影》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竹影》教案設計。

  2.初步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大膽,對充滿童稚的游戲有切身的體驗和濃厚的興趣,但他們往往忽視了游戲中蘊涵的藝術和美。讓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體驗,自主探究,有助于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故確立了第一個教學目標。中西方藝術博大精深,學生了解一些它們的差異,可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價值觀,從而提升人文素養。故確立了第二個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難點:體會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學準備]

  1.收集整理有關作者的資料。

  2.師生共同制作多媒體課件。

  [設計思路]

  1.“語文課要給學生一點什么?”我認為應是讓學生的心靈得到自由放飛,在向生活的拓展中,讓學生得到人文的熏陶,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視聽效果,采用“激趣——感知——品讀——欣賞——遷移”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感觀,讓學生覺得語文課不僅有語言的文學美,而且有畫面的藝術美,覺得上語文課既是知識的獲得過程,又是一種美的享受過程。

  2.改變以往語文課知識的構建方式,由單純的教師傳授轉變為師生雙方參與的互動,營造師生間和諧、平等、民主的語文課堂。學生自主地讀、說、悟,教師恰當地引導、調控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合作交流學習中,師生共同體會童稚的活動中蘊含的藝術和美。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游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竹影》教案設計》。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影子的文章——《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明確: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游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么,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后在小組內朗讀,然后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范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后,讀相關的語段時感情就會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伙伴們從一次無意的游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并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解釋,反而會“越描越黑”。借助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借自身的審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加了語文課的容量,使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竹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竹影》教學設計04-02

《竹影》教學設計06-03

竹影教學設計11-10

《竹影》教學設計12-18

竹影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竹影》優質教學設計06-27

湘教版《竹影》教學設計06-27

竹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7-02

語文《竹影》教學設計07-2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观一二三区 | 精品国产天天在线2019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 亚洲成aⅴ人在线电影 | 日本午夜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