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案

時間:2022-08-23 10:31:25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北京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京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北京教案范文合集7篇

北京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北京春節的風俗風俗,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2、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3、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春節的熱鬧氣氛。

  2、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節的濃濃的“年味”。其實,在整個春節的系列活動中,雖然有些繁文縟節,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雜陳,蘊涵著最豐富的傳統,值得我們細細咀嚼。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嚼嚼這一獨特的味道。提問:我們知道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寫了春節的時期的幾個重要日子活動。那么,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在文中詳寫的四天中,我們已經學習了“臘八”這部分,現在大家來回憶一下:臘八的時候,人們做些什么?從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語言風格?

  二、深入閱讀,體會氣氛。

  1、指導品讀“除夕”,指名朗讀,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鬧。

  (2)抓“除非,萬不得已,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3)指導學生感情讀文

  2、指導品讀“正月初一”。

  小組齊讀,邊讀邊思考:

  (1)正月初一與除夕的氣氛有什么不同?

  (2)正月初一這一天人們都在做些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3)你們春節拜年嗎?說說你拜年的經歷。

  (4)引導學生了解廟會時怎么回事?

  3、指導品讀“元宵”。

  全班齊讀,邊讀邊畫:

  (1)分別畫出表示燈的數量多的詞句,說說你表示燈的種類多的詞句,體會人們對元宵節的熱情。

  (2)如果你置身于這燈的海洋,你會是什么樣的心情?你能用朗讀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嗎?(指名朗讀展示)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語句研讀,創設情景讀,結合生活體驗,深入走進北京人的春節,感受人們的歡樂和濃濃的民俗風情]

  二、拓展閱讀,領悟表達特點:

  1、提問:作者寫這篇文章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2、引導分析:這篇文章為什么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達手法上有什么特點?

  (歸納本文的寫作特點:一是按時間順序進行有條理的敘述:二是詳略得當,詳寫春節中的高潮部分,略寫其它部分;三是語言通俗,簡練。)

  三、延伸談話,了解風俗。

  1、師:北京的春節是很吸引人,但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一些不同的風俗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

  2、啟發思考:我們所了解到的這些春節風俗今天是否依然廣泛存在??你覺得現在過年的氛圍濃嗎?說說你的感想。

  (學生自由暢談)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引發他們對如何傳承中華民俗文化的思考。]

  四、作業

  小練筆: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的實際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北京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明確組合圖形的意義,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補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2、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教學重點:

  理解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多種方法,會利用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這些平面圖形面積來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根據圖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來分解組合圖形,達到分解的圖形既明確而又準確求出它的面積。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整理學過的面積公式,完成下表。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1.弄清圖形,選擇公式。

  2.找對應的底和高。

  3.注意單位換算。

  4.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別忘了除以2。

  5.解決問題時,弄清面積與其他數量的關系。

  6.看青組合圖形是由哪幾個簡單圖形組成的,找簡單的解決方法。

  7.已知面積,求底或高可以用方程解。

  (三)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四)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分割法或添補法(轉化):分解成簡單圖形。

  (分割法)

  小明家打算裝修,要給客廳(如下圖)鋪上瓷磚,求客廳面積是多少?

  方法一:把組合圖形分割成兩個

  長方形。

  43+37

  =12+21

  =33(cm2)

  方法二:分割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6+33

  =24+9

  =33(cm2)

  第三種方法:分割成兩個梯形。

  (3+7)32+(3+6)42

  =15+18

  =33

  第四種方法:分割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76-33

  =42-9

  =33(cm2)

  歸納:方法一、二、三是分割法;方法四是添補法

  第二課時(完成練習)

  四、作業

  復習本單元知識點及錯題

北京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認“堯”等九個字,會寫“堯、曉”等五個字。

  2能熟練、準確、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3、通過觀察、比較、朗讀等訓練,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和朗讀能力。

  4、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識記生字,掌握堯等五個字的寫法。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生字卡,生詞卡。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聽過堯舜禹的故事嗎?(師簡單講述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堯字歌》。(板書課題,認識堯字)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兒歌,畫出生字多讀幾遍,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2、小組內交流識字結果。

  3、班內交流識字結果。

  (1)出示字卡,指名領讀。

  (2)出示詞卡,男女生輪讀。

  (3)出示字卡,開火車組詞讀。

  三、朗讀感悟,理解內容

  1、指名朗讀,糾正讀音。

  2、分句朗讀,理解文意。

  3、指導朗讀,評價朗讀。

  四、指導書寫

  1、觀察“堯”字的寫法。

  2、學生先描紅,再在田字格中寫一個“堯”字。

  3、評價寫字結果,展示寫的好的字。

  4、學生試寫其他四個字。

  5、作品展示。

  五、實踐活動

  你能把今天學的生字編成兒歌嗎?(師生共同完成)

北京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其中1個多音字待dai)及新詞,認讀6個字。

  2、自選伙伴,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從第8-10自然段中任選兩段背誦, 選擇自己喜歡的兩句話抄下來。

  3、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了解筍芽的成長過程,產生愿意在 艱苦的環境中鍛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筍芽的成長過程,知道艱苦的環境能鍛煉人。

  教學難點:

  抓住筍芽兒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筍芽兒不怕寒冷,樂于在艱苦環境 中鍛煉自己的思想感情。

  查閱資料:

  有關筍的知識

  教學具準備:

  投影

  教學課時數

  1

  板書設計:

  23筍芽兒

  誰在呼喚:春雨姑姑 竹媽媽 雷公公 小草弟弟

  筍芽兒變化:撒嬌、懶覺 嚇住 向上鉆 脫、長成強壯竹子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出示課題,觀察課文插圖,認識“筍”字。

  同學們:見過筍芽兒嗎?生介紹了解到的有關筍的資料。

  師補充。

  二、檢測預習

  1.讀生字,準確字音。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

  投影出示詞語,讀一讀。

  彈奏 黑乎乎 扭動 央求 撒嬌 瑟縮

  叨嘮 暖烘烘 滋潤 阻礙 強壯 裹

  2.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記“喘、烘、潤”等字,結合詞句大致理解字義。

  3.調動生活積累識字。如,阻礙、照射、自豪。

  4.動作演示識記。如,喘氣、阻攔。

  5.借助圖畫、實物識字。山岡、筍。

  6.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如,春雨姑娘愛撫著她,滋潤著她。

  7.寫字指導。

  岡:橫折鉤的折筆要垂直,不可向內收;里邊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筆是長點。

  筍:中橫要長,右邊出頭。

  三、讀課文,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分自然段指名讀,評讀后,思考: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填一填。

  春雨姑姑呼喚,筍芽兒( );聽了春雨姑姑的話,她想到( );聽了竹媽媽的話,她( );雷公公呼喚,她( );她終于鉆出了地面,聽了小草弟弟的話,她( ),長成強壯的( )。

  四、作業:

  1、寫生字,組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筍芽的成長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走近筍芽兒,看看小筍芽兒是怎么長的?

  二、朗讀感悟:

  觀察插圖,激發興趣。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么樣兒的。

  2.教師范讀,生思考: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讓學生在老師的聲調、表情、動作的感染下,進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

  3.讀讀,畫畫,議議:你從筍芽的生長過程中體會到什么?

  那么,春雨姑姑是怎樣幫助筍芽的呢?讀一讀。

  (1)說一說春雨姑姑怎樣幫助筍芽的?

  (2)該怎樣讀呢?自己試一試。

  (3)分角色朗讀。

  雷公公又是怎樣做的?讀一讀。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雷公公怎么做的。

  (2)有感情朗讀。

  小草長出來了嗎?高興嗎?讀一讀。

  小筍芽在誰的啟發下長高了?繼續讀課文。

  4、讀全文,想一想筍芽為什么自豪地喊:“我長大了!”

  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再讀感悟,啟迪思維。

  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么? 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哪些關心和愛護呢?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漆黑 沉睡 撒嬌 呼喚 嘮叨 愛撫

  滋潤 照射 溫暖 自豪 健壯 嘰嘰喳喳

  2.句子積累。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愛撫著她,滋潤著她。太陽公公照射著她,溫暖著。

  3.摘抄課外讀物中描寫美好春光的詞語和句子,熟讀成誦。4.課外閱讀《一粒種子》,想一想: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

  四、實踐活動

  1.根據筍芽兒的特點,編一條謎語。

  2.讓學生實地觀察竹筍,畫一組竹筍系列畫。

  五、擴展運用

  1.老師示范引路。

  春雨淅瀝瀝,淅瀝瀝,

  小草呀,快鉆出來!快鉆出來!

  春風笑盈盈,笑盈盈,

  小鳥說:“我要給您唱歌!我要給您跳舞!”

  2.學生實踐。學生個人或小組模仿老師的示例按課文內容進行寫話練習。對韻腳及句式不作要求。如:

  春雨沙沙沙,沙沙沙,

  筍芽兒呀,快醒醒!快醒醒!

  春雷轟隆隆,轟隆隆,

  筍芽兒說:“我要鉆出來!我要鉆出來!”

  春風笑盈盈,笑盈盈,

  筍芽兒說:“我要長大!我要長大!”

  3.作品展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集體朗誦、配樂朗讀、自配樂曲歌唱等。

北京教案 篇5

  教材簡析:《北京亮起來了》是一篇講讀課文。圖文結合,描繪了我國首都北京那燈光燦爛迷人的夜景。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在于詞語句子的理解。

  一、賞圖引題,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它是一座聞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現在讓我們一同欣賞北京的風光。

  2.配樂播放北京風光圖。問:欣賞完北京風光,你們想說什么呢?(生談感受)

  3.多美的景色啊!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風光,你們想進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專寫北京夜景的課文。(板題,齊讀課題)(設計意圖:觀看CAI課件,直觀感受北京風光的美。從而讓學生進入優美的情境,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巧妙地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學生思考:北京的夜晚是怎樣的?可用文中的詞語表述。

  2.配樂播放北京夜景圖片。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小朋友們,讓我們用眼睛用心靈去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吧!你們看……

  3.你們感受到北京夜景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指名回答)

  4.作者感受到的美是否跟我們一致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劃出生字,借助拼音把課文通讀順,讀后標自然段序號。

  5.交流標自然段情況,認讀生字。(設計意圖:觀看北京夜景圖,讓北京亮麗的夜景深深地印在學生的心里,并在此基礎上談感受,為學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三、圖文對照,讀中感悟。(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大家自讀第一自然段 ,想一想作者把北京想象成什么?(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2.指名讀本自然段,其余學生觀看相關夜景圖片,感受“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3.誰能把這一自然段美美地讀一讀呢?(指名讀,齊讀)相互評價后悟出應把“亮”和“燈的`海洋,光的世界”重讀。

  4.質疑。(理解“夜幕降臨”)

  (二)導學第二自然段。

  1.現在,讓我們到東西長安街走走。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二自然段,想想一共有幾句?分別寫了哪兒的美景?(指名回答,相機出示長安街、天安門城樓、廣場四周的夜景圖片以及相應的句子)

  2.多美的夜景啊?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再結合圖理解詞或句子的意思。

  3.全班交流,達成共識。重點借助圖片理解:“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燈光閃爍”“金碧輝煌”“光彩奪目”“輪廓”等詞語以及相關句子的意思。例如:理解“華燈高照”時先引導學生從課件圖片中找到長安街,再找到整齊排列在路邊的燈樹,引導學生懂得像圖上那樣高大而放著光芒的燈就叫華燈,它們居高臨下地照射著路面就叫高照。

  4.指導朗讀。(范讀、指名讀,配樂齊讀)

  (三)學習3—6自然段。

  1.指名分段讀3—5自然段,其余生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描寫了哪兒的夜景?

  2.合作學習,探究新知。出示學習提示:(1)按自已喜歡的自然段自主選擇學習伙伴。(2)自由朗讀學習內容,找出你覺得美的地方,并說說美在哪?(3)和伙伴交流學習體會。(4)美美地讀一讀選擇的內容。

  3.全班交流達成共識。(師相機點拔突破難點)a 交流提示(2)b 觀察立交橋夜景圖感受“道道彩虹” c 結合生活實際認識櫥窗、廣告、霓虹燈并感受它的美。理解“絢麗多彩”“繁華”等詞語。d 結合課文插圖理解“倒映”“銀光閃閃”并指導讀好長句:“一束束燈光照著古老的故宮………銀光閃閃,十分動人。”,以讀代講。

  4.指名讀:你喜歡北京哪兒的夜景,請你讀一讀5.配樂齊讀3—5自然段

  6.激情朗讀最后一段今天,我們跟隨著作者欣賞了北京的夜景。感受到北京的輝煌、亮麗。此時你們的心情怎樣?最后一個自然段應當怎樣讀呢?(齊讀最后一段)(設計意圖:由扶到放,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伙伴 ,圖文結合,自讀自悟,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利用精美圖片理解詞句含義,避免了枯燥說教。)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四、拓展思維、強化感受。同學們,國家強盛了人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今天我們了解到祖國首都的夜景是那么的輝煌亮麗,看到了改革開放給我們祖國帶來的巨大變化。我想,此時大家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樣激動。小朋友們作為國家的小主人,你想對祖國說什么,又想對世界各地的朋友說些什么?出示:我想對祖國說-------------------------我想對世界各地的朋友說---------------(設計意圖:讓學生說個性化語言,拓展思維、激發創新。)

  五、齊唱歌曲,升華主題。我驕傲,我自豪,因為我生活在美麗富饒的中國。同學們,讓我們齊唱一曲《我愛北京天安門》。(設計意圖:用歌聲激發學生愛祖國、愛首都之情,把教學推向高潮。)

  六、作業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簡評:新《課標》強調語文學習以讀為主,并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本文設計力求體現新《課標》精神,主要表現在:

  1.運用多媒體技術,縮短時空的距離。由于低年級學生對北京了解甚少,教師通過展示優美的北京風光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北京夜景的亮麗,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2.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讓學生觀看圖片談感受,朗讀課文談感受,發展學生個性化語言。

  3.以讀代講,注重朗讀指導。引導學生讀中感悟,圖文結合理解詞句含義,突破難點。

  4.恰當地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伙伴,朗讀和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創建和諧 、民主的教學氛圍。

北京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把握主要內容,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

  ★學習作者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預習課文,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了解作者趙麗宏。給學生推薦趙麗宏的作品《三峽船夫曲》《雨中》《學步》《雨中的鴿子》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欣賞雜技)教師談話:同學們,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你看了嗎?還記得其中的雜技表演節目《抖杠》嗎?讓我們再來回顧那精彩的一幕。

  你想說什么?

  是啊,雜技表演已經作為一項藝術搬上了春晚的大舞臺,那么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場少年頂碗的雜技表演。 (上課)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介紹作者(出示):趙麗宏,1951出生,著名的詩人、散文家,上海人。發現和表現社會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趙麗宏散文創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摯細膩,文風清麗典雅,被譽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詩”。代表作有《三峽船夫曲》、《雨中》、《學步》、《雨中的鴿子》等。

  同學們課后可以去讀一讀。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作者說他看過的一次演出,二十年來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那到底是一次怎樣的演出呢?讓我們一起打開課本,翻到第11頁。

  自己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一場雜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頂碗時,頭頂上的碗兩次失誤掉了下來,少年不氣餒,第三次頂碗終于獲得了成功。)

  板書:一次——失敗 二次——失敗 三次——成功

  同桌之間說一說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明白道理

  1、讀了課文,能用一個詞說一說:作者看了一場( )的雜技表演。(出示)

  2、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那么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三次表演的呢?默讀第3-7自然段,邊讀邊用鉛筆畫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自己讀一讀。

  3、全班交流:

  我們先來看第一次表演(出示),從哪些地方讀出了驚心動魄。

  “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最后他騎在另一位演員身上,兩個人一會兒站起,一會兒躺下,一會兒用各種姿態轉動著身軀。”“站在別人晃動著的身體上,很難再保持平衡,他頭頂上的碗,搖晃得厲害起來。在一個大幅度轉身的剎那間,那一大摞碗突然從頭上掉了下來!”“這意想不到的失誤,讓所有觀眾都驚呆了。”“臺上并沒有慌亂。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小結:小結:同學們,對其他人或事物的描寫,可以間接襯托出想要描寫的人或事物,這樣的描寫方法叫側面描寫。這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作者既寫了少年精彩的表演,又寫了觀眾的反應和碗,這就是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描寫方法。我們在自己的寫作中也可以用到。接下來我們用剛才的學習方法讀第二、三次的表演,從哪些地方讀出了驚心動魄!

  第二次頂碗時:“少年很沉著,不慌不忙地重復著剛才的動作,依然是那么輕松優美……到最后關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又是一個接一個艱難的轉身”。“碗,又在他頭頂厲害地搖晃起來。““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轉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那一摞碗卻仿佛故意搗亂,突然跳起搖擺舞來。少年急忙擺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碗,又掉了下來。”“臺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第三次頂碗時: “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當那摞碗又劇烈地晃動起來時,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于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欣賞視頻)你有什么想說的?

  四、拓展延伸,領悟道理

  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所以每每想起,作者內心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他想到了什么?請你聯系自己實際寫下來。

  總結: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失敗的考驗,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勝利者。在山窮水盡和絕境里,如果我們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再搏一下,可能會迎來溫暖的春風;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會到達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頂的山腳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會登上世界最高峰……課文學完了,但是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位頂碗少年給我們的啟迪。

  板書設計:

  4、頂碗少年

  少年 正面

  驚心動魄 觀眾

  側面

  碗

  失敗乃成功之母

北京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和橋有關的歌曲,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使他們更好地了解人類豐富的情感生活。

  2. 感受歌曲的情緒,并根據歌曲情緒的變化區分歌曲中不同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1. 聽辨出歌曲中的主歌和副歌。

  2. 分辨出主歌和副歌的不同。

  教材分析

  《北京的橋》是1991年由閻肅作詞,馮世全作曲的歌曲,歌曲運用民族調式,借鑒京劇唱腔的一些特點,通過對北京千姿百態的橋的歌唱,歌頌了北京這座文化古都的變化。

  歌曲由前奏、主歌、副歌以及尾聲組成,前面有男生的伴唱,簡單的襯詞,豪爽灑脫的演唱,烘托出生機勃勃、喜氣洋洋的氣氛。經過一段緊拉慢彈間奏引出了獨唱的主歌部分。二聲部的女生輕聲伴唱,引出副歌。副歌是一個散板唱段,穿插著活潑的間奏,在歌唱與伴奏的相互烘托、相互映襯之中,對北京由衷的歌頌和贊美之情流露無余。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新課

  隨《在阿維翁大橋上》伴奏復習演唱歌曲。

  教師:你們去過北京嗎?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的橋嗎?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出示北京的橋圖片。

  師:北京有很多的橋,有古老的金水橋、盧溝橋,還有現代的橋梁,三元橋、四元橋。有這樣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做《北京的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曲里都唱到了北京的哪些橋?

  二、欣賞歌曲

  1. 初次聆聽歌曲《北京的橋》。

  學生回答:高粱橋、三元橋……

  2. 提問:歌曲的前奏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回答:前奏有點像京劇的音調,除了有樂曲的伴奏,還有一個男生伴唱……

  教師提問:這個前奏給同學們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前奏給我們一種喜氣洋洋、生機勃勃的感覺……

  3. 復聽歌曲《北京的橋》。

  教師提問:歌曲有主歌和副歌之分,副歌一般是歌曲的高潮,你能聽出來嗎?當你聽到副歌的地方馬上舉手表示。

  學生自由回答。

  4. 提問:同學們知道主歌是什么演唱形式嗎?

  學生:男生獨唱……

  5. 教師出示《北京的橋》曲譜再次聆聽歌曲《北京的橋》。

  教師:你再來聽聽這首歌曲,仔細聽聽歌曲副歌和主歌的演唱形式一樣嗎?這種形式讓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副歌有女生的伴唱,男生與伴唱的結合,表達出了對北京由衷的愛。

  教師小結:這首歌曲通過對北京千姿百態的橋的歌唱,歌頌了北京這座文化古都的變化。

  6. 教師:你們還聽出這首歌曲有什么特點了嗎?比如在音區、旋律等方面。

  學生:歌曲的旋律比較婉轉,有一些裝飾音,聽起來有京歌的音樂風格。

  7. 欣賞《北京的橋》視頻。

  8. 出示國內的橋圖片。

  教師:我們來看看我們祖國其他著名的橋。

  三、知識拓展

  1. 教師:同學們,你們聽了這首歌曲,一定對北京很好奇,想看看北京的其他風景吧,咱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視頻《故鄉的北京》)

  2. 教師:看了北京的風景你們也想去看看北京的樣子吧,希望你們有機會也能夠到北京親眼看看北京的橋,看看首都的變化。而現在,你們能說說自己家鄉的橋和家鄉的變化嗎?

  學生自由回答。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說得太好了,希望你們長大以后也能夠為自己的家鄉做出貢獻,讓自己的家鄉越來越美麗!

【北京教案】相關文章:

《北京》教案08-14

《北京》教案11-11

《北京》教案06-03

北京優秀教案07-02

關于《北京》的教案06-29

《北京》的教案計劃06-29

《北京的胡同》教案02-18

北京教學教案07-04

《北京》教案的范文08-08

北京的教案分享06-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码在线 | 婷婷六月综合亚洲 | 亚洲欧美中文第一页 | 亚洲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伊人五月丁香激情 | 中文字幕乱码激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