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師課堂教學設計教案

時間:2022-08-29 18:35:28 教案 我要投稿

化學教師課堂教學設計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教師課堂教學設計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學教師課堂教學設計教案

化學教師課堂教學設計教案1

  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 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

  一、教材分析:

  可采用對比的方法,說明化學方程式與熱化學方程式的聯系與區別,使學生理解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為什么要注明物質的聚集狀態、△H的“+”與“-”以及為什么各物質前的化學計量數可以用分數等,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重視對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以及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技能的訓練,注意熱化學方程式書寫的規范化。

  二、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并能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2、能力目標:通過討論、分析、對比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尊重科學、嚴謹求學、勤于思考的態度,樹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唯物主義觀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四、學情分析:

  熱化學方程式是學習熱化學的重要工具,教材從化學方程式只能表明反應物分子轉化為生成物分子時原子重新組合的情況,而不能表明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這個局限入手,說明介紹熱化學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熱化學方程式的定義,重點介紹了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注意事項。

  化學方程式與放熱反應、吸熱反應、化學鍵知識聯系緊密,通過學習,要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技能。

  五、教學方法:對比、歸納、總結等方法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課本上相關的知識,完成課前預習學案。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實物投影儀,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了解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是教學具有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回顧△H計算的三種表達式:(學生回答)

  導入:我們已經認識了反應熱,那么如何在化學方程式中正確反映其熱量的變化?展示本節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學生對比熱化學方程式與化學方程式的區別并填寫表格。

  H2(g)+1/2 O2(g)= H2O(I) ?△H= - 285、8kJ/ mol

  點燃

  H2+1/2 O2====== H2O

  學生回答:1、化學方程的右邊必須寫上△H,并用“空格”隔開,

  2熱化學方程式物質后需標聚集狀態(s、l、g、aq),化學方程式不用。

  再次讓學生對比以下熱化學方程式

  200℃

  H2(g)+I2(g)======2HI(g) △H=-14、9kJ/mol ①

  101kPa

  H2(g)+ 1/2 O2(g)==H2O(g) △H=-241、8kJ/mol ②

  2H2(g)+ O2(g)==2H2O(g) △H=-483、6kJ/mol ③

  學生討論總結:3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表示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可為整數或分數。

  普通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宏觀上表示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微觀上表示原子分子數目,只能為整數,不能為分數。

  4熱化學方程式需注明反應的溫度和壓強,如不注明條件,即指: 25℃ 1、01×105Pa;普通化學方程式中注明條件。

  5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系數加倍,則在熱化學方程式中△H的數值也加倍;

  讓學生自己總結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注意事項

  1、化學方程的'右邊必須寫上△H,并用“空格”隔開, △H:吸熱用“+”,放熱用:“-”,單位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應的溫度和壓強,如不注明條件,即指: 25℃ 1、01×105Pa;

  3、物質后需標聚集狀態(s、l、g、aq)

  4、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僅表示物質的量并不能表示物質的.分子數或原子數,因此化學計量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

  5、根據焓的性質,若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系數加倍,則△H的數值也加倍;若反應逆向進行,則△H改變符號,但絕對值不變

  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

  (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下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燃燒熱和能源,課后同學們預習這部分內容,著重分析燃燒熱、中和熱概念及其熱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并完成本節練習。

化學教師課堂教學設計教案2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鹽類水解的規律,知道鹽類水解的實質。

  2、過程與方法:小組研究探索式,輔以多媒體動畫演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提前做導學案,小組探究,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求實、探索、創新、合作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鹽類水解的規律和實質教學難點:鹽類水解的規律和實質

  二、教材的分析

  1、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鹽類的水解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化學平衡原理的基礎上討論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行為,包括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電離平衡兩個平衡體系;學生也知道溶液酸堿性的本質原因,在此基礎上再來探究鹽類在水溶液中的酸堿性規律,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2)鹽類水解是后續電化學學習的必備基礎。從知識結構上講,鹽類水解平衡是繼弱酸、弱堿及水的電離平衡體系之后的又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

  三、教學方法

  1、教法

  (1)感知情境,導入主題,研究探索,指導學法。

  (2)教師導學,學生合作討論,探討實驗設計及評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發現。

  (3)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對比、歸納及類推、練習訓練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4)多媒體輔助教學。

  2、學法

  (1)學生分組討論,增強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學會合作。

  (2)提出問題—探索分析—解決問題—遷移發展的方法展開探索,對比歸納及類推總結,練習訓練,獲得對比、歸納和類推的學習思維能力。

  (3)積極思考,善于應用對比、歸納總結及類推思維方法,提升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討論交流,提高人際交流能力。

  四、教學過程(附課件)

  1、以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純堿和小蘇打入手

  [幻燈展示]圖片

  2、過渡到

  A級問題的六個問題,讓學生分組回答

  A級問題一:水的電離方程式是,若在水中加入酸或堿,水的電離平衡移動方向是向移動,理由是。

  A級問題二:溶液呈酸堿性的根本原因是,溶液呈中性是因為,呈酸性是,呈堿性是。

  A級問題三:寫出下列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鹽酸與NaOH溶液:,

  ②鹽酸與氨水:,A級問題四:寫出下列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③醋酸與NaOH溶液:,

  ④醋酸與氨水:。

  A級問題五:上述反應物中,屬于強電解質的是,屬于弱電解質的是。

  A級問題六:若按酸、堿強弱不同,上述反應生成的四種鹽可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分別為NaCl,NH4Cl,CH3COONa CH3COONH4 。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析鹽類水解的實質,引導學生思考,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3、A級問題完成之后進入B級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將不同的題分給不同的小組。讓六個小組的學生同時上黑板演示。 B級問題一:

  鹽CH3COONa溶液酸堿性鹽類型Na2CO3 NH4Cl Al2(SO4)3 NaCl KNO3設計意圖:學生上黑板畫圖,指出優點和不足,教師能夠知道學生差在哪。

  B級問題二:CH3COONa溶液為什么呈堿性?

  電離方程式

  設計意圖: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知道知識的內在聯系,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B級問題三:NH4Cl溶液為什么呈酸性?

  c(H+)和c(OH–)相對大小鹽溶液的酸堿性鹽溶液中的粒子有無弱電解質生成相關方程式電離方程式c(H+)和c(OH–)相對大小鹽溶液的酸堿性鹽溶液中的粒子有無弱電解質生成相關方程式B級問題四:NaCl溶液為什么呈中性?

  B級問題五:

  1、鹽類水解的定義:水溶液中鹽電離出的跟水電離出的生成的反應。

  2、鹽類水解的實質:鹽電離出的與水電離出的結合成,水的電離。

  3、鹽類水解的條件:

  ①鹽必須溶于中。

  ②鹽中必須含有離子或離子

  B級問題六:鹽類水解規律

  ⑴有就水解;無不水解;

  ⑵越越水解;都雙水解;

  ⑶誰顯誰性;同顯中性。

  例:酸性:乙酸碳酸次氯酸水解程度:乙酸鈉碳酸鈉次氯酸鈉溶液堿性: CH3COONa Na2CO3 NaClO

  見課件

  教學反思

  反思一:課堂還可以更高效

  提前給學生發了導學案,然后收上來批閱,也就是在講課之前,對學生已非常了解,能夠有針對性的上課。在學生分組答題的過程中,一個小組答一道,存在忽略其他同學的情況,同時也存在一個小組同學只關注自己的問題,而不去探討其他問題。此外,視學生的掌握情況,可以適當的鏈接高考題,這是我在本節課做的不足的地方,也是今后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地方。

  反思二:加強課后練習,能夠讓學生掌握的更好

  課后練習,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該讓學生多說,然后讓學生總結,隔段時間復習。

【化學教師課堂教學設計教案】相關文章:

化學課堂教學設計12-11

化學教師教學設計優秀教案08-29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04-07

選修4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的設計01-01

化學的教學設計教案08-29

高中化學《原電池》課堂教學設計04-14

教師的化學教案04-02

《我的老師》課堂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7

秋天來了課堂教學設計教案06-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亚洲成AV人久久 | 亚洲日韩人人爽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视频 | 色色激情国产精品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