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2、認識“抽、續”等生字。會寫“夫、表”等生字。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還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出現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本課生字。
2、圍繞“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理解課文。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猜謎語:云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你們猜出這是什么了嗎?(謎底:風。)
2、板書:風娃娃
我們平時說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風娃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1)借助課后的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2)標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三、通讀全文,理清線索
1、通讀全文,想想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板書:(1)吹大風車;(2)吹船帆;(3)吹風箏;(4)吹衣服、吹小樹。
2、以上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壞事呢?
再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找出能說明風娃娃做好事和好心辦壞事的段落及重點詞句,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3、小組合作填表。
段落重點詞語、句子感受。
做好事。
做壞事。
4、匯報小組討論結果。
(1)做好事:第二、三自然段。
(2)好心辦壞事: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四、分塊研讀,反饋交流
1、研讀“做好事”板塊。
(1)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風娃娃吹動風車快速地轉動,使秧苗喝足了水。風娃娃幫著纖夫吹帆船,船飛快地行駛,纖夫們笑了。)
(2)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了什么?(風娃娃認為幫人們做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氣就行了。)
你覺得風娃娃這樣想對嗎?(不對。)我們再去看看風娃娃又做了什么事情,結果怎樣。
2、研讀“好心辦壞事”板塊。
(1)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風娃娃吹跑了小朋友的風箏,孩子們傷心極了;風娃娃還吹跑了人們曬的衣服,折斷了路邊新栽的小樹,人們都責怪他。)
看到這樣的情景,如果你在場,你會怎么責怪風娃娃呢?
(2)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讀第八自然段。
(3)讀讀學習伙伴的話,說說你想對風娃娃說什么。(風娃娃,做好事,光有力氣是不行的,還要動腦筋想一想我這樣做是不是正確的。)
3、總結。
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還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
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學的內容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一篇淺顯易懂的優美的童話故事《風娃娃》,語言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我意圖采用貼近兒童的教學語言,變換不同的教學手段,抓住字詞學習和句子訓練來努力完成這堂課的.教學,達到學習目的,希望讓學生學有所得。但是通過教學發現自己在教學中雖有做的較好的地方也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較好的方面:
1、扎實地教好字詞。在初讀課文之后,我讓學生逐段朗讀課文來檢查字詞,在檢查的過程中注重學生是否把字音都讀準確了,把句子讀通順了,反復地讓學生練習,爭取把字詞學到位,為后面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做好鋪墊。我發現這一環節的學習,學生的字詞學得還是比較扎實的,在讀課文時基本沒有出現重大的字音錯誤,而且學生即使讀錯了也能自我糾正,有了讀準的意識。在教學個別難理解的詞語時在具體的語境中讓學生理解,時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詞語,讀懂句子。
2、讓學生有個整體感知的過程。雖然這節課只教學做好事的部分,但是在研讀之前我讓學生找出風娃娃做的事情,進行板書,區分好事和壞事,這樣讓學生能了解課文大概的內容。
3、變換不同的教學手段,保持學生學習的新鮮感,注重句子訓練。因為課文中的2、3兩段是相同句式的,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至于感到厭煩。同時注重句子的訓練,通過劃一劃、讀一讀、說一說等方法,讓學生讀懂句子,讀好句子。學生基本都能讀懂句子,讀出不同的感受。
不足之處:
1、學習要求不夠明確。在教學第3自然段時,我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每句話的句意。為了降低難度,我說句子的意思,讓學生找到相關的句子,再進行讀。但是因為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沒有接觸過,我又沒有把要求說明白,剛開始時學生有些茫然。而且在我說句子意思時采用的方法也不太對,我都是用“哪句話是寫……”這種句式,給人的感覺就是在一個個地問問題,與原來的教學意圖不相符合。
2、朗讀訓練沒有進一步深入,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品讀感悟。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2
教學目的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4個生字。書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體會風的奇妙。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形象的課件了解風的無形與奇妙。
2)通過朗讀、背誦體會風的美好。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認識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認讀4個生字。書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時間安排: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有關風的聲音及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師:今天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們的耳朵靈不靈(放的聲音)。
2、師:是什么聲音?(風)同學們的耳朵真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唐代詩人李喬寫的古詩《風》。(板題:風)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課件出示古詩)師:先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整首詩的朗讀,注意你預習時讀不準的字音。
過度: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學會朗讀這首古詩。(想)那首先得過了生字這一關。
三、學習生字。
1、自由輕聲地讀古詩,要求:
1)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把古詩讀通順。
2、出示生字,自由讀。
3、指名讀,正音。
4、開火車檢查字音。
5、齊讀。
四、出示古詩測讀。
1.自由讀詩,讀通順。
2.指名讀。
3.開火車接讀。
4.齊讀。
五、學習古詩。
過度:同學們的古詩讀得如此的好,想不想知道每一句到底描繪了怎樣的景物?(想)那趕快讀詩吧!
1、自由讀,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難問題?
2、學生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課件理解。)
3、朗讀、背誦古詩。
1)同桌互讀古詩,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并讀一讀。
自由讀。
指名讀(出示課件讓學生在情景中找到感覺)。
評。
有感情地齊讀。
2)背誦古詩。
自由背。
指名背。
分男女生有感情地背。
解落三秋葉——稍快、高。
能開二月花——慢、柔。
過江千尺浪——快、高。
入竹萬竿斜——后三個字一點一頓。
齊背。
六、小結
師:這首小詩描繪了刮風時景物的變化。題目是“風”,全詩無一“風”字,但每一句說的又都是風:風可以把秋天的樹葉吹落,可以使春天的花開放,可以在江面掀起千尺浪,可以鉆進竹林,讓竹子歪斜。
七、拓展思維:
1.仿說:
過度:那么同學們能不能也試著說一說“風”在哪兒?
(課件出示“我們知道”)生自由說,指名說。
2、積累詩詞:
過度:同學們真是細心觀察的小朋友。老師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幾首描寫“風”的詩歌,想不想聽一聽,讀一讀?(課件分別出示《東風忙》、《風》、《詠柳》,師生讀。)
《東風忙》
春風春風,忙東忙西。
去化積雪,去溶冰河。
去發綠葉,去吹風箏。
看它沒影,聽它有聲。
《風》
春天里,東風多,
吹來燕子做新窩。
夏天里,南風多,
吹得太陽象火盆。
秋天里,西風多,
吹熟莊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風多,
吹得雪花紛紛落。
詠柳
碧玉壯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八、總結:風真呀!(板書:神奇)
九、指導書寫。
1、讀一讀生字。
2、你認為什么字應該注意?(強調“解”的寫法)
十、作業:
1、背誦古詩。
2、書寫生字。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01-11
《風》語文教案04-30
語文《風娃娃》教案10-30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10-11
二年級語文《風娃娃》教案03-16
《風娃娃》語文教案11-27
風娃娃語文教案05-28
風娃娃語文優質教案09-26
《風娃娃》語文優秀教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