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教案

時間:2022-09-28 20:24:37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教案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教案模板1

  教學內容:

  圓環的面積計算,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以圓環,掌握圓環的特征,掌握計算圓環面積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3、會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能根據各種圖形的特征和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掌握計算圓環面積的方法。

  2、掌握求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

  教學方法:

  例證法、類比法、遷移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2、計算圓的面積

  r=5厘米d=6米C=15.7分米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實物,認識圓環

  出示光盤。提問:誰能用語言描述這個光盤?

  2、實踐操作,感知圓環

  (1)剛才我們簡單認識了圓環,現在你們能用手上的工具剪出一個圓環嗎?

  學生用一張白紙剪一個圓環。

  (2)學生操作,動手剪環形。(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有困難的學生)

  (3)說出剪圓環的過程。

  讓學生介紹剪出圓環的過程,體驗大圓中剪掉一個小圓的過程,感受圓環的大小就是大圓面積減去小圓的面積。

  3、探究環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小組討論:如何計算圓環的面積?

  (2)反饋討論結果。

  學生匯報時,邊說邊演示從一個大圓里去掉一個同心小圓變成環形的動態過程:先求出外圓和內圓的面積,再求出環形的面積。

  思考:要計算環形的面積需要什么條件?

  通過師生交流后,明確要計算環形的面積需要知道外圓(大圓)的半徑或直徑和內圓(小圓)的半徑或直徑。

  4、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出示例2:光盤的銀色部分是個圓環,內圓半徑是2厘米,外圓半徑是6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2)讀題,理解題意。

  (3)分析數量關系。

  (4)嘗試解答。

  (5)反饋解答情況。

  方法1:大圓的.面積—小圓的面積。

  方法2:大圓半徑的平方與小圓半徑的平方差乘以3.14。

  觀察比較這兩種解法,有什么不同?

  師生交流,引導學生發現:通過乘法分配律,這兩種方法可以相互轉化,其實它們是一致的。

  小結:圓環面積的計算方法,大圓的面積—小圓的面積=圓環的面積。

  學生嘗試用字母表示求圓環面積的計算公式。

  三、鞏固練習。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教案模板2

  一、教學內容

  信息的誤導

  二、教學目標

  1.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能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正確解釋統計結果。

  2.能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預測。

  三、具體編排

  1.例1。

  例1說明從信息表達比較模糊的統計圖中無法得到準確客觀的結論。

  教學時,引導學生分析圖中“其他”部分的具體含義,使學生明確:“其他”占彩電市場份額的47%,其中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暢銷的彩電。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制作統計圖時,一定要客觀準確地反映信息;在分析統計圖時,不要被數據模糊的統計圖誤導。

  2.例2。

  例2說明利用統計圖進行統計分析時,不能僅僅關注統計圖的外在表象,還應了解統計圖所包含的具體的統計信息,才能避免做出錯誤的判斷。

  教學時,可先呈現這兩幅統計圖,讓學生說說:“A、B兩人繪制的是同一個公司員工的月薪統計圖,為什么看起來不一樣呢?”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并認識到:在運用統計圖進行比較和判斷時,一定要注意統一標準,才不致發生誤判。

  四、教學建議

  1.注重知識的前后聯系,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應引導學生在復習舊知的基礎上重點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使學生學會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對統計結果做出正確解釋,并能根據統計結果作出準確的判斷、預測。

  2.把握好教學要求。

  本單元教學時應注意向學生闡明以下兩點:

  (1)統計圖在表述統計結果時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故統計活動中常用統計圖來描述統計信息,展示統計結果。(2)不要被統計圖表面的信息迷惑、誤導,要保證所得結論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實際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觀察統計圖,談談直觀感受和看法,再引導學生分析統計圖表達和包含的數據信息,得出正確結論。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組成比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討論、試算,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件東西,放在口袋里呢,這東西大家平時都玩過,還挺熟悉的,四四方方的,猜猜看是什么?(學生猜)

  2、還是讓老師給你點提示吧!

  課件逐句出示:買來方方一小盒,用時卻有幾十張,紅黑兄弟各一半,還有一對“雙胞胎”。

  3、現在知道是什么了吧!課件出示:撲克牌

  (設計說明:通過一則小小的謎語導入新課,與之后的新授的比賽巧妙銜接,以撲克牌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探究新知

  (一)我們今天這堂課研究的數學問題就跟撲克牌有關。你們都知道撲克牌有四種花色,而每一種花色都有13張。(課件出示)A,2,3,4,5,6,7,8,9,10,J,Q,K

  1、同學們你們都學過比例,請同學們用最快的速度從這13個數字中選擇你所需要的數字來寫出一個比例。

  2、學生匯報寫出的比例并說明理由。

  3、們都是選擇4個數字來組成比例。那你們想知道組成比例的4個數叫什么名字呢?(想)那就請同學們自己預習課本43頁最后兩段(師出示課件預習提綱)。(板書: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4、就學生匯報的比例,找出內項與外項。

  (設計說明:通過一個寫比例的小活動,一是復習了比例的意義,二是教學了內項與外項。)

  (二)在剛才同學們寫比例的過程中,老師發現同學們的腦子轉得可真快,王老師想跟你們比一比,比誰能更快地按要求寫出比例。怎樣?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嗎?(生:敢)

  1、那我們就開始吧,請同學們先看“冠軍攻略”(比賽規則)

  課件出示:

  冠軍攻略

  參賽者:王老師,全班同學

  規則:迅速判斷由電腦隨機抽取出來的4張牌面上的數學能否組成比例,如果能,請寫下來。(至少寫兩個)(完成的可先舉手示意)

  2、第一輪:6、8、9、12

  (老師比學生提前寫完,并由學生驗證,得出老師勝)

  第二輪:3、5、4、8

  (老師比學生提前判斷出不能組成比例,并由學生驗證,老師勝)第三輪:4、8、6、3

  (老師比學生提前寫完比例,并由學生驗證,老師勝)

  (設計說明:由撲克牌引出三輪比賽,設計都由老師勝出,學生由此產生疑問,為什么老師能這么厲害,這么快地寫出8個比例,借此激發學生探究。)

  3、同學們一定很好奇,老師為什么能這么快地判斷出這4個數能否組成比例,并能很快地寫出比例,其中有什么奧秘?其實老師是有冠軍秘籍的,而秘密就藏在這些比例中。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所寫的比例的內項與外項,小組交流討論,看看有什么發現?

  4、學生匯報,驗證,課件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質以及字母公式”

  5、師講解如何很快的判斷4個數能否組成比例。

  (設計說明: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們多方面驗證,從個別推廣到一般,讓學生學會科學地、實事求是地研究問題。)

  看樣子,同學們對新知掌握的不錯,愿意接受挑戰嗎?

  (三)練習運用。

  1、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3和8∶50  2∶2.5和4∶50

  2、如果把2.4:1.6=60:40,改寫成分數的形式,你會寫嗎?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所得的積有什么關系?

  指出:2.4與40的乘積等于1.6與60的乘積。

  三、課堂鞏固,練習提升

  1、用你喜歡的方法來判斷哪組中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1)14:21和6:9   (2)3/4:1/10和15/2:1

  (3)9:12和12:15   (4)1.4:2和7:10

  2、把圖A按比例放大得到圖B,按比例縮小得到圖C。根據圖中的數據組成比例。(課本46頁第3題)

  3、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

  8:2=24:( )  ( )/15=4/5  1.5:3=( ):3.4  48:( )=3.6:9

  四、實踐活動題

  8:A=B:1.5,那么A和B可能是( )和( )

  如果A是小數,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如果A-B=1,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如果A+B=7,那么A可能是( ),B可能是( )

  (設計說明:習題的安排旨在對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應用,最后一道開放題答案不,意在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和感悟數學的“變”與“不變”的美妙與統一)

  五、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下冊第二單元教案04-09

數學下冊第六單元加與減的教學反思02-16

六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試題06-12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試題06-12

小學語文第十二冊教案第六單元下冊教案06-20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07-20

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教案06-13

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教案08-25

《菜園衛士》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06-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不卡 |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 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 | 亚洲日本香蕉520视频 | 伊人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