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分類與整理》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分類與整理》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分類與整理》教案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算理,掌握豎式的寫法和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筆算.
2.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仔細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書寫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豎式和計算順序.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紅、黃色圓片及數位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70-30 42-20 79-6
85-40 67-31 65-3
65-3這道題的豎式應該怎樣寫?
2.想一想筆算加法時都應注意些什么?
二、觀察思考,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65—3=_______________
教師說明也可以寫成豎式進行筆算.
(1)出示圖示,使學生明確:
十位上 6個○表示 6個十;個位上 5個○表示 5個一,讀作 65.
(2)說明:要從65里減3
啟發(fā)學生思考:3表示什么?應該從哪里去掉?
引導學生明確:3表示3個一.應該從65里個位上“5個一里去掉3個一.”
教師同時在個位○中劃去3個.
(3)說明:筆算豎式怎樣寫呢?
要求學生在稿紙上寫數字65,在65的個位數5的下面寫上3,也就是3要對著65的個位數5.
寫上減號和橫線.就是數位對齊,與筆算加法的道理一樣.
(4)學生獨立在書上填寫.提醒學生,在橫式等號后面也要寫上得數.
2.教學例2.
(1)比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2)請學生獨立操作學具,注意去掉的23應該怎樣去掉?
(3)學生試寫豎式,教師巡視指導.
提問:你在寫豎式時,其中寫減數中的“2”,你是怎樣想的?(2是在十位上,應與65的十位上的6對齊.)
(4)學生對照數位圓片圖,進行嘗試計算.
(5)集體訂正,請學生說一說計算時的思維過程.
3.小結計算方法.
說說筆算減法的方法是怎樣的?筆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填空:
69-27= 99-8= 70-40=
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及時鼓勵.
四、全課小結,完善新知.
引導學生明確: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還要注意,計算時要仔細,得數要寫在模式等號后.
板書設計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
例1 65-3= 62
例 2 65-23= 42
探究活動
小貓釣魚
游戲目的
鞏固百以內的加減法.
游戲材料
用硬紙片做成的魚若干條,每條魚身上有一道算式,魚嘴用鐵絲做成一小圓圈;小貓面具;鉤魚桿、線、魚鉤.
游戲程序
1.用課桌圍成一個長方形“魚塘”,“塘”中放“魚”,魚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
2.每3人一組,頭戴小貓面具,身上掛一個寫有得數的牌子,圍在課桌外面.
3.用魚桿、魚鉤釣得數與自己身上的得數相同算式的魚.
2022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分類與整理》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并能夠正確讀、寫。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學生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學具準備:三張圓形紙片 兩張長方形紙 彩筆 膠帶
教學過程:
一、產生分數
“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學校準備一次郊外野餐活動,你們想參加嗎?
(出示主題圖)小軍和小云也參加了野餐活動。你們看,他倆準備了哪些食品?
(生答:蘋果、礦泉水、蛋糕。)
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樣分才會讓兩人都滿意?
(學生回答:蘋果每人兩個,礦泉水每人一瓶,蛋糕每人半塊。)
每人分得一樣多,這樣的分法叫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兩個蘋果、一瓶水都可以用學過的數表示出來,板書:2、 1。半塊蛋糕怎樣用數來表示呢?有誰知道?
(如果知道,問:1/2是什么數?如果不知道,問:想知道嗎?)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數學王國的一位新的朋友——分數,板書課題,
評: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中,產生認知沖突,發(fā)現已學的自然數不夠用了,需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數來表示“一半”。孕伏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
二、認識分數
1.請打開課本98頁,自學這部分內容。
評:學生有了認知沖突,會自主尋求答案。教者因勢利導,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讀書自學能力。
通過看書,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教學“1/2”的讀法、寫法及各部分名稱。
還有什么疑問嗎?考考大家。
①像“1/2”這樣的數,為什么叫分數?
②半塊蛋糕為什么會用“1/2”這個符號來表示?
(學生感到困難,播放分蛋糕的課件,指出:“—”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這樣的1份。)
評: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培養(yǎng)學生符號感。
結合分蛋糕,指名說“1/2”的含義,同位互說。
2.這是蛋糕的“1/2”,你能表示出一張長方形紙的“1/2”嗎?學生操作。
張貼不同折法的作品,讓其分別說出“1/2”的'含義。
3.生活中,你在什么情況下遇到過“1/2”?
評:把視角引向生活,結合生活經驗進一步理解“1/2”。
4.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其他分數吧?請打開課本99頁,做“想想做做”第1題。
電腦對答案,的兩題指名說思考過程,后兩題同桌互說。
5.做“想想做做”第2題。
伸出手指悄悄地告訴老師,你選第幾幅圖。其他三幅圖有什么問題嗎?
評:增加情趣,顯現教法靈活。
三、比較大小
分數是不是和整數一樣,也存在大小呢?
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拿出三張圓形紙片,比較一下這三張圓形紙片的大小怎樣?
①學生折“1/2”,涂色。
②學生折“1/4”,涂色。
③比較涂色部分大小。
張貼一個學生的涂色紙片。問:這兩張紙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數表示?你能比較這兩個分數的大小嗎?
板書:1/2>1/4。還可以怎樣說?(1/4<1/2)
④學生用第三張圓紙片折出它的1/8,涂色。張貼一生的涂色紙片。
⑤用“1/8”與前面兩個分數分別比較。板書:1/2>1/8,1/4>1/8。
⑥通過這三個分數的比較,你發(fā)現了什么?
(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聯系生活經驗理解:可以把圓紙片看作大西瓜,平均分給的人越多,每人吃到的就越少。)
評:在操作中體會,在做中比較大小。有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學生容易發(fā)現規(guī)律。適時拓展,發(fā)展學生思維。
①做99頁“想想做做”第3題。
第一張紙條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2、3張紙條呢?
你是怎么知道第3張紙條涂色部分占整體的1/6?
(有的靜止地看第3張紙條數出1/6,有的聯系第2張紙條推出:1/6。)
今天所學的分數和以前學過的“1”有什么聯系?
評:結合紙條圖,把新學的分數納入已有的數的知識結構中,建立數感。
四、鞏固深化
我們做一個游戲:拿出第二張長方形紙,與同組的小伙伴比較一下它的大小。
折出你最喜歡的幾分之一,并涂上顏色。
在小組長帶領下,比較它們的大小。
每組選出最優(yōu)秀的一幅作品用膠帶貼在黑板上,并在旁邊寫出你要表示的分數。
集體評價。指名說出其中分數的含義。
評:折何分數,學生自主;比較大小,學生自主;評價作品,學生自主。學生在自主的時空里,積極踴躍,容易有所創(chuàng)造。
五、總結、延伸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分數有哪些認識?今天學習的分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需要學習什么樣的分數?
評:整理本節(jié)課的收獲,開啟下節(jié)課的所學,學生帶著疑問走出課堂。
總評:本節(jié)課,學生始終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分數,讓新知的學習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這樣聯結的知識才牢固,才是“有意義的學習”。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認知沖突,學生主動操作,自主評價,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被調動并得以釋放,學生學得輕松。同時,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符合這一學段學生的思維特點。
2022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分類與整理》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使學生掌握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2.能正確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能力和分析數量關系的本領.
教學重點
掌握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掌握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量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口算卡片、學具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拍手游戲.
(1)教師拍4下,同學們比老師多拍1下,你們拍幾下?
(2)教師拍7下,同學們比老師多拍2下,你們拍幾下?
教師拍手后,留有一定時間讓學生思考后再拍手.
2.師:你們能告訴老師是怎么算的嗎?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樣的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7【演示動畫"應用題"】.
(1)指導學生操作學具.
第一行擺4個圓片 ○○○○
第二行擺三角形,比圓片多2個.
應先擺和圓片一一對應的同樣多的`部分 △△△△
再擺比圓片多的2個三角形 △△
第二行擺_____個三角形 △△△△△△
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擺的,使學生明確:在和圓片同樣多的三角形部分再接著擺多的部分,就是三角形的個數.
(2)啟發(fā)學生互相說條件,操作學具,提高操作能力,進一步理解比一個數多幾的數量關系.
2.教學例8【演示課件"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例8)"】.
(1)出示例8,引導學生讀題,使學生明確:題中有兩個條件:黃花9朵,紅花比黃花多6朵.問題是紅花有多少朵.
(2)根據學生口述條件和問題,啟發(fā)學生學生明確紅花多,黃花少.
(3)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
紅花比黃花多6朵,具體地說是什么意思?
使學生明確:就是紅花比黃花的9朵多6朵或就是紅花的朵數比9朵多6朵.
(4)繼續(xù)演示課件"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例8)",揭示投影片紅花蓋住的部分的紙條.使學生明確:紅花的朵數就是和黃花同樣多的9朵紅花,再填上比黃花多的6朵紅花.
(5)列式計算 9+6=15(朵)
(6)完成回答 答:紅花有15朵.
(7)進一步理解,幫助學生掌握數量關系.
使學生明確:求比一個數多見的應用題,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一個量多,一個量少.多的里面有一部分和少的同樣多,求多的是多少.用與少的同樣多的部分(也就是少的數量)再加上比少的多的部分.
3.反饋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①根據圖意,口述題意.
②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
③獨立列式計算.
④訂正時,啟發(fā)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做一做”第2題.
①啟發(fā)學生互相議一議.
②獨立列式計算.
③訂正時,啟發(fā)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三)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要分析數量關系,誰多、誰少,再列式解答.
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三第1、2題.
1.草地上有49只黑羊,白羊比黑羊多27只.有多少只白羊?
2.魚缸里有87條紅金魚,花金魚比紅金魚多48條.有多少條花金魚?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猜硬幣
游戲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量關系.
游戲準備
每人準備10枚硬幣
游戲過程
1.同桌同學互相活動.
2.一人左手握住3枚(或任意枚)硬幣,右手握住5枚硬幣,問:左手有3枚硬幣,右手比左手多2枚,右手有幾枚硬幣?待另外一人回答后,再將右手展開,驗證其答案是否正確.
2022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分類與整理》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7頁,分數乘、除法的復習。
教學提示:
分數乘除法雖然在學習時分為兩個單元,但兩者密不可分,若分數除法的意義根據分數乘法定義,分數除法的計算也是先轉化為分數乘法再計算,所以將分數乘除法集中安排進行總復習。
分數乘除法需要復習的內容非常豐富,有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及計算,分數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倒數的意義,用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含稍復雜的)等等,這么多的知識點,很顯然一節(jié)課是難以完成復習。
在復習內容的選擇上,教學時把分數乘除法的意義、計算法則及用分數乘除法的意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些分數乘除法的核心的、基礎的知識作為總復習的內容。之所以這樣選擇,是因為這些數和運算的意義雖然看來很簡單,恰恰是學生后繼學習的重要基礎,學生理解不透,掌握不扎實,就運用不自如,就無法正確解決后面復雜的運算和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進一步加深對分數乘、除法意義的理解,提高分數乘、除法的計算能力,促進學生數的認識與運算的認知結構的發(fā)展和完善。
2.過程能力與方法:經歷整理與復習的過程,初步學習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養(yǎng)成自覺整理的意識和習慣,對本冊所學內容形成認知結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復習教學活動中,體驗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知識的應用價值,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
能熟練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完成典型問題的解決。
教學難點:
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本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談話:同學們,經過一學期的學習,你們學到了很多數學知識,獲得了很多數學技能,你們的數學能力提高了,人也變聰明了。但仔細想一想,是不是有的知識可能也忘記了,是否學要我們去復習呢?這樣才便于你們進入中學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天我們就來對本學期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復習。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引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復習的欲望,希望能對本學期所學的數學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而全面的了解,更加系統(tǒng)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
二、探究新知
1.對全冊知識內容的整理。
教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完了本冊書的全部內容,今天我們開始對我們所學的知識整理與復習。你能回憶一下我們都學過那些知識嗎?
先讓學生獨立回憶與思考,然后抽學生回答。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一看教科書的目錄,提問:你能把我們所學的內容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嗎?想用什么方式?
預設
生1:知識樹。
生2:表格式。
生3:提綱式。……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針對學困生,可以讓他在同桌的幫助下整理。
完成后先小組交流,然后抽學生匯報展示。
這些內容哪些是有聯系的?請把有聯系的內容分成一類,可以怎樣分?
組織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抽學生匯報。
多抽幾個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如果學生的意見一致,則請學生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分;如果學生的意見不一致,可以把學生的不同意見都板書出來,再組織學生討論,看哪些知識與哪些知識聯系得最緊密,通過討論逐步形成較為統(tǒng)一的意見。
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板書本冊教材的知識體系。
教師:通過同學們的分析,我們發(fā)現這本書的知識可以分成三個部分:數的認識與運算、圖形和概率。
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復習數的認識與運算,在數的認識和運算這部分內容中,分數乘法和除法聯系得最為緊密,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復習分數乘、除法。
(板書課題——分數乘、除法。)
【設計意圖:通過本環(huán)節(jié)的復習,使學生對本學期的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采取問答及思考整理形式,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有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清晰的脈絡,為下一步的分類復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復習分數乘、除法
板書:12/13×15/16 12/13×14/15 12/13÷16/15 12/13÷15/14
教師:不計算,你能判斷這四道題中哪道題和哪道題得數相等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12/13×15/16與12/13÷16/15的得數相等,12/13×14/15與12/13÷15/14的得數相等。
教師:你是怎樣判斷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這個分數的倒數,所以12/13×15/16=12/13÷16/15。
教師:從中你發(fā)現什么?
學生討論后回答,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是:分數乘、除法是有聯系的,而且從它們的計算方法上就能發(fā)現它們的這種聯系。
教師:能說一說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嗎?
學生邊回答計算方法,教師邊作板書
1.分數乘法:分子、分母分別相乘,能約分的要約分。
2.分數除法:除以一個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
教師:請同學們用計算方法,把教科書第97頁第1題完成在練習本上。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抽幾道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教師:看來同學們基本上掌握了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同學們能用這個方法進行分數乘除法的口算嗎?
請同學們口算教材第101頁練習二十四第1題。
學生口算后,集體訂正。
教師:想一想在分數乘除法的口算中,應該注意些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出在分數乘除法的口算中,要注意哪個數與哪個數約分,頭腦中要記住是哪個數和哪個數約的,約后的結果是多少,然后用約后的數相乘。這些約分和計算過程都是在頭腦中一次性完成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錯誤都會影響到計算的結果,加上還要考慮口算速度,所以口算比筆算難度要大一些,思想要高度集中,重點思考是怎樣約分的,結果怎樣。
【設計意圖:在本環(huán)節(jié)中,結合教材設計的基本練習題,幫助學生激發(fā)起原有的知識記憶,為整理形成知識脈絡打下基礎。】
3.用分數乘、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師:通過前面的復習,我們知道同學們對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掌握得比較好,我們怎樣用分數乘、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呢。
我們先看一個例題
多媒體出示第97頁第2題。
教師:從統(tǒng)計圖中我們知道那些信息?
預設
生1:2012年奧運會俄羅斯獲得金牌24枚。
生2:俄羅斯的金牌數比中國少7/19。
生3:意大利的金牌數是俄羅斯的,比日本的多1/7。……
教師:根據這些條件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預設
生1:意大利在2012年奧運會上獲得多少枚金牌?
生2:中國在2012年奧運會上獲得多少枚金牌?
生3:日本在2012年奧運會上獲得多少枚金牌?……
教師:怎樣求意大利在2012年奧運會上獲得多少枚金牌呢?
引導學生討論得出:求意大利的金牌數要用俄羅斯的金牌數來乘1/3,即24×1/3。
教師追問:為什么要這樣列式?
引導學生說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分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教師:中國的金牌數又該怎樣求呢?
引導學生討論得出:求中國的金牌數要先設中國的金牌數為x枚,然后列出方程(1-7/19)x=24,再求出解。
教師再追問:為什么要這樣列式?引導學生說出:已知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計算。
學生計算后,集體訂正。
教師:從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用分數乘除法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要聯系分數乘法的意義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師:請同學們自己求出日本的金牌數。
學生計算后,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采用的例題是一道綜合性比較強的典型的分數乘除法的實際問題,在例題的處理過程中,引導學生尋找知識間的聯系,進行遷移、類推,加強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理解與對知識的消化,加強學生對稍復雜分數應用題的靈活應用。】
三、鞏固新知
1.教材第97頁第2題。
先讓學生同桌間交流,然后獨立完成。
學生反饋,集體訂正評價。
2.教材第102頁練習二十四第10題。
處理時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然后同桌相互說一說解題的思路。
學生反饋,可以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訂正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練習,學生對分數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掌握的更加熟練,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先讓學生總結本課所學內容,談感想說收獲,教師再進行全課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總結本課所學內容,談感想說收獲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使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一年級數學下冊《分類與整理》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第三單元《分類與整理》教案09-25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分類與整理》09-27
一年級下冊數學《分類與整理》說課稿04-22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分類與整理教案模板09-28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09-27
整理與分類的教案10-18
分類與整理教案09-29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分類與整理》說課稿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