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糧愛糧班會教案

時間:2022-10-08 13:14:52 教案 我要投稿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節糧愛糧班會教案(通用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通用10篇)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1

  班會目的:

  1.讓學生知道糧食與人民生活、國家建設有密切關系,用處很大。

  2.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3.使學生懂得要愛惜糧食。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如何愛惜糧食。

  準備

  1.動畫課件。

  2.谷子、麥子、玉米。

  3.大米、白米飯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用課件展示谷子、麥子、玉米,而后問學生,這些就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我們把它們叫做“糧食”

  板書:糧食

  二、糧食來之不易

  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課件出示自制糧食擬人動畫,同時播放課文第一小節錄音)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演示動畫:《一粒米的來歷》中的場景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著腰,時間長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場景: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

  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學生背誦古詩。

  播放錄音:《鋤禾》,學生一起背誦。

  板書:糧食來得不容易

  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怎么樣?

  板書:糧食與我們最親密。

  三、怎樣愛惜糧食

  請你對辛勤種田的農民伯伯、農民阿姨講一講你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學生回答:粒粒糧食要愛惜(同時板書在黑板上)

  老一輩革命家也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出示圖片<董必武讓女兒撿起飯粒>

  板書:缺少糧食出問題

  出示書中35頁圖片:這一輛輛汽車上裝著什么?要運到哪兒?

  為了有更多的糧食支援災區,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更加愛惜糧食)

  師問:如果我們都來把糧食當成寶,節約每一粒米,會怎樣呢?跟老師一起算一算。如果我們每位同學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365粒米)

  如果我們全班45位同學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約16425粒米)

  如果我們全國12億人口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一粒米的話》)

  板書:積少成多了不起

  四、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1.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糧食?

  (1)在學校吃早點,怎樣做到不浪費,誰有好辦法?請每位同學談一談。

  (2)在家中吃飯應該怎樣做?

  (指導學生具體做到不在飯桌上撒飯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不想吃的東西不能隨意扔掉。)

  小結:愛惜糧食要從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們班有哪些同學做到了愛惜糧食?誰來夸一夸他們。

  (可以支援更多的貧困地區,獻出一份愛心;此外,還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3.小常識:為了讓全世界的人民都來愛惜糧食,規定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貼橫幅“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讓我們都來記住這一天。

  五.總結:同學們,“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最親密,糧食來得不容易,缺少糧食出問題,積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讓我們每個小公民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學習中增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意識。

  2、培養學生物盡其用,不浪費糧食,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品質。

  教材分析

  重點: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反思自己對待糧食的態度,從中培養“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情操。

  難點:培養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揭示班會主題

  老師:同學們,你們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春天,自強自立,奮勇向前是你們前進的方向。但在我們的校園里,在我們的身邊卻滋生出一種阻礙我們前進的不良現象,請看圖片:(課件出示學生浪費食物的圖片)

  老師:這種浪費現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學們的身上,甚至整個社會浪費糧食的現象都很嚴重。看到這被遺棄的盤中餐,你們想說些什么?

  學生談體會。

  二、展開班會活動

  主持人: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丟掉這種美德。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沒有經歷過那饑腸轆轆的年代,也沒有真切的體味過從播種到收獲的艱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農民伯伯是怎樣在田里勞作的吧。

  播放課件:課件內容(農民伯伯春播、選種、浸種、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濕了衣背,太陽曬黑了皮膚,他們全然不顧,依然勞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農民伯伯辛勤勞作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主持人:大家說得真好,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真可謂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就是丟棄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歷史上有很多德高望眾的人,時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誡我們要愛惜糧食。現在,有請同學為大家講一講偉大領袖毛主席勤儉節約的事例,讓我們在聆聽中互勉互勵吧。

  學生講毛澤東勤儉節約的事例:

  毛澤東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毛澤東的女兒有一次上學吃窩窩頭時,只把里面的棗掏出來吃,其余的都扔掉。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毛主席,毛澤東嚴厲地批評了他的女兒。從此,毛澤東的女兒再也不浪費食物了。

  主持人:毛主席勤儉節約的言行,讓我們受益匪淺。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浪費糧食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也越來越多。

  主持人:這幾位同學的表演很精彩,也讓我們受到了要愛惜糧食的教育。我想采訪一下我們班上的同學,你們以前有沒有浪費過糧食呢?以后會怎么做?

  通過剛才的采訪,我知道我們班上的同學以前也有浪費糧食的不良行為,不過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聽了很高興!現在,大家一起來齊讀幾句關于勤儉節約的名言來警戒自己吧。

  (課件出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伯儒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檣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績之辛苦。—吳兢)

  三、總結主題班會

  老師:同學們,老師現在很高興,因為我們師生共同經歷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學們在愉悅的氛圍中,真正體會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了“愛惜糧食”的意義,更學會了如何去節約糧食。相信每位同學都有所收獲,有所感悟。同學們,請珍惜糧食吧!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做一名愛惜糧食的小衛士!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3

  教學目標:

  認識常見的蔬菜,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知道去菜市場、超市認識各種蔬菜;并通過繪畫等方式了解蔬菜被食用的部分。

  了解簡單的蔬菜做法,養成不挑食,多吃蔬菜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常見的蔬菜,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教學難點:

  了解蔬菜被食的部分。

  教學過程:

  導入

  “民以食為天”。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能給人體補充各種營養,包括許多微量元素。

  新課

  老師帶來了一些蔬菜寶貝,你認識這些蔬菜寶寶嗎?你喜歡吃哪一種蔬菜?(逐一出示圖片)

  這些蔬菜中可以食用的部分是哪里?

  提示:根、莖、葉、花、果實。

  讓學生動手繪制蔬菜圖片,并說一說它的食用部分。

  觀看課件。

  教學生制作簡單的蔬菜沙拉。

  學生當小記者現場采訪(師:布置采訪任務,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蔬菜的重要性)

  總結

  健康的身體與飲食密不可分,要均衡營養,不要挑食。

  板書設計:

  蔬菜寶貝

  根莖葉花果實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指導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成果,不能浪費糧食。

  2、養成愛惜糧食、節儉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有關糧食的圖片、聲像資料等。

  2、米飯、饅頭、餅干等。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導本課主題。

  教師出示米飯、饅頭、餅干等,然后想幼兒提問:這些是什么?可以做什么?指導它們從哪里來的嗎?

  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討論,自由交流。幼兒回答后教師予以表揚。

  2、教師與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糧食從哪里來》,讓幼兒了解糧食的生產過程,知道周種糧食的過程很辛苦,要經過犁地、選地、播種。施肥、田間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師:農民生產糧食的過程是怎樣的?(艱苦的。)我們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呢?

  幼兒討論后回答。

  教師小結: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所以用餐時我們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浪費糧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3、結合幼兒的平時表現,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應該怎樣做。

  4、閱讀幼兒用書《誰做得對》,說說誰做得好。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們常吃的糧食,知道糧食對身體的作用。

  2、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各種糧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飯、面包、面條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大米、白面、生面條,并請他們說出各種糧食的名稱。

  2、將大米、白面、面條煮熟,請幼兒比較與未煮熟時有什么不同。

  3、請幼兒品嘗煮熟的食物。

  4、說說我們為什么要吃這些食物,這些食物對我們身體有什么益處。

  5、小結: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糧食,吃了糧食身體才能健康,才能長大個。

  活動建議:

  可以結合吃飯時間向幼兒介紹各種糧食。

  活動反思: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加之受社會上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壞風氣的影響,在幼兒園里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種情況,設計這一主題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6

  活動準備:

  饑荒年代人們挖野菜吃的圖片、豐盛的飯菜圖片。

  活動步驟

  活動導入:

  展示吃野菜和豐盛飯菜的圖片,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1、教師提問:這兩張照片有什么不同,當時人們為什么會挖野菜吃?

  幼兒作答:太餓了,沒有東西吃,才會到處挖野菜。

  2、袁爺爺的夢想。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的夢想是什么?怎么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來聽一聽袁爺爺的故事和夢想吧。

  袁爺爺的夢想:讓人們吃上更多的米飯,永遠都不用再餓肚子。

  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實現了夢想。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是獲得共和國勛章的國士。袁爺爺為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解決了全世界百分之六十人口的吃飯問題!“真正的糧食英雄”,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對袁隆平為世界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3、袁爺爺的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攻克難題的勇氣、心懷國家的偉大情懷。

  4、我們應該怎么做?

  健康成長,努力學習科學知識,不懈追求夢想,報效祖國。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知道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活動重點: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兔媽媽和寶寶、鼠媽媽和寶寶的圖片、碟片、圖片。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音樂,小朋友入場。

  1、導入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

  ①今天我給你們帶來幾個小朋友。

  ②你們看看這是誰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可要認真看仔細聽,待會兒老師可要提幾個問題的哦,到時看看誰說的又快又好。

  2、引入課題

  (1)教師播放碟片,幼兒欣賞故事。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教師:

  ①故事里都講了哪些小動物?

  ②小兔和媽媽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樣了?

  ⑤為什么小老鼠一家會餓得路都走不動呢?

  ⑥那小朋友們是怎么樣做的'呢?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非常好,我們要學習小白兔一家愛惜糧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費糧食,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并進行比較對錯。

  ①咦!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邊的這個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非常好,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如果浪費糧食,我們有可能會餓肚子。

  5、結束:播放兒歌《憫農》。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8

  一、班課課題:

  珍惜糧食,吃好盤中餐

  二、本課目的:

  通過召開這一次主題班會,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讓同學反思自己對待糧食的態度,從而懂得日常飲食的一些良好習慣,能做到愛惜勞動果實;讓同學們養成物盡其用,不浪費,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三、本課形式:

  表演、小品、背誦等

  四、過程設計

  (一)主持人宣布班會開始導出班會主題

  古人云:身披一縷,當思織女之勞;日食這餐,每念農夫之苦。如果沒有糧食,人類將無法生存。如果沒有糧食,中國何談發展。

  (二)讓本放小記者對本班同學以珍惜糧食為中心進行采訪,并將采訪答案與同學交流。

  (三)請同學們觀看《小品喜怒哀樂羊肉串》,以此告戒同學們珍惜糧食的重要性。

  食品問題早已不是個新話題了,“節約糧食”更是我們從小便熟知的字眼。不管是從何麗珠和朱佳穎演出的小品還是李奕煒等同學演出的小品,我們不難得知隱藏其中的道理。

  (四)以令人震驚的數據來告訴同學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培養同學們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好品質。最后,宣布班會結束。

  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帳:倘若一個人每天節約一米粒米,那么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以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折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小學”五十萬元算,則可蓋40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三百元計,則可使七萬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難道你不為這筆數目所震驚嗎?你的心不為之一顫嗎?

  (五)教師小結

  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和所有人的號召與呼吁,我們希望它是一種情結,熔鑄在你與我的心中,從而自覺的作到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9

  活動目標

  了解農民的辛苦,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知道珍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米飯”圖片;《我不浪費糧食》動畫視頻;“不浪費食物”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米飯”,引導幼兒討論米飯的來源。

  這是什么?米飯是用什么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從哪里來的嗎?

  播放動畫視頻《我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來之不易。

  熊貓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來的,他們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飛碗來到了田野尋找大米的由來。

  大米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稻谷是怎么來的呢?

  小結:農民要經過翻地、播種、育苗、插秧等種下水稻,等待水稻長出金燦燦的稻谷,再進行收割、脫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脫殼碾出大米。大米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了解珍惜糧食的方法。

  1、討論交流珍惜糧食的方法。

  糧食來之不易,我們都應該珍惜糧食,你知道哪些節約糧食的方法?

  2、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討論圖中的現象。

  這些行為對不對?應該怎么做?

  小結:我們要懂得珍惜糧食,吃飯的時候雙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隨意丟棄;去飯店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費糧食。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1、教師在用餐環節提醒幼兒不隨意倒飯菜,珍惜食物。

  2、在過渡環節可適當播放“寶寶巴士APP”中的“古詩國學”第一集《憫農》供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懂得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

  家園共育

  家長給幼兒樹立榜樣,幫助幼兒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10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應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2、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3、教育幼兒學會尊重他人。

  4、大膽說出自己對愛惜糧食的理解。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對古詩《鋤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夠背誦古詩。

  活動準備

  配套的教學用書,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米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資,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2、教師引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第7頁,仔細觀察。

  師:快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

  3、教師鼓勵幼兒回答問題。

  4、教育總結幼兒回答,教育幼兒吃飯時應坐端正,不撒飯。

  5、教師朗讀古詩《鋤禾》,幼兒跟讀。

  師: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6、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后吃飯時應該怎樣做。

  7、活動結束。教師再次強調要珍惜糧食。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在講解時不夠生動,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飯時的表現舉例來說明怎樣吃飯才是正確的課會更生動,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在課程要結束時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后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2016年愛糧節糧主題班會教案10-23

愛糧節糧主題班會方案(精選6篇)09-30

節糧愛糧班會教案模板(通用9篇)09-30

愛糧節糧班會活動方案(通用7篇)09-30

2016愛糧節糧主題班會教學設計10-23

節糧愛糧主題班會教案范文(通用10篇)09-30

節糧愛糧主題班會課教案范文(精選8篇)09-30

節糧愛糧主題班會教案模板(通用10篇)09-30

愛糧節糧主題班會教案模板(通用9篇)09-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亚洲精品91在线播放 | 亚洲高清网址中文字幕 | 日本精油按摩视频福利精品 | 日韩精品国产动漫欧美在线 |